登陆注册
2608900000013

第13章 我们无罪(4)

或许,闰土的真传,使他能把自己缩小了又缩小,得以在险峻的岩缝里扎下根来。而他不屈地和命运的抗争,又使他得以从岩缝里成长起来,长成松树,等到人家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拔不掉撼不动了。当然,他体内闰土的遗传因子,又使他不可能成为大智大勇的时代风云人物。

1978年他被借调到京,参加《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由他和另两位研究员一起完成两卷半的注释,并且由他主持。那时,他连个助研也不是。后来他再一次借调到京参加《鲁迅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十六名编委中,又只有他不是研究员,虽然他担任了这部大辞典中的六七十万字的写作。

1988年再一次评职称。这次院里又评上七个研究员。仍没有马蹄疾。当时马蹄疾已经出版的著作就有十二种。他不是认为那七位同志不够研究员。他只是认为他自己太应该评上了。居然就不评上他,他太冤了!像这样的事他再不申诉,那他做人做得太屈辱了。他若不告状,从道义上都讲不过去的。

马蹄疾是光用一周一次的上班时间星期五去告状的。上班,反正呆着也是呆着。去告告状,还提高时间利用率。但他不愿在职称问题上真花精力。《鲁迅大辞典》的编写量那么大,顾不上真去干告状这种没有价值的事。真的,他认为这事实在没有价值。说起来,他本来就没想告赢,或者说他已经赢了。他告状的本身就是对院里的职称评定的调侃。他已经笑着向昨天告别了。谁该当什么官还当什么官。他,也要用用三中全会给的权利,可以说说话的权利。

如果国家缺乏平衡机制而个人的平衡机制极其发达,那么,异化就会持续下去。

悲剧意识的产生

1966年2月,聂绀弩的妻子对胡风说:“你1955年不出事,1957年也逃不过这难关的。太多了,没啥稀奇了。我们老是想不通,总觉得心是好的,我是提意见帮助党整风,谁知会被说成反党,划成右派呢。这也好。受了教育,学了乖。老胡呀,今后你就老老实实地听话,没错儿!”

1983年11月,胡风恢复创作高潮。到12月,完成《胡风评论集·后记》,又用半年完成十五万字的《左联回忆录》和二十万字的《抗战回忆录》和四万五千字的《鲁迅回忆录》,虽然他一直在病中。

1985年初,胡风的贲门癌已到晚期。只是尚未被发现。

马蹄疾永远也成不了鲁迅。我是说,不管多少个马蹄疾,比如一百个马蹄疾加起来,也比不上鲁迅。这是不能量比的。马蹄疾式的人物——或许比马蹄疾表面强大,或许远没有马蹄疾对事业的坚韧不拔——但本质上大体上是马蹄疾,这样的人物,在中国数起来,怕是要以万为单位来计算的。但是鲁迅呢?

如果不该戴上帽子的“老右”们当初都不认错、不认罪,那么就会新生一大片一大片的极右、反革命、罪大恶极者。那么,还有多少人能生存到“文革”?如果“文革”时所有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黑笔杆”等等都不低头不坦白不交待不服罪,统统地抗拒从严死路一条,那么50年代的学者、教授、作家、艺术家的存活率还能有多少?可事实是,“保存”下来的是绝大多数,不过很多部件损伤了。比如很多人回弹力不行了。好比一只泄气的皮球,踢上一脚就凹下去一块,弹不起来。如今再怎么给球打气,终究不知哪儿可能又漏气,蹦跶不高了。

1968年3月马蹄疾被“造反派”踢打了一夜后回到家里,贵岚一看他身上全是脚印。问是不是给踢给打了?马蹄疾说:“没有。打我干啥?我态度很好的。”他作为“牛”,态度一直很好。那次是“人”开恩,放“牛”们从干校回家一天。当晚放的,第二天晚上必须返回。第二天清早突然下起暴风雪。贵岚说晚走一天行吗?不行。马蹄疾说。贵岚也知道不行。

马蹄疾下了鞍山发出的郊区火车,已是晚上七点钟,还要摸黑走十五里地的雪路,才能到干校。晚九点钟的时候他走上了一个堤坝。坝两边没栏杆,坝下的河水还未结冰,狭窄的堤坝上厚厚的初雪又冻又滑,简直不可能不滑到冰河去。不上坝,就不能按“人”给“牛”规定的时间赶到干校。总要在半夜十二点之前到达,总算还是这一天之内;过了零点,可就是下一天了。今天不上坝?不行。

