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100000006

第6章 军事环境(1)

志丹县,北与靖边、吴起毗邻,西与甘肃华池、合水县交界,东、南与富县、安塞、甘泉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是进攻之通道、防守之要冲,而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虽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但物产、资源较为丰富,尤其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有利国防动员。境内地形复杂,山、川、沟、谷纵横交错,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

第一节 地理形势

一、地理位置

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东经108°11′56″~109°3′48″,北纬36°21′33″~37°11′49″之间。东与安塞交界,西北与吴起、靖边县接壤,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与甘肃省合水、华池县相连。县境南北长92.56公里,东西宽70.01公里,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县城距延安市城区96公里,距西安450公里。

二、辖区沿革

志丹,原名保安,保安之名肇于宋。周统于白翟,秦汉时界于上郡、北地之交,东晋为赫连夏地,北魏为夏州金象郡之广洛,西魏、北周因之。隋为延安郡之金明,唐为北武州之永安,旋并入延州之金明,五代因之。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始置保安军,军治在今志丹县城,属永兴军路。建炎四年(1130),保安地归于金。

金大定十一年(1171),废保安军置保安县,属鄜延路。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县为州,仍领县地,隶属依旧。

元至元六年(1269),降州为县,属延安路。

明、清时(1368~1911),仍为保安县,属延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延安府置榆林道,辖保安县。民国十七年(1928),废榆林道,保安县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保安县西部的义正川、吴堡川、白豹川、脚扎川等地开辟为苏区,属陕甘边苏区。十一月,建立了赤安县苏维埃政府,与国民党保安县政府并存。中共赤安县属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国民党保安县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全县解放,沿用赤安县,属陕北省。

1936年6月,为纪念刘志丹改名为志丹县,隶属不变。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辖志丹县。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分设五个分区,志丹县属延属分区。1949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撤销延属分区,设立陕北行政区,辖志丹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撤销陕北行政区,设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辖志丹县。同年10月延安分区改称延安专区,仍辖志丹县。1958年12月吴旗县(今吴起县)并入志丹县。1961年9月又分出吴旗县,隶属依旧。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1997年1月改设延安市,辖志丹县。至2005年年底隶属未变。

三、行政区划

明洪武二年(1369),保安县编为八里:金汤里、德化里、靖边里、园林里、永安里、宁远里、太平里、仁和里。

清咸丰六年(1856),保安县编为一里四乡六甲八百二十牌。东乡一甲,编二百牌;西乡三甲,编三百六十牌;南乡一甲,编一百九十牌;北乡一甲,编七十牌。

民国元年至二十三年(1912~1934),全县划为周河川、杏子河川、洛河下川、洛河川中段、洛河上川5个区,25个乡。

1934年11月,赤安县苏维埃政府建立,设有永宁、义正、吴堡、榆树嘴4个区。后陆续又组建了白豹、高嘴子、子良、太平、三台、高老庄等6个区,至1936年5月,全县共有10个区。

1936年6月,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是月,将高嘴子区所辖的杨青川一带划给新赤安县(今吴起县),白豹区划给华池县,靖边县所属顺宁区划入志丹县,至1937年7月,子长县所属杏子河区划归志丹县。重新调整区划,全县设太平、杏河、旦八、金鼎(今金丁,下同)、金汤、高老庄、顺宁、永宁共8个区46个乡。

1942年8月,金汤区划归吴旗县。1943年5月,撤销高老庄区,1944年9月又恢复。至1945年3月,全县共设太平、杏河、永宁、旦八、金鼎、高老庄、顺宁7个区46个乡。1949年5月,再次撤销高老庄区,10月,撤销吴旗县,杨青区划入志丹县,全县共辖7个区41个乡。

1950年初,全县仍为7个区41个乡。同年4月,吴旗县恢复,杨青区划归吴旗县。6月,又调整减少6个乡,时全县共设太平、槐树渠、永宁、旦八、金鼎、顺宁6个区30个乡。

1952年8月,从太平、旦八、金鼎、顺宁4个区各划部分乡村,成立纸坊区,下辖徐塌、石岔、老庙河、刘河4个乡。全县共7个区34个乡。

1956年4月,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太平、纸坊两个区,撤销、合并了12个乡。调整后全县设杏河、永宁、旦八、金鼎、顺宁5个区22个乡。其中城关、双河为直属乡。

1958年8月撤销区,并将22个乡合并为10个乡。同年9月,成立城市、双河、永宁、顺宁、旦八、金鼎、杏河、侯市八个人民公社。12月,吴旗县并入志丹县,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全县有城市、永宁、旦八、金鼎、顺宁、杏河、侯市、吴起镇、周湾、铁边城、长官庙、白豹、五谷城13个公社。

