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900000026

第26章 挑战与机会(3)

好像一切都当然如此。国家完全把产、供、销都包了,企业当然用不着自己“折腾”。钢材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当然也等于完成了任务。我们当然还得以钢产量的多少为标志,象征每年的形势大好。

而世界,正在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可惜,在相当的时间里我们不清楚世界上的这个变化。再大的信息流,遇上一个闭目塞听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失效了。

终于。我们打开了窗户,看到在世界经济的马拉松赛跑中,我们落伍了。

落伍者也可以有落伍者的风度。

落伍者的风度就是决不退出比赛,就是坚决赛下去,比下去,追上去!

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在这个前提下,首钢才能自己编制计划,自己销售产品,自己制订浮动工资制。数据量急剧膨胀——利润预算、成本核算、工资计算、生产计划……首钢现在每天的数据资料十万件,信息量三千万。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便应运而至。首钢到1984年4月底,二十九台计算机用于企业管理,三十台计算机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十三台计算机用于教学培训,还有十三台计算机待运行……

有了政策,就有技术。

有了政策,就有觉悟。

你看,这几个工人正围着他们的班长:“这个月咱们没干好,下个月怎么办?”“比比人家班组,咱们落下了多少!”“要不我们搞浮动班长,三个月打不开局面的就下来。”

生产上不去,奖金就上不去,工资就上不去。过去生产搞不好,群众骂国家,把矛盾集中在国家身上。现在生产上不去,工人找班长。“包”字一进城,生产水平大家包,国家利益大家包!

新的崇拜对象

首先是人的素质,然后才谈得上产品的质量。

这些人的素质不知如何,不过,反正是在提高。你看他们好像把地铁当成天赐的阅览室了,好像他们将一直这样头也不抬地读下去。“列车运行前方是古城。”播音员轻柔的声音刚刚在车厢的空间飘落下来,这些人便条件反射似的一个个抬起了头。噢,他们都是在古城下车的,都是去首钢上班的。

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外边套着“文革”时曾经风行的军衣,里边穿着80年代中国才有的蓝格子衬衫。他,就好像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便像电影中的定格似的定在了那里。公司引进了那一台台锃亮的计算机,他在一次次重复刺激下终于清醒了过来——如果再这么迷糊下去,他连个工人也当不成了!他连电钮都不会按啊!

从此他好像都不困了——人心里有事就不困。业余学校考试前,他天天就睡两三小时。当然,他平均每天还得掉八两肉。

他的年轻的妻子也在上业余学校,似乎比他更认真:“你刚才讲这道题的时候掉了好多字。”“我又不是背书?”“闹不好就是掉这几个字考砸的!”“我干吗要死背书?”“你不下死功夫怎么能保证考好?”“我看你还是回你妈那儿去住吧!”“走就走!”

妻子说走就走了。一周后他刚考完试,妻子就笑盈盈地站在他的面前。噢,她回娘家不是怄气,而是为了让他更清净一点,集中一点……

他在党政干部基础理论班(相当于大专)的入学考试中考了第一。

谁考第一了?孙永枝!

首钢木材厂的工人孙永枝的名字,于是才为人们所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崇拜对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崇拜对象。孙永枝的同代人便把崇拜的眼光投向他这个第一名了。

孙永枝,你是怎么复习的?你看了些什么资料?你还有什么复习提纲?你怎么敢去考的?你哪来时间读完了初中、高中的课本?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读不进去啊……

第一名孙永枝说了:

你们年纪大什么?譬如你,不是比我小三岁吗?如果我有你这三岁,我就会想得更远,就是说,我就应该超出现实的我,我就应该制订出更高的目标。因为,如果我有你这三岁,我就多了三年的业余时间。三年的业余时间可以读多少书啊!我比你就吃亏了三年!起点愈早愈好。当然,任何人,只要他下决心学习,那么从任何一天开始学也都不晚!

孙永枝这几年都快学“疯”了——文科考试、理科考试、单科考试、综合考试、笔头考试、口头考试……公司前几天刚把他找去口试,今天他一走进首钢,就听说我要找他:“陈祖芬找我干什么?是不是她也要考我?”

