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100000005

第5章

人们从认识分数到研究分数,是从单位分数开始的。单位分数就是形如1n(n1的正整数)的分数。在3700多年前埃及的纸草书上,已经认识到:所有分子为2、分母为2n+1(n为2到49的正整数)的分数,可以分解为一些不相同的单位之和。如:

27=14+128

297=156+1679+1776

而通过这种表示法可以进行任何分数运算:如:

521=121+221+221

=121+114+142+114+142

=121+214+242

=121+17+121

=17+221=17+114+142

巴比伦人也使用六十进位的分数,即分母是60、602、603的分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人将分数运算视为畏途。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对一般分数进行研究的国家。公元前5世纪的《考工记》中,就有“十分之寸之一为一枚”的记载,即110寸等于一分。西汉时期《周髀算经》中,已经有了更复杂的分数运算。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的数学家专着《九章算术》中,专列“方田”一章,介绍通分、约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以及有关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这些知识与现代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比印度领先500多年,比欧洲早1400多年。

负数的引入

今天人们都能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方向的两种量。例如若以海平面为0点,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十8848米,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为-11034米。在日常生活中,则用“十”表示收人,“-”表示支出。可是在历史上,负数的引人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古代人在实践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相互间借用东西,对借出方和惜人方来说,同一样的东西具有不同的意义。分配物品时,有时暂时不够,就要欠某个成员一定数量。再如从一个地方,两个骑者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奔驰,离开出发点的距离即使相同,但两者又有不同的意义。久而久之,占代人意识到仅用数量来表示一事物是是不全面的,似乎还应加上表示方向的符号。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方向的量和解决被减数小于减数等问题,逐渐产生了负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二千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了以卖出粮食的数目为正(可收钱),买入粮食的数目为负(要付钱);以入仓为正、出仓为负的思想。这些思想,西方要迟于中国八九百年才出现。

无理数的风波

无理数就是不能表示为整数或两整数之比的实数,如2、π等等。这些数不像自然数或负数那样,可在实际生活中直接碰到,它是在数学计算中间接发现的。

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无理数是2。据说,它的发现还曾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波。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研究数学、科学、哲学的团体,他们认为一切数都是整数或者整数之比。有一个名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在研究1和2的比例中项时(如果1:x=x:2那么x为1和2的比例中项),左思右想都想不出这个中项值。后来,他画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x,于是x2=12+12=2。他想,x代表正方形对角线长,而x2=2。他想,那么x必定不能是整数,那么x会不会是分数呢?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生们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这个数。

这样,如果x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它是什么样的数呢?希帕索斯等人认为这必定是一个新数。这一发现,使得毕达哥拉斯等学派的观点动摇了,从而导致了西方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而希帕索斯本人因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而受到处罚,被扔到大海里淹死了。

无理数的发现,使数的概念又扩大了一步。

神秘的9

爱因斯坦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把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成了1879314。重新排列这些数字,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例如3714819),在这两个数中,用大的减去小的(在这个例子中就是3714819-1879314=1835505),得到一个差数。把差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如果是二位数,就再把它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最后的结果是9(即1+8+3+5+5+0+5=27,2+7=9)。

哥白尼的生日是1473年2月19日,牛顿的生日是1642年12月25日,高斯出生于1777年4月30日,居里夫人出生于1867年11月7日,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计算,最后一定都得到9。实际上,把任何人的生日写出来,做同样的计算,最后得到的都是9。

把一个大数的各位数字相加得到一个和;再把这个和的各位数字相加又得到一个和;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最后的数字之和是个一位数为止。最后这个数称为最初的那个数的“数字根”。这个数字根等于原数除以9的余数。这个计算过程,常常称为“弃九法”。

求一个数的数字根,最快的方法是在加原数的数字时把9舍去。例如求385916的数字根,其中有9,而且3+6,8+1都是9,就可以舍去,最后只剩下5,就是原数的数字根。

利用弃九法,可以检验很大数目的加减乘除的结果。例如a-b=c,为了检验结果c,用a的数字根减去b的数字根(如果前者较小就加上9),看看差数是否对得上c的数字根。如果对不上,那么前面的结果肯定是算错了;如果对上了,那么计算正确的可能性是89。

