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00000005

第5章 习传统文化,谈人生哲学

第三章 习传统文化,谈人生哲学

婉约的表达,无穷的暗示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长恨歌》和《琵琶行》并为白居易文学成就的两大高峰,杨贵妃一笑便可生百媚,佳丽三千在她面前不过是秋草而已;琵琶女的欲露还羞,更是中国女性未完的代表。不著一词,尽得风流,其实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翻开《论语》,你会看到每一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看过《老子》,你会发现全书只有大概五千宇,比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都短,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这些作品中的内容没有关联,言语过于简短,大概是人们感到最茫然和疑惑的问题,冯友兰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而简短这个特点实在是充满奥妙。比如《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的各篇都充满了大量的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这种不够明晰的,没有直接下结论的表达方式,就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风格:富于暗示。

冯友兰先生说,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学者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冯友兰先生举了《世说新语》里的一篇作为例子。

有位大官向一个哲学家(这位大官本人也是哲学家)问老、庄与孔子的异同。哲学家回答说:“将无同?”意思是:莫不是同吗?大官非常喜欢这个回答,马上任命这个哲学家为他的秘书,当时称为“掾”,由于这个回答只有三个字,世称“三语掾”。

他不能说老、庄与孔子毫不相同,也不能说他们一切相同。所以他以问为答,的确是很妙的回答。

耐人寻味的暗示不只是存在于哲学中。

中国古代的诗词的一个特色也是暗示,把作品的含蓄和寄托留给人们去思索,比一泻无余的直白更具有回味无穷的魅力。比如王昌龄的《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四句中没有出现一个“怨”字,却是句句都在诉说凄怨。诗人要表达的往往不是诗中说的,而是诗中没有直接出现的。这种不浮于表面的诉说手法,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比通篇直白的写法要令人回味得多。

中国画也是如此,冯友兰先生多次用烘云托月的作画手法来形容暗示的妙处:用云层中间的空白形状来引人遐思。相反,直接勾勒出月亮的轮廓就显得索然无味了。

画画还有一种极富暗示的手法:留白。在作品中留下空白,这与烘云托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很多艺术大师都是留白高手,能够在方寸之地彰显天地之宽。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整幅画只有一叶小舟和一个垂钓的渔翁。笔下没有一丝水,看者却觉得烟波浩淼,满眼都是水。

“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暗示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处亮点,细微的思考空间都能延伸成一个广阔的想象世界。传统文化的深度和美妙,就在这无穷的暗示中酝酿出醉人的醇香了。

文化拾遗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一段对音乐的精彩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你的人生在哪个境界

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冯友兰先生先生坚信这一点。只不过每个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信仰,所以生活的意义自然也不同。就算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的觉悟不同,生活的境界也就不同。就境界而言,生活有高低之分,冯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境界。

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这一境界的人不会去主动进取,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或者依照社会规则去生活,在与环境的关系上和其他的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完全跟着天地的运转而运转,冯友兰先生先生说,此时的人类“既无明了的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各种意义”,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是一种习惯不会去过多地思考此外的事情。原始人类过的大致是这种生活,但其实每个时代大概都有那种人,他们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想要改变什么,只是跟风跟水地生活,完全不去考虑生活的意义,或者很少去考虑。但是不去考虑,意义依然存在,只是是最低层次的。就如同婴儿吃奶,

第二层境界是功利境界,与第一个境界的人相比,这一境界的人明白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才努力奋进。他们重在的是生活的“利”,也就是着眼于自己生活。他可能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旁边的人因他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但是他的出发点是自私的,也就是功利的。功利和道德并非截然对立,但是其层次还是低了一些。“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他们的行为也有可能产生喜剧的效果,那就是“他无心助旁人,旁人却因他得助”。世界有时很奇妙。

有个人觉得家里的院子太空了,就种了一棵梨树。不久他有事远行,回来后树已经长大结果了。他很开心,但是发觉很多小孩子都来偷吃,又有些焦急,便日夜守着。等到梨子成熟了,他摘了下来装在麻袋里准备拿去卖。谁知山路太滑,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很多梨子都滚落山崖。恰好山崖下有一堆迷路的商队正又饥又渴,看到这天赐的食物都喜笑颜开,不仅得以果腹,而且知道附近有人家。

