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700000004

第4章 背夫泪(1)

群山掩映下的樟木,显得格外安详静谧。周围是千万丛林,一片黛青色。远山空濛,若隐若现。

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像为这座依山傍水的西南边陲小镇铺上了一层五彩锦缎。

不时吹来南亚的风,带着水泽和烟雨蒙蒙的气息,让人随时都可以领略到边陲飘逸的异国风情,拥挤的车流,行人脚步的匆促,透露着这里开放的商业文化气息。

它是一块哺育过一代又一代樟木人民的乡土,那么协调、真切地为樟木平添了几分时代赋予的吉祥与繁华,让你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逐渐沉静下来。

樟木镇,中尼公路318国道的终点,平均海拔2300米,3000人口,总面积70平方公里,几乎找不到一大块平地,全镇坡度大约在45度左右,所有的房屋都依山而建。

樟木藏文翻译为“很近”之意。也有人说樟木由于本地樟木树种多优质而得名。传说云:

很久以前,人们从尼泊尔请进一尊天然形成的释迦牟尼石头佛像。千辛万苦地抬到现友谊桥过来一小段路上之后,已疲惫不堪,大家伙儿的全身力气消耗殆尽,再也迈不开步伐,无奈之下,只好把石像放在迪斯岗与樟木交界之地。佛像竟然开口说话:“哈哈!我离自己的目的地不远了!”因此而得名为“樟木”。

听说这尊释迦牟尼石像一直都在,直到“文革”期间被人推下万丈深渊。

当清脆婉转的鸟啼,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道柔和的曙光,从窗缝中直往房间里床头挤来,让你睁不开眼,一团团浓绿也会直奔眼底而来。

此时,一群夏尔巴妇女,已在那清凉的河水中涮洗衣裳。片刻,炊烟就会从各家各户升起。

阳光也越过山头,斜照到房前的时候,水雾渐渐散去,露出原来的真面目,房屋建筑显出明朗的轮廓,一切袒露无遗。人们会陆续打开窗户,这座夏尔巴人聚居的小镇,也就逐渐热闹起来。

踏进樟木镇,车子穿过狭窄的水泥路七弯八拐地往山上爬行,有时拐一道狭窄急转弯还需倒车才能前行,好不容易才抵达米则拉山腹部的帮村夏尔巴民俗文化度假村。

樟木的山水

最早跃入视野的就是阿妈啦每天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

红旗,万木葱郁之中的一抹嫣红,像少女翡翠宝石戒指中镶嵌的一块绯红,那么耀眼,那么夺目,仿佛灿烂星群中最亮的那一颗。更是一条绵长的精神飘带,一条五彩的哈达,往往让人从心底泛起无限的温暖和敬意。无形中证实了这里的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共产党的感恩,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感恩,是一种崇高的责任。在这边关上,每个藏胞对党都怀着深深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我带着对阿妈啦的好奇与敬仰,从屋后欣赏起那面飘扬的国旗来,心中豁然升起了几分感慨与疑问、敬佩与质疑。阿妈啦真的升了四十几年的国旗?真的天天不间断?然而这已经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与上海吉尼斯中国总部核实过的事实,我无需怀疑。

但我仍然想正式一睹一位百岁老人升起的那面鲜艳的共和国国旗!

当地人告诉我:你可以从度假村西边的另一个出口,走完73个石阶同样到达阿妈啦的家。于是我向那个离太阳很近很近的地方攀登……建在山中的樟木镇,中尼公路(318国道)穿城而过。两旁各种漂亮的建筑鳞次栉比:涉外饭店、外贸大楼、邮电大楼和藏胞接待楼、银行、医院、宾馆等。狭窄的街道在山坡上盘绕,各种店铺林林总总,高低错落,色彩斑斓,清雅、喧嚣却不张扬。

街道两旁上行人晃动,车水马龙,红男绿女各色人,各种肤色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使小镇不失都市的繁华。再拐过友谊路,进入被称作西藏的“小香港”、“中英街”。繁忙的通商口岸,形成一个“经济特区”。

