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序言

食人间烟火,品理想人生

冯友兰先生说艺术家“清风明月的嗜好”是人生,制造家“神工鬼斧的创作”是人生,宗教家“覆天载地的仁爱”也是人生。而他自己则以“极高明而道中庸,闻旧邦以辅新命”为座右铭。于家国,他与之共沉浮;对人生,他取中庸之道。这既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的现实人生。

鲁迅先生写在给一个友人的信中曾有“安分守己如冯友兰”之语,而胡适对解放前夕冯友兰滞留大陆之举评论说“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冯友兰字)之右者。”在革命者眼里,冯友兰先生不够激进,因而是“安分守己”;在心仪西方文明的胡适先生看来,冯先生留在百废待兴的中国则是“蠢”——当时的冯友兰在国外也已经颇具盛名,若能飞往美国,此生定然无虞。但是他却选择了留在祖国“辅新命”,这就是他选择的“极高明”。

共产党进京城的前夕,冯友兰和妻子商议着何去何从,最后决定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北京等候解放军的到来来。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的态度是,无论什么党派当权,只要它能把中国治理好,我都拥护。这个话我在昆明就已经说过。当时在知识分子中间,对于走不走的问题,议论纷纷。我的主意拿定以后,心里倒觉得很平静,静等着事态的发展。有一次景兰(其兄)问我说:‘走不走?’我说:‘何必走呢,共产党当了权,也是要建设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有用的,你是搞自然科学的,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这是当时知识分子最为普遍的心理,冯友兰先生此举亦是合情合理。

在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之中,像陈寅恪先生那样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的境界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他自己也无奈地承认说“最是文人不自由”。文人如是,哲学家亦如是。冯友兰先生没有想过要遗世独立,而是选择在现实中去享受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他“道中庸”的人生哲学之演绎——无论是哪个政党执政,只要他相信有益于国,都会努力地与之和谐共处,尽己之力去辅佐,这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方游刃有余。因此他双足不离寸土,一直在人间烟火中在编制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说他的人生引起了当时和后来太多争议,那么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则无人能够视若无睹。

冯先生去世后,他的墓碑碑阴刻有古篆:“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指的就是先生创作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是指《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儒学大家辈出,熊十力先生由佛转儒,他的哲学体系中“中九西一”; 金岳霖先生受西方思维影响较深,惯用英语思考问题,然后再用汉语写出来,故其哲学为“中一西九”;唯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体系是“中五西五”,是真正的贯通中外。

百年前,中国人因严复而开始接纳西方学术;百年后,西方因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冯著是当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作品,必将长期受到西方世界的重视。……在众多的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者眼中,冯著的确堪称翘楚之作。”

李慎之先生也说过:“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可超不可越”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后人完全可能而且也应当胜过冯先生,但是谁都不能绕过冯先生,而只能在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哲学,其实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庄,无论是韩非还是墨翟,他们每一种思潮、代表的都是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民族文化。顺着历史的河流而下,魏晋玄学,宋明儒学,他们就是吸天地之精华的灵芝草,自己也成为了天地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冯友兰先生就是把那些风景一一只给不知如何欣赏的我们看,告诉我们他们美在何处,他们彼此之间有多少分别。若能读懂,便在刹那间觉得天地为之一宽,领略到原来中国的文化可以如此丰厚。

冯友兰先生为我们解读人生的境界,解读中国的宗教,解读中国的阴阳五行,中国的诗词歌赋。这一些无不是徜徉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都能感受到却无法捕捉的。在他那深入浅出的字里行间走过的我们,也能读懂那千年文化之美,将它绕于指间,了然胸中。

冯友兰先生本人曾多次引用宋代哲学家张载一言以自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

他是否真的做到了?至少他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同类推荐
  • 哲人孔子传

    哲人孔子传

    本书更主要从《论语》取材,参酌《史记》《孔子家语》《四书》《春秋》等典籍,加上推论引证,排出孔子一生言行的时序,夹叙夹议至圣在华夏文明集大成复创新局的不朽地位。针对一些旧说也提出质疑,而孔子从年轻至耄耋,一生思想的蜕变历程也依经解经,清晰呈现,合乎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本书围绕劳模文化的本体论、认识论、生成论、演化论、方法论、价值论、创新论七个方面,从哲学视角解读劳模文化的哲学思想、认识概念、当代价值;阐述劳模文化是什么,挖掘劳模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阐述劳模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精神生产、东北黑土地文化等关系的理论逻辑的生成;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劳模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理论创新,认为劳模文化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热门推荐
  • 缃素杂记

