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1300000012

第12章 “代沟”的医治良药(2)

所谓孝顺,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这就是孔子眼中的孝,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志,不违抗。其实这也是尊敬的体现。但是,当父母意志与真理相背时,子女是奉行真理至上,还是父母意志无敌?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就是不孝子孙;如果是后者,那么也就意味着只要父母一声令下,你们就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无论是坑蒙拐骗,还是偷抢杀淫。法律可以视而不见,道德可以灰飞烟灭,真理可以全然不顾。即使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都可以不在话下。这种孝顺,作为子女的是该还是不该行呢?其实,这里的顺并不是愚顺,并不是教大家愚孝,不管父母的意愿是否合理,子女都要遵从,这不是真孝。“孝”包括“先意承志,谕父母之道”,就是说,要能顺从父母的意志,但是父母有错误的时候也要尽力规劝,而不是一味的盲从。

对于尊重父母,不只是礼仪等比较传统方面的尊敬,而且要接受父母的处事方法,对父母的选择(包括涉及子女的)理解、包容。如果人们将“孝”解释为尊老、敬老并赡养其身体、顺从其意志是正确的,或者说,如果我们的父辈和子辈都毫无异议地抱持这样的“孝”的观念,那么,这就只说明“孝”是一种单向顺从的,并非两代人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任何思想与感情的交流都必须是双向的,所以,这种顺从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如果子辈们不论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中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顺从父辈的意志,满足父辈的意愿,获得父辈的好感和赞许,而既不关注社会的道德与正义和父辈在家庭里、社会中的全部行为的是非曲直,也不自觉努力按照道德与正义的原则立身处世,那么,这无疑是很可怕的。如果子辈们把所有的理想与未来生活都寄托在父辈们的期许与好感之上,而没有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不顾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这无疑是希望的破灭;如果我们的父辈都高兴接受他们的子辈的低眉顺眼,阿谀奉承,百般顺从和万般伺候——那么,这将是可悲的。所以,顺从也要有度,在违与不违的选择之间,我们要考虑到仁,考虑到义,站在现实的根基之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下父母绝非完人,父母要尊敬,应关心,该关爱,但不能愚顺。我们今天说提倡的“孝”应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从“父为子纲”的封建枷锁中解脱出来,提倡父母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即“父慈”、“子孝”。父母意见应该倾听,理应重视,但仅作参考。吾爱吾父吾母,但吾更爱真理。如果子女觉得父母有欠缺的地方,也不能单方面的“孝顺”,应该提出异议,这是真的为父母好。这是精神方面的“孝”,是“大孝”,较肉体方面的“孝”更为重要。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孝养父母并不是简单的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敬爱之心,否则一切的孝行将流于形式,而成为一种伪孝。孝,以敬为先。

3.如何与父母沟通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学会沟通。子女逐渐长大,一些对人生的了解便会日益深入,性格也逐渐形成,会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甚至有可能某些观点与父母的发生冲突,这可能就是许多人所说的产生了“代沟”。这时,如果沟通不善,就会产生矛盾,矛盾过激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遇到这种情况,沟通就得占主导地位。父母得积极了解子女的情绪和想法,子女也得体谅父母的关心。做好了这个过程,好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有效的沟通就能更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有一位单亲妈妈,含辛茹苦,在一家服装厂做工,月入不过千圆。但儿子不争气,花钱大手大脚,并屡屡违反班级规定,累教难改。于是,老师找到学生,并没有再批评他,而是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周日休息的时候,到她母亲工作的车间去看一看,并陪母亲共进午餐。起初,学生表现极不情愿,但听说老师要陪他前往时,他勉强答应还是独自前往。周一,学生主动找老师谈心,他说当看到母亲在狭小阴暗的车间内,赶制服装时,他的鼻子不禁酸了,眼泪欲夺眶而出;当母亲看到他时,是何等的幸喜与激动。此后,这位同学加强了自控,变得懂事了,不但节约了很多,而且在校表现良好,不再使母亲操心。一次,妈妈生病了,他半夜三点钟,将母亲背下7楼,送往医院就医。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内心逐渐产生一种要自己支配生活和学习的欲望,而父母则希望在各方面指导你们,所以,怎样和父母沟通就成了一个问题。

与父母的交往

中学生要了解父母,关心父母,不要回避父母。平时要与父母多沟通,让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多倾听,注意沟通的方式,尊重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爱子心情,用温和、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1.进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中学生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与父母产生代沟和矛盾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

