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400000005

第5章 “昨夜星辰昨夜风”

一个人即使在凄苦的日子里,也会有难得的温馨。

对一个差不多失去一切的人来讲,哪怕这种深秋里的暖意,是短暂的,瞬间即逝的,也是极其宝贵,值得珍惜的。虽然只是片刻的宁馨,但在这个人的记忆中,常常起到砥砺的作用,是难以忘怀的。正如李商隐那首《无题》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每当想起来这些往事,就会有一种期待、一种鼓励油然而生。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很可能忧患重重、苦难频频,但我坚信,没有走不出的绝望低谷,没有受不完的无尽厄运。所有的快乐,所有的痛苦,都会成为过去,都会成为或甜美的、或艰涩的“昨夜星辰昨夜风”。

想到这里,也就豁然。

没有在大山里迷过路的人,很难想像在抬头不见天日的密林中,见到满天星斗时,那种得以生还的希望,那种重新有了支撑着往前走去的信心的一刹那间的感触,这就是活着是件多好的事,要活下去,活下去,便是那仿佛昨夜的星辰,留给我一生的启示。

每当想起闪烁的满天星斗,于是,那满岭满谷的云雾,那晓风残月的山乡,那炊烟缭绕的农舍,那坎坷难行的小路,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鸡鸣犬吠的苗寨,那衣裙飘曳的少女,那余韵悠远的村歌,以及鹁鸪的啁鸣、秧鸡的呼唤、粑粑的香味、水碓的声响,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那一水墨画——苗乡秋色,是那些年里最能使感知人间亲切的图画。

也许,越是接近自然的人,也越是率真,越是远离尘嚣的人,也越是拥有一份无矫情的善良。我所结识的那些连县城都没到过,连普通话都说不大来的,深山密林里的苗族同胞,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朴的百姓了。

李义山在他的这首题名《无题》七律中,那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当然是诗人爱的感受。但这种无须语言阐述的境界,也是我在苗乡时,和那些老乡交流中的切身体会。如果没有乡亲们的那种关护、同情,没有那种值得一个人在世间活下去的温馨、真情,没有那种无言的然而在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支持、鼓励……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革命”者的永无止境的撕咬,我怀疑我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在那个十年里,当我被斗争搞得穷于应付,搞得疲惫不堪,只有在苗乡的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中间,困顿之极的身心,得以宁静一会儿,憩息一会儿。人,最好不要倒霉,然而,一个人,要不想倒霉,又谈何容易?倘若你比较地正直,又比较地不聪明,既不善于避开来势凶险的大张挞伐,又不会,也不肯找一个替死鬼把他推上断头台,自己得以脱滑。那么,你就难逃一劫,说不定永劫不复。

其实,我也发现,命运蹭蹬,已是常事,大多数人都不能幸免,不过初一和十五之别罢了。只是一下子打入“另册”,由人变为非人,由“人民内部”成为“敌我矛盾”,那种失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加之又有一些聪明的人跟你过不去,或者很过不去,把你踩在烂泥里,还倒上一桶污水的时候,所有你的同事、朋友,一下子来不及地远离了你。你所接触到的目光,无不异样地充满敌意地打量着你,那日子就变得相当相当地难熬了。

那时,我在贵州的山区里,一个新建铁路的工地上“劳动改造”。一次偶然的事件,在晚秋的丘陵地带里,并不是很稠密的树林里,竟迷失了方向,差一点点也许永远走不出来。其实,我是不怎么相信“人性恶”这一说的,但是,一旦,人性的恶因素被释放出来,在那个把捉弄人当做游戏的十年里,将我这样一个“另册”的人,丢在这个荒无人烟的长满次生林的山丘里,扬长而去,留给你足够走上一夜一天的山路回到工程队,也是一种很优厚的“虐待”了。尽管他们告诫我,找根结实的打狗棍,免得碰上林子里蹿出来的野物。

