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4100000027

第27章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却说丁谓揽权用事,与李迪甚不相协。谓擅专黜陟,除吏多不使与闻,迪愤然语同列道:“迪起布衣至宰相,受恩深重,如有可报国,死且不恨,怎能党附权幸,作自安计?”于是留心伺察,不使妄为。是时陈彭年已死,王钦若外调,刘承亦失势,五鬼中几至寥落,只有林特一人尚混迹朝班。谓欲引林特为枢密副使,迪不肯允。谓悻悻与争,迪遂入朝面劾,奏称:“丁谓罔上弄权,私结林特、钱惟演,且与曹利用、冯拯相为朋党,搅乱朝事。寇准刚直,竟被远谪,臣不愿与奸臣共事,情愿同他罢职,付御史台纠正。”这数语非常激烈,惹动真宗怒意,竟命翰林学士刘筠草诏,左迁迪知郓州,谓知河南府。翌日,谓入朝谢罪,真宗道:“身为大臣,如何与迪相争?”谓跪对道:“臣何敢争论?迪无故詈臣,臣不得不辩。如蒙陛下特恩赦宥,臣愿留侍朝廷,勉酬万一。”(居然自作毛遂。)真宗道:“卿果矢志无他,朕何尝不欲留卿。”谓谢恩而出,竟自传口诏,复至中书处视事;且命刘筠改草诏命。筠答道:“草诏已成,非奉特旨,不便改草。”(名足副实,不愧竹筠。)谓乃另召学士晏殊草制,仍复丁谓相位。筠慨然道:“奸人用事,何可一日与居?”因表请外用。奉命出知庐州。

既而真宗颁诏:“此后军国大事,取旨如故,余皆委皇太子同宰相枢密等参议施行。”太子固辞不许,乃开资善堂议政。看官!你想太子年才十一,就使天纵聪明,终究少不更事。此诏一下,无非令刘后增权,丁谓加焰,内外固结,势且益危。可巧王曾召回汴京,仍令参知政事,他却不动声色,密语钱惟演道:“太子幼冲,非中宫不能立,中宫非倚太子,人心亦未必归附。为中宫计,能加恩太子,太子自平安了。太子得安,刘氏尚有不安么?”(先令母子一心,然后迎刃而解。)惟演答道:“如参政言,才算是国家大计呢。”当下入白刘后。后亦深信不疑。原来惟演性善逢迎,曾将同胞妹子,嫁与刘美为妻,(银匠得配贵女,真是妻荣夫贵。)因此与刘后为间接亲戚,所有禀白,容易邀后亲信。王曾不告他人,独告惟演,就是此意。

过了天禧五年,真宗又改元乾兴,大赦天下,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元宵这一日,亲御东华门观灯,非常欣慰。偏偏乐极悲生,数残寿尽,仲春月内,真宗又复病发,连日不愈,遣使祷祀山川,病反加剧,未几大渐,诏命太子祯即皇帝位,且面嘱刘后道:“太子年幼,寇准、李迪可托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言至此,已不能成辞,溘然晏驾去了。总计真宗在位改元五次,共二十六年,寿五十五岁。

刘后召丁谓、王曾等入直殿庐,恭拟遗诏,并说奉大行皇帝特命,由皇后处分军国重事,辅太子听政。曾即援笔起草,于皇后处分军国重事间,嵌入一个权字。丁谓道:“中宫传谕,并没有权就意思,这权字如何添入!”曾正色道:“我朝无母后垂帘故事,今因皇帝冲年,特地从权,已是国家否运,加入权字,尚足示后。且增减制书,本相臣分内事,祖制原是特许。公为当今首辅,岂可不郑重将事,自乱典型么?”(理直气壮。)谓乃默然。至草诏拟定,呈入宫禁,刘后已先闻曾言,不便改议,就把这诏书颁示中外。太子祯即位柩前,就是仁宗皇帝。尊刘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中书、枢密两府,因太后临朝,乃是宋朝创制,会集廷议。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侧,垂帘听政。丁谓道:“皇帝幼冲,凡事总须由太后处置,但教每月朔望,由皇帝召见群臣,遇有大政,由太后召对,辅臣议决。若寻常小事,即由押班传奏禁中,盖印颁行便了。”曾勃然道:“两宫异处,柄归宦官,岂不是隐兆祸机么!”(名论不刊。)谓不以为然。群臣亦纷议未决。那知谓竟潜结押班内侍雷允恭,密请太后手敕,竟如谓议,颁发下来。大众不敢反对,谓很是得意。雷允恭即由是擅权。还亏王曾正色立朝,宫廷内外,尚无他变。