如何与父母沟通

在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难免会有分歧,而且中学生与父母的分歧会更多一些。这其中,有生活方面的,如晚饭吃什么菜呀,今天穿什么衣服呀,房间怎么布置呀等等;有学习方面的,如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采用等等;还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如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同评价,对某部电视剧的不同看法等等。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和父母的各种心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中学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可现实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的推行“专制”主义。于是,两代人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谁也不会否认,目前我们这个社会有“代沟”存在,互相不能理解、不能沟通的家庭也很多,个别家庭的矛盾还挺尖锐。

有些中学生会抱怨:“爸爸根本不理解我,还要常常管着我。”“我和妈妈很难好好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妈妈不说话还好,若她说话我便会觉得很烦。”乍听下来,好像两代之间真的很难去互相了解,有的父母是愿意和子女沟通的,所以他们会去参加讲座、阅读书报,有机会时更会与其他父母交流管教心得和沟通秘技等,但为人子女的你们,相信亦不会只想和父母“一句起,两句止”,若期望父母单方面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何不自己亦去多做一些呢?

相信下面的方法会对中学生有很大的用处。沟通是让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及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法。而不同方式的表达会令人对你产生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讲,与父母沟通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选择与父母都高兴的时刻与最适宜的场合。与父母沟通首先要注意“时空”因素,“时空”选择适当,就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2.苏格拉底的秘诀。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教人辩论,不是与对方针锋相对,而是从让对方说“是”开始,从说“是”到“不反对”,最后“同意”,用非争辩性对话,获得对方同意。

3.从父母需要什么的观点来达成自己的心愿。中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总是想到“我要什么”,没想到对方要什么,因此往往各说各话,找不到“交集”。例如,你想买一个游戏机,应该先说:妈,我下一次月考,一定每科都在八十分以上。这样母亲很高兴。接着你说:我,每科都进步,要有奖品呀!“你要什么?”“游戏机”。这样愿望可能就成真了。

4.相对付出与行为配合。要有好表现,在与你的要求相关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为。例如你争取隐私权,不希望父母拆看你的信,你要表现行为正常。没有“神秘客”与你交往,没有“怪”电话找你,按时回家,这些都是让父母信任你的行为,在你做到这些之后,你要求隐私权,就可以如愿以偿。

5.借助文字的魔力。有时候当面讲不清楚,或父母没时间听,可以写一封信,以打动父母的心。父母看到你写的信,会有思考空间,想想是不是你说的有理。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生日,写个祝福小卡片,讨父母欢心,对沟通有很大的帮助。

6.“投其所好”。沟通需要先下工夫,先与父母把关系处好,做些对沟通事项有利的事情,了解父母的喜好。用父母喜好的方式表达,用父母喜欢听的话讲,沟通就容易达成。

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和父母沟通,发生争执,要先想想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或者是不对的地方,如果是自己的问题要自己反省改正错误。如果是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要与其争吵,要做下来与父母沟通一下,相信父母也会接受你的看法。而且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冷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父母沟通,加深彼此的理解。

你应该做到,诚恳的和父母说出你希望他们怎么样?你对他们不理解的地方是什么?找个轻松的时候,与父母交心,在说明时,也许会产生这种情况,父母觉得你是小孩,对你的想法不屑一顾。这时你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来与他们说。你也要在与父母谈心时,了解到父母的想法,指出他们让你费解的地方。你也要力求理解父母的内心。只要你们双方互相坦白,互相交流思想,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代沟的。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英国作家萧伯纳很形象地说道: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有心理学家曾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均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人类可利用沟通克服孤单隔离之痛苦,我们有与他人分享思想与感情的需要,我们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别人。”

4.理解亲情,心中多份爱

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会淡化。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会永远的闪亮,那就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但亲情却是无法割舍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是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灵魂的最深处。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沁人心脾的歌,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在意,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中学时代的你如果对亲情还是懵懂无知,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学着去理解了。

一个母亲极其宠爱她的孩子,对孩子的所有要求也是无所不应。在孩子结婚后也是一如既往。有一天孩子回家,告知母亲说他的情妇要她的心,母亲毫不犹豫的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了孩子。高兴的孩子拿着母亲的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情妇。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真切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坏了没有?”