这一点,我倒坦然,这里山并不高,林更不密,凶猛一点的野兽,无法存身。何况由于修路,开山放炮,早将它们吓到更深的山林里去。相比之下,动物的恶,与人类之恶,似乎还要来得直接些,不弯弯绕,不假惺惺。它们残忍,但不伪善,它们挑衅,但不装蒜。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甚至觉得这些有可能攻击人类的动物,要比想方设法让你活得不自在的人,坦荡得多。吃你,就是吃你,不那么恶到吃你的同时,还要你被吃是心甘情愿,而且,吃你的同时,还要消遣你,让你没完没了地痛苦。

事后想起来,在那个十年里,许多花样百出的整人名堂,实实在在是人类恶之大发作、大表演。

林彪逃跑了,折戟沉沙,温都尔汗,其实这本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但一级一级地内部传达下来,鸡毛令箭,层层加码,传达的这个行为本身,倒弄得比传达的内容还神秘。到后来,小道消息满天飞,基本上等于全民都知道了,这位副统帅摔死在沙漠上了,还要神乎其神地稿成绝密的样子。于是,传达演变成一种仪式。谁有资格先听,谁有资格后听,谁有资格小范围听,谁有资格大范围听,便成为某种精神享受的待遇。听了什么是无关紧要的,先听这个事实,脸上立马挂着一副优越,也能快活上好几个钟头,好几天。这一方面是中国人特别容易满足,另一方面,中国人但凡发现有一人不如他的,就会得意,就会狗脸生霜,就会对不如他者作威作福。

于是,像当时我这样没有资格听的,便是等而下之的贱民了。

中国的许多无聊和残暴,都是由此产生,我看到我那个施工小单位,舍我以外的百把个人,紧急集合,都拉到荒山野岭之上,四周布满民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煞有介事地在听支部书记传达这份中央文件。显然,这种森严壁垒的防范措施,只是针对我一个人的。当时国内外的敌对反动势力,再奔波也不会到这荒山野岭、穷乡僻壤,来窃取这个情报的。不知哪位革命同志出了个主意,若是将我弄到一个距离较远,一时半会儿怎么也走不回来的地方,那他们学习讨论,就可以不必忌讳泄密了。

于是,半夜里,把我叫醒,上了一辆蒙着篷布的卡车,也不知开了几许路程,让我下车。然后,于黑暗中,那车又颠簸着离去了。我一个人不辨东西地直坐到天色微明,才辨别出是废弃的采石场工地。

因为他们料到,如果我不傻到非饿死在这荒山里的话,就只有乖乖地往回走。时间都给我计算好了,抄近路,也得一天功夫,顺大道,两天也未必走回单位。而且,他们料得更准的,如同在一个无形的牢网之中,我无论怎样挣扎,也休想扑腾出这份严密的控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回去继续接受这份“劳动改造”。因此他们相信:第一,我不会跑掉;第二,我必然要有求生的本能;第三,如果真是出意外,那是我的事,一个大活人,会摔死在崖坎上?会淹死在河沟里?会被山里的狼或者什么野物吃了?

人把人不当人的最残酷之处,就是从折腾别人、制造痛苦中取乐,而且还能心安理得。

贵州的山,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或碧绿青葱,树深草长,或层层梯田,水平如镜。我一面走一面恨我自己之软弱,是脚尖朝着我不愿意的方向走去,而不是脚跟背对着远走高飞。为什么就没有那股悖谬的勇气,偏不按他们规定的道儿走?干吗要就范呢?至于杀头吗?

等我发现抄近路,在山间小径走着,愈来愈狭窄、愈陡峭,愈来愈不像一条路的时候,已渐渐走入浓荫蔽日、肃杀阴森的密林中去,那气势便有点毛骨悚然了。其实,这时脚下的路,实际上倒是跳出这张无形的网,反方向地越走越远。分明明朗的晴天,雨滴飘然而至,树叶纹丝不动,却有飕飕凉风,连空气也变得原始、生野,周围的响动、声音也十分的陌生了。