上坝,就等于可能投冰河自杀。爬!对,在坝上爬过去!风太猛,爬也差点把他这几十斤之物资载体吹下河去。爬爬停停,停停爬爬,马蹄疾的身下,是冰雪;马蹄疾的身上,是劈头盖脸的风雪。黑天雪地之间,就他这一个几十斤的活物在蠕动。天地之间他不过是一个小虫子一只小蚂蚁。万一不慎掉进河里,他喊救命都不会有人听见,不过如一块石子掉进河里,然后像一根鸡毛漂上河面。记得他六岁的时候,在绍兴的河里看见一根公鸡毛。这根鸡毛在他这个什么玩具也没见过的孩童眼里,是梦幻般美丽的。他想用竹竿去捞这个梦,结果自己滑下河去。没有梦幻,只有恐惧,他大叫救命。那是水乡绍兴。如今是冰雪封盖的原野。他仔细地爬啊。仔细做人啊。越是怕,他六岁掉进河里捞梦的镜头,越是在他眼前闪现。仔细做人啊。仔细爬啊。

终于爬到终点,却又面对一座坝桥。还要爬!

爬到干校,总算不到零点。他受到了表扬。

他的外形充满了服罪感,他的内心偏燃着生命不屈的火。所以他尤其地尊崇脊梁精神和脊梁精神的传人,譬如胡风。他十九岁的时候震撼于胡风的被剥夺发言权。1985年胡风去世以后,马蹄疾把他汇集的胡风所有的信件编上年月,编成年谱,不觉惊诧得拍案而起:原来当年胡风的一大罪状就是这样炮制的?!

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一书,把胡风和友人的通信分类后按时间顺序编排。所有的信都写上年月。只一封最关键的信,却标明“195×年8月26日胡风给张中晓的信”。到底是五几年呢?这封信给编在第一类的第七封,所以在此书靠前的五十一页。对照此书的第一百一十页,第四类的第四十一封信,是“1951年8月22日张中晓给胡风信”。张在信中说毛著《论文艺问题》一书,“帮闲们奉之若图腾”。而胡风8月26日给张的信中有“被当作了‘图腾’的小册子”一句,显然是回张8月22日的信。所以此信应是1951年。本来按时间应在张信之后的,编者有意把此信隐去年份远远挪到前边。这样,“图腾”一说(何况胡谴责的不是毛著而是解释毛著的人)成了胡风的发明。于是激怒了伟人,提笔当锤,一锤定音。

这本《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1955年一次就印了七十万册。胡风转眼就成为全国共诛之的阶下囚。

冤案啊!马蹄疾一定要写《胡风传》。也许,这是他十九岁时就有的潜意识。他抄录一段鲁迅《寸铁》中的话作为《胡风传》的题词:“先觉的人,历来总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中国又格外凶。”马蹄疾够不上“先觉的人”。但是在他过去那爬行生涯“服罪”生涯中,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是影子似的跟随着他的。

马蹄疾坐上火车到武汉,坐上六七小时颠簸的公共汽车到湖北蕲县,再坐上一天只有一趟的更破旧的汽车到五六十里地外的乡政府,住一宿,第二天再走到距乡政府十五里地的村政府。这个小石潭村便是胡风的老家了。马蹄疾掏出在武汉买来充饥的饼干,给村长的小孩和另几个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们。村童们捏着饼干,看着,不知道这是玩的还是吃的。父母们说,这是饼干,是吃的,吃吧。村童们很具探索意识地一口一口小心地咬起来。马蹄疾的心,被村童们咬痛了。胡风家乡的幼儿,居然没吃过饼干!胡风家乡的家家户户,都没有一只收音机!只有一个村政府广播站装在每家的有线喇叭。那时是二三月的天气,马蹄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村里人全光着脚在雨地里走。省鞋吧,那冻得红红的光脚啊……

这就是前三十年“阶级斗争”权力斗争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的你争我抢的斗争的结果。这就是批胡风批三家村批人性论批人道主义批这个批那个的结果。不批就犯烟瘾,一批手巧心灵,批得轻车熟路信手拈来,批上癖,批上瘾,批成精!

如果说,马蹄疾从某种意义上讲早就是个悲剧人物。那么现在,他具有了深重的悲剧意识。

我们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

1949年7月1日,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当晚在北京先农坛举行了万人的庆祝党生日大会。开会不久,雷电交加,风暴雨骤。全场歌声大作,红旗更加鲜红,如烈士的鲜血。此刻,毛泽东步入会场,会场达到欢乐狂喜的顶点。事后胡风作长诗《欢乐颂》,其中一小节:

诗人但丁

当年在地狱门上

写下了一句金言:

“到这里来的,一切希望都要放弃!”