这个想要卖梨子的人对商人来说实在是有恩情的,然而他的境界只是停留在功利二字上,因为他始终想的是让自己获利。

这两种境界都是普通人所很容易获取的,冯友兰先生先生称之为“自然的创造”。

第三种就是道德境界,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与功利者不同,他们的着眼点是在公而不在私。程伊川所说:“义与利之别,即公与私之别。”也就是求个人之利者为利,求社会之利者为义。道德境界中的人,其所作为皆能为社会谋利益,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到道德境界的。也许他的行为并没有给现实带来实际的好处,但他自己始终是合乎道德的,他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员,把整个社会当做是自己服务的对象,心中只是无私。

最后一种是天地境界,达到这种境界之人,不仅把自己融入社会中,而且他的精神更是可与日月争辉。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冯友兰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来对这四个境界加以说。

同样是大学教授,因为了解不同,亦有不同的境界:属于自然境界的,他们留学回来以后,有人请他教课,他便莫名其妙地当起教授来,什么叫做教育,他毫不理会。有些教授则属于功利境界,他们所以跑去当教授,是为着提高声望,以便将来做官可以铨叙交稿的职位。另外有些教授则属于道德境界,因为他们具有“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的怀抱。有些教授则系天地境界,他们执教的目的是为欲“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

这四种教授看似做着一样的事情,却身处不同的境界。

境界不同,每个人享受的世界也不同。自然境界的人,很少察觉到生命的存在的意义,所以其世界近于“无”,功利境界的人看到的则是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世界,这两种境界是现实的人所有的。社会境界和自由境界的人所享受的世界要大得多,冯友兰先生先生把达到道德境界的人称为贤人,达到天地境界的人则为圣人。这两种人都是人类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每日三省吾身;小人则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住行。这本没有错,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就不行了。这两者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君子懂得什么不当为,心中有界限;而小人所想的则是小恩小惠。君子是天地境界,小人则在功利境界。

这四种境界不仅有高低之分,而且人在这四种境界之间停留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冯友兰先生先生说,作恶的人属于功利境界,有时因良心发现,做一点好事,在良心发现这一刹那间,他就入了道德境界,但因未经过特别修养功夫,不能常住于道德境界中,过了一会以后,又回复到功利境界。若有人能常住在道德境界中,便是贤人,能常住在天地境界中,便是圣人。前两种境界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特别功夫,一般人都可以达到。后二者是精神的创造,必须经过特别修养的功夫,才能达到。

文化拾遗

程伊川: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其理学思想的建立是由易学切入的。

人生即在日常内

登山家看着天边的高山,远方是他追求的梦想,但是他对后来者说:路在脚下。

这样的人生,就如同许三多每日精心挑拣石子一样,一粒一粒终究有一天会铺就成一条美丽的道路。道路在他心中,天地亦在他心中。

天地境界是人追求的目标,在那里人才是完人,把人培养成为完成正是哲学的目标。然而天地境界并不是超出尘世外的,恰恰相反,它正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一步步达到的。冯友兰先生先生说,天地境界中的人,中国哲学称之为“圣人”,圣人并不能作出奇迹,也无须试做。他做的事不多于常人,但是具有较高的理解,他所做的就有不同的意义。

有哲学家在散步时,看到路边有三个年轻的泥水匠在砌砖,便感兴趣地走了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他问第一个泥水匠:“你在做什么?”那个泥水匠看了他一样:“没有看到吗?我在砌砖。”哲学家点点头,如是问第二个人,第二个笑笑说:“我们在造房子,你现在看到的不过是一部分。”哲学家笑笑,走到第三个人面前问了同样的问题,这个年轻人吹着口哨说:“我们在建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子。”哲学家惊诧地看了他一眼,走了。

二十年后,他又回到此地,当年的第一个年轻人如今已人到中年了,不同的是他依然在一下一下地砌着砖;第二个人已经不在那里了,他已经成了个出色的建筑工人,常常有人邀请他;至于第三个人,偶而能够从电视上看到他的消息,他已经成了以为颇有名气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以新颖独特而赢得青睐。他们的人生在二十年前的谈话中已经透露了出来。

看似在做一样的事情,但中间却有着不同的意味,在不同的一位中度过的就是不同的人生。人生有高低之分,高境界的人比低境界者之不同就在于他对生命的洞察。

《圣经》中有一个关于禁果的故事。

耶和华神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蛇想引诱夏娃吃禁果,就对她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夏娃见果子很漂亮,而且又能给人以人所没有的智慧,于是就和丈夫吃了。吃下了果子,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这个眼睛明亮的瞬间,就是人开始明白自己处境、明白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的起点。是非善恶均能辨明,只要经过努力,人便与上帝无异。也因此,上帝把人类驱逐出了伊甸园,也才有后来通天塔的故事——人一直在努力、在抗争。

