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3600000004

第4章 唐诗故事(4)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这是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后写下的诗篇。这类诗文,在一般人写来,可能会贬低自己,一副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气,但杜甫这首诗却充满了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气概,吐出了长期压抑心头的积郁,写出了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怒心情。

杜甫从小读书就非常刻苦,7岁时就熟读许多历代名家的名作,有的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并写出了题为《凤凰》的诗。他的许多诗都受到当时一些着名诗人的表扬。平日里,他对书总是爱如珍宝,一本接一本地读,常常为书着迷,忘记了吃饭和休息。日子一长,书都翻烂了,所以诗中所言也是他的切身体会。

杜甫24岁,在洛阳应进士考试落榜,就一直在长安写诗长达十三年,这期间,他寻求功名到处受阻,青少年时期的壮志,已化为满腔牢骚悲愤,为了抒发凄怆惆怅之情,于是挥笔写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两句诗是用来勉励别人,只要多多地读书,脑海中写文章的灵感会自然增多,这样就会写出好文章来。实际上,着名的诗人都是刻苦读书的。如李白、白居易、李清照等名家,从他们的皇皇名作中是很难找出他们究竟读了多少书籍的,然而正由于他们“读书破万卷”,把书的内容透彻地理解了,消化了,才能“下笔如有神”,很少露出痕迹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典】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西)人。开元九年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他一生过着亦官亦隐亦居士的生活。安禄山陷两京后,王维曾受伪官,是政治上的失节。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边塞诗多能以慷慨激昂的情调,抒发将士为保卫疆土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他的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的传统,却没有谢的晦涩堆砌的缺点,变化多彩,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描写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色,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故事】

唐代诗人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而且弹得一手好琵琶。岐王爱好音乐,非常喜欢听王维弹奏的曲子。开元十九年(731),王维准备参加京城的科举考试,岐王悄悄地对他说:“听说皇上的九公主过几天要在宫里设宴,这对你可是个好机会啊!到时你挑几首好诗带着,装扮成宫廷乐师,我领你进去碰碰运气。”王维回去后,就抄了几首自己的诗作,又精心赶作了一首新的琵琶曲。

这一天,王维手抱琵琶,怀揣诗卷,随岐王来到宫里。宴会开始后,几位有名的艺人表演了各自的拿手好戏。轮到王维独奏了,一曲《郁轮袍》,如行云流水一般,使在座的宾客都听得如痴如醉。公主高兴地对岐王道:“这位新来的乐师,真是一个奇才!”岐王哈哈笑着说:“其实他并不是宫里的乐师啊!”王维不失时机地向公主呈上诗卷。公主一首一首地读着,当她读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抒发了游子在异乡怀念亲人的感情,公主的心一下子被打动了。

后来,公主知道王维将要应举,就极力向负责考试的官员推荐他,并且还说:“如果王维能做状元,这实在是京城的荣耀啊!”不久,王维果然不负众望,一举高中了。

【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中的一个“独”字,凝聚了诗人游客他乡的孤独冷寂心情;下缀两个“异”字,更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异乡”注解了诗人的处境:流落他方,人生地疏。“异客”反映出诗人的身份:长作他乡之客,举目无亲。这两个“异”字的运用,给“独”字作了最好的注脚。独自漂泊他乡,加上旅途凄苦,思亲之情,油然而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这种心境的袒露。这种摆脱不掉的思乡情感,一旦到了佳节这个触发点,诗人的怀亲思乡的感情潮水再也控制不住,只得任其奔涌,从肺腑间吟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千古名句。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典】

杜甫《春望》。

【原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唐朝天宝年间(755),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叛军攻下了军事重镇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七月,唐肃宗在武灵即位,这时,逃难中的杜甫把家安顿在鄜州羌村,准备去投奔唐肃宗李亨,于是他独自一人向灵武进发。

这天,他正随逃难的百姓匆匆赶路,突然一队叛军迎面追来,也不知道叛军们怀疑他们中有唐朝的密探,还是要抓他们被充军队,把他们全都抓了起来,并押往叛军的一个营地,逐个进行审问。

当审问到杜甫时,他被带到一个叛军头目的住处。小头目打量杜甫,厉声问道:“你做过什么官?是什么人派你到这里来的?”

杜甫回答道:“我不是什么官,只不过是普通的老百姓,是个读书人,没有考中。”

小头目又问明了杜甫的籍贯姓名等情况,看他衣衫破旧,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又不能留在兵营里充军打仗,便把他赶出了营地,其实这年杜甫才40岁出头儿。

杜甫回到了自己在杜陵的住处,每天出去找这里的老朋友,想和他们去灵武投奔唐肃宗,可战乱连年,人们漂泊不定,那些老朋友也不知逃到了何处。因此他打算一个人逃离长安,然而京城的周围都被叛军密密麻麻地守卫着。

转眼春天便来了。有一天,杜甫终于有机会逃了出来,他望见战乱后的长安残破不堪,四周都是荒芜的蒿草,听到是鸟儿的悲鸣,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触景生情,于是他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诗,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作者写此诗时,身陷长安安史叛军中。当时各地烽火不断,家书难得。目击国家山河破碎,自己全家离散,感慨万千。以至于因感伤时局,烂漫的春花也能便自己溅泪;因怅恨别离,悦耳的鸟鸣也能使自己惊心。

