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0200000001

第1章 1975年的秋天

章卫平在那年秋天,从放马沟大队回到了军区大院。那年的秋天阳光一直很好,暖暖地照在章卫平的身上。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口罩别在胸前的衣服里,雪白的口罩带显然地在胸前交叉着。还没有到戴口罩的季节,但在1975年不论城乡,不论男女,只要是时髦青年,差不多每人都拥有一副洁白的口罩,不是为了戴在脸上,而是挂在胸前,完全是为了一种必要的点缀。

1975年的秋天,下乡青年章卫平已经是放马沟大队革命委员会的主任了,这一年章卫平刚满二十岁。章卫平在那个秋天,心里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他站在阔别了三年的军区大院内,他觉得昔日在他心里很大的军区大院,此时在他眼里变得渺小了许多。他的心很大,大得很。他又想起了毛主席老人家的一句话: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并且大有作为。此时的章卫平,用一种成功者的心态审视着生他养他的这个军区大院。

他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一座座用红砖砌成的二层小楼,房前屋后都长满了爬墙虎,此时的爬墙虎已经不再葱绿了,叶子枯萎凋零,只有爬墙虎的枝干还顽强地吸附在墙壁上。院子里的梧桐树叶也落了一地,只有柳树还泛着一丝最后的绿意。

三年了,章卫平这是第一次回到军区大院。三年前,他被父亲的警卫员和秘书押送着离开军区大院时,他就下决心再也不回到这个大院了,这个大院让他窒息。他的父亲、军区的章副司令也让他生厌。车驶出军区大院时,他的头都没有回一下。他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军区大院,那一年他还不到17岁,但他的身体里早就是热血奔流了。那时,他最向往去的地方就是越南,“抗美援越”这句口号虽然还没有明目张胆地提出来,但是生长在军区大院的他,仍时刻地能嗅到这样的气息。

父亲章副司令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他几乎看不懂任何文件,就让秘书在家里给他读文件。章卫平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了解越南战场的,最后他就开始神往越南了。越南人民水深火热,越南人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在丛林里,在村庄展开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游击战。

章卫平在那个年代和所有男孩子一样,是多么向往热火朝天、激情澎湃的战争啊!在成人眼里战争是血与火,生与死的搏斗,在孩子眼里,那是一场刺激而又神秘的游戏。章卫平被越南战争深深地吸引了。从上小学时,他就开始看连环画龙点睛,《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还有《洪湖赤卫队》等,所有革命故事里都有英雄,这样的英雄让年少的章卫平激动不已,浮想连翩。那时他就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如果自己早出生二十年,说不定就没有“雨来”“张嘎子”什么事了,他也会成为小英雄。

章卫平非常不满意父亲给起的名字,卫平,保卫和平的意思。都和平了,没有了战争一点意思也没有。在他很小的时候,部队就在搞备战,今天演练防原子弹,明天又把部队拉到大山里去搞演练,那时候,章卫平是激动的,战争的态势在他眼里一触即发,可一天天、一年年过去闻,日子依旧是和平的。战争并滑真正地打响。最近的一场战争是发生在朝鲜,那时的父亲是名副军长,也雄赳赳地去了,父亲是从朝鲜回来后一不小心生下了他。他在还没有出生时,已经有两哥两姐了,按理说有四个孩子足够了。但随时着战争的结束,父亲一激动又生下了他,他在家里叫小五。他对这种排序更是不满意,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越南那场战争让他热血沸腾,他从父亲的文件里了解到越南和那炮火连天的岁月。大哥章向平那一年二十八岁,在昆明军区当兵,是高炮营的一名连长。章向平去了越南,隐蔽在越南的丛林里,用高射炮打美国人的飞机,那时美国人新发明了一种炸弹叫子母弹,很厉害。大哥就是在丛林里被美国的子母弹给炸伤,还没等到送回国内就因流血过多牺牲了。

父亲在听秘书给他念文件时,哥哥的照片就挂在墙上,哥哥身穿军装,神情冷俊,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仿佛哥哥已经望到了美国人的飞机。