嗣封泾王元俨为定王,赞拜不名。元俨系太宗第八子,素性严整,毅不可犯,内外崇惮丰采,各称为八大王。(俗小说中误称德昭为八大王。)命丁谓为司徒兼侍中尚书左仆射,冯拯为司空兼侍中枢密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三人朋比为奸,谓尤骄恣。刘后因册立时候,李迪谏阻,引为深恨;谓事事欲取太后欢心,更因与寇准有嫌,索性将两人目为朋党,复添入迪、准故友,奏请一一坐罪。太后自然照允,即命学士宋绶草诏,贬准为雷州司户参军,迪为衡州团练副使,连曹玮也谪知莱州。王曾入语丁谓道:“罚重罪轻,还当斟酌。”谓捻须微笑道:“居停主人,恐亦未免。”曾乃不便固争。原来准在京时,曾尝将第舍假准,所以谓有此说。谓又授意宋绶,令加入“春秋无将,汉法不道”一语。绶虽不敢有违,但此处却还说得含糊。及草诏成后,谓意未足,竟提笔添入四语。看官道他甚么话儿?乃是:“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帝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致沉剧。”这种锻炼周纳的文字,颁示都中,都中人士莫不呼冤,也编成四句俚词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谓不恤人言,遣使促迪速行,又令中官赍敕诣准,特赐锦囊,贮剑马前,示将诛戮状。准在道州,方与郡官宴饮,忽郡卒入报中使到来,有悬剑示威情形。郡官却不禁失色,独准形神自若,与郡官邀中使入庭,从容与语道:“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中使无可措辞,及登堂授敕。准北面拜受,徐徐升阶,邀中使入宴,至暮乃散。中使自去,准亦即往雷州。

是时真宗陵寝,尚未告成。命丁谓兼山陵使,雷允恭为都监。允恭与判司天监邢中和往勘陵址,中和语允恭道:“山陵上百步,即是佳穴,法宜子孙。但恐下面有石,兼且有水。”允恭道:“先帝嗣育不多,若令后世广嗣,何妨移筑陵寝。”中和道:“山陵事重,踏勘复按,必费时日,恐七月葬期,不及遵制,如何是好?”允恭道:“你尽管督工改筑,我走马入白太后,定必允从。”(心尚可取;迹实专横。)中和唯唯而退。允恭即日还都,进谒太后,请改穿陵穴。太后道:“陵寝关系甚大,不应无端更改。”允恭道:“使先帝得宜子孙,岂非较善?”太后迟疑半晌,复道:“你去与山陵使商议,决定可否?”允恭乃出语丁谓。谓无异言,再入奏太后。太后才准所请,命监工使夏守恩领工徒数万名,改穿穴道。起初掘土数尺,即见乱石层叠,大小不一。好容易畚去乱石,忽涌出一泓清水,片刻间变成小池,工徒大哗。夏守恩亦觉惊惧,不敢再令动工,即遣内使毛昌达奏闻。

太后责问允恭,并及丁谓。谓尚袒护允恭,但请另遣大臣按视。王曾挺然愿往,当日就道。不到三日,即已回都;时已近夜,入宫求见,且请独对。太后即召曾入内。曾叩首毕,竟密奏道:“臣奉旨按视陵寝,万难改移。丁谓包藏祸心,暗中勾结允恭,擅移皇堂,置诸绝地。”(此是王沂公用诈处,但为锄奸计,不得不尔。)太后闻言,不由的大怒道:“先帝待谓有恩,我待谓亦不薄,谁知他却如此昧良。”随语左右道:“快传冯拯进来!”未几冯拯进见,太后尚怒容满面,严谕冯拯道:“可恨丁谓,负恩构祸,若不将他加刑,是没有国法了!雷允恭外结大臣,更属不法,你速发卫士拿下丁、雷,按律治罪!”冯拯听了此旨,几吓得目定口呆,不能置词。太后复道:“你敢是丁谓同党么?”(一语惊人,使冯拯无可置喙。)冯拯忙免冠叩首道:“臣何敢党谓?但皇帝初承大统,即命诛大臣,恐骇天下耳目,还乞太后宽容!”(仍是庇护。)太后听了,面色少霁,乃谕道:“既这般说,且去拿问雷允恭,再行定夺。”

