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400000010

第10章 李彪 胡小月 白冬菊

县大队成立后没多久,胡小月就成了卫生员。李彪有事没事地总要到胡小月那里转一转。

胡小月的爹胡中医救了李彪,胡小月便成了孤儿,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房子。

李彪每次执行任务,不管顺脚不顺脚的,总要到村子里来看一眼胡小月。胡中医是他的救命恩人,胡小月同样也是。如果那次在地窖里,不是胡小月死死地抱住他,他一定会冲出去,和鬼子同归于尽。这么想过后,他就感到一阵阵地后怕。

李彪每一次去看胡小月,都努力不让自己空着手,就是没什么可带的,他也会想方设法在山里采一些野果或是山花,抱在怀里。

胡中医一死,胡小月身边的大树就倒下了。失去爹娘的胡小月见到李彪,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张着手就迎过去。

李彪的心情也很好。见不到胡小月时,他惦念着她,为她牵肠挂肚;见到她时,悬着的一颗心,也就踏实了。

两个人坐在院子里,李彪会问一问她最近的情况,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胡小月也打向他打听游击队的事,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李彪一抬头,看见了偏西的太阳,忙站起身:时间不早,俺得回去了。

说完,就和胡小月告别了。

刚才还眉飞色舞的胡小月,听了李彪的话,人立刻就蔫了。她眼巴巴地望着李彪的身影,在自己的眼前消失。

李彪有一段时间不来,胡小月就感到不安,她不断地站在自家门口,向门前那条伸向远方的小路张望。李彪每次都是踩着这条路走过来的。

她一次次地巴望着不知身在何处的李彪。她太孤独了,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现在度日的本钱,就是靠着父亲留下的那些医书和一些祖上传下来的药方。胡中医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中医,谁家遇到个大病小灾的,都来找他投医问药。胡中医被日本人杀害后,门前就显得有些冷清,也有一些老客户仍舍不得离开,找到她,讨一些胡中医以前开下的药方。她抄了药方,来人就丢下几个铜板,道声谢地走了。

胡小月从小和父亲行医、挖药,对中医的一些基本原理也略通一二。父亲教她识过一些字,对简单的病情,她自己也可以开出药方。一来二去的,也有人来向她索些药方。胡小月的日子勉强这般地维持着,可她还是前所未有地感到了孤独,惦念李彪、期盼李彪,便成了她心中唯一的念想。

白天黑夜的,终于盼来了李彪,她惊呼一声,像出笼的小鸟,雀跃着。然后,就站在那里,定定地望着李彪,眼圈一红,嗔怪道:俺还以为你忘了俺了呢。

李彪抹一把头上的汗:这几天和鬼子打游击,被鬼子缠上了,脱不开身。

胡小月上上下下地把他打量了,才说:你没事吧?

直到他在她面前蹦跳几下,又伸胳膊、踢腿的,她才松了一口气,拉着他向屋里走。

胡小月每次都执意要为李彪做一顿热呼呼的饭,她知道游击队整天钻山沟,饥一顿、饱一顿的。如果时间允许,李彪就让胡小月把饭给做了,他喜欢看着她忙碌的样子。

他坐在灶膛前,替胡小月烧水。

胡小月一边做饭,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和他说话。

她低头问:你天天想俺吗?

他说:想,天天都想。不打鬼子的时候就想。

他的脸被灶膛的火红红地映着。

她就抿了嘴笑,样子很美。

饭做好了,胡小月看着李彪狼吞虎咽地吃。

李彪也让她吃,她就摇摇头:俺吃过了,你吃吧。

他就闷头吃起来。

吃过饭,他走到米缸边,伸手一摸,缸里已经空了。他心里一惊,就去看胡小月:家里没粮了,平时你吃啥?