由这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日算法的奥秘。假定一个数n由很多数字组成,把n的各个数字打乱重排,就得到一个新的数n′,显然n和n′有相同的数字根,把两个数根相减就会得0。也就是说,n-n′一定是9的倍数,它的数字根是0或9。而在我们的算法中0和9本是一回事(即一个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n-n′=0,只有在n=n′即原数实际上没有改变时才发生;只要nn′,n-n′累次求数字所得的结果就一定是9。

稀少而有趣的完美数

已知自然数a和b,如果b能够整除a就是说b是a的一个因数,也称为约数。显然,任何自然数a,总有因数1和a。我们把小于a的因数叫做a的真因数。

例如:6,12,14这三个数的所有真因数:

6:1,2,3;1+2+3=6

12:1,2,3,4,6;1+2+3+4+6=1612

14:1,2,7;1+2+7=1014

像12这样小于它的真因数之和的叫做亏数(不足数);大于真因数之和的(如14)叫做盈数或过剩数;恰好相等的(如6)叫做完全数,也称为完美数。

古希腊人非常重视完全数。大约在公元100年,尼可马修斯写了第一本专门研究数论的书《算术入门》,其中写道:“也许是这样:正如美的、卓绝的东西是罕见的,是容易计数的,而丑的、坏的东西却滋蔓不已;所有盈数和亏数非常之多,而且紊乱无章,它们的发现也毫无系统。但是完全数则易于计数,而且又顺理成章……它们具有一致的特性:尾数是6或8,而且永远是偶数。”

现在数学家已发现,完全数非常稀少,至今人们只发现29个,而且都是偶完全数。前5个分别是:6,28,496,8128,33550336。

经过不少科学家的研究,现在已经发现,假如数2n-1,是素数,那么数2n-1·(2n-1)就一定是完全数,其中的n也同样是素数。为此,数学家就用英文Prime(素数)的第一个字母p代替n,还把形如2p-1的素数叫“默森尼数”。但是,对于下面两个问题:“偶完全数的个数是不是有限的?”“有没有完全数?”数学家到现在还没有解决。

完全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例如:

1.它们都能写成连续自然数之和:

6=1+2+3,28=1+2+3+4+5+6+7,496=1+2+3+4+……+31,8128=1+2+3+4+……+127;

2.它们的全部因数的倒数之和都是2。

11+12+13+16=2

11+12+14+17+114+128=2

11+12+14+18+116+131+162+1124+1248+1496=2

亲和的友好数

友好数又叫亲和数,它指的是这样的两个自然数,其中每个数的真因数之和等于另一个数。

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据说曾有人问他:“朋友是什么?”他回答:“这是第二个我。正如220和284”为什么他把朋友比喻成了两个数呢?原来220的真因数是1,2,4,5,10,11,20,22,44,55和110,加起来得284;而284的真因数是1,2,4,71,142,也起来也恰好是220。284和220就是友好数。它们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又是所有友好数中最小的一对。

第二对友好数(17296,18416),是在二千多年后的1636年才发现的。之后,人类不断发现新的友好数。1747年,欧拉已经知道30对,1750年又增加到60对。到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了900对以上这样的友好数。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对最小的友好数(1184,1210)直到19世纪后期才被一个16岁的意大利男孩发现的。

人们还研究了友好数链;这是一个连串自然数,其中每个数的真因数之和都等于一个数,最后一个数的真因数之和等于第一个数。如:12496,14288,15472,14536,14264。有一个这样的链镜包含了28个数。

悬而未决的费马数

伟大的科学家同样也会犯错误,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被举为“近代数论之父”、“业余数学家之王”的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他所犯的错误又恰恰是在他最擅长的数论之中。

1640年,费马发现:设Fn=22n+1,则当n=0,1,2,3,4时,Fn分别给出3,5,17,257,65537,都是素数。这种素数被称为“费马数”。由于F5太大(F5=4294967297)他没有再进行验证就直接猜测:对于一切自然数n,Fn都是素数。不幸的是,他猜错了。1732年欧拉发现:F5=225+1=4294967297=614×6700417,偏偏是一个合数!1880年,又有人发现F6=226+1=27477×67280421310721,也是合数。

不仅如此,以后陆续发现F7,F8……直到F19以及许多n值很大的Fn全都是合数!虽然Fn的值随着n值的增加,以极快的速度变大(例如1980年求出F8=1238926361552897×一个62位数),目前能判断它是素数还是合数的也只有几十个,但人们惊奇地发现:除费马当年给出的5个外,至今尚未发现新的素数。这一结果使人们反过来猜测:是否只有有限个费马数?是否除费马给出的5个素数外,再也没有了?可惜的是,这个问题至今还悬而未决,成了数学中的一个谜。