获得第一的人,总是具有一等的承受苦难的力量和一等的迎接考核、迎接挑战的勇气。人的力量取决于意志的力量;人能不能成功则取决于能不能抓住机会。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说对于一个企业,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一大变化是信息量的剧增,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一大变化是机会的剧增。

要求愈高,机会愈多

在几十年一贯制的“大锅饭”后,人们似乎变成大锅中的饭粒——大家都彼此彼此,大致相同。只有在搞活经济的今天,人才真正活起来了,才显现出这一个和那一个之间的千差万别,才获得了通向成功之路的多种可能、多种机会。

办起这个资料室的人显然是很会抓住机会的。一屋的参考书和七十来种杂志:《未来与发展》、《国外社会学》、《经济学译丛》、《外国经济管理》、《读书》、《世界知识》、《中国金融》、《国外科技动态》、《瞭望》、《十月》……

一个首钢的政策研究室就拥有这么丰富的资料!

是的,赵玉吉说过:搞精神生产也得有物质条件啊。

赵玉吉正在主持信息交流会。这是他们研究室每星期六下午的例行会议。显然又是他的“馊主意”。他敞着西服,英俊而洒脱。只是他这不到三十岁的人怎么有了一绺明显的白发?

“我们应该起脑库的作用。”赵玉吉正在侃侃而谈。啊,对了,他这个“脑库”恐怕是用脑过度、早生华发了。

可惜在他记忆力量强的时候,脑子“作废”了——1968年,他那当工程师的爸爸自杀了。“像咱们这种家庭,你也别有什么想法了。”妈妈说,“你能当好一个工人就是上上大吉。”可不,还读什么书?不过,在当好工人之余总得给过剩的精力找个出路吧?读小说!愈是不让读的就愈是要找来读。啊!太好了!《约翰·克利斯朵夫》!

首钢突破了“左”的干扰,1980年公司把他调到经理办公室,1983年又把他调到政策研究室。为什么呢?是不是他文艺书籍读得多,思想比较开阔?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原来自己还是有用的。

但是,当他面对着经营管理、政策研究的时候,他每日每时地面临着新的挑战。

读书!每天下班后到八大处去读书。吃饭时读各种报纸。“小赵,吃饭时看报影响消化。”“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看报对于我来说已经变成助消化的了,如果吃饭时旁边没张报纸,我都会食欲不振的呢。”

他要消化各种报刊,他要消化厂里的信息,研究政策在首钢落实得怎么样,首钢的实践反过来对国家的政策提出什么要求,国外的情报、国内的资料……信息的特点就是谁抓住它,谁就能为我所用。应该把尽可能多的信息反馈给公司领导!这么多报刊、杂志怎么看得过来?每人包干若干种,新来的杂志各人自己抓时间在三天之内浏览一遍,重要文章精读,在信息交流会上反馈。如果发现谁包干的书刊中有重要文章、重要信息没有及时反馈,那就扣分!

首钢是不是对赵玉吉提出了太高的要求?他毕竟以前一直是个工人,毕竟没有进过正规大学,毕竟还是个爱打排球的、爱穿西服的二十九岁的小伙子!

社会对一个人提出的要求愈高,社会给这个人提供的发挥才能的机会就愈多。

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赵玉吉那张英俊的脸因为幸福而格外地有神采:“这次新技术革命,是一所大学校。真培养人啊!”

聪明、勤奋和机会

不过,幸福是不会和知识成正比的。知识愈多,愈觉得学海无涯,常常苦于自己的知识不够用。而且懂得愈多,思考得就愈多,怀疑、矛盾和忧虑也愈多。当青年人庆幸自己赶上了这次新技术革命,可以得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作为骨干力量的中年人却往往陷于矛盾和焦虑之中。因为愈是骨干愈是没有时间学习。当人们终于把50年代、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视为有真才实学的时候,这些人的才学事实上已经老化了。而且当人们终于把他们作为中坚力量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也开始老化了……

她叫毛普庆,一个在首钢尽人皆知而出了首钢就未必为人所知的人物。她的外表很普通,在我们生活中,毛普庆这样的人是大批的。大批的毛普庆便是我们大批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

但是,毛普庆正在为自己知识的饥渴而苦恼着。“文革”的时候,这个学习班那个学习班的,她真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技术学习班呢?世界毕竟是物质的,没有物质就没有这个世界的存在。计算机的发展是世界科学的大趋势,可是首钢的计算机房是个冷宫。整人的材料是严加看管的,不能进尘土的机房却是大门敞开的。被划为“右派边缘”的毛普庆在失去其他种种自由的同时,偏偏可以自由出入机房。她拆卸、修理、输入、输出……这些知识总有机会输出的!

