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200000012

第12章 后记

第四节 以史为鉴,此才能非彼才能

鲁迅先生在《名人与名言》一文中谈道:“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其实,这种流弊古已有之,直到现在仍然驱之不去。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几位名人的所作所为,或许能够给人们留下一点思考。

(一)诗词名家——李璟、李煜父子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了两个酷爱文学的皇帝,因成就卓越不凡,成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艺名家,这就是南唐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国君——李璟、李煜父子。李璟身为皇帝,其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国家的治理上,而是过度地消耗在了文学事业上,对自己的后代也是铁了心的栽培,很有诗家风范。上有所好,下必仿效。在李璟的影响下,朝中官员几乎人人能诗,且不乏有众多的名句流传下来,使南唐的金陵成为继唐王朝国都长安之后的中国文学发展中心。然而李璟在治理国家方面却非常蹩脚。李璟不做皇帝,无论如何酷爱文学都不过分,成名成家,光宗耀祖,乃人生之一大乐趣。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首先要对国家负责,对民众负责,况且当时是处在一个“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的动荡年代。可是李璟本末倒置,将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抛在脑后,把本来属于业余爱好的消遣当成了头等大事,把一国之君的本职工作却当成了业余消遣。所以,当他北面的后周逐渐强盛起来之时,一流的文学才能却不能代替一流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诗词名句也不能填补沙场名将的空缺。于是败军失地,割地求和,北面称臣,一个富饶的国家遂变成了半壁江山。

与李璟相比,李煜在文学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成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家。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正式将词搬上了文学舞台,被胡应麟称之为宋词的开山鼻祖。其实,李煜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和收藏家。书法有独成一体的“金错刀”,绘画有“铁钩锁”画法传世,书法理论著有《书述》、《书评》,艺术造诣极深,堪称文艺全才。然而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就更加低层次了。就在南唐与后周兵戎相见,国家危在旦夕之时,李煜还做着“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日闲”的“笙歌醉梦”,并被推到一国之君的位置上。“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李煜,只会填曲做词,过度地将精力消耗在文学与玩乐上,不懂得一点儿政治和军事,而且不分忠奸,不辨贤愚,幼稚到通过诗歌比赛来影响外交和武力,之后又将国家的安稳寄托在军事强国的宽宏大度和网开一面上。除了把国库的钥匙送给赵匡胤之外,没有一点儿应变招数。可以讲李煜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南唐政权的丧失也就成为必然。由于李煜的在岗不作为,导致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衰亡和毁灭,真正是“一人成名,全国遭殃”。正如赵匡胤所言:“李煜如果把他用于做诗的功夫用到治理国家上,他也不会成为阶下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在赵匡胤的大军兵临城下之时,他就只能求助于佛祖了。城破之后,李煜被俘至汴京,“一江春水向东流”,每日抒写的只是对过去生活的追恋和悔恨,最终被宋太宗赵匡义的毒酒剥夺了填词作曲的爱好。

(二)绘画大师——宋徽宗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以武力统一了大半个中国的北宋王朝,后期也出了一个书画奇才。2002年4月,在北京昆仑饭店拍卖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报出了253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当时中国画有史以来售出的最高价的纪录。当今的评论家认为,宋徽宗的飞禽绘画已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登峰造极境界。除了是一位绘画大师之外,宋徽宗的书法也堪称一流,其中“瘦金体”就是他的创造,另外在诗词创作上也很有造诣。《大宋宣和遗事》说宋徽宗“才俊过人,口赓诗韵,目数群羊,善画墨君竹,能挥薛稷书,能三教之书,晓九流之法”。《水浒传》讲他“琴棋书画、儒释道教、品竹调丝、吹弹歌舞,无所不通”。不可否认,作为文人的宋徽宗是诗词一流,绘画一流,书法一流,是真正的文坛奇才。但他的政治才能却极端低下,是末流中的末流,几乎与白痴等同。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做“物以类聚”,李璟身边有“五鬼”,宋徽宗身边有“六贼”。整个朝廷在昏君和“六贼”的统治下,奸臣当道、小人得势、劣币驱良、正不压邪、天怨民愤、臭若狗屎。四次罢免状元宰相蔡京,又四次起用,直至蔡京年近八旬,耳目失聪,几乎成了老年痴呆症,宋徽宗还全方位相信他,把国家全权交给他治理。起用一个小流氓高俅做太尉,硬是将“一百零八位好汉”赶到梁山与政府作对。起用一个投机商朱勔,以奇花异石逼方腊等人铤而走险,聚众江南起义。史实证明,赵佶(徽宗)只能当端王,不可当皇帝。他一当上皇帝,朝廷立刻成为觅食趋饵的鼠类天下。史载北宋末年“岁岁灾蝗,年年饥馑,百姓树皮而食,易子而飧”。而宋徽宗却在宫中上演秘戏,令宫女卖茶卖酒,自己装扮成乞丐,以行乞为乐,通宵达旦,号“长夜之饮”。宋徽宗的这种嗜好,历史并没有辜负他。金兵南下,宋军不堪一击,徽钦二帝被俘至黑龙江依兰,实现了他的乞丐加囚犯的理想。靖康耻,终难雪!这个原本极具才能的艺术家皇帝,在享受了君临天下的愉悦后,却用生命中的最后八年在异国的冰天雪地里咀嚼着自己酿造的苦果,宋徽宗有诗《在北题壁》为证:“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影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九业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诗写得不错,很有意境。