欧拉首先使用的符号i

在实数范围内,方程x2+1=0是无解的,因为任何实数,不论是正数、零还是负数,它的平方都是正数,或是零,不可能找到平方等于-1的数。

为了使这个方程有解,科学家引入了一个新的单位数i,规定它有性质i2=-1,这样的性质是任何实数都没有的。根据这性质知道它有i=±-1,这与在实数范围内负数不能开平方的结论不同,人们把-1记作i称为虚数单位,由于虚数单位i和一个实数合起来组成的数,称为虚数,如6i,10i。

符号i是数学家欧拉于1777年在他的论文中首先使用的。后来德国数学家高斯系统地运用它,并给出了有关虚数的运算法则,以后逐渐被普遍采用。有了i这个虚数单位,人们就将数从实数扩充到复数。复数的形式为a+bi,其中a、b为料数若a=0,b0,则称bi为纯虚数;若a0,b=0,那就是实数。因此可以把实数看成虚部为零的复数。

在复数范围内,人们规定了它的运算法则。设a1+b1i和a2+b2i是两个复数,有:

(a1+b1i)+(a2+b2i)=(a1+a2)+(b1+b2)i

(a1+b1i)-(a2+b2i)=(a1-a2)+(b1-b2)i

(a1+b1i)·(a2+b2i)=(a1a2-b1b2)+(a1a2+b1b2)i

a1+b1ia2+b2i=

(a1a2+b1b2)+(b1a2-a1b2)ia22+b22

例如:(25+2i)-(20-2i)

=(25-20)+(2--2)i

=5+22

勾股数和费马大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a和b斜边是c,那么a2+b2=c2,这就是着名的“勾股定理”。如果a、b、c都是正整数,就说它们是一组勾股数。一般地说,勾股数就是不定方程x2+y2=z2(1)的正整数解。

在公元前1900-前1600年的一块巴比伦泥板中,记载了15组勾股数,包括(119,120,169),(3367,3456,4825),(12709,13500,18541)这样一些数值很大的勾股数,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求勾股数的某种公式。

于是人们进一步设想:在(1)中,如果未知数的次数比2大,还有没有正整数解呢?

大约在1637年,费马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指出,他已经证明,一个立方数不可能表为两个立方数之和,一个四次方也不可能表为两个四次方之和。一般说来,指数大于2的任何幂不可能表为两个同样方幂之和。也就是说,当n>2时,不定方程x2+y2=z2(2)没有正整数解。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费马大定理,也叫费马最后定理。

后来,一直没有发现费马的证明。300多年来,大批数学家,其中包括欧拉、高斯、阿贝尔、柯西等许多最杰出的数学家都试图加以证明,但都没有成功,使这个大定理成了数学中最着名的未解决问题之一。现在一般认为,当初费马也并没有证出这条定理。

费马大定理也吸引了无数业余爱好者。当1908年德国哥廷根科学院宣布将发给第一个证明它的人10万马克奖金时,据说有些商人也加入了研究的行列。但由于费马大定理不可能有初等证明,因而那些连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都不熟悉的人,对此只能“望洋兴叹”了。这说明攻克世界难题,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强盗的难题

强盗抢劫了一个商人,将他捆在树上准备杀掉。为了戏弄这个商人,强盗头子对他说:“你说我会不会杀掉你,如果说对了,我就放了你,决不反悔!如果说错了,我就杀掉你。”

聪明的商人仔细一想,便说:“你会杀掉我的。”于是强盗头子发呆了,“哎呀,我怎么办呢?如果我把你杀了,你就是说对了,那应该放你;如果我把你放了,你就说错了,应该杀掉才是。”强盗头子想不到自己被难住了,心想商人也很聪明,只好将他放了。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喜欢讲的一个故事。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那个商人是多么机智。他对强盗说:“你会杀掉我的。”这样,无论强盗怎么做,都必定与许诺相矛盾。

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他说:“你会放了我的。”这样强盗就可以说:“不!我会杀掉你的,你说错了,应该杀掉。”商人就难逃一死了。

下面这个例子也是有趣的。有个虔诚的教徒,他在演说中口口声声说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什么事都能做得到。一位过路人问了一句话,使他顿时张口结舌。

这句话是:“上帝能创造一块他也举不起来的大石头吗?”请你想一想,这个教徒为什么会哑口无言?

