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00000011

第11章 墨家 —纪律严格的新学派 (2)

第六章 墨家 ——纪律严格的新学派 (2)

两位哥哥对于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气愤地拂袖而去。寡妇看到老三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老三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再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老三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无私博爱是做人的根本,一个身怀无私之心的人,用最真诚的人间大爱,谱写出一段绚丽的人生篇章,这种人是幸福的;相反,现实中也有一些人,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自私自利,结果却生出许多无端的烦恼。

仁爱虽然是儒墨都讲的,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有渐进关系的,是由亲到疏,由近到远的;但是墨子的兼爱主张视人如己,人与人之间的相爱是没有差别,也无关亲疏的。而这种兼爱的精神是极其伟大的,是非常真诚的。

有一位修行的禅师住在山中茅屋,散步归来,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且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中。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禅师送了小偷一轮明月,这轮明月也最终照亮了小偷黑暗的心房。禅师的无私大爱与宽容便是这轮拯救了迷途的小偷的明月!

墨家的兼爱精神,指的就是这种没有等差的爱,这种爱,不会因为对方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人性的好坏而有差别。能做到如此兼爱,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然而在墨子去世之后,他的学说逐渐被人们抛弃,试想,如果兼爱思想能够从亘古就被人们谨记在心并且广为传播、实践,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少了许多阴霾。在今时今日,我们更加需要珍视兼爱思想,这是一个不朽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生活中感悟兼爱,感悟墨子吧,博大精深的人生需要用爱来填充。

文化拾遗

神父的忏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位德国神父忏悔道:“当他们来抓工会组织者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反正我不是工会的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反正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反正我不是天主教徒。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兼容并包,唯才是举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访孔明是求贤;曹操赤兔宝马赠关羽也是求贤。他们此举不仅仅为自己求得一两个经天纬地之才,更是向天下展示了自己的求贤若渴之意,以此吸纳网罗英才来构筑自己的智囊团。而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尚贤”思想的当属墨子

墨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败关键在于用人,他心目中的贤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术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通俗一些,也就是被国家、百姓、君王所需要的人。

墨子是一个平民,他自称“贱人”,来形容自己的草根身份。许多草根阶级的有才之士,最初因为身份的卑微,而没有受到重用。墨子“尚贤”的思想,便给这些贤才创造了走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墨子游历到了楚国,去拜见楚惠王。惠王以年老作为借口推辞,派穆贺去见墨子。

穆贺听了墨子的游说之后很高兴地说:“你的主张确实不错,但我们国君是天下的大王,恐怕会说:‘这是贱人干的’而不采纳。”

墨子说:“这就像药一样,天子也吃草根来治病,难道会因为那是草根而不吃吗?农民们缴纳粮食给达官贵族,贵族们再用这些来来祭祀上帝和鬼神,上帝和鬼神难道会因为这些是贱人种的而不享用吗?即使是贱人,往上把他比作农民,往下把他比作草药,难道还不如一把草根吗?再说,您应该听过商汤的故事吧?以前商汤想要去见伊尹,让彭氏的儿子驾车,走到半路上,彭氏的儿子问他将要去哪里,商汤说去见伊尹。彭氏的儿子就说:‘伊尹是天下的贱人,您要是想见他,派人去召他来面见您,他都算是受到恩赐了。’商汤说道:‘你懂什么!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我一定会高高兴兴地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这种药,你却阻止我去见他,你真是目光短浅。’如果楚王能像商汤一样,那以后就能采纳贱人的意见了。如果贱人的意见是可用有效的,用了又有何不可呢?”

用才之道就应该不拘一格,不管这个人身份如何,只要他有才能,就应该重用,这样才能使国家更强大。几千年前墨子提出的这个思想,在今天来看,依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单位,都需要有大批的人才,才能保持事业的长盛不衰。在教育方面,冯友兰先生说,学校也是一个尚贤的地方,应该兼容并包,唯才是举。

蔡元培先生曾经担任北大校长,他在聘任教师方面,不论一个人的政治派别和文凭高低,只要他在某一个专业上有特长和贡献,就请他开课,可谓不拘一格,兼容并包。

当时梁漱溟刚刚二十岁出头,通过自学,取得了一些成就。他通过别人的介绍,慕名前去拜访蔡元培,并呈上自己的文章《究元决疑论》请蔡元培指教。

蔡先生早先已经在《东方杂志》上读过这篇文章,对梁漱溟在佛教方面的造诣非常欣赏,当即邀请梁漱溟到北大开课,讲印度哲学。梁漱溟感到十分惊讶,急忙拒绝了他。

可是蔡元培十分不舍这位人才,后来,他和陈独秀多次邀约梁漱溟,苦心劝说,终于说服了他到北大任教。于是1917年冬天,梁漱溟这个自学成材的青年,虽然没有骄人的学历,却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走上了北大的讲坛。

尊重人才,善用人才,举贤用贤,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唯才是举,李世民知人善任,这些都成为千古佳话。一部中华文明史,处处无不闪耀着仁人志士奋斗的光芒。得贤者兴,失贤者亡,这是被历史验证成经典的灼灼真理。

当今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年代,也是需要无数人才努力奋斗的年代,然而社会上的许多“潜规则”、“走后门”等风气却让许多真正的人才被埋没。墨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用才要不避亲疏,不分远近。他打破了世袭制度和重用贵族富人及亲戚的旧思想,反对世俗偏见,有着深刻的道理。

尚贤的思想中透露着墨子鲜活的智慧,统治者和管理者确实应该给有才之士一片能够施展才能的天地,让大德大贤的人用自己的贤才造福百姓。社会需要千里马,但是如果没有伯乐,谁又能识别出千里马的优势呢?