1959年3月成立市镇人民公社。1960年1月又并入城关公社。1961年9月,吴旗县恢复,将原吴旗县所属六个公社分出。志丹县又进行区划调整,全县有杏河、侯市、张渠、城关、双河、三台、永宁、顺宁、纸坊、旦八、金鼎、吴堡、义正13个公社。

1964年8月成立城关镇。1965年10月撤销三台公社。1971年恢复市镇公社。1972年9月,侯市公社并入杏河公社。1980年又恢复侯市公社。全县有13个公社。

1983年8月,在城关公社进行社改乡试点,成立城关乡(后改为周河乡)。至1984年3月,全部完成社改乡工作,形成县、乡(镇)、村行政建制。至1995年底,全县有保安、旦八、杏河3个镇,周河、双河、顺宁、永宁、纸坊、侯市、张渠、金鼎、吴堡、义正10个乡。

1998年7月,顺宁、金丁、永宁3个乡撤乡建镇。全县设保安、旦八、杏河、顺宁、金丁、永宁6个镇,张渠、双河、侯市、纸坊、吴堡、义正6个乡。

2001年7月,行政机构精简,撤并乡镇,侯市乡改为杏河镇侯市管理区,周河乡并入保安镇,其余乡镇不变。

四、军事地位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组成部分。古代虽地处偏僻,但在治时为闲壤,在乱时即为要径。自古以来,是进攻之孔道,防守之要冲。战国秦长城、秦朝直道都经过县境,宋防西夏,明防套虏,清亦兵燹不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洛河以西大部分地区为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曾奠都志丹,使这里一度成为中国革命的决策之地和指挥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志丹是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使过去的穷乡僻壤变为繁荣昌盛的一片热土。延定公路穿越县城,纵贯南北,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密如蛛网。县城距延安96公里,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西北大门;距中蒙边界630公里,是延安战略要地翼侧的前沿阵地。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志丹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西北高,东南低。洛河、周河、杏子河三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县,将县域分为三个自然区:即洛河川(西川)、周河川(中川)、杏子河川(东川)。地势依河川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093~1741米。西部纸坊乡的郭大梁海拔1741米,是全县最高点;东南部永宁镇的马老庄洛河出境处河床海拔1093米,是全县最低处,相对高差648米,平均海拔1417米。

县境地貌属以梁峁为主体的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特别是水蚀切割,形成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地表支离破碎,梁峁密布,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基岩裸露。沟间地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0%,沟谷地占60%,其中,川台地仅占沟谷地的1.5%。山大沟深,割切深度一般在200米左右。梁窄坡陡,梁顶到谷缘的背坡较平缓狭长,阳坡短而陡立。谷缘线以下黄土壁立,崩塌普遍,滑坡、泄流常有发生。河沟呈“V”字形。

二、山脉

志丹山脉以洛河为界,分属两大山脉。洛河以东山岭属白于山山脉南侧支脉的延伸;洛河以西属子午岭山脉的分支。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海拔1200~1741米。洛河以东山岭为洛河及其支流周河与杏子河的分水岭,洛河以西山岭为洛河与葫芦河、沮水的分水岭。大多数山梁山势挺拔峻峭,山沟相间,蜿蜒崎岖,山底部多有红砂岩裸露。山顶狭窄,呈明显的弯曲形。横向和纵向的倾斜度为3~5度,甚至8~10度。山顶坡折以下,谷缘以上的坡面较大,相对高度不大。少数山梁顶平坡缓,多为耕地。

主要山峰有:

子午岭 位于县西45公里处,义正乡境内。东经108°24′~108°44′,北纬36°21′,西北至东南走向。境内长34.5公里,宽10公里,平均海拔1650米,最高海拔1703米。山岭广平,森林茂密。

金鼎山 位于县西60公里处,金丁镇政府驻地,濒临洛河与罗坪川河交汇处的东岸。四周无依,孤立突兀,山顶有古庙遗址。清末,西捻军余部曾在此屯兵。民国时期驻有民团。

永宁山 旧称石楼台山。位于县南28公里处,永宁镇政府驻地,洛河东侧,崾子川口对岸。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山石质,峭崖飞壁,兀然孤挺,洛水绕其东、西、南三面。南宋时建为防犯固寨,共分三层,上层居山顶,如人之鬓;中层微内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水供取饮,可容千人。清代和中华民国时期曾设县署于此,民国时期保安县县长贺耀斌题词“洛上奇峰”,镌于石崖之上。1928年,刘志丹等革命前辈在此创建了志丹最早的党支部——中共永宁山党支部。

