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000000001

第1章 身世之谜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是昌黎,常自称是“昌黎韩愈”,后人遂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后世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后世又称“韩文公”。

父仲卿,曾任武昌令,是一个对百姓“惠如春风”的地方官。其叔父韩云卿,文学上颇负盛名。其长兄韩会“以道德文学伏一世”。韩愈三岁丧父,由韩会夫妇抚养。他从小就苦读六经及诸子之书,同时也关心时政,立下了“志欲干霸王”的志向。二十五岁中进士,又三试博学鸿词不第,后辗转于各州做幕僚,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徐州节度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监任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拜监察御史。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触犯权贵,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连县)令。贞元二十一年调任江陵府法曹参军,不久又回京任权知国子博士,后又到东都洛阳,先后任博士、都官员外郎、河南令等职。元和七年(811)回京任职方员外郎。不久,又因事被降为国子博士。此后又任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知制诰,太子右庶子等职。元和十二年,以行军司马之职佐裴度平淮西,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又因谏宪宗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又量移为袁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调任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821),转任兵部侍郎,后奉诏至镇州宣抚王庭凑,转吏部侍郎。长庆三年(823),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不久又任吏部侍郎。长庆四年病逝,赠礼部尚书。

韩愈的思想极其复杂和矛盾。他以儒者自居,却有许多离经叛道的言论。实际上,他是合儒墨,兼名法,以儒为主,杂取先秦诸子的思想。他一生热切关注现实,直言敢谏。他坚决排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为非作歹,坚持任人唯贤,表现了其政治勇气和卓见。

韩愈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对中国文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文学主张,强调文以明道、文道并重;提出了“气盛言宜”“不平则鸣”等著名观点;提倡务去陈言、词必己出和“文从字顺各识职”。他不但为古文运动培养了大批作家,而且写出了第一流的新体散文,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韩愈是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求新求奇,力图另辟一途,表现出了奇崛和散文化的倾向,特色独具,对宋诗颇有影响。

其文集《韩昌黎集》为其门人李汉所编订,历代整理、校注者甚多。近代马通伯的《韩昌黎文集校注》,当代钱仲联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可参考。

韩愈出生在一个世代读儒家之书,世代做官的一个中小官僚家庭。尽管官越做越小,到他父亲韩仲卿只做过县太爷一类的小官,但总还是官宦人家,书香门第。韩愈有三个叔父:韩少卿,曾任当涂县丞;韩云卿,曾任监察御史,礼部郎中;韩绅卿,曾为扬州录事参军,泾阳令。韩愈兄弟三人:大哥韩会,曾任起居舍人,韶州刺史;二哥韩介,短命早夭。韩愈出生于长安,时其父韩仲卿在长安任秘书郎。韩愈三岁丧父,由大哥韩会和嫂嫂郑氏抚养成人。如此看来,韩愈的身世清楚明白,那么,“谜”从何来?

细心人都不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韩愈现存的所有诗文中,从未提及过他的母亲,其弟子李翱为其撰写《韩吏部行状》,皇甫湜所撰《神道碑》及《韩文公墓铭》中,也都未提及韩愈的母亲。这一罕见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世人的猜测:韩愈的生母到底是谁?韩愈及其弟子们为什么对此讳莫如深?

先说说韩愈和他大哥韩会的血缘关系。韩愈和韩会虽是亲兄弟,韩会对韩愈的悉心抚育,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韩会和韩愈的年龄,实在相差悬殊:韩会卒于韶州刺史任上,时年四十二岁,而此时韩愈约十二岁左右。就是说,韩会比韩愈大三十岁。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若二人为同母所生,实在不可理解。再者,在唐代,一母所生之兄弟,习惯称“母兄”“母弟”,但在韩愈的文章中提到韩会时,只称“元兄”(即长兄、大哥)“伯兄”(按伯、仲、叔、季排列,亦即大哥)和宗兄(庶出之子对嫡出之子长于己者之称),而从未称“母兄”。由此可见,韩会和韩愈极可能非同母所生。