拯乃退出,既遵旨将允恭拿下,立即讯鞫定谳,勒令自尽。邢中和一并伏罪。并抄没允恭家产,查出丁谓委托允恭,令后苑工匠造金酒器密书,乃允恭托谓荐保管辖皇城司及三司衙门书稿,并呈太后。太后召集廷臣,将原书取示,因宣谕道:“丁谓、允恭,交通不法,前日奏事,均言与卿等已经议决,所以多半照允。今营奉先帝陵寝,擅行改易,若非按视明白,几误大事。”冯拯等俯伏道:“先帝登遐,政事统由丁、雷二人解决,他尝称得旨禁中,臣等莫辨虚实。幸赖圣明烛察,始知奸状,这正是宗社幸福呢?”(急忙自身卸火,这是小人常态。)当下召中书舍人草谕,降丁谓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这谕旨榜示朝堂,颁布天下。擢王曾同平章事,吕夷简、鲁宗道参知政事,钱惟演为枢密使。夷简系蒙正从子,从前真宗封岱祀汾,两过洛阳,均幸蒙正私第,且问蒙正诸子可否大用?蒙正答称:“诸子无能,惟侄夷简有宰相才。”及真宗还都,即召夷简入直,累擢至知开封府,颇有政声,至是乃入为参政。宗道曾为右正言,刚直无私,真宗尝称为鲁直,故此时连类同升。王曾即请太后匡辅新君,每日垂帘听政,太后方才允行。

先是丁谓家中,有女巫刘德妙,尝相往来。德妙颇有姿色,与丁谓三子通奸,谓却未曾察悉,但教他托词老君,伪言祸福,借以动人。于是就谓家供老君法像,入夜设醮园中,每至夜静更深,往交欢,仿佛一对露水夫妻。(得其所哉!)雷允恭亦尝至谓家祈祷。及真宗崩后,德妙随允恭入宫,得谒太后,应对详明,谈宫中过去事,无不具知,引得太后亦迷信起来。(刘后聪颖,亦着鬼迷,况寻常妇女乎?)德妙又持龟蛇二物入内,绐言出谓家山洞中,当是真武座前的龟蛇二将。谓又作龟蛇颂,说是混元皇帝,赐给德妙,(俗称龟蛇相交,德妙与通奸,应有此赐。)太后亦将信将疑。至谓已坐罪,乃将德妙系狱,令内侍刑讯。德妙一一吐实,当然坐罪,并贬谓为崖州司户参军。谓子奸案并发,一并除名。学士宋绶奉旨草诏,首四语即为“无将之戒,旧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赦。”朝论称快。(报应何速?)

谓窜谪崖州,须经过雷州境内,寇准遣使持一蒸羊,作为赠品。谓领谢后,且欲见准,准固辞不见。家僮谋刺谓报仇,准不许,杜门纵家僮饮博,及谓已去远乃止。时人为之咏道:“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两语传诵不衰。(观过知仁,于此可见?)越年,准徙为衡州司马,尚未赴任,忽患病剧,即遣人至洛中取通天犀带,沐浴更衣,束带整冠,向北面再拜,呼仆役拂拭卧具,就榻而逝。这通天犀带系太宗所赐,夜视有光,称为至宝,准因此必欲殓葬。返柩西京,道出公安,人皆路祭,插竹焚纸。逾月枯竹生笋,众因为之立庙,号竹林寇公祠。准少年富贵,性喜豪奢,往往挟妓饮酒,不拘小节。有妾茜桃以能诗名。准殁后十一年,始奉诏复官,赐谥忠愍。丁谓在崖州三年,转徙雷州,又五年复徙道州。后以秘书监致仕,病殁光州。尚有诏赐钱十万,绢百匹,这且无庸细表。

