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00000007

第7章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3)

第二章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3)

由于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在面对相同记忆难度的知识与经验时合理安排适宜自己的时间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

假如一个人一个月中的最佳记忆日是上旬中的某几天,而另一个人则是下旬中的某几天,那么,前者在总复习期间就应将所记忆的课程安排在上旬的某几天中,而后者在总复习期间就应将同一难度的课程安排在下旬的某几天中。

假如A的日生物钟节律是百灵鸟型,B的日生物钟节律是猫头鹰型,C的日生物钟节律是亦此亦彼型,那么,在安排每一个复习日中的记忆内容时就应有所侧重了。A是百灵鸟型,就应将每一个复习日中最难记忆的内容安排在白天的最佳记忆时段;B是猫头鹰型,就应将每一个复习日中最难记忆的内容安排在晚间的最佳记忆时段;C是亦此亦彼型,就应将每一个复习日中最难记忆的内容安排在临睡前和/或起床后的一段时间里。

总而言之,要让时间佳度与学记难度相互对应。

集中学习法与分散学习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想把所学的内容记住,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集中学习法,就是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里,不断地反复学习,直到记住为止。

另一种是分散学习法,就是把学习时间分隔成几个阶段,阶段之间又有一定的间隔,然后,在这几段时间内反复学习。

例如,背诵一篇文章,先用一些时间把文章的主要意思弄清楚,排除字词障碍,梳理出脉络,然后开始背诵。如果计划用1小时来背诵,对这 1小时的安排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在1小时之内,不断地反复背;二是每天背20分钟,用三天时间背完,总的背书时间还是1个小时。隔一段时间检查两种记忆方法的效果时,发现分散学习法的效果明显优于集中学习法。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学习过程,如果相对地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那么,前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前摄抑制。例如,刚踢完足球就立刻做功课,注意力常常难以集中,就是因为前面的活动虽然表面上结束了,但这个神经活动并没有停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使后面的学习活动受到干扰。前面活动引起的兴奋越强烈,对后面学习活动的干扰越大。

同样,后面的学习活动也会影响到前面的活动,即后摄抑制。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本来想做一件事,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件事打断了,等做完后再想做自己刚才想做的事时,却想不起来了。这是由于后面的活动产生的兴奋,抑制了前面的活动所引起的。

这样看来,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可能受到前后两个阶段的干扰,而学习过程的开始阶段不受前面的干扰,结尾阶段不受后面的干扰。实践也证明,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开头和结尾阶段的学习效果好。不少人一早起来,学习效果最好,除了早晨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外,更在于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学习活动基本不受前面的干扰。也有的学生睡觉前记忆外语单词和背课文的效果好,这是因为背完后就休息或睡觉,不再受其他活动的干扰。

采用分散学习法可以将学习放于干扰少的首尾阶段,而且每次学习时间较短,脑细胞也不容易疲劳。

在采用分散学习法学习时,要掌握好间隔时间。间隔的时间太长容易造成遗忘,间隔的时间过短,又容易受到干扰。有的研究认为,记忆同样的材料,各次间隔为半小时,需要反复习学习11次,才能熟记;当各次间隔为2小时时,需要反复学习7.5次,才能熟记;当各次间隔为10小时时,只需反复学习5次就能熟记。

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特点,通过学习实践,掌握好学习的间隔时间,根据遗忘速度先快后慢的特点,开始各次间隔的时间可以短一些,以后则可以逐步加大。如果材料太难,则可以有增加的间隔次数,如果材料比较容易,内容较少,则间隔次数可以相应减少。

集中学习法效果相对较差,因为无法将学习分散于干扰较少的首尾阶段,而且连续集中学习相近的材料,容易使脑细胞感觉疲劳,神经联系产生差错,记忆效果相对会打折扣。

对时间进行自我限定

对时间进行自我限定,就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计划好的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指令性记忆任务。今天必须记住的任务,绝不放到明天去记忆,即绝不让记忆以外的杂念打乱已经安排好了的记忆计划。有些演员在开拍前背诵台词的能力突然显著提高,就是由于加强了自我限定的意识,在节骨眼上常会鞭挞自己,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记忆的效果也随之提高增强。

让神经细胞交替休息

学会积极休息,就是使不同职责的脑神经细胞交替着工作,比如文理交替学习。

什么叫文理交替呢?就是将文科和理科学习相互交错安排。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是学习内容相近,大脑皮质工作的部位也比较相近,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造成局部脑细胞内物质的消耗和废物的积累,因而提前产生疲劳。长时间学习内容相近的学科,造成学习上的单调刺激,就如同听单调的下雨滴水声或钟表的“滴答”声一样,容易使人犯困,产生睡意,或者使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再坚持学习下去就困难了。