马头山 位于县城南31公里处,永宁镇境内,海拔1563米,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0.7公里,山体多裸露红砂岩,山梁南高且宽,北缓并窄。1936年8月19~26日,全国哥老会代表会议在此召开。

三台山 位于县城南17公里处的周河下游东侧,双河乡境内。海拔1240米,南北走向,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0.6公里。山体全为红砂岩,山上三峰如联珠,故名三台。山顶松柏挺拔,峰底有古代构筑的石窟寺,旁为陡崖,山路一条凿石为梯。县人将金鼎、永宁、三台三山称为“姊妹山”。

炮楼山 位于县东北0.5公里处,北邻城隍庙沟,海拔1400米,西麓为红石陡崖,凿石为窑。清代在山顶安置一口大钟报警,故名钟楼山。民国时期在山顶修筑炮楼,故改名炮楼山。1936年7月,中共中央进驻志丹后,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居住于此。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为历代统治者防守县城的要山之一。

小石山 位于县城东2公里处,北邻炮楼山,隔河与太平山对峙,海拔1487米,面积0.75平方公里。山坡有成片绿林,西南麓为红石陡坡,是县城军事防护要山之一。

闯城山 位于县城东北13公里处,杏河镇境内。东北至西南走向,海拔1447米,长15公里,宽4公里。山梁山峁纵立,中间一丘离出两翼,山坡陡立,且有部分红黏土外露,山底裸露红砂岩。山上旧筑有城,清同治年间(1862~1874)毁于兵燹。

太平山 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处,与县城隔河相望。南北走向,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公里,海拔1219.1米。古为太白山,上有太白庙。今山顶修为农田,山坡林木茂密,底部岩石裸露,为历代统治者防守县城要山之一。

三、水系

志丹县地处黄土高原丘梁峁陵地带,境内除川道、河流附近水源丰富,埋藏较浅外,大部地域水源一般埋藏较深。境内主要河流有洛河、周河和杏子河。

洛河 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南麓的三圣坡。自金丁镇金汤村入县境至永宁镇石猴子出县境入甘泉,流经金丁、旦八、义正、永宁四个乡镇,县境内流程82.4公里。主要支流有马子川、罗坪川、小蒜川、吴堡川、牛沟川、樊川、义正川、周河、崾子川、瓦子川等,流域内1公里以上的沟道多达1046条。河床宽100米左右,多为石质,河流平均比降1.7‰,水流急。最大洪峰流量643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量0.4立方米/秒,洪枯量相差悬殊,洪水暴涨暴落,持续6小时,除特大洪水外,均可徒涉。结冰11月,封冻12月,厚度0.5米,融冰2月,结冰期平均60天,最长93天,最短31天。

周河 发源于靖边县饮马坡,自顺宁镇大摆沟入县境至永宁镇川口入洛河。流经顺宁、保安、双河、永宁四个乡镇,境内流程57公里。主要支流有丁岔沟、宋庄沟、周湾沟、王三台沟、保娃沟、纸坊沟、西阳沟、孙岔沟、曹家沟、康家沟、麻子沟。河床宽100米,多为泥沙卵石,河床极不稳定。河流比降3.6‰,最大流速9.23米/秒,正常流速0.2~0.4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610立方米/秒,正常流量0.4立方米/秒。除特大洪水外,均可徒涉。结冰11月,厚度0.5米,融冰2月,结冰期60余天。

杏子河 发源于靖边县牛头坡,自张渠乡庙和渠村的塌崖畔入县境至侯市管理区的界补湾出县境入安塞,流经张渠、杏河两乡镇和侯市管理区,县境内流程46公里,流域面积75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崖畔沟、五渠沟、贺渠沟、牛寨沟、边嘴子沟、杨渠沟、老庄沟、冯嘴子沟、长尾河。流域内有1公里以上沟道389条,河床宽30~100米,均为石质,多狭窄深切,并有倒庵,河流比降3.5‰。水流急,最大流速7~8米/秒,正常流速0.2~0.4米/秒。最大流量35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3立方米/秒,洪枯量相差很大,洪水暴涨暴落,持续3~4小时。除遇洪水外均可徒涉。结冰11月,厚度0.5米,融冰2月,结冰期平均70天。

四、气候

志丹县属暖温带温凉气候区,又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向干旱气候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春季较长,干旱多风,并有寒潮降温天气;夏季短而高温,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四季气候变化分明。