且说乾兴元年十月,葬大行皇帝于永定陵,以天书殉葬,庙号真宗。越年改元天圣,罢钱惟演为保大节度使,知河南府,冯拯亦因疾免职。复召王钦若入都,用为同平章事。钦若复相两年,旅进旅退,毫无建白,只言:“皇上初政,用人当循资格,不宜乱叙。”编成一幅官次图,献入宫廷,便算尽职,未几病逝。仁宗后语辅臣道:“朕观钦若所为,实是奸邪。”(少年天子,便识奸邪,仁宗原非凡主。)王曾答道:“诚如圣谕。”仁宗乃擢参政张知白同平章事,召知河阳军张为枢密使。从前太后微时,尝寓家,待遇甚厚,因此得被宠命。枢密副使晏殊上言:“勋绩,不堪重任。”大拂太后本意。既而晏殊从幸玉清昭应宫,家人持笏后至,殊接笏后,怒击家人,甚至折齿。太后有词可藉,遂遣殊出知宣州。(晏殊亦太粗莽,太后实是有心。)别令学士夏辣继任。辣小有才,善事逢迎,因得迁副枢密。太后称制数年,事无大小,悉由裁决,虽颇能任贤黜邪,总不免有心专擅。

一日,参政鲁宗道进谒,太后忽问道:“唐武后何如?”宗道知太后命意,亟正笏直奏道:“武后实唐室罪人。”太后复问何故,宗道又申奏道:“幽嗣主,改国号,几危社稷,尚得谓非罪人么?”太后默然。嗣有内侍方仲弓,请立刘氏七庙,太后召问辅臣。大家尚未发言,宗道即出班前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刘氏若立七庙,将何以处嗣皇?”太后为之改容,乃将此议搁置。会两宫同幸慈孝寺,太后乘辇先发,宗道上前挽住,并抗言道:“夫死从子,古有常经,太后母仪天下,不可以乱大法,贻讥后世。”语尚未毕,太后即命停辇,待帝驾先行,然后随往。还有枢密使曹利用,自恃勋旧,气焰逼人,太后亦颇加畏重,第呼他为侍中,未尝称名。独宗道不少挠屈,会朝时辄据理与争,于是宫廷内外,赠他一个美名,叫作鱼头参政。小子有诗咏道:

赵宗未替敢尊刘,扶弱锄强弭国忧。

鲁直当年书殿壁,如公才不愧鱼头。

天不假年,老成复谢,不到数载,宗道等又溘逝了。

刘太后垂帘听政,多出丁谓、雷允恭之力,故丁、雷二人,得以重用,微王曾之正色立朝,恐萧墙之祸,亦所难免。或谓宋室无垂帘故事,曾何不据理力争,为探本澄源之计,乃仅齿斤齿斤于一权字,究属何补。至若准之再贬,又以居停之嫌,不复与辩,毋亦所谓患得患失者欤?不知此王沂公之通变达权,而有以徐图挽救者也。假使操切从事,势且遭黜,徒市直名,何裨国事?试观丁谓之终窜穷崖,雷允恭之卒归赐死,乃知沂公之才识,非常人所可几矣。贼臣已去,而吕、鲁等连类同升,鱼头参政,才得成名,而刘太后亦有从谏如流之美,史家或归美鲁直,实则皆沂公之功,有以致之。故本回实传颂沂公,而鲁参政其次焉者也。

同类推荐
  • 孝文帝生母生父之谜

    孝文帝生母生父之谜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八月初的一天下午,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皇宫太华殿正北临墙的床榻上端坐着一个年轻人。他上穿黑色窄袖袄,下着连裆宽腰黑裤,足登高鳓黑靴,腰系绛色蹀躞带,头戴尖顶黑虎皮混脱帽;脑后拖着一尺多长的辫子,富有棱角的五官和整个脸如雕刻而成,面色黝黑,立眉若墨,深棕色眸子射出明亮、如锥的光,手中的奏折上下移动着,在心里暗叫着:舅父,你竟敢违我诏令,贪赃枉法?此人便是北魏(南北朝时北朝魏国的简称)第六代皇帝史称孝文帝的拓跋宏,鲜卑族人,今年二十三岁,已亲政九年。
  • 煤海新歌

