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000000014

第14章 失去的手书

秦兆阳老师离开了我们,走了。

近年来,每届冬季,秦老都因屋旧且破,室温太低,犯病而经常住院,这对他来讲,每到冬天,便是一次生命的考验,实在太苦痛了。没曾想今年,终于未能熬过来,而与世长辞了。

当我获知这一不幸消息时,马上想起了失去的,兆阳老师在1979年关于我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写给我的那封极珍贵的万言长信,真是我此生中最为悔之不迭的事情了。因为那是我“文革”后重新提笔的第一部作品,如果说,兆阳老师1957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改选》,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那么,1979年他的这封长信,给了我重新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这封信,随后就再也找不着了,而且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十几年前是怎么丢失的。兆阳老师认真地读完了那近百万字的原稿,然后用他那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的信。他的视力本来不佳,我的原稿墨色颇淡,这实在使我觉得非常内疚的事。尔后,他还伏案写了万余字的信,还找我去他那里谈了好几次,为了给我有一个能够安静改稿的场所,还把他的办公室腾给了我。

当我捧读这封提携后进、循循善诱的长信时,被兆阳老师的人品文风深深感动。他鼓舞勉励有之,但又不失严格要求,而且没有摆出任何长辈架子,语气平和,态度恳切,甚至一些意见,显然应该修改,也以商榷的口吻写来。没有训斥,没有挑刺,没有高高在上的老爷子感,更没有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老革命感、老作家感。他是良师,但也是益友;他是前辈,但在文学上,视你为平等同志;他不炫耀卖弄自己的学问,但他是博大精深的,思路如泉,文彩斐然,从这封信中,我获得很多教益。

当时,我意识到信的价值,因为不仅对于我,是再度创作的肯定,对于了解兆阳老师的品格,或者,对于文学界,也是难得的如此关心后辈的范本。那数万言的长信,集中到一点,就是满腔热忱地助年青人一臂之力,使他成长。字里行间,无处不感到兆阳老师那颗无私至诚的心。但未过多久,这封原信就杳如黄鹤,一无踪影。是被人借走,或传读中丢了,还是留存在出版社,或是兆阳老师自己又要回去了?一点印象也想不起来了。

幸好当时,我曾把原信的大部,誊录到另纸上,以便在改稿过程中随时阅读。那时复印机尚不多见,要是原样复印下来,真该送给现代文学馆珍藏了。被我弄丢的这封兆阳老师的手书,在他乘鹤仙去以后,便成了我永远的悔憾。

对于年长的文学前辈,都是要尊称为老师的,有的是礼貌,有的是客气。只有兆阳老师,是从心底里由衷地称呼的。但他也是惟一正正式式地对我说过:“不要这样称呼,以后,国文,你就叫我老秦,好不好?”这是1980年在东四旅馆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座谈会上的事情。但要我称呼他“老秦”,真是很难张口,我后来把这两字颠倒一下,他笑着答应了。

在我的文学道路上,得益于前辈之处颇多。抗美援朝的时候,在前线坑道里,多少次听杨朔先生的谆谆教诲,称得上是我的文学启蒙人。五七年被打“右派”时,茅盾先生能在那种政治气候中,为一个刚起步的文学青年,说上几句好话,也是令人永志不忘的。在此以前,我还曾向碧野先生(那时,他是铁道系统的作家,我也在铁路上工作)写过求教的信,他也回信勉励过的。有一次碰见碧老的女婿,还说过这件往事,但我想,年事已高的碧野先生,怕记不得五十年代初一个文学爱好者求知的信了。还有韦君宜先生,从《文艺学习》起,她的全部精力,就是在关注文学的将来,无时不刻地在为后来者铺路。当我不知深浅,抱着将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后,她说,她还记得五十年代有一个写《改选》的青年。她的话,无疑为我的小说开了绿灯。在此以前,秦兆阳、李清泉两位老师,还有刚从新疆回来的我的同辈人王蒙先生,都在关心我的下落,每当回忆这些,我的心总是很暖很暖。

被人惦记着,总要比背后被许多人指指戳戳、不以为然为好。

其实,我这一生是努力循规蹈矩,不触犯任何人的,但不知为什么,总不能见容于个别文学前辈。我不能忘记一位从解放区来的大作家,得过国际大奖,是怎样残忍地把我一棍子打死。一劫不复二十有二年。话说回来,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占多数,文坛也如此,这是规律。固然个别爱咬人者不少,但牙不痒者更多。一想到这里,我为我有机会受到这些前辈的照拂,而感到幸运了。

直到兆阳老师去世的最近,我还听到刘萌先生谈起的一件往事。七十年代末,秦兆阳老师从广西调回北京,一些文学界的朋友聚会,兆阳老师特地谈到了他因为修改了王蒙先生的《组织部新来了个年青人》,而导致他受了无妄之灾,以及发了我的《改选》,几乎毁掉我的一生,是他最为痛心和歉疚的事情。听他说到这里,历经二十二年磨难,已经流不出太多眼泪的我,也觉得眼眶里热乎乎的了。

这时,我更后悔我失去的那封兆阳老师的信。

兆阳老师离开了人世,但他文学上的成就,他《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生命力,将会永存。除了文学上所创造的业绩外,他那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后来人的提携之情,那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风范,确实是令人高山仰止的。

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因为这世界有许多好人,而在我一生中所认识的好人当中,引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兆阳老师,是我最最难忘的了。

