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6200000004

第4章 断妄想 破妄相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今生今世百十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很短的片段,短到只是那么一瞬间而已。但是,这百十年的人生对我们而言却是意义重大。在我们看来,这一生一世才是最真实、最确定的,纵然有前生后世,可到底今生今世才是我们更应该把握住的。

其实,我们不妨就把那前生后世当作是存在的吧,因为这样去想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心胸放开,放长远地去看,不论是前生还是今世,它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如今所做的事业是暂时的,我们爱的那个人也是如此。不论今生是贫富还是贵贱,一样都是暂时性的存在。如此去想,你还会对物质产生执着吗?你不执着,当下一刻心灵便从以往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果有人用能够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全部都用来布施,你觉得这个人因此获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种世俗层面所说的福德,其实它们并非是根本上的福德,在世俗意义上,如来才说这福德很多。”

“如果有人,能够信守这部经书,哪怕只是奉持其中的四句佛偈,并向他人宣说,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德果报,就比之前的那位要多得多。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所有的佛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这部经书中发源。须菩提,所谓的佛法不过是一种方便法门,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并不存在绝对的佛法。”

《金刚经》五千余言,其实所讲的道理无非是让我们识破世间万事万物的“相”,打破心头妄念,熄灭心中烦恼。要想生活得自在安乐,不仅要从外部破除那个“相”,而且更要把内心的“妄念”给断除掉。如此,才能真正达至一种静心的状态,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地有所改变。

那么,《金刚经》是如何教给女性“破相”(破除外相,斩断烦恼)的智慧呢?

在《金刚经》里佛陀告诉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人,要想降伏自己的妄心,就要先从破除“四相”开始,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多次了,因为破除对外相的执迷,这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这不仅需要对空性智慧有所领悟,而且还要有持之以恒、磨炼心性的意志。

这四相便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内心没有对这四种相状的执着念头,他们的心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烦恼生起。执着了“我相”,便生出对自己的执着,认为世上一切都该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唯有自己才是那真正度众生的人;执着了“人相”,便有了对“自己”与“他人”的分别,因为这样的分别,就会减少了那份慈悲和宽容;执着了“众生相”,就会在内心生起对众生贵贱高低的分别,这样就会产生傲慢的心理;执着了“寿者相”,就会产生希望通过救度众生而延长自身寿命、增加福德的想法,这其实是把原本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降低到一个有限的程度。

所以,佛陀才一再告诉须菩提,要破除掉这四相,才算是真正地证悟到无上正等正觉。

有些女人,她们心头的妄想实在很多,因此控制欲也很强,烦恼随之增多,便难以静心安心地生活。她们恨不得天天都让爱人在她们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如果爱人一旦走出她们的视线,她们便会认为对方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她们也见不得有人背着她们交谈,她们总觉得那些人做出如此行为,一定对自己心怀不满,于是她看到那些人总是要摆出一副脸色来。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这些女人自己臆想出来的。这些臆想出来的画面却比现实生活更使她们身心烦乱。看看这多可笑啊!明明是不存在的事情,明明是自己想象出的画面,竟然能把自己搞得如此这般的心烦意乱。末了,为了安抚焦灼不安的心灵,还要到处找大师求教“安顿心灵的法则”。这难道不是一种颠倒的生活吗?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金刚经》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认为证得须陀洹果位的修行者,是否可以自认为已经证得须陀洹果位?”

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可入的,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法界,因此才可以称作是须陀洹。”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认为证得斯陀含果位的修行者,是否可以自认为已经证得了斯陀含果位?”

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但实际上又是无所往来的。心中没有了往来与否的分别,所以才能叫做斯陀含。”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认为证得阿那含果位的修行者,是否可以自认为已经证得了阿那含果位?”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但实际上又是无所不来的,心中没有来与不来的分别,所以才能叫做阿那含。”

佛陀继续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你认为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修行者,是否可以自认为已经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没有什么法叫做阿罗汉。如果阿罗汉产生‘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想法,那么就会黏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些外相了。世尊,佛说我已经达到了寂然平等的无诤三昧境界,是修行最高的人,是彻底断绝了欲念的阿罗汉。但我自己不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了这样的境界,如果我自认为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世尊就不会说我是处于寂静、乐于清静修行的阿罗汉了。正是因为须菩提已经彻底舍弃了分别执着的种种念头,也不执着于自己的一切功德,所以才把须菩提称作是乐于在寂静处的修行者。”