这就是母爱,这就是亲情,这就是血脉相连的见证。虽然这位母亲的溺爱是不对的,但亲情至此却是毫无对错可言。

亲情,打开关爱的心门

同类推荐
  • 假如没有了引力

    假如没有了引力

    这是一部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小学生作文集,是我作为家长从孩子的10多万字作文和已发表作品中精选出来,包括35篇散文(含随笔、日记)、10首诗歌。写作来源于孩子的课堂作业、周末作业、考试作文、参赛作文,然而更多的却是来源于孩子课余时间,出于兴趣或出于冲动的写作。
  •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选取了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故事,这些精品故事展现了我国优秀人物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青少年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勤政为民的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像串连的珍珠,紧紧围绕“勤政为民”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
  • 护理美学

    护理美学

    本书共分12章,内容主要包括护理美学概论、美学的基础知识、护理人体美、护理审美、护理美感、护士职业形象美、护理美容、护理礼仪美、临床护理中的审美、护士的审美修养、护理审美教育与护理审美评价。
  • 呐喊

    呐喊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
热门推荐
  • 大侠永不为奴

    大侠永不为奴

    当,外星人统治了地球。当,人类变相成为食物,以及用完便弃的一次性用品。当全世界,都在强大力量面前瑟瑟发抖,俯首称臣。你,是选择行尸走肉般自甘为奴?还是站起来,用尽一切手段,反抗到底呢?!‘宇宙黑暗森林法则’——在黑暗的森林里,永远不要发出声音。
  • 做人哲学全知道

    做人哲学全知道

    两千多年前苟子就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做人,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的人与事,这样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受,曲高和寡者终究会因不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被淘汰出局。做人是大难事,也是一种高深的境界。从普通平凡到鹤立鸡群,从鹤立鸡群上升到超凡脱俗,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做人哲学全知道》对做人哲学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得出人生哲学最精辟的结论:做人就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自己的心身关系、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人与衬:会的人际关系。愿每一位读者看完《做人哲学全知道》后能够学习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
  • 神魂无敌我怕谁

    神魂无敌我怕谁

    一位青春期骚动的少年在不小心中重生于异界且看他是如何成为一代神魂传说!
  • 腹水难收:腹黑老公乖乖宠

    腹水难收:腹黑老公乖乖宠

    家道中落让项一芮以柔弱的肩膀担负家庭的重任。却想不到所谓的柳暗花明只是另一个陷阱!她想看透想逃脱,却不想那个伤害她的男人竟然反悔了!两个紧紧纠缠的人从苦痛变得甜蜜,她终于在点滴相处中找到了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村的最后一个地主

    我们村的最后一个地主

    头发白了,胡须白了,眉毛白了,身材也不端直了,消瘦而爽朗的脸庞上总是挂着笑,那笑容仿佛版画家用刻刀固定在木板上一样,线条明朗得如同春雨洗濯之后那瓦蓝瓦蓝的天空。他,就是我的祖父冯巩德。祖父的笑跟婴儿的笑差不多:单纯、天真、自然,缺少打扮,缺少内涵。祖父的高寿似乎就扎根于他那无拘无束的笑容里。他的生命和他的笑容一样顽强一样精神。祖父活得很不容易。但他活下来了,活到了我们村里的最后——最后一个地主。
  • 谈“阿Q正传”

    谈“阿Q正传”

    《谈“阿Q正传”》是作者废名对鲁迅著作《阿Q正传》的分析和研究,从鲁迅的思想开始,到阿Q这个社会人、这个典型小说,一一进行分析,恩格斯说:“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其所以然就因为阿Q是处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之中。作者从中抽丝剥茧《阿Q正传》所反映的时代特性,以及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并且重要的问题在于典型环境。典型环境的选择取决于作家的世界观,从而从中得出鲁迅的世界观和创作技巧。
  • 许你似卿

    许你似卿

    后来沉瑜出现的世界,是谢络用尽所有,换来的。“妈妈,你是喜欢醒醒,还是喜欢乖乖啊?”怀里的小家伙萌萌的看着沉瑜,时不时的啄一下沉瑜的脸,脸冒星星的微笑着。
  • 颜神今天上热搜了吗

    颜神今天上热搜了吗

    【双洁1Ⅴ1女扮男装+娱乐圈+电竞】作为娱乐圈颜值担当,演技并存的影帝,颜暮是无数粉丝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是永不落幕的深夜星辰。她从未跌落过神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人品。某天一条消息刷爆娱乐圈,女友粉暴风雨般的哭泣记者看着眼前温润如玉的少年问:“你第一眼对他是什么印象?”“痞里痞气的,一见面就拽我衣领。”
  • 崩坏世界的异客

    崩坏世界的异客

    此书已为废稿。但是,里面的东西,却是蓝图。当我把真正把故事想好,并且步入同人文之后,我会再告诉你们书名。谢谢大家了。
  • 千百轮回终成帝

    千百轮回终成帝

    是什么让繁华的城市变的危机四伏。是什么让人心变得如此惊慌。一个古怪的地下实验室一起扑朔迷离的吃人案件。病毒席卷大地,顷刻间世界沦陷、人心恐慌。在这最危机的时刻,为了亲情、爱情、友情,拿起武器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加入《千百轮回终成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