那么,韩愈的生母到底是谁呢?史无明载,人们只能合理推测。

韩愈有两篇自叙身世的文章涉及此事:在《祭郑夫人文》中写道:“我生不辰,三岁而孤。蒙幼未知,鞠我者兄。在死而生,实维嫂恩。”在《祭十二郎文》中写道:“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古代诗文中的“怙”“恃”分别为父、母的代称,父死称失“怙”,母死称失“恃”,这里只讲到了自己“孤”和“怙”,而未讲“恃”,则是只说丧父,未说丧母。而韩愈在《乳母墓铭》中又说:“愈生未再周月孤失怙恃。”就是说,韩愈还不到两周岁(虚岁三岁)就父母双亡了。实际上,这里的“恃”是指其嫡母(即韩仲卿之正妻,韩会之生母),而非其生母。即是说,在其父去世之前,其嫡母已经去世。由此可见,韩愈并非嫡生,而是庶出。按唐时的习俗,士大夫婚配讲门当户对,丧偶后如未遇合适对象,可以不再娶,但“唐之士大夫不可一日无妾”(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士大夫与妾生子,即为庶出。韩愈即应为庶出之子,即其母年轻,在韩家地位卑微,无力负起抚养韩愈的责任,故主要由其大哥韩会夫妇抚养。

那么,韩愈的生母情况究竟如何呢?人们主要有两种推测:

一是生母改嫁。韩仲卿去世后,其生母年轻而地位低下,于是另嫁他人。此说不能说全无可能,但理由和证据似嫌不足。

二是韩愈的生母即是其乳母。元和六年(810),韩愈乳母病逝,韩愈为其安葬,并写下《乳母墓铭》一文。文中说:“乳母李,徐州人,号正真,入韩氏,乳其儿愈。愈生未再周月孤失怙恃,李怜不忍弃去,视保益谨,遂老韩氏。”据此推测,这位李正真在韩仲卿去世后,不忍心弃韩愈而改嫁,只好以乳母身份留在韩家,对韩愈的抚养也格外尽心。而韩愈对李氏,感情也绝不同对一般乳母。乳母在韩家长达四十年左右,亲见“所乳儿韩愈”中进士,做幕僚,入朝为御史,做大学教授(国子博士),当县太爷,娶妻生子,这已不寻常;而韩愈更是对她敬重有加:“时节庆贺,辄率妇孙列拜进寿。”埋葬之日,“愈率妇孙视窆封(下葬)”。过年过节,亲自带领夫人和子女去给乳母祝贺,下葬时亲率夫人子女到墓地,这就更不寻常;但更意味深长的是韩愈在这篇墓铭中的用词。墓铭中不称李氏之名而称其“号”,暗示为儿子讳亲之名;文中两处将自己的子女称为乳母之“孙”,更足以暗示乳母的真实身份。况且,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员,为一个乳母写墓志,确属史不多见。据此,我们说韩愈的乳母即是其生母,有很大的合理性。

韩愈为乳母所生,乳母地位卑微,且庶出之子在当时社会里往往遭到歧视,这在韩愈来说,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从来没有公开说起;韩愈既有此“隐私”,朋友和弟子们自然也讳莫如深了。虽然抚养韩愈的责任主要由乳母承担,但若无韩会夫妇支持,她也是无能为力的。韩会和郑氏不但不歧视庶出的弟弟,而且关爱有加,这是难能可贵的;韩愈对兄嫂十分尊敬,视之如父母,正是我国长兄若父、老嫂当娘的传统道德,也充分体现韩愈知恩图报的思想情怀。

韩愈的生母究竟是谁?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这个千年未解之“谜”,不作亲子鉴定,我们是没有可能给出确切谜底的。但关于生母的问题,可能纠结了韩愈一生,对其思想、性格的形成,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比如,由于庶出,在家中无地位优势,若不勤奋上进,很难自立,所以他自幼知“读书为文”,“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终于学业有成;再如,由于深得乳母和兄嫂的悯爱和抚育才长大成人,所以韩愈一辈子推己及人,奖掖后进,抚养穷孤,收容落魄文人,赢得“善养士”之美名。