俺一个人好说,对付什么都是个饱。

李彪听了胡小月的话,眼睛就红了,他哽着声音说:小月,你爹是为救俺死的,俺以后一定要对得起你,俺这命都是你一家给的。

胡小月忙冲他说:李彪哥,莫胡说,啥报答不报答的,俺就是嫌家里太冷清,遇到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说的是实话,一个女孩子在村头守着孤零零的房子,白天还好,到了夜里,遇到个刮风下雨,野狗扒门的,她就吓坏了,抱着被子缩在炕角,挨到天亮。

李彪听了胡小月的话,心里一热:小月,俺有朝一日,把你带出去,再不让你过这种孤单的日子。

胡小月听了,赶紧追问:那啥时候走啊?

李彪抓抓脑门说:快了。

果然,李彪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八路军在延安发出了建立冀中根据地的命令,许多八路军化整为零,潜进中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立根据地的斗争。

县大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大队长刘猛也是在这个时候从延安被派了过来。说来也巧,县大队成立不久,便来到胡家庄进行休整。那时的县大队还没有固定的居所,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到各个村庄,发动群众,成立组织,动员青年参加。总之,他们是抗日的鼓动者,从游击队到县大队,队伍还是那支队伍,但人员得到了扩充,由以前的几十人,发展到了现在的三百多人。李彪也从原来的小队长,被提拔担任了中队长,手下有着几十名县大队的战士。

来到胡家庄,这是李彪求之不得的。胡家庄的群众工作做得很好,早就秘密建立了许多堡垒户,此时县大队一来,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不巧的是,大队长刘猛却在胡家庄病倒了,高烧不止,一病不起的样子。

大队长刘猛病倒了,这可急坏了县大队的人,各种招数都用过了,就是退不了大队长的高烧。

还是李彪想起了胡小月。

这几天县大队住在胡家庄,李彪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看胡小月,这可乐坏了她,整天高兴得就跟过年似的。

李彪迈着急切的脚步,咚咚地来找胡小月。胡小月小鸟一样地迎出来,李彪一见她就说:你不是懂些中医吗?

胡小月点点头:怎么了?

李彪二话不说,拉着她就跑,一直跑到刘猛的病床前。

刘猛已经被高烧折磨得都快脱了人形,嘴里说着胡话。

胡小月给刘猛号了脉:他这是水土不服引起的高烧,没啥大事,吃两副药就好。

一旁急得无计可施的曹书记,将信将疑地看着眼前的小姑娘,问:你能治?

胡小月点点头:俺家有药,俺这就回去给他熬。

刘猛大队长喝了胡小月的汤药,烧就退了。再喝第二碗药时,人就精神地坐了起来,高兴得曹刚书记不知说什么好,连连摇着刘猛的手说:这下可好了,你是延安派来的宝贝,要是有个啥闪失,我可怎么向组织交待呀。

当刘猛得知是胡小月治好他的病时,说啥都要见见救命恩人胡小月。

胡小月猛一见这么多人来到自己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躲到屋里不敢出来了。最后还是李彪连哄带劝地把她从里屋拉了出来。

刘猛一见到胡小月,就热情地伸出手,拉着胡小月的小手,又摇又晃地说:你真是小神仙呢,我老刘差点去见马克思了。

等刘刚听李彪说是胡小月的父亲救了他一命时,刘猛和曹刚就又是一阵唏噱。

刘猛重又抓起胡小月的手,一脸的凝重:你和你父亲为抗日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代表县大队感谢你。你以后有啥困难,就提出来,只要县大队能做到的,一定尽力满足。

一旁的李彪见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大队长、曹书记,小月家就她一个人了,她要参加县大队。

刘猛和曹刚听了,顿时怔了一下。两个人相互对望一眼,一时没有说话。

李彪又道:咱们县大队连个卫生员都没有,每次打仗有负伤的战士,都是相互给包扎一下。有药也是不知道咋用。

刘猛叹口气,说:可咱县大队没有女兵呀。她一个女孩子到咱县大队,怕是不方便吧。

有俺呢,俺会照顾她。李彪急得拍起了胸脯。

最后,还是曹书记拍了板:那就让她入伍,做咱们县大队的卫生员。然后又开玩笑地说:以后老刘你再发烧,我可就不怕了。

就这样,胡小月成了县大队第一位女战士,后来又相继招了两个女兵,县大队的卫生队也就正式成立了。

白冬菊直到入伍,才发现李彪和胡小月的关系有些说不清。她经常看到李彪的目光停留在胡小月的身上,而他一看见胡小月,似乎像换了一个人,目光温存,一脸地笑意。在县大队行军的时候,李彪还替胡小月背枪,甚至就连肩上的药箱也被他抢过去,背在身上。