走入主管出入境事务的边防检查站中国海关,如盖上边检章子,就意味着已出国。不过,比较奇特的是,这里“出国没出境”。

因为从边检站下山到中尼边境线上的友谊桥,还有8公里的距离。

说实在话,西藏的边贸口岸不少,如阿里地区普兰县就被称作“国贸市场”,但樟木镇却有着它们都与之无法比拟的繁华。

继续走在向友谊桥方向的国道上,猛然回头,透过几棵高耸的树缝间,帮村的全貌跃然眼前。青松绿柏和各种不知名的灌木将帮村掩映在葱绿丛中,依山而建。民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威严宁静。

到了桥头还有一处非常繁华的商贸城,里面的商品应有尽有,一点不亚于拉萨或是成都的一些商贸城。

阿妈啦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每天把国旗升起降下,将意味着什么?恐怕不仅仅是阿妈啦的感恩这么简单,也不只是她个人的信仰了吧!是一篇边陲上无声的宣言,是一种把五星红旗放大的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

夏尔巴人背夫

茫茫大地,哺育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浩浩乾坤,承载了一个又一个岁月的轮回。

我到达的第二天早晨,樟木出现了奇观奇景,让人难以置信。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让人好生奇怪,早上起来,整个樟木都笼罩在了大雾迷茫之中,分辨不清原有的山村与森林模样,可山顶之上却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这又是为什么呢?山顶上下的是雪,问过才知晓,原来樟木这地方呀,虽值隆冬,但山脚下的温度依然暖和,可四周的高山顶上已寒气逼人,异常冰冷。山顶飘着鹅毛大雪,山下却是一夜的倾盆大雨。此情此景倒让人想起了古诗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山高寒寺远,十里不同天”。妙不可言的是一面在度假村吃着早餐,只见五颜六色的飞行物直往天空中上升,起初还以为是鹰或飞鸟,仔细观之才发现不是什么雄鹰,而是纸张或塑料袋之类的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显得耀眼夺目,挺有几分情趣,看那橘红色的袋子,在沟谷底部暖气流的升腾下,直往天上送,就好似一只直冲上天的飞鹰,让人好生感慨。

笼罩在雾气中的湿漉漉的樟木,极像一幅生动的水墨画。

在这品尝尼泊尔风味早餐的同时,欣赏这生动景象,是有些惬意。

匆匆用过尼泊尔美味的早餐后,在罗布支书助理、村官云丹的带领下来到阿妈啦住地拜访,其实此地只隔民俗文化村二十来米。

谁不想一睹阿妈啦挂旗的风采,可岁月不饶人,她已行动不便,连走路都有些艰难。次仁曲珍几月前才过完百岁大寿。如今再也不能亲手升降国旗,但每到了升降国旗的时刻,她会定时来到旗杆下,先抚摸一会儿旗杆,而后再仰望一小会儿随风飘扬的国旗,算是升降国旗了。

虽无法亲眼目睹阿妈啦升降国旗实景,我们依然可以翻开历史的一页,把日历退转到1998年。那一年,次仁曲珍升挂国旗已经44年了,《西藏日报》记者达次采写的新闻稿《阿妈啦和她的国旗》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后,人们的视线才渐渐转向喜马拉雅山上的这位老人。此前,《日喀则报》发表了由翟向东(原日喀则地委副书记,现任青岛市党史办副主任)牵头,尹立升和杨军参与采写的《北京的金山,心中的红旗——次仁曲珍老人和国旗

的故事》,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情,无不为之敬仰。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文中描写升旗的一段话吧:

每一天,老人在小院里浇花、挂旗,可以看到口岸城镇所发生的变化。

老人拄着拐杖,蹒跚而小心地护着国旗走过小院。

老人拿过一根长长的竹竿,穿入五星红旗一侧的布套中。

老人将旗杆靠着房檐,小心地插好,又拢过旁边的小石头,将旗杆固定住。

老人撑起身子,用手掠了掠旗面。

这时,微风拂过,五星红旗仿佛受到了感染,脱出老人的怀抱,迎风飘了起来。红旗的一角,轻拂过老人沧桑的面庞。

……

来到阿妈啦的门口,大学生村官先用手敲了一阵门,过了好久,才见她扶着吊脚楼的栏杆一点点移动到楼左侧的院子里,缓慢地拉开门。

进屋才见阿妈啦居住的房屋共两间,里屋做卧室,外间放杂物,夏尔巴人背夫身影几乎没有家具,摆了一些杂物。当云丹说明来意后,我们也像别的工作组一样,先将专门为她准备的国旗送到老人手中,献上哈达。