今天

中国人民的诗人毛泽东

在中国新生的时间大门上

写下了

但丁没有幸运写下的

使人感到幸福

而不是感到痛苦的句子:

“一切愿意新生的

到这里来吧

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

在等待着你!”

同类推荐
  • 遇见·汪国真

    遇见·汪国真

    全书以汪国真一生为线索,以他对诗歌的狂热至成名后的众多细节故事来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成长历程。从中可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与社会的变迁。全书共用了21章的篇幅书写了他的一生,描述细腻、流畅,并巧妙地将诗作穿插全书,读来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语言,对汪国真诗的合理引用,也是全书引人入胜之处。
  •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远方是所有成长中的男孩女孩所向往的,它充满神秘感,意味着未知、冒险、惊喜,但也与痛苦、危机相关。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对别人说:走过的路,我们都曾走过,转过的弯我们也庆幸转过。青春的启事,是贴在路口的路标,是不含税费的发票,价值多少,在于你和我曾有过多少辛酸多少微笑。岁月的鞭子抽打每一个人的青春,有些事曾无疾而终,有些事有了圆满的结果。但所幸这么多年,我们学会了安静与独处,用你的名字取暖,与一座城相依为命,在寂寥的时光里独自修行,靠回忆谋生。
  • 九间棚采风

    九间棚采风

    在一个勃勃春天里,在冰雪还没有消融时,日子被悄悄打开。九间棚就开始生长了勃勃向往,放飞阳光与不懈的追求。这片曾经荒芜的山地,蓄意地追求着美好。
  •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传轨迹

    幼出家于荆州玉泉寺。年二十,于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师马祖道一,得嗣禅法。德宗贞元十二年,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南七十里之大梅山,其地即汉梅子真旧隐处。世称大梅和尚,习称大梅法常。文宗开成初建成寺院,四方僧侣请学者达六七百人。开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八。事迹见《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传》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七本传。法常谈禅语录,门下辑为《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中国不传,日本金泽文库藏有旧抄本,今存称名寺,日本学者日置孝彦撰《明州大梅山常禅师语录之相关考察》有校录本,刊《金泽文库研究纪要》第十号(临川书店1989年);贾晋华《传世洪州禅文献考辨》(《文史》2010年2辑)也有考及。
  •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鬼同眠

    与鬼同眠

    没事儿的时候,不要把雨伞撑开了放在家里,因为小伙伴们很喜欢躲在里面。还有,什么风铃啊,铃铛啊之类的玩意也是小伙伴的最爱。不信?哎,看看我的经历吧……
  • 无上帝尊归来

    无上帝尊归来

    【又名:《直男帝尊的高冷傲娇老婆》】一代帝尊为求人性圆满,以无上修为逆转时空,重回都市,却意外有了一个‘特别’的老婆……(PS:简单来说,本文的主旨就是两个早已喜欢上对方的死傲娇在谈恋爱。这两个死傲娇,还都嘴硬到不愿意承认喜欢对方。偏偏这两个死傲娇,还都纯洁的像一张白纸一样!其他的剧情可以酌情忽略,女主第11章登场~~~)
  • 吴中故语

    吴中故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能诡妃超凶哒

    异能诡妃超凶哒

    -云苍国,京都。人潮拥挤,熙熙攘攘,比平时的人还多了三倍,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往前……
  • 祝你幸福

    祝你幸福

    电脑前面放着一个用红色的闪着珠光的玻璃纸包装精致的小盒子,中午的时候,乔小乔打开看,盒子里面是一个红木的笔筒。这是坐在隔壁办公室的主管李锐送乔小乔的礼物,连同礼盒还有一张小卡,里面用黑色的油笔写着:祝你幸福!签名的地方,没有名字,也是用黑色的油笔画了一个笑脸,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带着眼镜的笑脸。同事都知道,这个标志是李锐的,乔小乔当然也知道。
  •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中册精选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红衣祸世

    红衣祸世

    经五百年封印觉醒,吾依旧能祸害天下!眉间点血一剑破星,朱唇轻启,吾欲成凰!一介魔尊沦落世间,红衣祸世,狂傲三界!熙凉湖畔前世今生,白衣飘飘,不渡世间。瑶怜池边蓝莲花谢,雪宫梦碎,一曲相思。她步步设套将他引诱,假装无意实则良苦用心。却不知道,为了遇见她,他已经独自守望千年。旧城无恙,星辰依旧,漫漫路长,待君归来。
  • 混元八景真经

    混元八景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怪咖

    宇宙怪咖

    屌丝宅男开启无敌模式,拯救宇宙,驱赶邪恶的掠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