李彪的负担就显得很重,走起路来有些吃力。白冬菊看不过去了,追上李彪,把他身上属于胡小月的东西往下抢,李彪就说:俺能行,不用你管。

白冬菊理直气壮地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俺卫生队的,和你们锄奸队没有关系。你给俺把力气留着,等到锄奸的时候用。

白冬菊不由分说地背起了胡小月的背包或药箱。

李彪不好多说什么,只意味深长地望一眼胡小月,大步流行地去追赶队伍了。

白冬菊望着一身轻松的李彪,心里忽悠一下,似乎也轻松了起来。

李彪替胡小月背这扛那的,胡小月本身也并不情愿,但在李彪的一再坚持下,也就由着他了。此时,这些东西又到了白冬菊的身上。李彪一走,胡小月就把那些东西要了回来,白冬菊趁势说了一句:小月,以后拿不动东西,告诉俺一声,俺替你背。李彪是男人,男人是要干大事的。

胡小月自然明白她话里的意思,便冷着脸道:自己管好自己吧,俺的事用不着你替。

走在胡小月身后的白冬菊,白了面前的胡小月一眼,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脸却憋得通红。

其实,胡小月并没有得罪她,如果不是李彪的存在,她说不定还会和胡小月成为最好的朋友。可她现在就是看不惯李彪对胡小月那个样子。

不论行军还是打仗,县大队卫生队的四个女兵一直都在一起,李彪出来进去地来看胡小月,都在她白冬菊的眼里装着呢。只要李彪一出现在胡小月面前,她就阴阳怪气地说:李队长,又来看妹妹了?你那个奸,啥时候去锄啊?

李彪一副全然不懂的样子,大度地冲她挥挥手说:锄奸的事是机密,去了也不会告诉你。

胡小月正在洗衣服,泼水端水的很是吃力,李彪就拿起扁担和水桶去挑水。

他一走,白冬菊就跟了出来。

李彪回过头说:俺去挑水,你跟着干什么?

白冬菊赖皮赖脸地凑过去:李队长,锄奸的事,咱们再商量商量。

见她旧话重提,李彪立刻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这事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去找大队长吧。他同意你来锄奸队,俺就收你。

白冬菊没滋没味地跟在李彪身后,突然压低声音说:李彪,你是不是以为俺让林振海那个了?

李彪听了,突然回过头,怔怔地望着白冬菊。

白冬菊一脸急切地说:俺和林振海真的没啥。俺在山上那一夜一直在窝棚里坐着,他在外面跪着。第二天一早,他就送俺下山了。

半晌,李彪终于说:你的话俺信,俺比你更了解林振海。

说完,头也不回去向井台走去。

白冬菊紧跟两步,追上去:既然你知道俺是清白的,为啥还对俺不冷不热的?

李彪立住脚,认真地看了她一眼,不明就理地说:没有啊。咱们都是同志,关系都是一样的。

两个人说着就到了井台边。

李彪打水,她帮着提上来。

白冬菊仍絮叨着:不一样。你对俺和胡小月就不一样。

李彪忙说:你她是不一样。

白冬菊就白了一张脸:咋不一样了?俺还不如她?

