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8400000003

第3章 1曹冲6岁称象(2)

为了不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时间,他总利用下课老师散步或放学的路上,跟老师一边走,一边请教数学问题。

他自己说:“只要是谈论数学,我就滔滔不绝,不再沉默寡言了。”

一个初春的中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拥挤着走出教室,回家吃饭。

陈景润不紧不慢,走在最后。

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

他眼睛紧盯在书本上,一会儿也舍不得离开,书上的内容象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别的什么也顾不上想了。他那神态,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的吞吃着。

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有意识地沿着那熟悉的道路往家走,脚底下慢慢偏离了方向,不知不觉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陈景润推推眼镜,看都没看对方是谁,便连说了好几声“对不起”。

可是,对方却没有动静。他以为人家被撞疼了,生了气,抬头仔细一看,原来是棵树。

“哎,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他自言自语地说道。然后,他又捧着书本往前走去。

这一幕,被几个班里的调皮鬼看在了眼里。从此,陈景润又多了一则惹人取笑的笑料。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江苏省一所大学也从沦陷区迁到这偏僻的山区来了,大学的教授和讲师也来初中教课。其中有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由于抗战爆发,逃难到福建,靠教书养家糊口。

解放后,他就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中国航空学会的理事长。就是这位空界的泰斗,以他渊博精深的知识、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陈景润。

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教室里像开了锅的水,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

他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这个问题在他的脑海里萦绕着,因为他是内向的人,所以,他的想法只在心里,却一点不外露。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进入数学王国,陈景润的一切痛苦此时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他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对科学的奉献精神获得了成功!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轰动了世界数学界,专家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6希帕蒂娅10岁迷上数学

希帕蒂娅(约370~约415),杰出的女数学家。她协助父亲完成了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评注和修订。

希帕蒂娅是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在她10岁那年的一个清晨,东方的天空刚刚出现一抹红霞,希帕蒂娅和她的父亲塞翁已经在博学园的林间草地练功了。这是几年来养成的习惯。

红日喷薄而出,顿时洒来一股热浪。塞翁和满头是汗的女儿开心地笑着,他们开始在草坪上悠闲的漫步。

“小希帕蒂娅,你看看咱们的影子。”塞翁指着面前的草地。

“一长一短,一胖一瘦,爸爸的像只大熊,我的像个小猴。”希帕蒂娅笑着答道。接着,她眨着美丽的眼睛,问道:

“我们的影子不就是物体挡着太阳光形成的吗?它有什么用处吗?”

“问得好,希帕蒂娅。我想四旬斋节时,带你去古埃及法老齐阿普斯的金字塔旅行。到时候影子能帮我们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呢。这两天,你动动脑筋想个测量的办法,好吗?”

“我试试看,爸爸!”

街上的吵闹声不时飘进希帕蒂娅的房间,她却像个聋子一样坐在桌前纹丝不动,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原来,她正对着上午画好的几何图形思考着测量金字塔的方案。

太阳偏西,院子里响起了铃声。这是提醒希帕蒂娅该下楼练习骑马的信号。骑马可不比练习体操,这要求骑手有胆量、有耐力、有机智。两个月前,塞翁决定让女儿开始这项运动。一听到铃声,她便飞也似地冲下楼梯。

父亲已经牵着两匹马在门口等她了。其中小的那匹叫“旋风”,是专门给希帕蒂娅骑的。

“爸爸,我的作业还没完成。”

“谁也不能剥夺你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女儿,上马吧!”

“爸爸,我们今天去哪里?”

“从城西绕到海船码头。”

“太好了,爸爸。”

希帕蒂娅骑上“旋风”,与父亲一前一后,进入拥挤和宣闹的人群中。

一出城,塞翁就打马小跑起来。希帕蒂娅一提马缰,两脚一夹马腹,“旋风”立刻懂了主人的心意,长嘶一声,赶了上去。她一会儿就超过了父亲。

跑马的颠簸使希帕蒂娅全身肌肉都战抖起来,心也怦怦地跳着。但她是那样兴奋,恨不得一口气跑到码头。“旋风”真像旋风,它卷起一阵尘上,迅猛地向前冲去。塞翁控制着坐骑的速度,策马紧随其后。他估计女儿的体力即将不支,而她骑兴正高,丝毫不想减慢飞奔的速度。

于是,他高声喊:

“希帕蒂娅,向北拐,朝海走。”

“旋风”的速度慢下来,塞翁催马急拐弯,拦住了女儿的马头。

“让马缓缓气,女儿。”

“好的,爸爸。”

两匹马一前一后缓步向前行。夕阳西斜,它把赠给世界万物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丢在它们的东边。

“希帕蒂娅,看到影子了吗?”