同类推荐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徐贵祥自选集

    徐贵祥自选集

    作为战争文学的标志性人物,徐贵祥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充满震撼力的独特视角和具有冲击力的情感摩擦,以及他之于军人和战争多角度的思考,书写了军事文学的种种可能,显示了他开阔的文学视野和纵深的有力探索。本书是徐贵祥军旅小说的精选结集,包括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中篇小说《弹道无痕》《好一朵茉莉花》。这些作品无不见证他创作题材的转型和创作意图的转变,是徐贵祥在军事文学领域最耀眼的艺术成就。
  • 假证件

    假证件

    《假证件》收录了路易塞利出道时所写的十篇随笔作品:有的文段记录了她漫游(或骑行)于城市与国家之间对于自我、空间的思索;有的文段则探究了阅读与写作所及边界。“假证件”一词取自开篇与结尾中她往复于威尼斯,探访布罗茨基墓地的旅途中“因缘巧合”获得一张威尼斯永居身份的经历,也暗喻着作者自身经历中流动的复杂与多变。随笔式写作中抽离的视角、优美的笔触里有路易塞利身为作家的野心与坦诚,同时也为读者认清周遭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之道。
  • 故事会(2019年2月下)

    故事会(2019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游痕留墨

    游痕留墨

    《游痕留墨》是郑振铎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有避暑会、三死、月夜之话、山中的历日、塔山公园、不速之客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静思

    静思

    嗯?顺治有什么了不起?董鄂到底迷人在哪里?孝庄太后也不一定就那么难搞定嘛。有吃有喝有人伺候不用干活就有钱拿的好职业,在现代没找到,莫名其妙穿越之后倒是找到了一份。……失宠的妃子……这真是一份有保障而没有前途的希罕职业啊……俺不想失业,所以俺要在这里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当好差站好岗。只要没什么变数……但是,生活里避开不开的,就是变数啊……
  • 一陆珦北

    一陆珦北

    她以为:在他们见面的那一刻起,对他一见钟情时,她这辈子都不会放下他。他以为:默默守护了那么久,她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察觉。
  • 纪少今天表白了吗

    纪少今天表白了吗

    驰影喜欢猫,纪木一买了一只布偶送她。过一阵驰影看上隔壁夏津家的哈士奇。纪木一顶着夏津想要弄死他的目光将狗抢了过来。半个月后,纪少终于忍不住。深更半夜敲开对面的门。驰影拍了几个月的戏刚到家,顶着青灰色的脸打开门,下一秒落入一个温暖炙热的怀抱。耳畔响起的是那个向来矜贵高冷的男人有些委屈的声音。“驰小姐,猫狗都有了,请问你什么时候才把我领回家?”【1V1双洁。姐弟恋,年龄差两岁。】【男女主互相一见钟情小甜文,主言情。游戏公司老板/世界冠军VS美艳妖娆影后小姐姐。】【这个夏天,甜爆少女少男心。】
  • 禅门章

    禅门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iss恶魔坏老公

    kiss恶魔坏老公

    哇啊啊!她要抓狂啦!为什么别人的未婚夫又帅又温柔又正常,为什么她的未婚夫帅是帅了,可是一点也不温柔,更不正常,反而还非常的恶魔!什么厚脸皮的话都说的出口,还喜欢捉弄她……总之她就是不要活啦,为什么她偏偏就摊上了这么一个恶魔老公啊!!!
  • 时光里的原地

    时光里的原地

    她曾说,她喜欢他。他曾说,他会在原地等她回来。最终,她没有回来,他没有等到她。自始至终,他们都是生命旅程的过客,却苍白了整个年华的灵魂。
  • 五年勿三年

    五年勿三年

    她追不上他啊,他也不想让她追。这又不是五年模拟三年高考,她真的追不动了。阳光正好,佳人亦好,其顾盼少年兮。
  • 可爱的电竞女王

    可爱的电竞女王

    在外界看来,她是游戏场上捶人捶到爆的电竞女王,私下里,她是萌翻天的可爱小女生,萌到惨绝人寰,无法自拔!“男朋友,那是什么?有我可爱吗?”“没有你可爱,但是比你‘厉害’要试试吗?”如果各位觉得这本书还不错的话,不要忘记推荐给你的好友哦!谢谢大家!
  • 许尔千山万水身:仓央嘉措诗传

    许尔千山万水身: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普通的农奴家庭。作为一代格鲁派教宗的他,父亲与母亲以及世世代代的先祖都笃信宁玛派。宁玛派僧可以恋爱结婚,不认为爱情与信仰有什么冲突,而格鲁派主张禁欲。仓央嘉措十五岁才坐床,他在宁玛派文化氛围中长大,受俗世欲望的熏染,情爱对他来说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那么天真自然。他生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 北大人文课

    北大人文课

    北大人文泰斗畅言文化、美学、教育、哲学……高擎人文精神之大旗,体验独特的人文理念,感受大师们思想精髓的独特魅力。章太炎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季羡林怎样看待社会,周国平又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联系当下热点话题,涉及众多精神领域,谈人文思想、人文素养、人文关怀。本书借北大人文大师的智慧,深入探寻各个领域里深藏着的人文力量,立足生活、教育、文化、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让读者把握当下,沐浴人文气息,修养人生智慧。也许你不能抵达大师的思想境界,但你能从中寻到一盏指引你前行的明灯,抵达人生的豁然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