揭示韩愈身世之谜,并非揭其隐私,而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韩愈其人,对其一生的某些言行有更加接近事实的合理解释。

同类推荐
  •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此书是邵先生到1958年的自传,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着那个时代。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这部传记早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传记之一,而且也属英国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之一盖斯凯尔夫人的最佳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轰动文坛,但她从职业和性格上讲都是一个隐者,她对不求闻达的追求近乎疯狂: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就在她去世几个星期后,在她父亲的请求下,盖斯凯尔夫人就着手这本“正本”传记的写作了。
  • 水浒传之谜

    水浒传之谜

    梁山好汉中为什么一个农民也没有,梁山英雄有多少真人真事,宋江究竟有没有武艺,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梁山一百零八将是偶然巧合吗?“三碗不过冈”是什么酒,《水浒传》里为什么很少吃猪肉,卢俊义为什么会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小亨集

    小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伞

    倾伞

    这几百年后的事,她是真的不想管,当年多事的后果她早已尝得心碎。可是明明说好了要报仇,却还是忍不住救了他们。魔界的魔尊说,当年当年,错不当年!可是,后悔又如何,再见到寻找了多年的人还是一枪杀了她。世上多的是痴情人,世上多的是负心人。后来的事,无论他再叫多少遍她的名字,都不及另一个薄唇轻启的一句“小白”。相门公子说,逝去的人留下的人总是比不上,我遗憾遇你太晚,要是曾经和你一起经历那些的是我该多好!可是,来得晚不一定就是来得迟。只要是你,你来了,就好!世上多的是遗憾,世上多的是美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这个和尚有点暖

    这个和尚有点暖

    不一样的成仙路,不一样的修仙体系,不一样的男主角。
  • 顾先生的心上人

    顾先生的心上人

    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是难以割舍的年少!是钟情于他!忠情于他!衷情于他!终情于他!以为当年一别便是永远,但只要彼此回头,你就会发现彼此都还在爱着!十八岁的离别,二十八岁的重逢!期间有十年的空白,幸庆彼此都还在等待,都还在爱着!顾先生,初为人妻请多指教!?
  • 天豹图

    天豹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下花开应如是

    月下花开应如是

    action1司机:“老板,前面出车祸了。”符文桦眼神一扫:“你很闲?”司机认真开车不再说话救护车没能及时赶到,陈月见卒全剧终。action2特助:“老板,陈小姐醒了”符文桦抬头:“关我屁事?”全剧终。action3陈月见新人被欺负符文桦看见,新人就该多磨练,姿态纤纤地走了全剧终。—————————后来——————————Dayone月月约人吃饭,文桦尾随月月眼尾一挑:“你很闲?”文桦眼神清冷又真挚地看着她:“闲。”Daytwo月月受伤住院,文桦心急如焚。月月:“关你屁事。”文桦:“屁事也是我的事。”Daythree月月被欺负,大侄子告状,文桦闻之怒发冲冠文桦:“我的人都敢动,是开始飘了还是我符文桦提不动刀了?”月月:“哦。”—————————————————————掐红线小能手重磅上线,这怕是只有钢铁侠才能推动的命运的齿轮,作者表示哭了枯了。两个同样封闭自己与世界的人,两双同样冷眼旁观世界的眼睛,两颗同样永远平缓跳动的心,大概,才能成为彼此的彼此吧。共同被爱,共同成长。终此一生,幸得有你。
  • 吻如雪上霜

    吻如雪上霜

    要怎么形容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感觉呢?总觉得用普通的词汇去形容都不够有趣,你总是恶作剧,一定要想一个有趣些,需要稍微想一下才会知道的答案。
  • 中国历代名案

    中国历代名案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代名案》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代名案》讲述了包括晁错被诛、华佗之死、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窦娥冤等一系列中国古代历史名案。让青少年从故事中鉴古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