    煤海新歌

    王秀河和他的伙伴们,自1996年7月1日张集矿井破土动工以来,经过了五个年头的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拼搏,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巍然屹立,高耸入云的主、副井架,银灰色的办公大楼,国内领先的现代化110KV变电所和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井口选煤厂,交相辉映,各显雄姿;职工宿舍楼、生活设施、餐馆、宾馆鳞次栉比;工业广场绿树成行,绿草茵茵,好似花园;整个矿区生产、生活设施建筑错落有致,生气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绑嫁

    绑嫁

    一桩惊天奇案催生出一段旷世绝恋,“拍案惊奇”的背后,欲望在灼烧,人性在沦陷,看都市人还剩下多少信仰?三盅新现实主义风格都市丛林三部曲收官之作,一部血淋淋的现实主义绝唱。
  • 小锅饭

    小锅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所有的奇迹,就是我向你走去,你向着我走来。”众神只管掷骰子,才不管我们想不想玩这场游戏。他们打算将爱情从笼中释放,结果是好是坏,就看它获释时风向是怎么吹的。多年前,她和男孩一起在索里亚小城长大,然而还未等他说出心中的话,他就去了远方。当他们再次相逢在彼德拉河畔,千百次,她想握住他的手,却又临阵退缩。她爱他,却不知如何启齿。直到有一天,女孩在彼德拉河畔开始哭泣。本书为经典爱情寓言,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并称为两大爱情史诗,41种文字畅销44国,销量超1000万册;位列黄磊、胡歌等明星的书单。
热门推荐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穿越之逗趣田园

    穿越之逗趣田园

    田园风光无限好,一对逗趣小冤家。种种田,斗斗嘴,人生真美好,咋个突然变样了,小竹马要战斗,我是你的小钱粮!你负责前面拼杀我负责种田养家,你负责国,我负责家。穿越种田女人生大逆袭!
  • 张家生死簿

    张家生死簿

    【耽美/修仙历险/剧情大于感情】 兰阳张氏第一代家主张千诚书写了生死簿,得而掌控轮回生死。而天母却因不满绝对权威被平分,降下了足以毁灭一切的石板意图重塑人间。张千诚在石板即将摧毁一切的时候,毅然决然举起了自己的双手,万钧之重,三魂尽散,而肉体却独独撑住了这块石板。自此,他沉默了三千年。三千年光阴,三千年人世繁华,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皆与他无关。他在苦撑,也有人在苦等。故事从三千年后张千诚的转世——张忱翊诞生,开始讲起。
  • 仙道血行

    仙道血行

    这是一个小人物在修仙界挣扎奋斗的故事,没有金手指,没有外挂,本以为只能平平淡淡过一生,却因为一场天大的机缘,让这个小人物的心思有活络了起来。ps:说明一下,这里没有金手指是指没有掌天瓶那种级别的玩意,不知道特殊功法到底算不算金手指
  • 清穿孝昭仁皇后

    清穿孝昭仁皇后

    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史册记载乃辅臣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她出身高贵,却仅在康熙后宫昙花一现,在皇后之位不到一年便香消玉殒。当来自现代的灵魂占据了这具身体,当四阿哥不再是德妃的孩子……容凰发誓,她一定要摆脱原定剧本中无子早逝的悲剧。
  • The Great Controversy

    The Great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单飞

    燕单飞

    “我听说,逍遥谷之前是被九王爷灭门,而你,就是剩下的最后孤女。不知道你进宫,是否是为了复仇?”她指甲掐进肉里,面上笑着道:“您怕是听岔了,我乃穆不复,即将成为大赢朝最受宠的妖妃。”筋脉尽断,双腿尽毁。一场灭门,她心如死灰。一场交易,她入宫为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单飞....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凤归四时歌

    凤归四时歌

    他,飞蛾扑火,纵死不悔;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她,身负使命,千年轮回;凤凰浴火,涅槃重生。他,天命之子,纵横天下;似是无情,并非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