在章卫平眼里,哥哥向平几乎是高大完美的,哥哥比他大十几岁,从他记事起哥哥就是个大人,哥哥当兵走的那一年,给他留下了一个弹弓。哥哥是玩弹弓的高手,就连天上的飞鸟都能打下来。他记得有一次,哥哥就是用这把弹弓把天上的一只麻雀打了下来,哥哥打完麻雀连头都没回,他捡起那只麻雀时,麻雀的头上正流着血,还带着体温。那时他眼里的哥哥简直就是英雄。后来哥哥就当兵走了。哥哥在这期间回来过几次,那时的哥哥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人了,穿着军装,领章帽徽映在脸上红扑扑的。哥哥回到家里总是跟父亲那些大人说话,不和他多说什么。有时把一只大手放在他的头上爱抚地拍一拍,然后就说:小弟,等长大了,跟哥当兵去。他听了大哥的话,欢呼跳跃。

有一次,哥哥从昆明回来给他带来了一只用高射机枪的弹壳做的哨子,几个弹壳焊接在一起,哥哥能吹出动听的曲子来,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进行曲》什么的,可他不会吹,只能吹出“呜呜”的声音来。哥哥来了又走了,当他再次得到大哥的消息时,哥哥已经牺牲了。

昆明军区的人捎来哥哥的一件带有弹洞的军衣,还有一张全家的合影照片。那张照片已经被哥哥的血染红了,这是哥哥最后一次探家的全家照,哥哥一直带在身上。母亲是司令部门诊部的军医,那天母亲哭得昏了过去,被人七手八脚地抬到门诊部去输液抢救。父亲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他从门缝里听到父亲牛一样的哭声。那时他的心里说不清到底是一种什么情绪。

几天之后,家里才恢复了正常,说正常也不正常,母亲经常发呆,独自流泪。父亲似乎是心事重重,一个人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他发现父亲头上的白发又多了许多。哥哥牺牲了,他躲在被窝里为哥哥流过眼泪,他下定决心,要为哥哥报仇。从那一刻起,越南成了他最神往的地方。

上初中的他已经学会看地图了,在教科书上他看到越南离昆明很近,想去越南就要先到昆明。

初中二年级那个夏天,他爬上了火车。他来到昆明后,才知道到越南还有很远的路。但他在昆明结识了好几个和他一样的孩子。这些人有北京的,有成都的,他们都是部队子弟,他们的想法如出一辙,那就是越境后成立一支敢死队,为越南人民早日胜利去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们是在通往越南的丛林中,被解放军战士发现的,于是他被送了回来。章卫平是离开家一个月零五天后回到军区大院的,那时学校已经放假了,他回到大院,许多同学都来围观,他们几乎认不出昔日的同学章卫平--头发很长,还长了虱子,又黑又瘦,衣衫破烂不堪。就是那一天,父亲章副司令用一个响亮的耳光把他给打哭了。这么多天受的罪和委屈都没能让他哭,父亲的一记耳光彻底把他去越南的梦粉碎了。他震惊、不解、迷茫,他认为自己没有错。父亲为什么要打他,他要为哥哥报仇,为那些越南人报仇,他要解放水深火热中的越南人民,他有什么错?

那次经历之后,父母紧急磋商,磋商的结果是不再让他上学了。他们要把他送到父亲的老家,让他去下乡。按照母亲的话说:卫平不能在家呆了,再呆下去还不知出啥大事呢。

父母之所以没有把他送到部队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还太小。父亲说部队不是幼儿园,别把脸给我丢到部队去。在父亲的想象里,章卫平还会做出许多丢失人现眼的事情来。把他送回老家,肉烂在自家锅里,别人是不知道的。在那年的夏天,父亲的秘书和警卫员押着他,来到了父亲的老家放马沟大队,他成了一个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