老人双手捧过薄薄的、轻轻的却又重如泰山般的国旗,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们又急忙为老人递上了帽子、衣物,还特意给她送了200元,让云丹解释道:“这钱表示一点点心意,人家常说,人老了就变回小孩子似的嘴馋,想买点什么都可以!”阿妈啦听罢,从满是皱纹的脸上又捕捉到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而后才恢复喜形于色的模样。

阿妈啦的脸布满皱纹,千丝万缕;丰美的双唇已缩了回去;一口雪白的白牙,也掉成稀疏的一两颗;两个眼窝深陷;脸颊上的俩酒窝也消失成皱巴巴的纹路;前额凸出;整张脸好似回归成猿骨一般。身材矮小有些佝偻,迈出的步伐因颤抖而缓慢,上身穿咖啡色冬衣,头上裹着一条方格子的绿头巾。让人吃惊的是阿妈啦已101岁,可她耳不聋声不哑,眼里仍然放着光芒。就在谈话间,阿妈啦已把巴桑德吉给她送来的一大碗加了鸡肉的稀饭吃完。

巴桑德吉介绍道:“大家可不要小视阿妈啦上了年纪,身子骨还很硬朗,也许是因为老人的丈夫过世早,膝下又无子无女,没有生过小孩的缘故吧!她的饭量一直不错,有时也喜好稀饭里放鸡腿,喜欢吃糌粑喝酥油茶。”

巴桑德吉说得不错,阿妈啦有些吃力地自己打扫院子,我想去帮忙,被巴桑德吉阻止,小声说道:“让她干吧!都习惯了,不然她该不愿意了。”完事后只见她又抱起水壶,把窗台上一排盆栽的花浇了一遍。

她家门口的小菜地里,阿妈啦种了几小格豆腐块似的土豆和大蒜。

看阿妈啦脸上的皱纹,便知那是部沧桑的历史书。我们还是先从了解夏尔巴人开始吧。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为“来自东方的人”。相传先祖来自甘孜地区,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操藏语系夏尔巴语,但无文字,书面使用藏文。

在中国地图上,一条与长江、黄河平行,跨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东西向的公路最为显眼,这就是一头连接上海吴淞口,一头连着中尼边界重要口岸西藏樟木镇的318国道。夏尔巴人一度被西方部分人类学家誉为最优秀种族之一。

这里将介绍的帮村国旗阿妈啦就是夏尔巴人。

当今,在世界上约有4万多夏尔巴人,大部分居住在尼泊尔农奴(雕塑)境内。在中国的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的立新公社(包括雪布岗)和定结县的陈塘镇,以及在喜马拉雅山坡沟谷中,人口大约2000多人。其中有1200多人为立新村夏尔巴人语言,其语法结构与藏语基本相同。陈塘夏尔巴人的语言较杂,既有藏语、尼语,还有土语。有种姓,立新村夏尔巴人的种姓有五个,即色尔巴、嘎尔札、撒拉嘎、茄巴、翁巴。陈塘分提嘎瓦、从巴瓦两种。

夏尔巴人有姓无氏,名字与藏族相似,但不冠名,同姓不婚,一般也不与外族通婚。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以萨迦派和噶举派为主,保留有较多的原始信仰。夏尔巴人忌食鱼、狗和小牛,由于受印度教影响,虽不忌牛肉,但从不主动屠宰牛。主食以玉米为主,讲究使用茴香、辣椒等调味料。