文化拾遗

唾面自干:娄师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

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他嘱咐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很都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

他弟弟就说:“就算别人把吐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

娄师德摇摇头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

中国最早的博弈论

“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执也。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断指与断腕,利於天下相若,无择也;死生利若,一无择也。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下也。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于事为之中而权轻重之謂求,求为之,非也,害之中取小,求为义非为义也。”

这是《说经上》中的一段话。墨子的推理很清晰:断指是为了保全手腕,断腕是为了保存身体,同理,为了保存天下可以牺牲自己,因为如果天下已失,自己的生命也毫无意义,覆巢之下,安得完卵?由这些具体的事件中,墨子归纳除了一条人类活动的普遍准则: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这种权衡利弊、存大利舍小利的思想其实就是“博弈论”。墨家在这里所运用的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归纳法:从具体的事件中去推论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有一只雄孔雀,它非常珍爱自己漂亮的尾巴,每日必梳理呵护,生怕有丝毫损伤。有个商人知道这个秘密,就趁着下雨天来到了森林里。那只孔雀正在树下躲雨,它的羽毛已经沾了水,它正心疼地在打理。听见猎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孔雀却始终下不定决心要不要逃走。雨还在下,很多水滴从树叶中滑落。孔雀心一横,闭上眼睛,把头埋在尾巴里,任由猎人走进,把它捉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能忍受一时之辱,最后却要以整个生命为代价。其中的得与失,难道还不分明吗?

墨家如此清晰地逻辑思辨是在为了与名家辩驳而形成的。不同的是,名家的多是诡辩,而墨家则不然。《经说上》等六篇就是通过逻辑树立了墨家的主张,通常合称为“墨经”。这六篇条分缕析,非常清晰。能够把这“墨经”读透的人,其思维逻辑也就相当之了得了。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时候,老师通常会解释说:“必要条件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逻辑”这一词是对外文的音译,但是这两句话并不是舶来品,而是出自中国的《经说上》,可见中国逻辑学考虑之源远流长。

墨家对“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等思维形式都作了较科学的阐述。指出概念要反映实物,判断要表达思想,推理要指明论据,并主要研究了类比推理,提出以“辞”、“故”、“理”、“类”为基本环节的推理程序。

《小取》中写道:“或也者,不尽也。假也者,今不然也。效也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知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这’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业,吾岂谓也者异也。”

这段深奥的文字其实是对现在逻辑学上的专有名词做了解释:“或”,指的是特指论断;“假”是指假设“效”是模拟,如果模拟者和被模拟者相同,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辟”是比较,用一物来解释另一物;侔是平行地比较;援是类推法……“墨经”中还经常提到的“故”。《经上》中写道:故,所得而后成也。还把故分为大故和小故。小故就是所谓的“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也就是篇首所提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如果能够参透“墨经”中的这些逻辑学,去学习现在的形式逻辑就能够左右逢源了,在此也可窥见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

文化拾遗

辱人者自辱: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言语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禅的智慧故事》

同类推荐
  • 中庸(全集)

    中庸(全集)

    《中庸》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子思所作。它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作为平民哲学,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因而此书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本书吸取了其他《中庸》版本的精髓,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活用的体例,进行了全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引导读者理解其中精要,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
  • 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传统艺术,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冀东的滦州皮影、陕西的华县皮影、甘肃的陇东道情、北京皮影、山西孝义影在内的北方流派和包括湖北的沔阳皮影、海宁皮影、台湾皮影在内的南方流派等。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明清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明清卷

    论述明清两朝初建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化;明代中叶市民道德兴起对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生活的作用;明代专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明清之际民族矛盾与社会道德生活;满族道德生活与中原道德生活的相互作用与融合;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定型与民族融合中的道德生活,揭示这一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日本人的“真面目”

    日本人的“真面目”

    著名散文家卞毓方,潜心数年“大文化”散文重磅巨作。以中日文化交流史为主线解读日本文化,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存在,既从该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入手,又从语言、文学、绘画切入,还从社会、经济、政体等分析,取精用宏,比优较劣,进而解读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以日本为参照系,跳出中国看中国,不说中国,无非中国。这是一部艺术手法非常高妙的文化散文,作家以形象说话,以艺术感人,作家天赋的语言感就是俯仰中日的飞行器,带我们跨海旅行,感受历史,认识现实,回恋文化,体味差别。
  •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重点论述了历代的丁忧制度。例如,秦朝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精神禁锢,曾号令天下臣民一律戴重孝为天子守丧三年等。而丁忧制度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成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如在唐代法律中,丁忧制度被加以确认,形成了对官员丁忧行为的礼制和法制层面的双重约束。而到了清朝又施行了满汉不同的丁忧制度。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恶女归来