(三)能工巧匠——明熹宗

皇帝中除了文艺精英之外,还出了一个能工巧匠,这就是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一个“木匠天才”,喜欢舞弄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同李璟、李煜和赵佶一样,明熹宗也没有执政兴趣,却非常迷恋木工、漆艺、砚床、梳匣等精巧器具,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尤在雕刻上见功夫。作品施以五彩,精致妙丽,出人意表,史称其“自操斧锯凿削,即巧工也不能及也”。在做工上,他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制成一件作品之后,先是欣喜,后又不满意,弃之,再做,毫不厌倦。史载明熹宗的木匠活做得十分投入,以至于“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是木工中最敬业的。然而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却糊里糊涂,在明朝后期,内有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的起义,外有金兵侵扰,努尔哈赤则起兵于白山黑水之间,国家可谓内忧外患,支离破碎。明熹宗却不问这些国政大事,置官员奏章而不顾,成天手握一把小斧头或者小锥子,东劈西戳,埋头制作他的精美家具,生平最大的成就是尝试建设小宫殿,研制和加工木推车、木桌子等木器。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道: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由于经常沉迷其中,技巧娴熟,巧夺天工。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大太监魏忠贤总是在他木工活做得全神贯注时,才拿着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你想,这时候的明熹宗正沉浸在他的创作巅峰,得意地在木刨花中如痴如醉,岂能让烦人的政事打断他的“心爱工作”?于是便令识字女官朗诵奏疏上的官职、姓名和大学士所拟的批语,然后对送奏疏来的秉笔太监王体乾说:“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去处理吧!”结果把朝政拱手让给内侍魏忠贤,导致阉党横行。历史就是喜欢这样捉弄人,明熹宗在成就他辉煌精湛的小宫殿同时,却葬送了明朝的“大宫殿”建设,抓了一个芝麻丢了一车西瓜!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和魏忠贤之辈,为了窃取皇权,在旁边竭力讴歌皇帝的才能,意在转移熹宗的兴趣,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至此,皇帝裁决政事的大权完全旁落到了热爱弄权的小人手中。可以讲明朝最黑暗的时代,就是朱由校默许,并由内侍魏忠贤亲自导演的。有了皇帝的纵容,掌握大权的魏忠贤忘乎所以,于是拉党结派、剪除异己、矫改诏令、专断国政、为所欲为、不可一世。魏忠贤每次出宫都是穷奢极欲、声势浩大,官绅士人都要跪在道路两旁顶礼膜拜,高呼九千岁。一批无赖投机人士都纷纷投身其门下,争着抢着当干儿干孙,唯恐挨不上。礼部尚书顾秉谦,年龄远长于魏忠贤,带着儿子去叩见魏忠贤,连称自己的胡子都白了,直接做魏忠贤的干儿子不合适,但魏忠贤可以把他的儿子收为义孙。大学士、礼部尚书魏广微,因为同姓魏,自认是魏忠贤的侄儿,得到了魏忠贤的信任,后来想提拔或罢黜哪位官吏,魏忠贤都一律照准。在魏忠贤的干儿义孙中,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不可胜数。至此,羞耻之心全面蒸发,公正人士惨遭迫害。明熹宗专心致志地营建着他的“小宫殿”,而奸佞小人却在明目张胆地挖着他的“大宫殿”墙脚,明熹宗到死都没有发觉。就这样,由朱元璋一刀一枪建造起来的明朝“大宫殿”历经200多年之后,终于被这群奸佞小人给挖空了。明朝再无回天之力,明熹宗死后仅十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四)姑妄听之:此长彼消的才能

历史上有许多末代皇帝,政权衰败,才能低下,政治昏庸,在面临强大的对手时,弱肉强食退出历史舞台,是无可奈何的。如东汉的献帝,后蜀的阿斗。但是李家父子和宋徽宗这样的人却是有才能之人,并被称做“才华横溢”的文艺名家;明熹宗朱由校也是一位勤奋的技术人才。依他们的天分,如果将投入文艺和木工上的精力用在治理国家上,虽不敢说能成为一代中兴名君,但也不至于丧权辱国,成为亡国奴。但是,历史错误地将他们推上政治的舞台,既害国又害己,臭名远扬,国将不国。历史证明,才能是泾渭分明的,它不像货币那样,依照价值规律,可以实现等价交换。以此才能去兑换彼才能,在许多情况下可能等于零,甚至是负数。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方面的投入多了,其他方面则必定会减少。“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如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还会造成个人价值观的错位,人才评判标准的偏颇,形成自己喜爱的就是最好的偏见,并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迷失方向,以至于害人害己。这应当成为一条历史教训。