塞翁又回到上午提出的问题。“来,骑到我的东边。”

真巧,随着影子的重叠,两个影子的最东点正好对齐。

“啊!太棒了!”希帕蒂娅一面观察着两个影子的重叠,一面高兴地叫了起来,“爸爸,太阳和咱们俩的头顶上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是吗?前两天刚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相应边成比例的定理可以用上了,知道你和我的影子长度,又知道我骑在马上的高度,不就能算出你在马上的高度了吗?”

“量我在马上的高度,有一根竹竿就行了。”父亲说。

“可是,没有金字塔那么高的竿子呀!”

希帕蒂娅突然明白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可以用影子测高的方法。她兴奋极了,抓住父亲的右胳膊,用劲一跳就离开了“旋风”。塞翁吃惊的抱住女儿,把她轻轻放在自己的马上。

“怎么了,女儿!”

“影子可以帮我们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我用不着爬上金字塔了,对吗?”

希帕蒂娅亲热地搂住了父亲的脖子。

7高斯8岁发现求等差级数和

高斯(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早期研究数论,着有《算术》一书,此外还有关于向量分析的高斯定理、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质数定理的验算等研究成果。

德国着名的科学家高斯的故乡在德国的布劳恩什维格,他的家境贫寒,祖父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父亲靠给人打短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后来,他靠念过几天书当上了杂货店的算账先生。

尚在幼年的高斯就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有个晚上,父亲结算店里伙计的工钱,费了好大劲才算出来。一直在旁边看着父亲算账的高斯却说:

“爸爸,你算错了。”

父亲有些不相信,又认真地算了一遍,才知道真的错了。父亲觉得奇怪:谁也没有教过他算术啊?

高斯小时候跟着父母住在农村,在附近的小学里念书。

学校的算术老师是从城里来的,他觉得跑到这么一个穷乡僻壤来教这些农村孩子,真是大材小用,委屈得不得了。

他认为穷人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笨蛋,教这样的孩子根本用不着认真。所以,他经常训斥学生,动不动就用鞭子惩罚他们。

有一天,这位老师情绪特别不好,他的脸拉得很长,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同学们都害怕起来,不知道谁又会受到打骂。

老师站到讲台上,像军官下命令一样绷着脸说:

“今天,你们给我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直到算出来为止。”说完就坐在椅子上,看他的小说。

老师坐下不久,高斯拿着小石板来到老师面前说:“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看也不看,挥手说:“去!回去继续算,错了!”

高斯站着不走,把小石板往前一伸说:“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老师正想发脾气,可是,一看小石板上却端端正正地写着“5050”。

他大吃一惊,因为他算过答案的确是“5050”。这个8岁的孩子,怎么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原来高斯不是按着1、2、3的方法依次往上加的。他发现一头一尾按次序两个数相加,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就是5050了。

他用的方法,就是古代数学家经过长期努力才找出来的求等差级数的和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震动很大,他痛感自己看不起穷人的孩子,是完全错误的。

此后,他认真备课,努力教学,还从汉堡买了书桌,高高兴兴地送给高斯。

高斯在对各方面知识的执着追求,使他在数学、物理学及天文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世界着名的科学家。

8童年愚笨的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1862~1943),德国着名数学家,柏林科学院院士。他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被称为“希尔伯特数学问题”,对整个20世纪的数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法官家庭,1862年1月23日,在这个有着严谨,求实传统的家庭却诞生了一位着名的数学家,他就是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法官。母亲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女性。她虽然是一个没有社会职业的家庭主妇,可是她不仅懂得哲学、天文学,还对数学有很深的研究。她读书学习并不是为了谋职,而是出自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长期对知识的追求,使她成为学识丰富和视野开阔的人。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希尔伯特出生起,父母就十分关注他的成长,注意采用各种形式对儿子进行教育。