我们天天都在向别人求教“安心的法则”,但我们却忘记了自己脑中的妄念才是制造出混乱人生的“罪魁祸首”。我们始终达不到须菩提长老那样的修行境界——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依然还能不执着于这个果位。可是,须菩提的这个果位也是他自己安心修行才证得的啊,而不是别的什么神灵“赐予”他的。

写到这里,我忽而想起一则禅宗故事,想必许多朋友也曾读过它吧。

在古时候,有位年轻僧人名叫慧可,他为了能得到菩提达摩的真传而在雪地里站立了好几天。这位僧人为了证明自己求道的决心,还挥刀砍断了一条手臂。菩提达摩终于被其感动,便问他有哪些困惑要解除。

慧可便说:“弟子我内心着实烦乱,日夜不宁,希望您能慈悲我,帮弟子安定这颗心。”

“哦?那你就把这不安的心拿出来给我,我现在就让它变得安稳。”菩提达摩如是说道。

慧可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们现代人实在难以想象出来,但我们可以猜想一下:他一定是满脸惊诧,然后小心翼翼地说:“我的心?我找不到它啊!”

那么菩提达摩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菩提达摩很平静地告诉慧可:“你看,我帮你把这颗心安好了。”

“自心自度,不假外缘”便是由这里来的。有些女性其实本来是冰雪聪明之人,这个道理自然一点就通,当然,如果只是在道理上明白也算不错了,若能在现实生活中也能随处安稳自心,那更了不得啊!不过,我们只有先接受这个道理,想明白、想通透,才能在心上破除那些妄念,屏蔽一切妄想。心若一变,人生境界、生活境遇便有了极大的不同。

“静心禅语”

自心上的烦恼,只有自己解得开;

不对外界攀缘,心上自然无牵绊。

妄想颠倒的生活,无非是我们自作缠缚;

超越生死的束缚,彻悟世间的一切真相。

§§第二课 修心,先从观察情绪开始

不知道是哪位伟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发脾气的女人是最丑陋的!”可见,女性最美丽的时刻应当是远离愤怒嗔恚、安住于平静之中时,此时自内心焕发出一种祥和喜悦的美丽,想来世上无人能对这样的美丽有抵抗力。

可是,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怎么可能没有脾气?我们又怎么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好情绪呢?自然,这世间也有一类女性,她们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着喜悦安乐,而一旦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时,总能及时觉察到并做出调整,让自己恢复到喜悦安乐的状态。

这样的女性无疑是智慧而幸福的。因那种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她们在处理繁忙的事情、身处忙乱之中时也总会游刃有余,并且散发出女性独有的灵敏活力。

所以说,要想做一个静心、清心、时刻都安乐的女性,我们首先要从观察自己的情绪开始做起。当然,观察情绪还只是开始,观察情绪是为了时刻保持一种喜乐平和的心态,因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人生。

同类推荐
  • 旧爱与回忆

    旧爱与回忆

    小说以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深圳为故事发生地,主人公田欢欢是一个喜欢幻想,对生活和爱情充满渴望的女孩,为了追寻生活和情感南下深圳。小说以南方女孩田欢欢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叙了田欢欢自中学、大学以至步入社会后,因为家庭、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情感、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小说反映都市青春男女对生活,对爱与性的体验与认识。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

    夏威夷、马尔代夫,风情万种的海湾里,风情依旧。这些众人向往的人类休闲胜地,休闲者依然在休闲,但在温柔绚烂的光影里,它们同时成为人们向往的购物店、阅览室、会议室、写字间。今天,那些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任意地方和时间工作的人们,正描绘出新时代的工作样态。在美国,不在特定场所工作的人,已经占到整个美国工作人口的 1/3,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
  • 杨红老师

    杨红老师

    杨红老师是市里的语文名师。她是特级教师,省级模范,又是全国的金钥匙奖获得者。从教几十年来,她不仅讲课效果令同行们称赞,学识让学生们折服,更主要的是她把育人放在首位,自己身体力行,在学生们面前树起一个做人的好榜样。学生们打心眼里喜欢她,她也打心眼里爱学生。家长们总是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孩子往她的班里送。如今,市里有的家庭,祖孙三代,都曾经是她的学生,逢年过节,三辈人厮跟着一块儿到家里来看望她。这样的景况,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杨红老师每每忆及此事,不由心花怒放,一夜不睡觉,备罢课,接连着又去批改作文,她也不觉得腰酸背疼。
  • 童年故乡