李彪挑起担子,头也不抬地说:俺说不一样就不一样。

白冬菊气哼哼地跟在后面。她真的不明白,自己有哪一点不如胡小月。

从那以后,白冬菊暗自发誓,一定要处处超过胡小月,把李彪的热情给抢过来。

机会终于来了。

一天夜里,县大队突然得到哨兵的报告,鬼子和保安团的人兵分两路,正向县大队这里包抄过来。

住在城里据点的鬼子,早就把县大队当成了眼中钉,一日不消灭县大队,就是一日不得安宁。对于敌人的这种偷袭,县大队隔三岔五的就会遇到,他们早已把鬼子的偷袭当成了家常便饭,你来,我躲;等你撤了,我再回来。

县大队在得到消息后,很快就集合了队伍。

趁暗夜,撤出村子,像山里奔去。

这一次,敌人似乎也学精了,摸进村的两支队伍只是佯攻,把县大队赶出村子,然后尾随着县大队,又追将出来。

此时的敌人又设了第二个包围圈,他们知道县大队一出村,就会往山里去,便把队伍设在进山的沟口处。

县大队狂奔了半个时辰,敌人尽管也在后面追,但县大队并没有把身后的敌人放在眼里,凭以往的经验,只要进了山,敌人就不敢再追了。敌人在山里吃过县大队的亏,知道县大队一进了山,就没自己什么戏了。

然而,这次却出了意外。

县大队还没到山沟口呢,就被埋伏在这里的鬼子逮了个正着。

一阵枪响,打得县大队措手不及,走在前面的几个战士应声倒下。

大队长刘猛本来是走在队尾压阵的,没想到,队尾无事,走有前面的队伍却和敌人交上了火。

县大队仓促应战。此时,后面追上来的敌人也赶到了,两面夹击,县大队就很被动了。

刘猛找到曹书记,压着嗓子说:老曹,遭敌人埋伏了。这仗不能再打了,赶快突围吧。

刘猛带着人马就向另一个方向冲去。

队伍是冲出来了,敌人却紧追不舍。一支队伍在跑,另一支队伍在追,这仗就没法打了。

李彪带着锄奸队的几个队员,受不了这窝囊气。他跑到刘猛身边:大队长,俺们留下打阻击,你们走吧。

大队长刘猛刚开始不肯,他说:打阻击也轮不上你们,让一中队的人去阻击敌人。

这时候再喊一中队长,已经没有人应声了。队伍早已经打散了,一中队的人也不知跑到了哪里。

李彪红着眼睛喊道:锄奸队的人都在,让俺们打阻击吧?

刘猛眼见情况如此紧急,也只能这样了,便说:你们阻击一会儿后,马上去追赶大部队。

李彪请战时,白冬菊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她原本是想追赶跑在前面的卫生队,听到两个人的对话,就停下了脚步。这时,就见两个县大队的战士跑过来,她不由分说就去摘人家腰间的手榴弹。两个战士急了:手榴弹给你,那俺用啥?

白冬菊冲他们挥挥手:你们撤,用不着这玩意,手榴弹都给俺留下。

白冬菊一口气收了几个战士的手榴弹,堆在面前。借着火光,她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山石,忙抱了手榴弹,躲在巨石后面。

锄奸队员已经选好了阻击地形,四个人使的都是双枪。

在八支枪口的射击下,追在前面的鬼子接连着应声倒下。遭到阻击的敌人,便不敢轻举妄动了,伏在地上,与锄奸队交上了火。这就为县大队冲出包围圈赢得了时间。

可是好景不长,只两袋烟的工夫,李双枪翻了几个身,滚到了李彪的身边:队长,子弹打光了。

这时的李彪也射出了最后一粒子弹,王一刀和杨过也围了过来:队长,子弹拼光了。

县大队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弹药了,后方的兵工厂供给不上,他们只能想办法从敌人那里缴获,可现在打的是游击战,东躲西藏的,很难与鬼子正面交锋。然而,不取得正面交锋的胜利,就很难缴获到敌人的子弹。

敌人见这面的枪声稀疏了下去,一个鬼子指挥官,先是叽哩哇啦地喊了几声,然后就是一个保安团的人,大喊着:他们没子弹了,弟兄们捉活的,捉住一个,赏大洋十五块。

保安团的人兴奋得哇哇喊着,一窝蜂拥了上来。

王一刀的飞刀飞了出去,跑在最前面的两个敌人就倒下了。

李彪见情形不妙,只能下达了撤出阻击战的命令。

敌人离锄奸队如此之近,想撤出战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不敢放开了跑,那样只能成了敌人的活靶子,他们只能借助参差的山石和长短的树木,且战且退。王一刀的飞刀,再甩出去两把后,便也油干灯尽了。