希尔伯特小时候的表现很令人失望。他的语言能力很差,思维有些迟钝各项能力也不及同龄的孩子。

因此,父母再三考虑没有急于把希尔伯特送进学校,而是在家对他进行启蒙教育。

8岁时,希尔伯特才上小学,比其他孩子晚了两年。上学后,他学习很吃力,除了数学之外没有一科成绩突出。在语言、作文以及需要记忆的科目中,希尔伯特经常考试不及格。

在当时的教学条件下,数学并不被重视,数学老师也不被人看重。

可是,希尔伯特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使老师很高兴,任课老师有时专门出一些数学难题让学生们比赛,看谁做出的多,想以此来刺激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竞争最适合希尔伯特。他可以充分显示自己的数学才能。所以,每次数学竞赛,都能给希尔伯特带来愉快。

由于老师的启发,热爱数学的学生多起来。由于希尔伯特的数学成绩突出,所以,老师不在时,同学们遇到难题或解不出来的数学学题,就向希尔伯特请教。这给希尔伯特带来了自信和荣誉。

读小学四年级时,班上转来了俄籍犹太人闽可夫斯基三兄弟。他们都聪明过人。老师讲解的问题他们听一遍就能准确地记住。同学们不明白的问题,三兄弟都能解答。

三兄弟成了班上的小老师。特别是数学问题,有时讲不明白的问题,闽可夫斯基兄弟能讲明白。

闽可夫斯基兄弟三人的到来,使希尔伯特在数学上的才能大为逊色。这使他感觉有些沮丧。

他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回到家中则闷闷不乐。

希尔伯特的父母及时发现了儿子的情绪变化,便和希尔伯特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他们帮助希尔伯特恢复信心,虽然他在数学上暂时不如闽可夫斯基兄弟,可是,比别人还是强的;在其他学科上虽然暂时不如别人,然而,自己同自己比,他的进步还是很快的。

希尔伯特的父母时刻提醒儿子,学习并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既然每一天的学习都能给自己带来收获,还有什么必要管别人说自己是聪明还是愚笨呢?

父母在帮助希尔伯特恢复信心后,又帮助他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他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鼓起勇气战胜困难。

9爱因斯坦5岁从计算中获得快乐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他是犹太人,26岁获博士学位,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政权迫害,迁居美国。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中,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了。

在他两岁时,他们全家搬到了慕尼黑。他的父亲靠几个阔亲戚资助开了一家小厂,但他喜欢看书,不善经营,导致小厂几次破产。所以,他们一家的生活时常处于窘困之中。

转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已经是3岁的“大孩子”了。满头又黑又亮、自然卷曲的头发,宽阔的额头,额头下面的一双深陷的、异常明亮有神的棕色大眼睛,再配上略带鹰钩的鼻子,显得十分活泼机灵。

可是,年满3岁的小爱因斯坦不大会说话,这让全家颇感忧虑。

无论父亲和母亲怎样帮助和训练,也不见效果。年轻的父亲焦急万分,难道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天生的痴呆?

看着孩子一双充满稚气和灵性的大眼睛,他们怎么也不能相信这一点。

在他们家附近,有一个小的花园,附近几家邻居的孩子经常来这里和爱因斯坦兄妹一块儿玩耍。

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学着军人的样子,列队步行,然后,分作两伙“打仗”玩。

一时间,花园变成了“战场”,积木和水果、土块变成了“炮弹”。孩子们你来我往,追逐着,嬉戏着,杀声震天,孩子们非常投入,场面非常热闹。

爱因斯坦从来都不参加这种游戏。每当“战斗”即将开始时,他都会找一个角落,拿出他十分喜爱的纸板,一遍又一遍搭房子。慕尼黑城里所有爱因斯坦能够记住的主要建筑物,几乎都在他的手下“建成”了。

很快,孩子们发现了爱因斯坦的叛逃,觉得难以理解:这么好玩的游戏,他竟然毫无兴趣,一个人在那儿摆弄那些破纸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爱因斯坦已经5岁了。一次,爱因斯坦病了,感冒发烧,医生嘱咐要多休息。一连3天,爱因斯坦把所有的书籍和玩具,都重新摆弄了好几遍,直到腻烦为止。手里边没有可供玩弄的东西,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似乎躺不住了。

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个指南针,送给儿子。

起初,爱因斯坦并没有在意。他漫不经心地拿起指南针,只见中间那根红色的针在轻轻抖动,但总是指着一个方向。

爱因斯坦无意之中,把指南针调了一个方向,奇迹出现了:那根红色的指针仍然指着北方!