当现代化的观念开始输入我们古老大地的时候,首钢有些人才的知识还不能畅通地输出。毛普庆写信给上级机关,告了首钢党委一状。

“这是个好同志!”首钢党委书记周冠五于是发现了一个忠诚之士。

碰上周冠五这种领导,对于倔犟的毛普庆来说,实在也是一个机会。1980年她这个非党人士经周冠五建议被提拔为首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共产党员毛普庆又被提拔为所长。

当所长,对于毛普庆的专业来说,实在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她渴求的是知识的输出和输入!啊!机会来了——她可以到美国去留学了。但是所里的工作怎么办呢?所里那些年轻人的专业?首钢党委在1979年就预测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办了计算机大专班,现在已经有六百来名计算机专业人员了。很多人成了自动化所的骨干。不过他们那年轻的肩膀能不能承担首钢的计算机规划的重担呢?

计算机规划的第一个项目——第一副重担压上来了。从美国引进的N-90机到了。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二十二个计算机的空柜子和一大堆的散件。当初谈判的时候,因为若让美方组装,一个计算机就要安装费八千美元。所以决定由我们自己组装。但是,没想到运来的竟是这么散的零件。怎么装呢?两米高一个的柜子,里边的零件、线路真是千头万绪!光是接线就有一万多个头和三千二百多个点。

当然,还可以请美国专家装。这里有和计算机一起“引进”的六位美国专家。但是你看看,这位是1968年毕业的美籍华人,这位是1972年毕业的美籍华人。他们本来也是中国人嘛!他们的年龄那么小啊!为什么我们国内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就不能成为专家?就老觉得太年轻而不能委以重任?如果请这些美籍华人组装,需要付给他们每人八百美元一天。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给外国人?如果把钱给我们自己的知识分子,不用给八百美元一天,我们只要八美元。不,只要八元人民币,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会把机器组装好,我们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也会奋斗成为专家的。美国的西屋电器公司1983年选出的十名青年科学奖的获得者中,有三名是美籍华人。而华人在美国的人口中还不到百分之一。

难道中国人入了外籍才会变得聪明起来吗?

我们自己组装!当然。大专班的毕业生还年轻。不过。一个人能不能有所作为,关键是有没有责任心。

不过,计算机如果不能组装好,不能按计划用N-90机控制烧结车间的生产过程,那么首钢就完不成每年利润递增百分之二十的计划了。如今从公司到研究所到个人逐级都是承包的啊!

宋朝王安石说过:“任之重而责之重可也。”你看,毛普庆以挥泪斩马谡的气魄在说话呢:谁不完成他那份工作,谁就耽误了首钢的计算机规划,耽误了首钢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谁该受什么处分就得受什么处分!

接线。组装。调试。编制程序……

开始是一天十六个小时的工作。继而是谁都不回家了,像大兵团作战似的坐在机房的地板上看图纸、改程序、啃馒头、睡觉。吃的都是让家人送来的。睡觉就像战争中抢在两次炮击的间歇时间就地而卧一样。那一个个两米高的柜子便像一个个小山包似的等着他们去攻占。

这是N-90计算机房的指挥所——三号站。这里很像战场,火药味很浓。因为每个人都承包一方面的工作,所以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是指挥官,每个人说话都像下作战命令——一切虚词、形容词、客套话、废话都没有生存的空间和时间了。

“一号站!你给我读一下现在是什么状态?”

“逻辑——状态!”

“你给我把线路封上!”

“封上了!”

“你的马达没有返回信号,赶紧处理返回点!”

“你那部分要调试。赶紧把人找来!”

“你必须把组态修改完!”

“我有困难!”

“有困难自己去解决!”