这时,白冬菊从一扇巨石后站了起来,她高喊着:李彪,你们先走,这里有俺呐。

接着,她甩出了第一颗手榴弹,然后又是一颗。

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鬼子中间爆炸了。

突然受到打击的鬼子乱作一团,他们重又趴在地上,胡乱地朝着黑暗射击。

李彪听到了白冬菊的喊声,冲另外几个锄奸队员说:你们先撤。

说完,向白冬菊那边摸过去。

他帮白冬菊扔出了最后两颗手榴弹后,趁敌人愣神的工夫,拉着她跑进了夜色之中。

身后是敌人的喊声和枪声。

他们终于跑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这时,东方已现出一抹鱼肚白,周围的景物开始依稀可辨。

李彪和白冬菊站在土坎上,呼呼地喘着粗气。半天,白冬菊才望着李彪说:咋样,这回你不小瞧俺了吧?

李彪困惑地看着她:你咋留下了?

白冬菊得意地一笑:俺不留下,你们锄奸队早就给鬼子抓去了。

李彪激动地拉着白冬菊的手,满脸真诚地说:真得谢谢你了。

白冬菊甩开他的手:俺不用你谢,这回俺可以参加锄奸队了吧?俺决不会给你们拖后腿的。

李彪忙说:这事俺说了不算。

白冬菊哼了一声,扭身独自往前走。

李彪站在那里,认真地看了眼白冬菊的背影,追了上去。

这一场遭遇战,县大队牺牲了十几个战士。刘猛和曹刚在听完李彪关于阻击战的汇报后,不但没有批评白冬菊,还当着县大队所有队员的面隆重地表扬了她。

刘猛的表扬是这样的:虽然白冬菊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但她是勇敢、无畏的,县大队要为她嘉奖一次。

众人就一起鼓掌。白冬菊一副得意的神情,她用目光去寻找李彪时,发现他也在偷眼看着她。当两个人的目光相遇在一起时,又突然分开了。

县大队又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分析当下的形势。眼前的局面对县大队来说非常不利,以前是县大队算计鬼子,拖着鬼子兜圈子;现在的情形却是鬼子在给县大队设下圈套。分析来、商量去的,结果就是汉奸林振海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林振海锄掉,否则,县大队无法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

同类推荐
  • 黄埔风云(全集)

    黄埔风云(全集)

    黄埔军校是20世纪20年代由孙中山倡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创办的。这所军校是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与造就了一大批显赫的军事和政治人才。本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黄埔军校开创前后的那段风云历史。该书作者及其父亲均为老一代黄埔人,长期从事历史,尤其黄埔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在这一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该书内容详实丰富,十几年来出版过多个版本,一直畅销。
  • 失落的珍珠(二)

    失落的珍珠(二)

    欢度刈草节野花和绿草争艳,鲜奶与草籽飘香的黄金季节,日子被说唱装点得色彩缤纷,如山口美丽的霓虹彩霞。他俩赶着畜群,朱布拉赶了几头驮着帐篷、粮食、什物的牦牛,绕着珍珠湖弯曲的湖岸,到远处疙瘩草滩去赶刈草节。朱布拉在离市稍远的一汪泉水边支起帐篷,旁边是水草繁茂的沼泽地。成双成对的男女青年,在沼泽地放牧溜跶,也许说着悄悄话,也许正商量几时支新帐篷。这是自古相传的风俗,也可能是近年的新风——这全是林夏的猜测。
  • 我所有的朋友都结婚了

    我所有的朋友都结婚了

    在最见不得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空窗期,郝心进入高端创意婚礼公司成为一名菜鸟策划师,以便一边赚钱一边在悔婚的客户中捡个漏儿。谁知第一笔单,她就碰到了工作上的死对头——爱情规划师李明朗。各谋其利,各为其主,高端的馊主意碰撞后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笑到肚疼,拽到抽筋,酸到流泪。毒舌傲娇女携手犀利腹黑男,拯救徘徊在婚姻门外的男女,爱情神攻略完美破解婚礼前的所有BUG,写尽爱情中所有的美好和挣扎!
  • 江湖闲话