他坐了起来,把指南针猛烈地调过来调过去。可是不管怎么转动,那根红色的指针仍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

爱因斯坦大吃一惊,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方呢?他把指南针翻过来、调过去地细细查看,没有特殊的东西,这真是太神奇了!

如果说后来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科学有着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的话,指南针无疑是唤醒他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兴趣的开始。这种平凡而又神圣的好奇心,正是一位科学家成长的必需的动力。

同类推荐
  •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

    《中考作文有一套》这是一本专业、新颖、灵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专门对中考作文进行讲解与分析的书籍。本书从生活中攫取各类场景片段,融入写作运用技巧,配合中考作文训练突破,与众不同与全新的风格讲解。
  •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本书以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帮助大学生用更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追求幸福人生为目的,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自我成长、学习困惑、人际交往、情绪困惑、压力管理等,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新时代对个体积极心态,以及高心理素质的要求,通过“身边故事”“理论快线”“ 探索自我”“实训操练”“感悟成长”五大模块,突出心理课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环环相扣的内容设置,让大学生在实战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教你学歇后语(上)

    教你学歇后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本书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表现了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满足培养新型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需要,我们根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编写了本教材。
热门推荐
  • 银河之心I·天垂日暮

    银河之心I·天垂日暮

    中国科幻银河奖桂冠作家史诗巨作,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作品!人类征服银河系,“拔剑四顾心茫然”。然而,宇宙流浪汉李约素无意中却发现了多年前失踪的移民飞船“上佳”号,并目睹了令人惊惧的异常现象……闻知此事的科尼尔星域军人,逐渐发觉了正在逼近人类的巨大危险,科尼尔星域各方势力不得不合力应对强敌。孰料,异族的强大超乎想象,其攻击如汤泼雪,科尼尔星域人类在全军覆没之际,只得派出李约素向银河之心的强大人类文明求救……
  • 狂爱:老公求放过

    狂爱:老公求放过

    结婚两月,简兮却从未见过她,他说:“女人,爱我与死之间你只能选一个。”为了活命简兮只能选择爱上一个只会在黑夜中出现的魔鬼。魔鬼说:“我会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在合适的时候。”简兮以为这只是魔鬼的一句玩笑,岂料他竟真给她了她一个盛世婚礼。婚礼当天他一身儒雅白衣在镁光灯的照射下来到她面前说:“女人,爱上魔鬼的代价知道是什么吗?”时至此刻,简兮才知他步步为营设计圈套,只为复仇。简兮盈盈一笑说:“我不知道爱上魔鬼的代价是什么,但在这个代价付出之前我会把自己先变成魔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95010223(满了)全订QQ群:375380021(最好这个)酱油群:397441818(快满了)二群:418928396(快满了)三群:371034966五群:1093767940
  • 金箓十回度人晚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晚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阁楼通异界

    我家阁楼通异界

    少年江楠偶然踏入阁楼,门后竟是一个崭新世界。还魂丹,驻颜草,不老药……待我打通两界入口,我就是这个世界最富有的!
  •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求真之游走诸界

    求真之游走诸界

    一颗奇石万界游,觅道长生终求真······————不知道简介咋写,就这样吧平平淡淡才是真吗:-D
  • The Land That Time Forgot

    The Land That Time Forg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人勿进自负后果

    生人勿进自负后果

    2050年。这是一个游戏疯狂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随着《惊悚乐园》这本小说的大火,一时间恐怖解密游戏成为当代的主流。三年前退出的虚拟沉浸系统,更是让人们充满了对恐怖解密游戏的希望。如今,生人勿近正式开始内测!而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个普通的内测玩家,罢了。
  • 青年作家(2015年第7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7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2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