结果父亲的预言错了。三年之后,他已经成长为放马沟大队的革委会主任了。

同类推荐
  • 劫根

    劫根

    赵三平做梦也没想到,进城刚刚四个月,媳妇月花在家就出了事。这个七月真是怪,半个月了滴雨未下。明晃晃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人好像在蒸笼里。城里的居民疯了似的挤到商店买空调、买电扇。可是建筑工地上就得硬挺。建筑工一个个戴着红色硬塑的安全帽,光着晒黑的膀子在作业面上干活,绑钢筋、浇混凝土。这幢楼设计为二十八层,开工以来,七天长一层。现在干到了十八层。赵三平就站在十八层作业平面上绑着钢筋,这几天他的右眼皮总跳,干活时格外小心。楼的上空有一层薄薄的烟雾,越往远,越朦胧,再往远是淡蓝色的山峦。
  • 俺村的学校

    俺村的学校

    送走李绪芳老师,我返回了原平市长途汽车站售票厅,买了16:40发往太原的车票。看看表,离开车还有20分钟的时间,我坐在那里,仔细盘点我这几天的行程。从3月11日10点进村到13日下午2点离开,我在上申村待了整整52个小时。这是我近20年来在村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些年回村里,大都是在清明节,回来后去坟头烧烧纸,祭奠祭奠便离开,很少在村里逗留。而这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写一篇文章:俺村的学校。年前,我去老乡家闲坐,在他家遇到了李绪芳老师。李老师是老乡的弟媳。问起她的情况,她说她现在在俺村教书。
  • 归去来

    归去来

    常贵原本不打算回老家过春节的。年后单位要进行人事调整,常贵现在的岗位将纳入内部竞聘,虽说不是炙手可热,但确实有好些人对这个岗位觊觎已久,而且已经明显表露出了竞聘的意愿。常贵跟随领导多年,小殷勤颇得领导欢心,也曾经许诺过会想办法继续为他保住眼前的岗位,但毕竟空口无凭心里没底。眼下处处得小心翼翼,工作上更不能出一点纰漏,人际上必须尽量保持关系和谐,一些必要的感情投资还得趁早抓紧抓好——比如这过年的关系走动,不走人家会走呢。没想到,偏偏在这个当口,从未主动来过电话的父亲打电话来了:“们今年春节没有太多的事吧?娘很想们回来过个年。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落霞孤鹜

    落霞孤鹜

    民国初年,落霞和玉如本是两位苦命的女子,在留养院的相遇,自小与父母失散,被人贩子卖到官宦人家当仆人,不堪富贵人家的百般虐待,一心寻死的落霞,与童年丧母,受尽继母凌辱,被亲戚视为累赘的玉如,一见如故结拜成异性姐妹;可命运的捉弄却让她们爱上了同一个优秀男人江秋鹜,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写法,达到了“浑然天成而真切的”的境界,因此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就改编并拍成电影,由著名影后胡蝶主演。
热门推荐
  • 总裁孕妻:娇妻狠狠宠

    总裁孕妻:娇妻狠狠宠

    无缘无故有个孩子抱大腿是怎么回事?斗渣男,虐渣女要肿么破?慕心初第一次觉得,大脑不够用,还是抱一个金大腿快些。上金大腿之后。慕心初,“为什么我和你在同一个办公室?”陆御撤,“因为我们是夫妻。”夫妻便罢了了,为什么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屁孩。慕心初一脸的苦相,“陆御撤,你这个混蛋!”御撤,“基因太过于强大了。”
  • 青岛往事

    青岛往事

    本书通过一个个传奇人物生命中最鲜活的记忆,牵引出青岛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百余年的沧桑蜕变,有城市精神的坚守,异国文明的侵袭;百余位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搅动时局的政客,风雪闲情的文人;百余座城市记忆地标,有胶州湾的海浪,栈桥的黄昏,八大关的红瓦绿树……透过记忆的网,旧照片捕捉历史曾经的表情,是平静,是喜悦,抑或是沉重……
  • 弃妇不下堂