    缃素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身的次元聊天群

    分身的次元聊天群

    某一天,觉醒异能的虞白偶然加入了某个次元聊天群,发现群里的沙雕网友全是各个世界的自己,而且这些沙雕网友的大腿很粗、很大、很性感!!!于是乎,一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虞白果断成了这些沙雕网友中的一员。无限空想制:萌新在线求包养,会卖萌,会暖床,说话又好听,还会嘤嘤嘤~加入聊天群的第xx天后,接受采访的虞白双手捂住自己英俊潇洒的俏脸,语气里充满了沉痛和无奈: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哪怕他们是其他世界的我,可是那些沙雕网友实在是太富了……(次元的御主群:934762811)
  • 统率六宫皇后娘娘请饶命

    统率六宫皇后娘娘请饶命

    明明是一朝皇后,天命凤女,却错付他人,落得家破人亡。一朝重生,莫冰汐誓要手撕渣男,血刃白莲。可是谁能来给她解释一下,为什么自己又成了皇后,还收获了一个忠犬皇帝,她杀人,他递刀;她胡闹,他撑腰。
  • 听说呆萌丫头要上天

    听说呆萌丫头要上天

    这是一个集低调与实力于一身的神秘女子,在两大男神守护下茁壮成长的故事。“请问林小姐,听说你要上天。”“不要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你好,听说林容是你姐?”“那个傻丫头,我不认识。”-+-“你好,听说你认识林容?”“额.....算是吧,说不准。”
  • 贤者之裔

    贤者之裔

    莱茵国突然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BloodVirus”(血疫病毒)。所有的绿茵国民,无一幸免都感染上了“BloodVirus”,而凡是感染上“BloodVirus”的人,会分不同阶段的,逐渐变成只知道嗜血的怪物。在这种情况下,绿茵国一片混乱,经过国际联盟判定,绿茵国已经失去了国家主权,将由天王星国际联盟派遣军队与科学家接管绿茵国的一切,并且全力帮助绿茵国解决血疫病毒的危机。国际联盟派遣的军队与科学家组成统治机构SER,开始接管绿茵国的一切,于是,在经历了病毒爆发初期的混乱后的绿茵国,迎来了一种畸形的和平。在这种畸形的统治下,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逐渐诞生。
  • 蚀月编史

    蚀月编史

    安史之乱前夕,长安万物凋敝,只有一支强花独起;她是女皇的后裔,现在要向王室复仇,为了没有死去的父亲;她是风尘女的后代,七岁便犯大唐律极刑,千里追随只为做一代侠女,却不想可堪狂风骤雨却为情所困;她有异国面貌,出身卑贱却敢出兵征战,扶柳弱质终成一曲传奇;她是无情的杀人机器,为夺权与情人反目成仇,逆天命深入地宫九死一生;她是神秘无比的绝代美人,拥有不死金身,探吐蕃访苗疆只为追寻自己身世;她是误入武林的风尘楚柳,一生为女儿身拖累,万贯身家只拈来沽酒买笑;她是遗失的女儿,无面的木偶,金玉般良缘捆得她如无法破茧的蝶……这是一本中唐武林仕女图,也是众生六道像,跨越百年七位女主角,向你娓娓道来一代江湖传奇教门的历史。
  • 神医嫡妃:邪王宠上瘾

    神医嫡妃:邪王宠上瘾

    她是护国公府被遗忘的嫡女,一朝穿越,锋芒毕露,发誓要将欺负她的人赶尽杀绝。遇佛杀佛,遇鬼杀鬼,却偏偏对另一只绝世妖孽束手无策。无奈,只好强强联手,杀出一条血路!只是,说好的合作结束永不相干,如今这臭男人天天粘着她是怎么回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之恋霏芝恋

    妃之恋霏芝恋

    跆拳道馆主霏芝恋,阴差阳错魂穿架空历史朝代,重生成为宰相千金十六小姐,是巧合还是注定,重生后的自己既然跟在二十一世纪的名字一样……当朝的五王爷因为童年的愧疚而处处护着她,也因此霏芝恋遭到旁人的嫉妒而处处遇害……从神志不清的宰相府千金十六小姐逆袭成了众人尊重的霸道王妃,五王爷:“本王不是愧疚,本王等的人就是你……愿守护你一生……“一生一世你只能属于本王,而你的心里也只能有本王一人……”
  • 森林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森林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