作战的时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谁是某一部分的负责人,那么他在这方面“发号施令”,别人就得绝对服从。年龄、资历、级别、关系全部失效,无暇顾及。人人“态度生硬”,人人互相理解。只是那些小司令们有时自己也觉得好笑——怎么指挥起“头头”、前辈来了?

报告!N-90全部如期组装完毕!

1983年5月,这支大兵团胜利撤出了三号站、一号站……

美国专家的脸像明朗的天。“Allright!”他们说,“我们到过世界很多国家,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过编制得这么好的软件!”“我们没想到你们会干得这么快,这么好!”“我们以为你们不可能按时完成的!”

坦率,总是可爱的。

而我们这支计算机队伍更是可爱的。中国人不缺少聪明,更不缺少勤奋,中国人缺少的是机会——学习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当我们轰轰烈烈地搞阶级斗争为纲,搞人整人复人整人的时候,世界正在进行计算机的换代复换代。几年反右,几年“文革”,几年……中国人是节俭的,惟独不节约时间。而时间,就是生产力!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机会!当北京的人在路上踱方步的时候,不要忘了东京的人在路上简直是竞走。

首钢自动化研究所要派出六个年轻人到美国王安公司的香港分公司去学习了。这些年轻人大都是从首钢自己的大专班毕业的,几年前他们还都是工人,就是插上幻想的翅膀也想不到1983年会去香港学习。几年!几年那是不得了的时间,几年是可以发生不得了的变化的。这个架着眼镜、充满自信的人就是王安。他也是我们中国人,1945年从上海到美国留学,1951年就在美国成立了王氏实验室从事电脑研究。以后每隔几年都有一个大发展。美国有十五个财产超过十亿的首富,其中就有这位美籍华人王安。

我们中国终于也在这几年里发生了不得了的变化。否则这几个年轻人能去香港学习计算机?

毛普庆送走了这些年轻人以后,更觉得自己快成科盲了。科盲就科盲!如果她这个水平的人成为科盲了,那不正说明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大大前进了吗?好事!

不再“复制古董”了

同类推荐
  •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这卷基本上可称为“故土亲情”卷,作家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年少往事、乡土亲情,以及求学当兵的种种人生感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周大新从一个乡下少年走向成熟作家的命运轨迹。
  • 让 我的青春不寂寞

    让 我的青春不寂寞

    吃七分饱,留三分给舒适;种七分地,留三分给风华;得七分理,留三分给豁达。无论为人、处世、生活,或许都可以留出三分空地,植一片优雅。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为你抵挡世界的风雪

    为你抵挡世界的风雪

    这是一本国内爆红的百万粉丝大号“真实故事计划”精选的人气故事合集。书中选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气故事,涉及爱情、友情、亲情等,这些故事在发表之后几乎篇篇“十万加”,有些故事阅读量甚至过千万。而讲故事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发现那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力量。
  •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文学理论建设对当前中国文艺学界来说是一个迫切而又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书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杨春时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纳入同一个问题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介入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并展开由之而产生的相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直接探讨。作者认为,主体性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都不足以对文学理论中的全部问题作出解答,对文学的本质也无法作出完整的阐释。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
热门推荐
  • 相遇,只为住进你心里

    相遇,只为住进你心里

    《相遇,只为住进你心里》——收录了梁遇春的精选散文集,共分“庄生梦蝶”、“醉中梦话”和“迟来的西风”三部分对其文章进行了收录。梁遇春的作品风格独特,对于短暂易逝而又绚丽迷人的事物,比如春天、火焰,有一种理想主义者幻灭的忧虑和伤感,但同时又对生活极度热爱,有一种少年锐气和率真,关注人性的矛盾与敏感,恣意任情,轻灵随性。
  • 重生之捡个佛爷带回家

    重生之捡个佛爷带回家

    她,是二十一世纪婚纱连锁店的老板,在当志愿者的途中命丧大凉山,再醒来时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玉竹村,因身体缩小而冒名顶替了村里的疯姑娘苏小小。画图纸,做衣裳,开婚纱店,打造一场又一场的盛世婚礼,赚的钵满盆满。可这一赚却赚了这么多极品亲戚出来,一把菜刀在手,打遍天下欺我之狗。他,是全国闻名玉龙寺的内定主持,麻衣胜雪武功高强,一身白衣宛若嫡仙,然那眼角红艳呢泪痣却让人更显妖娆,只待老主持圆寂就接任,然而与他高强的武功成正比的是他不分方向,是个十足的路痴,十里之内必定走丢,却因为出门历练而迷路于山里,遇上了回家的苏小小,被捡回了玉竹村。这一遭相遇让原本天各一方互不相干的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秉笔直书著述《史记》的司马迁