这两句诗突出地强调了作者的国仇家恨之下的那种极度的伤感,因而这两句诗也就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出典】

李白《将进酒》。

【原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蜀中、西域诸说,没有定论。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0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15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开元十四年(726)起,李白三次游历,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着特色。

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诗均为传世名作。

【故事】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的一天,李白接到好友元丹丘的邀请,请他来颍阳山居相聚,并说另一位友人岑勋也会来到,请他不要推辞。于是,李白乘舟来到元丹丘处。

在嵩山最高处,可以望见颍水自西而东,又折向东南,流向千里以外。元丹匠的别业“颍阳山居”,就在嵩山脚下,颍水岸上,环境很是雅致。

三位朋友相见,感到十分愉快。于是,置酒摆菜,开怀畅饮,从白天一直饮到皓月东升。李白干脆叫把酒肴摆在院子中,月光洒到他们的身上,三人边饮边谈。

慢慢地,月亮升高了,也更明亮了。三人的兴致越来越浓,李白谈到他的雄心壮志和抱负时,禁不住手舞足蹈,当谈到怀才不遇,不能见用时,不禁感慨悲叹。

李白的酒已经喝了不少,还在不停地斟酒,也给元丹丘、岑勋斟酒,好像他是这里的主人。元丹丘怕他喝醉,笑着说:“我没钱打酒了。”李白说:“既然请我喝酒,就要让我喝个痛快。没钱吗?好办,叫孩儿把我的宝马和狐皮袍子拿去换酒。”显然已有醉意,偏偏不停嘴地说:“岑夫子,元丹丘,来,来,干杯,干杯。”元丹丘说:“你已醉了。”李白把一杯酒一饮而尽:“我醉了?不可能。我没醉,没醉。”元丹丘说:“你既然没醉,就写一首诗看看。”李白一听,大笑道:“好,我酒喝得越多,诗作得越好。”于是,他挥笔写下了《将进酒》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只有那些狂歌醉酒之士留下了不朽的名字。

盛唐之时,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但一次长安之行,彻底粉碎了他的梦幻,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于是,他便想长醉而不愿醒来,更不愿看到人世间的污浊与丑恶,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愤激之情。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典】

张继《枫桥夜泊》。

【原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张继(?~约779),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诗作多登临纪行之作,清远自然,不事雕琢。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枫桥夜泊》为传诵名篇。今传《张祠部诗集》。

【故事】

唐代诗人张继,有一次在旅途中,乘船经过古代交通要道姑苏(苏州)的枫桥,因天色已晚,便泊船岸边宿夜。

时令已是秋天,夜深了,孤身一人的张继睡不着觉,此时此刻,月亮已经西沉,偶尔,被惊醒的乌鸦发出几声啼叫;霜华漫天盖地,寒意侵人。惟有那岸边黑黝黝的江枫和远远几处明灭的渔火,陪伴着他这个心怀旅愁的孤舟之客,度过寂静的夜晚。

突然间,岸上的寒山寺响起了洪亮的半夜钟声,那声音在张继的船上回旋,多么悠扬、多么清新……

这半夜钟声给予了张继无比鲜明的印象,特别强烈的感受,他的创作灵感顿时勃发了,一首永世流传的名诗《枫桥夜泊》从他口中吟诵了出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是一首诗味隽永、意境幽远的着名诗篇。从静谧中传来的山寺钟声,使诗人心中难以平静。“夜半钟声”是神来之笔,写得富有诗味,使诗的意境显得非常幽美。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若要精,人前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典】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原作】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4~756),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末,获罪谪岭南,遇赦北归,为江宁丞。天宝中,贬龙标尉。安史乱起,避乱江淮,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诗长于七绝,以写边塞军旅生活最为出色,亦有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作。诗作兴象玲珑,意境超妙,含蓄蕴藉,盛唐时最负盛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闺怨》、《春宫曲》、《芙蓉楼送辛渐》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故事】

王昌龄曾几次到过边塞,对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他的边塞诗中,生动描绘了边塞风光,歌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充满着积极昂扬的情调,从而博得了很多人,特别是戍边战士的喜爱,王昌龄也得到将士们的尊重和爱戴。在当时,戍边将士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为他们歌唱的王昌龄,王昌龄的边塞诗许多人都能背诵。

同类推荐
  • 智慧故事荟萃(上)

    智慧故事荟萃(上)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上册收录了庞统察虚断案、曹操坐山观虎斗、望梅止渴、曹操施奸防刺、给敌人留条活路、周瑜反间除蔡瑁、庞统假献连船计、周瑜打黄盖、诸葛亮活用兵法等智慧故事。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我有南海四千里