    弃妇不下堂

    一朝重生豆蔻年华,冯知乐表示自己压力有点大。姐妹情深成了镜中花,夫妻恩爱成了虚无缥缈又不切实际的憧憬,原以为的殷实娘家成了虎豹狼窝,一步步的把冯知乐推入了不可回头的深渊。重生而来的冯知乐表示不着急,她受到苦,流的泪,会一分一毫的全部讨回来,虐渣男,斗小人,一个也不会放过。她以为这一世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却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的生命里会出现一个强势又难缠的人。强势的吓人,难缠的烦人。某无赖表示:“以后你的仇就是我的仇,我的仇就是你的仇!”冯知乐:“……”
  •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本书是通过清末民·国初落魄小格格欧阳春雪灾难重重的童年和青年时情路的坎坷,直至到抗日战争爆发她走上革命道路,讲述她在这段动荡岁月里所经历的情感,家族恩怨,名族大义,本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时期的再现。欧阳春雪与教她的督军大少爷吴春林之间的感情纠葛;欧阳春雪家破为了给其弟弟治病,被骗买入京城大户王定义家为奴,被王家从国外回来的大少王英凯所爱慕;吴春林和王英凯是在国外的留学的同学,在一次王家举办的家宴上,看见了长大的欧阳春雪,旧情复发;吴春林的介入,引发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纷争,爱该何去何从?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欧阳春雪随王家人逃难路上与其家人跑散,路遇见几个去延安的大学生就随他们去了延安,她有了不一样人生,欧阳春雪在部队成长了起了,后为了给部队买药欧阳春雪再次返回北平,为了掩护药品被俘。吴春林被党派回北平参加营救欧阳春雪的行动……
  • 网游之掉级成神

    网游之掉级成神

    聂阳被驱逐出家族,进入游戏《九重界》意外升级一件装备,被杀后只会掉等级,不会掉落属性,升级后依旧能增加属性。别人升级变强,我掉级还能变强,且看我掉级成神。
  • 皇叔宠溺,狂妃太嚣张

    皇叔宠溺,狂妃太嚣张

    她对她掏心掏肺,不惜与所有人为敌。可她,却躲在她身后,笑着害死她母亲、长姐、兄长,抢了她的相公,让父亲身败名裂、蒙受千古奇冤……重新来过,姚清霜步步为营,救母亲,保长姐,护兄长,打小人,斗皇子,揭开她伪善的假面,再揪出她背后的主谋……不过一次意外的抢劫,她却招来一只冷面阎王对她百般调教……只是这阎王怎么有点甜?
  • 一个人的行走

    一个人的行走

    情在左,爱在右,转身进入婚姻却左右不是。林槿平淡却矛盾的婚姻生活,芳子欲罢不能的婚外情,而晓秋执迷于感情的是非之中......她们该如何走过这一段尴尬人生?简单平实的岁月一点点地淡去铅华,曾经的至情真爱在指间却日趋单薄与尴尬,细想来,这一路行去,彼此之间流失的岂止是语言与情感,也许更有的是营营役役的人生里你我的疼惜与眷恋。
  • 天道圣语

    天道圣语

    一人一魔法书,在这魔法世界之中,友情的背叛!爱情分离!生与死的别离。
  • 校草是个粘人精

    校草是个粘人精

    【正文已完结】五岁那年——慕小苏被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将一大包零食种在地上希望能长出零食树。自此,慕小苏便希望有一天能像电视里放得那样将夜景辰扑倒在地,狠狠的揍一顿。望着主动送上门来的人儿,夜景辰邪魅一笑,大手一楼。主动送上门的人儿,岂有不要之理?【读者群:239212759】
  • 哆啦A梦会修仙

    哆啦A梦会修仙

    一个过着平凡生活的上班族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没想到里面竟然放着一个哆啦A梦,而且还是一只会修仙的哆啦A梦。更神奇的是,这只会修仙的哆啦A梦,还告诉我们的主角一个惊天大秘密,那就是我们的主角竟然是当年给压在五行山下的孙大圣摘果子的那个牧童转世。惊讶之余,我们的主角便跟着这只会修仙的哆啦A梦踏上了修仙之旅。【本书QQ群:511324997。欢迎大家加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