气温 年平均气温7.8℃,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1.5℃,最冷为1月,平均-7.9℃,年较差气温29.4℃。年极端最高气温37.4℃(1973年),极端最低气温-28℃(1984年、2004年)。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6~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2月。由于受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境内各地气温均有差异,年平均气温在7.2~7.9℃之间。

降水 全县平均降水量为524.5毫米,降水分布时间具有相对集中性的特征,6~8月的降水量为292.9毫米,占年总量的56%。志丹县的自然降水不仅年内分布不均,年际之间的变化也较大,降水最多的年份达838毫米,最少的年份为280毫米。

降雪 一般始于11月中下旬,积雪一般始于12月下旬,3月份以后不易形成积雪。积雪时间不长,对交通影响不大。

气压 志丹县属大陆性气压,年平均气压879.8毫巴,气压的高低变化与气温成反比。气压日变化为清晨高、下午低,年变化为冬季高、夏季低。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的控制,极端最高气压达885.2毫巴,夏季极端最低气压870毫巴。秋季气压略高于春季。

风 年平均风速为1.4米/秒,最大风速为2.1米/秒(4月),最小风速1.0米/秒(9月)。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偏北风,风速最大,平均为1.97米/秒。夏季多雷阵雨天气,暴雨前常出现阵性强劲大风,平均风速1.47米/秒。秋冬两季风速小,平均为1.07米/秒。

雾 7~10月四个月有雾,9月份最多,频率为21%。雾常出现于雨后转晴的次日凌晨4时前后,8~9时消失,无连续雾。

五、地质

志丹的地质构造属华北陆台的鄂尔多斯地台的陕北盆地。在构造上是以延安地区为中心的陕北单斜翘曲构造,呈东高西低,有大斜坡。在此斜坡上,自靖边以东,经二家畔转志丹东南,经曹新庄南下至墩梁东,穿石马河至直罗镇西黑水寺,经子午岭东侧入庆阳地区以西,为陕甘宁拗陷向斜构造。向斜东翼陡、西翼缓。向斜轴心出露地层在保安群环河层的上层。向斜东翼峰线,即单斜翘起西缘,在志丹、太白、子午一带。志丹为高重力隆起区,约为横山隆起向西南延展部分。陕甘宁拗陷在延安地区的二级构造为志丹隆起和吴起沉陷,在中生代以前,地质发展与华北地台是同升降共沉浮。志丹境内是以东胜隆起向南延展为基底。中生代时,陕北盆地成为内陆湖盆地。盆地中积沉了巨厚的陆相碎屑物。下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使盆地全面抬升,因而县境内的中生代地层未受明显的断裂和褶皱运动影响,地层平缓,变动微弱,仅局部有隆起和下沉。上新世时,地台又下降沉陷,堆积了上新世三趾马红土层,又有极薄一层湖盆泥岩沉积。上新世末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陕北盆地再次抬升,形成高原。县境岩石主要是细砂岩石和中细砂岩石,石质较为松散。土壤主要是黄绵土、黄沙土、黑垆土和极少量的红胶土,除黄沙土外,一般土质易筑工事。

六、矿产资源

志丹县境内矿产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等。

石 油 志丹位于陕北盆地油藏富集地段,石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的原油储量1亿吨左右,全县12个乡镇均有分布。县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浅油层面积为2275平方公里。具有延安组和延长组两套成油组合,可划分为四个开发区块,即属侏罗纪延安世永宁三角洲的永宁勘探开发区516平方公里;属三叠纪延长世志丹三角洲的周河—张渠勘探开发区900平方公里;属三叠纪、侏罗纪的吴起三角洲450平方公里;属侏罗纪延安世的吴堡—义正三角洲409平方公里。

天然气 是随着石油地层而伴生的宝贵资源。志丹位于陕北油气田的中心地带,天然气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周河和杏子河流域。双河油田原油伴生气储量为34.46亿立方米,已进行开发的储量为23.03亿立方米,进入流程的储量为19.31亿立方米,日产气量3.94万立方米。

同类推荐
  • 尖刀兵

    尖刀兵

    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学生,因辍学离开学校,从此走上了从军的道路,自从他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他就觉得自己有了重大的使命,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不断努力,再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后,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尖刀兵!
  • 古代军事典籍

    古代军事典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典籍》生动介绍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尉缭子》、《三略》七部经典军事古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志(公元前16世纪—公元2005年)

    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志(公元前16世纪—公元2005年)

    本书以修志的方式记述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分为军事环境、军事组织、民众武装、兵役、国防动员、军事活动、军事人物七章。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特种战士

    特种战士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但是刘文辉打小就匪,好不容易从父亲的暴打中逃到了部队。还没待一年,就被装进了闷罐车,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远赴千里来到大西南的原始森林。刘文辉终于明白自己属于那里。
热门推荐
  • 圣塔之战