    快穿之恶女归来

    千千万本书里,都有一个小世界。每本书总有炮灰,女配,女主等等穿越重生逆袭扰乱秩序。系统010挑选了一个被多人唾弃的恶女,柳林。"系统。为什么我没有你的金手指,什么的。""本统只是辅助你,不是卖东西的。"本统才不承认,是我穷呢。""为什么你叫010啊?""……"本统不认这个表情符号"宿主!你哪来的技能?""自带的""宿主!你哪来的钱!""别人送的"说好做彼此的小天使,为什么宿主越来越多的我不知道的东西怎么破!……
  • 只述温暖不言殇

    只述温暖不言殇

    她想干什么?这么多年了,我只是一心一意的爱着顾江予,想着他能回头看到她的好,倒是他身边的这个女人,她为他做了什么?她害死了你的孩子,可是他现在却仍在护着她,顾江予,我们能不能不争吵,我们能不能……只述温暖不言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虚拟潜行:来自异界的邀请函

    虚拟潜行:来自异界的邀请函

    你知道“虚拟潜行”吗?你想真正置身游戏之中吗?——《ParallelRealityOnline》请收好这来自异界的邀请函。【请别在意名字简介这么高大上……其实就是个大型打怪通关、社交恋爱类游戏文。。最后致敬《刀剑神域》,感谢它为我种下了新世界的种子】
  • 轩仪亭传

    轩仪亭传

    “轩仪亭的牧丹又开了,今年的花比住年更美,而你却已不在了。”本书为纪念初中同学以及初中生活而作。在一个不一样时空,一对夫妻上演一段乱世佳话,一对传奇帝后的故事,正式上演。本故事纯属虚构,文中国号,谥号,庙号,年号,纯属虚构,不可信。为方便纪年,一个皇帝仅一个年号。
  • 女扮男装:重生,国民男神

    女扮男装:重生,国民男神

    (全文免费)【女扮男装+男强女强+重生1v1宠文,男主墨辰,女主夜君】天才杀手夜君意外重生,重生到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夜氏继承人身上。一朝崭露锋芒,她一洗原主留下的污浊骂名,晋级为国民男神,又勾搭上H市最有权势的男人。一日,二人在路边散步,某男看着正在冲粉丝们招手耍帅的某位男装大佬,顿时醋意大发,傲娇地打开手机询问度娘:“老婆太受欢迎怎么办?在线等,急!”(欢迎加入读者群:1072611912)
  • 我成为系统的那些日子

    我成为系统的那些日子

    我是谁?我是一个变成了系统的宅女。我叫什么名字?我叫......,我也忘记了我叫什么,总之先称呼我为系统01号吧,或者叫我凌依也行。本文讲述了一个有点神秘的宅女变成了系统后,依靠做任务而变回普通人类的故事。而关于她自身的故事,和一切的真相都将会后面一点点为你揭开。不同世界的系统与宿主:1.不太靠谱的巨鹰系统与某种意义上幸运max的苦情宿主(已完成)2.被逼无奈化身为魔鬼减肥教练的系统与减肥意志青铜级别的肥宅少女(ing)3.废柴拖后腿系统与超级金大腿宿主(ing)4.。。。5。。。6。。。
  •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常桀骜:皇上,靠边站

    妃常桀骜:皇上,靠边站

    连苼噙着一抹笑意,手指轻佻勾着萧绝的下颌:“萧兄,你若真有断.袖之癖,不妨明说,你若对我有意思,我也能为君将就,说吧,你是喜欢在上,还是……”她不怀好意的笑,以手抚过他的薄唇:“还是比较喜欢在下?”萧绝怔:“什么上,什么下?”连苼在他怀中一扭,道:“死相。你要不是喜欢我,怎么无缘无故的摸我脚踝,男人和男人,总归也就那些事,此时四周无人,夜色星凉,天地为被,虽然无床,不过……这观星台也能凑合。”本为女子,却被太傅府当成男子养,同一众王公贵族来到国子监学,初遇这个有长着一身狐狸皮的男人便大胆调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谁夫君超护短

    那谁夫君超护短

    穿越是一个小宫女又如何?有才有德有样貌!外洋使者前来拜访没辙吧,要庆幸穿越过去的是学霸!贵妃、王妃啥的不想当,还是喜欢被人尊称一声‘女太傅’!靠着实力当上的官,还怕后背嚼舌根?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别提那扯淡的,这婚姻大事,还得自己好好挑。
  • 中国好小说·阿来

    中国好小说·阿来

    阿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让藏族的文学作品闪现了异样的光芒。阿来的小说以宏大叙述而负盛名,内容厚重而深刻,尤其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小说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宏大叙事和细致的心理刻画水乳交融,既富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在艺术追求上,他的文笔诗意、灵动,作品意境深远,因其魔幻色彩征服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