    童年故乡

    本书是系列长篇小说《脂城卷》中的一部。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作者采用传统章回体的形式创作。既是对中国传统叙事艺术的扬弃,也是向中国优秀传统叙事的致敬。讲述辛亥革命前后,大户出身的陈依玄落拓不羁,专心钻石中医偏方,潜心医治先天痴呆的女儿心碧。平民出身的冯鞠元却向往兴办新学,随后倾心革命。惧内的老秀才蒋仲之为了糊口,服从妻子,在西门卖起了卤味。自幼尚武的韩尚文混入江湖。最有激情的杨乐山则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同盟会,两年后回国,在上海办报,宣传革命。通过西门五个秀才的不同人生选择,揭示时代与人物的命运轨迹。
  • 西楚聊斋

    西楚聊斋

    《西楚聊斋》是一部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西楚野史故事集。西楚因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而名扬天下。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汉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历代兵家必争的古战场。西楚人多负雄杰之气,在历史长河中屡屡掀起巨波大澜,留下说不完的荡气回肠的故事。作者经十年春秋,阅读千百部野史稗乘和笔记小说,溯源探流,钩沉索隐,以白描的手法,朴实的文风,简洁的文字,从古代典籍中选材,撰写出365个短篇,揭示出西楚地区厚重而多样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历代西楚人民的精神风貌,对发掘的民族文化遗产,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西楚历史、促进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具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课

    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课

    对有些人而言,情绪这个字眼不啻于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领导常常对员工说:“上班时间不要带着情绪。”妻子常常对丈夫说:“不要把情绪带回家。”……这无形中表达出我们对情绪的恐惧及无奈。也因此,很多人在坏情绪来临时,莽莽撞撞,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日常工作的发挥,重则使人际关系受损,更甚者导致身心疾病的侵袭。本书教授读者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让我们做个快乐、开心的人,不让坏情绪损害身心健康。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卿卿欲上九重天

    卿卿欲上九重天

    已有完结文?雏凤清吟,请放心入坑。他:我仿佛看见万年前的你,也仿佛尝尽求而不得之苦。你若少了呼吸,天地便尽失颜色,我生有何趣。她:哼,空有绝色之颜,也是个坏胚子,我才不要理你呢。一对璧人本该是生死仇家,奈何情根深种。从此生生死死离离合合,人间天上。
  • 此枝可依

    此枝可依

    从泥沼里走出来的蒋柠不再敢奢望天上的白云,只想随便找个小树枝栖身,结果不小心踩到了梧桐树上,从此有了成为凤凰的潜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万界魂破

    万界魂破

    魂破大陆,广阔无垠。大陆之人,魂气对决。废柴少年,无意崛起。独挡一面,勇闯大陆。《万界魂破》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所以希望承蒙各位读者的关心,如果写的不好的我会改进,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发评论。
  • 龙珠之诸天穿越

    龙珠之诸天穿越

    龙珠同人诸天穿越悟空,你要以我为目标,不断努力哦!贝吉塔,你不再是千年老二了,你是万年老三。未来特兰克斯,我真不是你爸爸。沙鲁,我们的宇宙你早就成渣渣了。魔人布欧,来,乖!让我的心灵宝石洗礼一下吧!破坏神,你确定你要跟我打么?全王,孩子,你的实力与智商不匹配啊!新书【圣职者的灵气无限】已经上传,求投资!求收藏,求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你曾走过万水千山

    你曾走过万水千山

    很多人说楼染青长的冷艳,脾气不好难以接近;老和她一起的人说楼染青是面冷心善;道上的人说她心狠手辣。可只有傅时久知道,楼染青也是一个小姑娘,会喜欢漂亮的衣服,会哭会闹,开心的时候会开怀大笑,难过的时候会趴在他肩头无声流泪,下雨天会为流浪狗、流浪猫撑一把伞。楼染青她呀,没人教她是非曲直,黑白善恶,渐渐长成了狠辣薄戾的模样。后来,有个叫傅时久的人,给了楼染青光,给了楼染青温暖,教她明辨是非,黑白善恶……“青青,别怕,我一直都在,不曾离开。”“青青,为了你,我连命都可以不要,更何况只是一个忙。”“我跨越了万水千山,只为了寻一人,现在,我终于找到你,青青,我们再也不要分开。”“青青,我不要你变得那么强大,以后有危险,躲我身后就是了。”我拿你前世的姓名,做了我今生的名。——傅时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