    秉笔直书著述《史记》的司马迁

    本书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内容包括:迁生龙门、太史世家、受学名师、家徙茂陵、二十漫游、出仕郎中、扈从封禅、负薪塞河、继任太史、制定新历等。
  • 时间久元

    时间久元

    在她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人,回回荡荡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儿时的一场车祸,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但她不那么认为,因为他说过,要陪她长大。
  • 嫁为侯门妻

    嫁为侯门妻

    到后来,柳撷枝才明白,所谓歌尽桃花扇底风,不过是朱弦断,歌已绝。她说:“你明知我心里没有你,又何必如此执着?”他只说:“你只当我趁火打劫吧。”这算不算趁火打劫,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个遮掩,而她的漫漫余生所能做的只有维持两人表面的安宁,并无真情可言。世人都说昌明侯洁身自好,却十里红妆迎娶一个青楼女子,实在鬼迷心窍。她只笑,这流言纷纷岂能伤她半毫。整顿家宅,她游刃有余;收拾奸佞,她处变不惊。十年宦海沉浮,她陪他走;无边刀山火海,她陪他下。她曾想过,月亮并不时时都完满,纵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可她亦懂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世事变幻,朝如白云,暮如苍狗。朱颜辞镜花辞树,又有什么是人间留不住的时光?
  • 换不回的时光

    换不回的时光

    一段换不回的时光,一个永不停歇的步调。曾经那些美好无虑的回忆……
  • 海贼之海贼公司

    海贼之海贼公司

    这是一个路飞成为海贼王百年之后的故事。身为一个穿越者,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赚钱,赚钱,赚钱。新书《安全至上》已经上传,现实题材类作品,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万分感谢。
  • 神拳

    神拳

    《神拳》写于1961年,原名《义和拳》,后来正式起的名字叫《神拳》,是他为纪念义和团起义6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四幕六场话剧。
  • 总裁的专属女人

    总裁的专属女人

    此文属慢热文,亲们在看的时候,可以不用这么心急,精彩好戏在后头。。。庆功宴上,她被公关经理推到了他的面前,笑着介绍道,“这位是蓝总,我们公司最大的老板。”这一晚,她被灌醉在他的怀里,莫名送上他的床。醒来,一张支票扔到她面前,男人的脸写着三分厌恶,七分鄙视。被污辱的感觉,让她撕了支票,选择接受事实,忘记这屈辱的一夜。她被人戏耍,他出面解围,她想要感谢,他却想要她的身体,那一晚,半迷惑,半强硬,她再次付出了自已。两次的付出,对他来说,是一场游戏规则,她却傻傻得误以为爱情,直到他的正牌女友出现,她才猛然醒来,一切都是梦。他有了要结婚的女人,却依然对她纠缠不休,欲乱情迷的都市,她头脑发热的跌入五里温柔乡中,明知道中间真情假意,是是非非,却统抛诸脑后,只求能朝思暮想,逢场作戏。直到她真得想要更多,他却冷笑着告诉她,我们不会结婚,我会喜欢你,心里有你的存在,你不能要求更多了。如果当一个人明明是与你身体最接近却最无法让人靠近的时候,再淡定的人也会承受不住而崩溃。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多支持。另,痕儿推荐一部超精彩的都市文文,后妃的《兼职老婆》有兴趣的亲,可以去踩踩哦!痕儿最新现代文,《总裁的惩罚游戏》喜欢现代都市文的亲们,记得过来踩踩哦!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千生轮回

    千生轮回

    这是属于中国的一千零一夜我将书写一千个故事每个故事可能不那么精彩,但是我一定会尽心的去打造每一个故事。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但是请您在看到自己不喜欢的故事的时候,别急着下车,因为前方的某个车站上说不定你会遇见非常喜欢的故事。说不定,那个故事里,有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