他们是隐匿在群山里的神秘种族,是传说中西夏皇族的后裔。

由于长年生活在高山深壑地带,山路崎岖难行,一切物资都要人力背驮,用额头顶负重物,发生危险时,可以弃货保人。这种顶负重物的方式,背夫需低头弓背,极尽艰辛。夏尔巴人素来以“喜马拉雅山上的背夫”著称。用一根绳子把货物捆好,留出一个绳套。背负时,将绳套顶在额头,重物负在后背。这种独特背负方式,是喜马拉雅山特殊的地理形势,给他们带来的血泪经验。他们中有的人一年里要攀登珠峰好几次,他们就是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夏尔巴人。

据说,当年希特勒组成的若干个“勇士”军团里,唯一一个东方人军团就由夏尔巴人和登人组成。勤劳、勇敢的人口素质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上百年来,没有改变这里人们的生活,也并未改变夏尔巴人“喜马拉雅背夫”的命运。恰恰是改革开放30年,改变了中国境内夏尔巴人的命运,使他们大多成为依靠祖国、面向南亚的“外贸老板”。

夏尔巴人传统舞蹈一种叫“羌姆”,一种叫“果谐”。这实际上是流行于日喀则地区的民间舞蹈名称,但夏尔巴人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舞蹈动作,音乐曲调悠扬文雅,舞步由慢到快,富有南亚风格。夏尔巴人的服装也有自己的特色,男子身着羊毛织成的白色短袖外套,沿边镶着一圈黑色羊毛,叫做“普都”。女性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袖衫,下身围一条花筒裙,外罩一件白羊毛坎肩,叫作“帕多”。“普都”和“帕多”制作工艺复杂,要用脚反复踩实,才可以不漏水,有避雨作用。穿上身舞动起来,更能体现出喜马拉雅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风格。

次仁曲珍,当年就在这特定环境中,跟所有的夏尔巴人一样,开始了她艰辛与坎坷的生存之路,下面就让我们来翻开她凝重而尘封的历史吧!

处在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旧西藏,至高无上的三大领主,决定着农奴的生死,挖眼、砍手、断足、剥皮等刑法极为野蛮和残忍。

农奴的手

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前面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贵族们擅自提高差税,强行霸占土地,农奴告状无门。

当时因为要支付沉重的税而破产的农奴比比皆是,贵族之间相互用农奴抵债的现象随处可见。

樟木地处山险沟深,土地匮乏。大家在此地生存下去很困难,极其有限的土地上,只能种植极小面积的土豆和玉米,以及依赖编织竹制品来维持生活。他们先上山砍伐竹子编织成筐、垫之类的竹制品,顺沟而上走5天的路程到聂拉木宗缴纳赋税、换取食盐;顺沟而下,再走10天到尼泊尔王国的巴尔比斯镇换取粮食;返回途中向尼泊尔海关缴纳8个尼币关税,回到樟木还要向樟木头人进贡。

一个完整过程大约需30天时间,出发时背负的5件竹制品,先后缴纳3次税赋,花约20天的时间赶路,除层层剥削,再除去路上的口粮,最后到手的只有八九斤粮食,剩下10天又得从事竹制品生产。如中间有噶厦政府的差役和头人役使,大家就更难以养家糊口了。细数血泪书写成的当时账本,次仁曲珍阿妈啦愤慨地说:“在旧西藏,我是一个在头人压迫之下挣扎在悬崖边上的背夫!我的血都被他们榨干了,自己一无所有,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足迹,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所以,樟木沟的人们在和平解放前为了生存不能有丝毫的倦怠。

同类推荐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三毛钱歌剧

    三毛钱歌剧

    布莱希特早期戏剧代表作。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伦敦,麦克是强盗头子,商人皮彻姆掌握着全城乞丐的命运。麦克和皮彻姆的女儿波丽秘密结婚。皮彻姆把女儿看作自己的资本,觉得损失巨大,便向官方检举麦克。警察局长虽与麦克交情特殊,但迫于压力还是将他逮捕了。皮彻姆胁迫乞丐们在女王加冕典礼上游行,逼警察局长处死麦克。麦克准备用金钱换取自由,但他的妻子波丽和那些强盗兄弟们都更看重金钱,没有人愿意救他,麦克命悬一线。
  • 拯救大地

    拯救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5年4月下)

    故事会(2015年4月下)