这种哲学的好处正是在于告诉人类,要成为圣人,不必希求上帝,只要把人生当做一个自然的事实,努力在精神上去追求完美,就能够做到。像颜回那样,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者其实就是到达天地境界了。因此冯友兰先生先生说:中国若能对未来世界哲学作出贡献,那就是这个公开的秘密:“在日常生活之内实现最高的价值,还加上经过否定理性以“越过界限”的办法。”

文化拾遗

王国维说境界:《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同类推荐
  •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哈萨克族文学家阿拜的散文集,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他详细记录了19世纪哈萨克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问题,表达了他的所思所想,倾注了他的爱与恨,是他留给世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蛟川闻知录

    蛟川闻知录

    镇海,古称蛟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后梁开平三年闰八月(公元909年9月),吴越王钱镠在浙东甬江口两岸设置望海县至今,1100多年来,镇海人民在这片甬江三角洲秀丽富饶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热门推荐
  • 幸福小镇之可米传奇

    幸福小镇之可米传奇

    黑暗……封印……过去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在此被束缚?枷锁……内心……未来改变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如此被看重?新书巜量能者》
  • 铠甲之危机再临

    铠甲之危机再临

    皮尔王因为贪污下台,路易士王执掌阿瑞斯星球大权。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罪大帝趁着阿瑞斯星球政权交接之际,率领原罪军团入侵银河系。皮尔王下台之后,心怀怨恨,勾结原罪大帝,阿瑞斯星球大败,原罪大帝占领银河系。得知原罪大帝获得银河系统治权的消息之后,宇宙王震怒,派出宇宙铠甲部队进攻原罪军团,原罪军团大败。意图反抗宇宙王统治的原罪大帝,带领军团精锐部下,降临地球,希望夺取修罗铠甲和庚伮金刚杵,反抗宇宙王。从地球穿越到宇宙王星的少年,带着宇宙王的使命,追击着原罪军团,再度降临这个异世界的蓝色星球之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集)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集)

    本书遴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曹操兵法著作选编》《诸葛亮兵法著作选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节选)、《守城录》(节选)、《虎钤经》(节选)、《练兵实纪》(节选)、《百战奇略》《三十六计》、《曾文正公全集》(节选)等15部古代兵法著作进行翻译、注释和简评,以飨广大兵法爱好者。
  • 爱与空气之轻

    爱与空气之轻

    我的一生始终为以下三种激情所支配,对真理的不可遏止的探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对爱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罗素(英国)。不久前,确切地说是2008年9月19日,我去了四川理县的桃坪羌寨。此刻的每分每秒,我的心都被震动、刺伤、感动和激励。我乘车从成都出发,经过都江堰、映秀镇、汶川县城沿途的激烈颠簸,甚至数次遭遇泥石流的袭击后,才在一片异常真诚和庄严的羌族村民举行的欢迎仪式中,走进了古老巍峨的羌族碉楼城堡。这条连通古老羌族民族文化、生态生活与现代城乡文明的生命时间隧道,正在镌刻和沉淀着无尽的怀念和渴望。
  • 法棍见闻录

    法棍见闻录

    刘昆,法术师届的搅屎棍,故又被称刘法棍。
  • 临世一梦

    临世一梦

    一个中二的少年长大后开始明白世间的心酸,正在他为自己不能改变这一切时,以一个娱乐为起点的转折点悄然来到。这是一条只有自己的路,从你看见别人的路时,你就已经输了。这一路也见证了太多的心酸和苦辛,从懵懂无知到一步步揭开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从懦弱到顽强,一路成长……
  •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 横赌

    横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东赌场上流行两种赌法。一种是顺赌,赌财、赌房、赌地,一掷千金,这是豪赌、大赌。然而,也有另一种赌法,没财、没钱、也没地,身无分文,就是硬赌,赌妻儿老小、赌自己的命。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命置之不顾,甚至自己妻儿的生命,用人当赌资,这种赌法被称为横赌。横赌自然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和石钟山以往的《天下兄弟》、《天下姐妹》相得益彰,《横赌》更多是凸显父子这一伦理关系,是对“天下系列”纵深的挖掘和延续。
  • 妖上霄

    妖上霄

    是命运,是直觉,没有丝毫顾虑。性格古怪,时而笑眯眯天真的像个孩子,时而冷静决绝杀手一般没有感情,时而却又像历经沧桑的老者看淡一切。来到这个世界,跟着命运走,却又掌控命运。几个穿越而来的人,携手登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