同类推荐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从城市战略发展的视角出发,根据特大城市特点(多圈层、国际化、广辐射等),分层构筑、分步研究。在理论层面,对上海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机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不同空间主体包括创新城市、创新城区、创新新城(智慧新城)、创新都市区(创新城市—区域)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在应用层面,主要研究上海多层级空间体系(创新城市—中心城—新城—都市区)在多领域(社会—经济—建设—管理)的创新发展任务,提出上海创新驱动在各空间层面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决策,最终形成一个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完整框架。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道德经古本篇

    道德经古本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雾穷奇录

    神雾穷奇录

    《山海经·西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上古时代四凶之一,穷奇,现世于神雾大陆,其精魂附身在一位前朝的公主身上。十五年后,精魂觉醒,其,祸乱于世……
  • 带着系统转生木叶

    带着系统转生木叶

    主角身为一名杀手,在了解了一切所背负的命运之后,被系统选中,转生于火影世界的故事,那么对命运毫不知情的男主如何在这火影世界中存货下去呢?没事!咋有系统!见面就是干!注:男主没看过火影!
  •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夕阳芳草》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一部。本书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威逼山海关。而在大后方南京,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在党争中失利的前礼部右侍郎、东林党前领袖钱谦益与宠妾柳如是商议,为了复官,谋划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利益交换,答应利用其影响力说服多数复社成员在虎丘大会上做出公议,支持阉党余孽阮大铖出山。同时,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襄为了将父亲调离前线也私下接受周延儒恩惠。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上)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上)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傅先生谈个恋爱吗

    傅先生谈个恋爱吗

    她是天雍国人人敬仰的国师,地位尊贵,武力值极高,最让人敬畏的还是那一手神秘莫测的符印之术。一朝身死,却来到了一个浑然陌生却新奇的世界。看着那一个个英俊帅气,风姿各异的“小鲜肉”,池笙勾唇一笑:本座喜欢!小剧场“池笙,你贱不贱,还敢勾引我的傅哥哥,我告诉你,就凭你的身份根本别想进傅家的大门…”当下最火的四小花旦之一林娇娇在刚刚结束的金兰奖颁奖典礼大门前不顾形象破口大骂,迅速上了微博热搜。当然,火的还有另一个,她骂的女主角池笙目光薄凉,看着不远处走过来的男人,眸中的冷意渐渐消散,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声音娇软道“呐,她说我勾引你!”“胡说,明明是我勾引的你。”周围人看着出现的男人,眼睛瞬间瞪大,傅…傅少?池笙嘴角一勾,眸光潋滟,声音更加软糯:“她还说我配不上你!”男人微微低头,声音低沉有力:“是我配不上你才对。”“傅哥哥…”池笙斜睨了她一眼,看着面前的男人委屈道:“她叫你傅哥哥。”男人不知想到什么,低低一笑,声音磁性低哑“我只是你一个人的傅哥哥。”池笙小脸一红,这死男人
  • 黑客老师:再黑我试试

    黑客老师:再黑我试试

    她除了学习就是打游戏,一次闲聊,她得罪了IT界风云人物,从此她再没有安逸的网游打BOSS生活,第一次她游戏里莫名成了抛夫的毒妇,她大呼:“黑客,敢再黑我试试。”好不容易遇到终极大BOSS,刚爆完准备捡宝,电脑突然蓝屏,她猛敲键盘:“黑客,我恨你一辈子。”电脑里突然多了一些电影,她暴怒:“黑客,你死定了。”黑客终于有了回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不过那些电影你多看看到是可以培养我们的感情。”她暴走,之后总结,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
  • 小看客

    小看客

    我找一个阳光充足的天气写下面的事。沈阳好多天没有阳光。雪过之后,天好像累了,云层闷着。今天天气的心情尚好,楼顶裁出整齐的蓝天。马路牙子边上的积雪酥了,转黑,像人撒过尿那样露出奶酪般的窟窿眼儿。柳树枝正准备把自己憋青。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也敢回忆70年代的往事了。对,我是个少年身份的旁观者,看到一点事情。那些日子随着我年龄的递增,变得越来越沉重。而我如果面对窗外铅灰色的天幕或在深夜写下,心里会极其不安,好像被迫在皮靴踏过的碎冰的道路上远行。晴天写作给我的喻示是:我终于跟这些事摆脱了干系。1968年,我十岁。所回忆的是我十岁前后看到的事,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