    江湖闲话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哈哈!你提到‘江湖秋水多’,倒让我想起昔日江湖上有一位大侠,就叫做萧秋水。”“对,江湖上大侠小侠,多不胜数,不过,像萧秋水这种为国为民的侠义之士,确不算多,江湖秋水多,但萧秋水只有一个!”
  • 沸腾的小镇

    沸腾的小镇

    云卷云舒,何其自在;潺潺流水,何其清澈,深谷幽兰,又何其高洁!放眼沃野苍穹,自然中自然相,分明是无垠的朗朗!但就偏有那阴霾狂飙之时,摧得落红满地,将美撕得粉碎!使得人们不得不去颤栗地去面对:心灵一次又一次痛苦地搏击和生命的惨烈,不信,请你走进这“沸腾的小镇”,随着女主人公田春媛艰辛的步履,去了解她那曾被任意肆虐的青春年华,那曾被人居心叵测算计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女捕头(全三册)

    女捕头(全三册)

    “朕从不敢相信朕会爱上一个男人,可事情就是这样了。”年少的天子如是说。“是男是女又如何?我才不会在乎,只要是你就行。”年轻的上司如是说。夏初有点儿郁闷。她本是警校一枚小警花,却落得女扮男装青楼为家。在这个世界里,救了她的那个人成了一缕冤魂。她愤怒之下展露出侦破才华,误打误撞成了女捕头。断案的技能在警校已经学习过,但恋爱的技能,找谁学呢?
  • 牵着蜗牛去散步

    牵着蜗牛去散步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牵着蜗牛去散步》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本书是“教育、文化与社会:新教育叙事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主要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等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的课程改革行动为例,展现那一代人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所付出的教育努力。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术论著,本书以讲教育人物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展开,体现了新一代学人重建教育叙事的尝试。
  • 都市风流

    都市风流

    小说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设为中心,刻画了上至市长下至街道各等人群的生态和心态,反映了城市改革的复杂面貌。市长阎鸿唤年轻有为,决心改善交通,改建街道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但自工程启动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碍。他力排众议,将城市改造与建设顺应了百姓的意愿。
  • 主角版本更新

    主角版本更新

    仙魔大秦以仙朝气运镇压万古宗门、明帝舰队点燃恒星遨游星空海洋、异界生灵以科技之名拉下众神神国……当眼前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如走马灯一般出现在萌新穿越者的眼前时,他终于开始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就在这时,于无边黑暗之中升起一抹光亮,一座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瑰丽殿堂将所有黑暗驱逐。殿堂之中,那张至高无上的王座之上的存在开口了,仿若混沌初开,整片世界都在随之颤抖,天地意志任凭祂一言驱使。“少年,想成为主角吗?”
  • 凰妃惑世

    凰妃惑世

    上辈子,她遭万马践踏而死。重生归来,她只为亲手送他们下地狱!从此以后,虐渣打脸,轮番上阵。曾经的爱人:“忆儿,我有罪,我该死!”司空忆儿冷笑,“那你去死吧。”被虐得无还手之力的白莲哭兮兮:“我要去告状……”“随便你,不过你的靠山已经成了我的小弟。”她傲视一切,却不知她的顺利完全是另一人的协助。“王爷,您为何不亲自出面帮王妃清除一切?”某王爷轻笑,“她不喜欢。”
  • 希澹园诗集

    希澹园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壁尚剑诀

    壁尚剑诀

    古词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漫漫历史数千载,左不过帝王将相,子丑寅卯。浩浩荡荡多少事,余几许世俗百姓,左转春秋。汉唐自不必说,仅大宋数百年,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靖康之变哪一件不是千口传遍。但今天暂且放下这些,试看那短短绍兴年间的沧桑事变。所谓写意江湖,不过道尽耳中听说、书中读来、心中记得的一些小人小事小情小感、或喜或悲或苦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