    我有南海四千里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刘醒龙多年来发表的散文精品。刘醒龙先生的散文创作多以“乡土乡村”为主题,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本书配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反映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心路历程。
  •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是白落梅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精心挑选了中国历史上的高僧慧能、慧远、玄奘、仓央嘉措,诗僧寒山、皎然、拾得以及苏轼、白居易、李商隐、曹雪芹等人所写的充满禅意、深具韵味的诗词作品入篇,将40余首诗歌分为六卷,一一加以品鉴。文字清新秀丽,充满诗意;意境悠长深远,余味无穷。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热门推荐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总裁独宠之夫人你别跑

    总裁独宠之夫人你别跑

    她是名门遗孤,手握巨额股份;她也是艺术天才,名誉界内。他坐拥商业帝国,独揽顾氏集团。坊间传闻,说他面善心狠,城府极深。她的股份被亲叔叔控制,父母心血,即将毁于一旦。“顾总,我是学艺术的,不善经商。您只要帮我把叔叔拉下台,华远的股份,我尽数奉上。”“签了这份合同,你就是我的未婚妻,直到你叔叔倒台。”本以为契约婚姻,各守本分,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宠溺是怎么肥四?!“未婚夫!有人欺负我!”“于氏是我姨妈家的,金氏是我姑妈家的,楚家薛家是你闺蜜,你闺蜜还霸占了赫家和刘家,你自己占着司家和我顾家的地盘,世家名门都被你打通了,夫人,老实说,你是不是欺负人家了?!”“.……..”
  • 法师在东京

    法师在东京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也是一个不一样的穿越者,当两个不一样碰撞在一起,会炸出什么样的火花?
  • 泰国现代文学史

    泰国现代文学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泰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沿革及主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丰富了外国文学领域的资料积累,对于了解泰国文学发展脉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又兼述了泰国华文文学、新诗及本国文学研究的状况,相信有兴趣的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全面了解泰国这一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近邻的现代文学轨迹。本书另一鲜明特色是对泰国近现代的重要作家及代表作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和分析,因此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 醒梦骈言

    醒梦骈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姞小姐

    姞小姐

    你不该对小姐这词抱有偏见,只因它本是优雅。——麋野鹿-新书出版,记者例行与发表作者进行沟通采访。“姞小姐新书的完结总结是什么?”“嗯……我想你了。”“那能否说下对这句话的理解呢?”“头凉。”简单明确的二字,让记者感到有些不知所然。“头发大把大把的落啊,看来我得退出小说界很久很久,好好养发了。”她望着窗外,嘴角的弧度像是屋外的温柔暮色。当世界在为之可惜时。无人知,在机舱内戴着口罩的人儿早已眼眶微红,喉咙哽咽。……“原为世间女孩唱遍情歌,后为我的女孩写了本情书,世间独独一本,说尽了我爱她。”“后来因为他,我喜欢上了朝暮。”
  • 爱恨龙头山

    爱恨龙头山

    彝族少年大洋芋怎么也不明白,眼下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白洁老师,怎么会毅然决然地从省城那个四季如春的地方,一头扎进这个叫做龙头山的乌蒙大山深处的交通僻塞、彝汉杂居的山寨小学支教,而且一教就是几年。几年过去,白洁老师居然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白洁老师今天穿的金黄的连衣裙,和金色的桂花一样迷人。白洁老师黑油油的马尾巴辫子上扎一个红红的蝴蝶结。黄、红、黑三种颜色让她一下子高贵了起来。
  • 希望未来都是你

    希望未来都是你

    首长历尽千辛万苦娶回来一个女儿!!!婚前,希家小姐温柔贤惠,博学多才,十足十的大家闺秀。婚后,撒娇卖萌要抱抱,样样精通。为了爷爷生前的愿望,希兮嫁给了自己素未谋面的男人,婚礼当天更是各种难堪,帝京各种传闻,江首长各种怪癖,性格古怪,更是对女人厌恶到了极点……某天记者:希小姐,请问您对您老公的各种传闻有何看法?希兮:坐等打脸…江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娶回来的老婆,求包养!!!(傲娇脸)…………希兮:江先生,希望未来都是你(笔芯)
  • 宇宙多元化

    宇宙多元化

    世界一体化,宇宙多元化。接连失踪的宇宙飞船,所有的人都死而复生……新的世界,是幸运,还是灾难?三大行星,五条银河,无尽的黑暗,迷失的方向。当所有的事件都破土而出,当所有的心脏都停止跳动。是世界留住了我们,还是我们留住了世界?伸出的手,是救赎,还是毁灭?不需要阳光的植物,不需要新陈代谢的超人类,“我们……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不,确切地说,我们创造了一个宇宙!”
  • 你ooc了知道吗

    你ooc了知道吗

    #惊!高冷女神的内心竟然……网友:卧槽?!这么劲爆?!#沈岚是学校里公认的冰山女神,据说从来没有人见她有过剧烈的情绪波动。但纸包不住火,世界上没有什么人设是十全十美的,譬如在顾临眼里的沈岚:表面:哦。(冷漠)内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表面:鬼屋?嗯。(超冷漠)内心:呜呜呜我害怕呜呜呜不想去qwq。表面:简单。(继续冷漠)内心:不行我怎么又立flag了完了完了完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顾临:(笑而不语)【1V1】【身心双洁】【甜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