二是由于将相近的科目和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使大脑中的神经联系也比较接近,产生重叠、交错,因而引起回忆时的混淆和差错。意义与写法相近的名词、意义相近的概念,都容易产生混淆就是这个道理。

善于学习的学生,在安排学习内容时,很注意文理交替,以减少相互干扰。例如,学完语文看物理,做完数学看历史等。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若穿插上文体活动,使大脑获得积极的休息,对记忆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记忆的非最佳时间里带着问题去闲谈,能额外地记住原本在最佳时间里应该记住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的同学或朋友固然会有不如你的地方,但也有胜过你的地方。进行有意义的思想交流,会使你掌握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五 预先筛选提炼记忆法

一个人如果想将所有学过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无疑是愚蠢的——将记忆力虚耗在不必记忆的事物之上,无异于浪费生命。记忆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依需择精而记。

择精而记

依需择精而记,既有对少而精信息的记忆,又有对繁冗无用信息的遗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在记忆之前加大对信息的思维力度,进行预先筛选提炼。

一个会记忆的人,在记忆之前,会本着“少爱多弃”原则对所接收(识记)到的全部信息进行选择,将少而精、简而全、确实有用的信息请进最适于它住宿的“房间”里面去。

只去记忆经过深思熟虑后筛选提炼出的信息,既减轻了大脑的负担,节省了许多有效时间,又可使贮存于脑中的信息有序、牢固并形成网络系统,便于日后需要时快捷地提取。

整理出思路导图

对记忆进行组织,就像对衣柜里的衣服进行分类排序、整齐挂放。记忆如果缺少组织,就如同将有春、夏、秋、冬的衣物和日用品的衣柜一样一团乱麻,寻找需要的东西来既费脑又费力更费时。每学习完一门学科,一节、一章、一学期、一学年,都需要我们加大思维力度,整理出有思路与格局的简明整洁、系统集中且便于记忆的思路图。

从众多信息中筛选提炼出少而精的需记信息,犹如从众多贫铁矿石中筛选出铁精矿粉再炼出钢铁一样。这不仅是一个梳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加工、思考的过程。

只有从众多杂乱的信息中筛选提炼出少而精的信息才具有记忆价值,也只有对少而精的信息进行再提炼才能获得价值大增或倍增的精中之精的信息——千古传诵的名言、警句、成熟的生产方式(方法)、创造发明与专利技术,等等。

加大思维力度

思维,是通过对记忆对象进行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认识活动来促进记忆的。记忆前充分思维,有助于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加深并巩固对记忆的效果,提高重组信息的技能,养成运用理性方法进行思维的习惯。

布鲁纳曾经做过一个加大记忆前的思维力度能增强记忆效果的实验,他首先结合下例向三组12岁的受试儿童讲明什么是中介词:

第一词 第二词

↓ ↓

一个迷路的儿童 坐在 森林 中的 椅子 上

↑ \ ∕

中介词 一对配对词

然后让他们同时记忆一套有30对配对词的句子——要求甲组单纯地记忆这30对配对词,要求乙组利用老师选的中介词将30对的配对词记住,还要求丙组利用自己想出来的中介词将30对的配对词记住。完成记忆后的测试结果为:

甲组﹤50%

出现第一词而引起第二词的百分比 乙组=95%

丙组﹥95%

可见,记忆前加大思维力度的确能使记忆效果得到提高。记忆与思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对此,洪德厚在《记忆心理学》一书中说道:“没有记忆为思维活动提供足够的材料,思维活动的效率就会极大地降低。相反,记忆效率的提高也有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他还认为,在记忆中应当有悟性活动,只有具有“悟性”活动的“记性”才是好的记性。

1.加大思维力度可增强记忆效果的心理学实验

有人在36个厚纸板制作的图片上各写一个字,每张图片各放在一块正方形木板的一定位置上,让被试者进入暗室,当每次用灯照亮一张图片上的字时,其他的字都看不见,只能稍微看见其他图片在木板上的位置。

实验人员将被试者等分为两组。要求第一组被试者取出由主试者所指的那些字的图片;要求第二组被试者自己取下全部代表动物的8张字的图片。在实验过程中,对两组被试者都不要求记住什么。而当实验结束后,则要求两组被试者回忆取下的图片在木板上摆放的位置和图片上字的内容。

结果,第一组被试者对被取下的图片所放的位置及书写的字都没记住,而第二组被试者不仅能够记住7到8张写有代表动物的字的图片,并且记住了其中的4到5张图片的位置。

实验结果表明,有筛选成分的积极思维能增强对信息的记忆,因为第二组被试者在自己取下36张图片中的8张动物字图片的过程中动了脑子——分辨哪些是写着动物的字,在取下时也就记下了它们的位置。

2.学会思维能增强记忆效果的心理学实验

法国巴黎性格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差生思维活动的缺陷(自幼养成只会死记硬背不善思维的习惯)造成了智力上的缺陷,影响了对非机械记忆信息的记忆效果:

记忆成绩

要求 在15分钟内记无联系的100个字 在15分钟内记住200字的一篇短文

一般学生 记住80% 记住90

差生 记住80% 记住40%

可见,有“记忆前思维”习惯的学生的记忆力好于不会思维的学生。

加大思维的力度,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筛选提炼,能提高脑储信息的价值。对此,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一个人可能会有很多知识,但是如果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以整理,那么这些知识比他经过了详细思考少量知识的价值要小得多。”

预先筛选提炼的六种方法

下面有六个预先筛选提炼的方法供大家选用,以便在筛选提炼的过程中加大理性思维的力度,充分发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认识活动的作用。

1.把原型信息打乱按规律重组

当原型信息杂乱而有条例(规律)可寻时,可按重新归纳的顺序去记忆。所记忆的全是原型信息,记忆的信息数量没有改变,所变的只是记忆的次序。

有人把这种记忆方法称作系统记忆法。

心理学教授曹日昌说:“在人的识记活动中,对材料的分类、分组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人的经验是分类保持的。唤起过去的经验(回忆)也要借助于经验的类别的范畴……人在记忆时能够对经验分类分组,是由于社会实践中有储存物质的分类分堆的经验。没有社会实践中的分类分堆,人在识记材料时对材料分类分组是不可想象的。”他将受试的小学生、中学生与成人各自分为两组,识记十五张图片,其中甲组识记预先归类的图片,乙组识记不归类的图片,然后测试记忆成绩,结果如下表。

平均记忆成绩

小学生(%) 中学生(%) 成人(%)

甲组(归类后记忆) 12.4 14.3 14.1

乙组(不归类记忆) 9.2 10.3 11.5

通过实验结果证实,对所需信息进行预先归类而后记忆的效果比较好。

我国自古就很重视分类记忆。清朝的陆世仪就说过:“读书分类,不唯有益,且兼省心目。”这一体会已被现代脑神经记忆学的理论所支持:只有系统化(有条理)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建立系统化的暂时神经联系,识记内容也显得好记一些;而单独的识记材料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则是个别的、零碎的,不容易记忆,即便是记住了,也难以持久。

分类记忆便于快捷提取信息。人的大脑如同一座图书馆,需用信息如同书籍。经过归类编目的书籍井然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在需用时能有条不紊地快捷取出。而未经归类编目的书籍则杂乱地堆放在一起,需用时,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来。

需记的原型信息:

同类推荐
  • 好兵帅克奇遇记

    好兵帅克奇遇记

    勇敢善良的帅克相貌平平,还有些愚笨滑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开始了一段荒唐可笑的军旅生活。小说以笑骂的笔触对黑暗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读本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读本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读本》由法治信仰与法治建设、社会保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家庭安全教育四部分组成,本书由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石景光老师对第一章法治信仰与法治建设进行阐述,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董志超主任对第二章社会保险和第三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进行分类详细的讲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对第四章家庭安全教育进行怎样的预防给予介详细的绍和讲解,供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使用。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

    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

    《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是一部汇集民国16位当代文学大家的33篇爱情情书、散文、小说的作品集。全书以爱情为主题,其中包括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煽情书信,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肉麻情书,有陆蠡描写新婚与妻子甜蜜互动的散文,有朱自清回忆妻子武钟谦的温情散文等,为读者展现灰色历史中的唯美爱情故事。《允许我让你幸福到热泪盈眶》中民国文学大家的文笔、意境俱佳,真人真情,感动无数读者。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养真集

    养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妹妹的日常

    妹妹的日常

    本文开篇从男主喜欢女主之后开始。(女主女扮男装)威博。热搜【电竞圈两大巅峰男神公布恋情】网友们表示淡定【我们早就知道了(淡定.jpg)】韩幻之x云韵兼云韵养妹日常。
  • ELISSA

    ELISS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这本书,是国内首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 巫道成仙

    巫道成仙

    重生归来,以废柴四灵根的资质,她也定要凭借巫族法门成就仙道!且看废柴女的修仙之路!
  • 剑极道祖

    剑极道祖

    一人一剑举世皆敌,剑气所及日月失色。乱世之中,神魔横行,踏遍诸天,血染洪荒。
  • 御龙在天之霸者天下

    御龙在天之霸者天下

    我这一生誓要败尽各路诸侯,称霸天下!!!
  • 爆笑王妃冷面王

    爆笑王妃冷面王

    堂堂叱咤风云的摄政王,整日里被一个小王妃给欺负。当着他的手下,叫他端茶递水。众人的下巴都要惊掉了,当某人的心上人回来了。小王妃:“和离吧,姑奶奶不要你了!”某人黑着脸,派了十万兵马前去拦截。“和离?休想!王妃还是随小的回家吧,那个什么小饼干风华郡主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王妃,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