部分也能等于整体吗?

同类推荐
  • 教师要学叶圣陶

    教师要学叶圣陶

    《教师要学叶圣陶》汇集了教师们在学习和借鉴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时,产生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有启迪作用的感悟。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一座珍贵的宝库,他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这些教师的体悟,从学校管理、教书与育人、教与学等角度,来诠释自己是如何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值得教师朋友们细细研读。
  •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该书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体系进行了架构。这是国内职业教育界一本颇具原创性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专著,既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一线的同仁们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借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

    本书在对艺术的本源问题、活动系统、家族谱系、文化维度、发展流变的概述过程中,作者以历史梳理与逻辑建构相结合的写作原则,力图充分呈现艺术的历史性、复杂性及其对当下的启迪价值。从中生发的诸如“艺术是人生匮乏的陌生化体验及其表达”、“艺术的开放性与家族相似”、“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的统一”、“‘进步’与‘终结’同样虚妄”等观点,将读者对艺术之谜的追问推向深层。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 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扮男装:重生妖姬宿世恋

    女扮男装:重生妖姬宿世恋

    红牌杀手一枚,本来钱途无量的她居然穿越到古代!这个穿越游戏实在也太悲催了点,差点一穿越就被人瞬间秒杀。与后妈斗智斗勇,周旋两个美男子之间。失忆,没关系。一大波笨蛋来袭,不要担心!越来越多的神秘人出现,助她一臂之力。且看她如何摆脱这个巨大的阴谋,与最爱的男人仗剑江湖。
  • 天边一星子

    天边一星子

    本书是青年实力作家邓安庆全新短篇小说集,共收录《天边一星子》《跳蚤》《迷路火光》等8篇极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疏离的父母、故乡的少年、城市里短暂交集的阿姨……每一个人物都令人联想到自己的亲人、童年的玩伴、可爱的陌生人等亲切原初的记忆。生活中虽然有烦扰,但身处热闹人间,总有一些深藏的温暖、隐约的牵绊,如天边的一颗星子,指引人心。
  • 永世不见后会无期

    永世不见后会无期

    纵使你爱我,我也只能知而不语。但是爱过你是真的,爱到骨子里,痛到心里.…
  • 摄政王,轻点爱

    摄政王,轻点爱

    一穿越就被鞭打?渣姐毒妈,还有一个虚伪至极的爹?不管,至纯巫力在身,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揍一双!只是,这个缠上来的妖孽摄政王是什么鬼?“冷儿,本王有点冷,来给本王暖暖。”某男眉梢微扬。“不,我冷。”某女傲娇拒绝。“那本王来给冷儿暖暖。”某男勾唇一笑。“……”某女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腰子(中国好小说)

    腰子(中国好小说)

    小说叙写肉食品公司卖猪腰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大年卖肉的视角,反观人性,大年经历了儿子被拐丢失、找回儿子,但儿子失掉了一个肾,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阴暗面的厌恶和讽刺。
  • 地下城与勇士之神级队友

    地下城与勇士之神级队友

    张强没玩过DNF,但他却意外进入了DNF的世界....
  • 此意寄昭昭

    此意寄昭昭

    超青春青梅竹马类型图书。她灯溪镇小霸王乔初意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可唯独怕高智商且冷漠脸的薄昭浔。这些年,远了又近了,那些感情和守候,原以为是春花一场,到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十年月光。从疏远到亲近,从离开到重逢,从年幼到独当一面,感谢这一路我们结伴而行,从此都不再孤单。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这部悲剧描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王复仇的故事,取材于1200年的丹麦历史,曾被多人改编和再创作,但莎士比亚却以自己的天才为这个古老的故事注入了时代的气息与哲理。该剧还为世界文学史贡献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形象——哈姆雷特。这个形象在心灵世界的深刻开拓是整个欧洲文学最为丰美的收获。
  • 烟柳

    烟柳

    “河堤上的柳已抽穗,嫩芽苞儿垂在柳条儿上,像女子的头发,纷披着,悬垂在新筑起来的河堤上,有些,伸向人工湖里去。每看到柳,兰妮都忍不住浑身要哆嗦,尤其,在冬天,一抹一抹儿的,那遍布小镇和县城缝隙角落里的柳枝儿,像某种不祥物。”烟柳穿行的故事,细细看来,终,换来感叹一声,滋味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