    圣塔之战

    世事变迁,百转沧桑,时光见证着。那座屹立的通天之塔,一次次的更换着它的主人。这份至高的荣耀,一次次的驱使着人们,朝着那条通往圣塔的路前行。用铁和血铺就的道路尽头,写着名利、欲望,还有那忠贞不渝的梦想。当苍天红月,当地裂山崩,当圣城的钟又一次敲响的时候。过去将终结,秩序将殒裂,传奇将抒写。
  • 烧出一条活路

    烧出一条活路

    活着,一切为了活着,不断去改变去努力就只为活着,并且还要活的被别人都好QQ群864757989有想来的吐槽水都欢迎
  • 有个姑娘在南方

    有个姑娘在南方

    一个纯真率直的北方男孩喜欢上了远在南方的女孩,他们之间经过网络的方式相知相爱。他们相约在一起,因此,男孩踏上了爱情的旅程,他期盼着心中陌生又熟悉的女孩,也期盼着这段遥远距离的爱情能够开花结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明白,爱情跟理想一样,同属于美好的幻境。
  • 梦如烟之往生殿

    梦如烟之往生殿

    本以为是一场十几万年的筹谋其实到头来只是一场虚妄的梦罢了……千千万万年,你就算是死,化成灰,我也会让你回来,哪怕只是一缕魂,哪怕是献祭众生……
  • 最后一个金融大鳄2

    最后一个金融大鳄2

    带你识破金融大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的教科书式小说。一眼看穿老鼠仓、股市黑嘴、抢帽子操纵、高频幌骗、拉抬打压、忽悠式重组、空手套白狼……囊括时下热点:国家重拳出击整治金融环境、影视资本投资、互联网P2P爆雷等等。作者是前操盘手,在国内外从事金融投资工作多年。生动刻画了金融从业人员的复杂心理及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代金融人的奋斗、迷茫与堕落。翻开本书,看最后一个金融大鳄如何被打回原形。精通多种操盘手法,实控数家上市公司,拥有源源不断的神秘资本;掌握一手内幕消息,视股市如取款机,股灾中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沉寂在资本市场水底,从不公开露面,他的传说却无处不在;屡次传出被查消息,次次转危为安,十余年来屹立不倒,他们手眼通天,人称“金融大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为了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上级部门展开清查整顿行动。经侦警察秦浩然奉命展开调查,一张震惊全国的金融犯罪网络随之被层层揭开,神秘私募大佬陆云深进入监管视野……千亿条交易数据,百亿级富豪,十几家上市公司,艰难而复杂的调查背后,不仅是意志的较量、智力的比拼,更是与时间的赛跑。然而法网恢恢,大鳄兴风作浪的时代终一去不返。
  • 重生之大梦无痕

    重生之大梦无痕

    很多次梦中陈深都会回到那个夏天,蝉鸣,鸟叫,安静的教室,朴素的校服。理想,遗憾,如果能重来一回,陈深一定不会放弃。这是一个重活一次的人生故事,金钱,名望,爱情,亲情,一次次重新对话。若干年后,陈深说,我不是什么大人物,我只是多活了几年。
  • 琴议篇

    琴议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接触神秘的方式好像不对

    我接触神秘的方式好像不对

    逗比小鬼在梦里把不可名状的“怪东西”当羊肉面里的肉片吃掉了.....成功把自己玩瞎掉后,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开始就歪掉的成长之路。最终会变成什么?是嗝屁着凉?还是.........我也不知道!我还在写....ヽ(??ω??)ゝ
  • 秦氏孤女

    秦氏孤女

    秦天宇是华夏大陆乃至大陆外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商业巨擘,虽说富不过二代,但是这秦氏一族却颠覆了人们的观念,据传秦氏一族自800年前的老祖宗秦臻开始就代代为商,秦氏第二代祖先秦天龙更是凭卓越的商业才能打造了商业帝国天龙集团,而秦天宇正是天龙集团的现任总裁,然而悲催的是秦氏一族不知什么原因,自第二代祖先秦天龙起就一直都是单脉相传,每一代都是只有一个独生子,而破天荒的是到了第十代秦天宇这一代,后代之中干脆就只有一个女儿,这秦氏的独生女名唤秦钰,理所当然,秦氏下一任天龙集团接班人就是秦钰了,当然了,毕竟自古以来便有母鸡不司晨之说,华夏大陆也是如此,秦大小姐将如何力挽狂澜呢?她又是如何走上习武修仙之路的呢?秦大小姐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一切答案在这本书里面将一一讲述!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