    最近,有个朋友失业了,整天萎靡不振,我苦劝良久,都不见起色。这时,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便和她讲了起来:有一位教授开车去学校。半路上,她忽然发现车子有些不对劲,方向盘无法掌控。于是,她赶紧把车停到路边,并打电话给修理厂。很快,修理厂派人过来拖走了车子,教授只好步行赶往学校。当她急匆匆地冲进办公室时,刚好与一个同事撞了个满怀,同事手中一杯滚烫的咖啡一下子泼到了她的脚上。
  • 神龟复仇

    神龟复仇

    这本书的书名超炫吧!但这本书的内容更炫!喷嚏神功、无敌臭臭拳、无敌香香拳、砍柴神功、开心小剑……哇,怎么有这么多神奇而有趣的武功呀!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哈哈笑!快快跟着去遨游有趣好玩的少儿武侠世界吧!写少儿武侠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像钟锐的少儿武侠这样,每篇都贴上“幽默”、“快乐”的标签。幽默是一种智慧,快乐是一种力量。这本图书所选篇章都在全国各大报刊公开发表过。不少篇章获奖、被转载,入选过多种选集。徜徉在“眼镜叔叔”钟锐老师构筑的少儿武侠世界里,绝对能收获到不一样的智慧和力量!
  • 我从开局就无敌

    我从开局就无敌

    PS:《我有系统能成神》,这才是本书书名本体,非开局满级,非一击男开局。粉丝一号ヾ(●??`●)?哇~:柒神,你为什么这么帅?木柒:你可以说我帅,但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长相平平无奇。粉丝二号(⊙o⊙):柒神,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木柒:我的强大取决于我的对手,基本四六开,他四(死)我六(留)。粉丝三号??*(???╰?╯????)??:柒哥哥,可不可以用你那磁性低沉,又荷尔蒙气息爆棚的性感嗓音,给伦家唱首歌听一下下。木柒: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 魔火录

    魔火录

    天下大乱,盗贼蜂起,有马氏崛起,执掌天下。北方魔火肆虐,席卷大地而来。少人年赤手空拳,走进这一片江湖天地来。
  • 误仙记

    误仙记

    成仙的路上,需要逆天的资质,极品的法宝,天眷的气运那么,成神需要什么?万万年前天道与神抗衡,万万年后向天赐为成神与天道抗衡……古典修仙小说,没有男主,女主绝对不善良稳定双更,绝不断更!不烂尾!不太监!欢迎入坑~书友群号:638604373(进群请按照书城称昵更换马甲~)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分裂的村庄

    分裂的村庄

    老霍站在房顶,俯视全村,脖子抻成了长颈鹿,脑袋转成了小蜗牛,心里“噼哩啪啦”地打着小算盘。其实,老霍犯不着笨手笨脚地爬上房,也无需抻长脖子到处瞅。他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当了十几年的村长,哪家啥样,玻璃一样透明。谁家的门锁啥牌子,谁家的水缸摆在哪儿,谁家的孩崽子长了几颗牙,谁家的老爷们儿犯了几回痔疮,他都能如数家珍。甚至谁家的老娘们儿来了红,也瞒不住他,更别说是谁家添个电视机,买个宠物狗,卖出几斤粮了,不消半个时辰,准能传进他的顺风耳。
  • 杀手的诱惑:绝色娇宠

    杀手的诱惑:绝色娇宠

    为了完成任务,她诱惑了他,破了他的童子之身!五年后的相遇,她被他拐了!为了取得解药,她甘愿留在他身边,成为他的玩物,却又一次落到另一个男人的手里……沈君毅:御龙山庄的庄主!武功天下无敌,没有女人敢直视他冷冽霸气傲视天地的眼神,只有她,不仅敢直视,还敢挑衅。她是唯一一个能够让他心动的女人!齐书剑:江湖第一剑客,本无情无欲,冷漠的他,却爱上了她,为她愿意赴汤蹈火,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花无宸:冥阳宫的宫主!天下第一美男!长得比女人还美,却心狠手辣,下手从不留情,可始终对她下不了手!到底谁才是她真正的归宿?
  • 金刚摧碎陀罗尼

    金刚摧碎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代琉球纪录续辑

    清代琉球纪录续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