糟了,我想我是迷路了。

更糟的是,从天亮到此刻日头偏西,不但粒米不曾打牙,连口水也没喝过。

按说,一个活人在森林里,是不应该饿死的。但我想,倘不饿到快死的程度,倘有一线生机,还是下不了狠心张嘴去吞噬那些苦涩的浆果和爬行的虫豸。既然我还能支撑,那我就必须走出绝境。我知道,碰上这种鬼打墙的事情,也许绕来绕去,走的全是冤枉路。唯一的办法,应该停住脚步,节省体力,冷静下来思考出路。可深秋的夜晚里,从树顶上看到的星辰,从树隙中吹来的凉风,你想到的不是李商隐的那句美不胜收的诗,而是那份饥渴难忍,那份孤寒凄冷。那份说来也不怕丢丑的死亡恐惧,更煎熬着毫无出路的我。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继续摸索着前进,至少死和活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但一步一步走下去,却太艰难。最后,精疲力竭的我,在渐渐黑得什么也分辨不清的山林里,只好四脚落地爬行。终于,连爬也爬不动了。我不知道那时那刻的我,离死亡还有多远?不过,我相信,真到了临近死的时刻,对死的威胁,倒是渐次地淡漠了。

就在这一刹那,远处传来了我此生中所听到的一首最美的歌。

我知道那是苗歌,那是苗乡青年男女,在收获季节以后,谈情说爱的情歌。这歌声便成了我前进的方向,不管脚下是不是路,直奔过去。其实,距离并不很远,隔座山而已。细细琢磨,人生有时如同迷路,悟过来,告别那永远也走不到头的路,也只是一步之遥罢了。

于是先闻到了烧茅草的烟味,接着看到了篝火的光亮,随后,是幢幢人影。我肯定是再无半点力气了,才喊了两声便跌倒在沟坎里。等我睁开眼,已发现我躺在窝棚中的一堆干草上,一盏马灯映亮了围着我的几张年青男女的脸。这之中,有我熟悉的,也有我陌生的面孔。

那个夜晚,是我这一生中最温馨的记忆。

不仅仅是温饱,人除了这个基本需求以外,还会渴望一些别的什么。那篝火堆里烤得滚烫的红苕,那瓦罐里的新米粥,那水壶里家酿的糯米酒,当然是无与伦比的甜美,至今回忆起来,点点滴滴,犹在心头。但永不能忘怀的,是他们把我当做朋友看待,而不是必须加以戒备防范的敌人。尽管他们其中也有人知道我是谁?我怎么回事?但他们只字不谈那些恼人的话题,一个劲儿地劝我吃,劝我喝,言语变得十分多余。

等我吃饱了,喝足了,向他们打听回去的路线时,他们惊讶地打断了我的话,不让我说下去。那意思我完全懂得,你好不容易摆脱那些总在设法折磨你的人,干吗还要自投罗网呢?

那种不快活的日子,还没过够吗?

你为什么偏要回去呢?你愿意上哪儿,就上哪儿!就是不能再回到你那个老地方!

那几个苗族青年劝过我来着,是的,我也在灵魂中拷问着自己,我干吗一定要回去呢?

尽管我答应了这些善良的人,我不,我绝不;等我告辞了这些殷勤的、好客的、特别富于同情心的人,重新上路的时候,篝火已成残烬,东方开始放亮。我能感觉到站在山坡上的人,那一份期待,然而,我还是走上了我不情愿,也是这几位朋友们不希望我走回去的路。

是与生俱来的怯懦么?

是那无形的网,不但拘紧了身体,还束缚死了那颗心么?

我一边走,一边诅咒自己,中国这么大,世界这么大,你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突破的勇气呢?当我执笔回叙这段往事的时候,不禁怀疑,谁能保证不会再碰上这类那类十分的勉强,十分的别扭,乃至于以笑着的面孔要你接受的屈辱、作弄、践踏、蹂躏呢?是否有勇气大声吼出一个“不”字来,跳出罗网,义无反顾,掉头而去?我敢说,那束缚得太久,形同阉割的心,也许未必生得出这份胆量呢!

也真可悲!不是吗?

那么,读者朋友,我想请教,你呢?

同类推荐
  •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

    《悲伤的迪尔德丽》是约翰·米林顿·辛格和叶芝共同完成的著名爱情悲剧。它改编自爱尔兰神话中迪尔德丽和康纳尔王的传说。迪尔德丽出生时,便有预言说,她会出落为美人,有卷曲的黄色发辫和迷人的灰绿色眼睛,但国王和领主们会为她发动战争……迪尔德丽长大后,康纳尔王要娶她做王后,但她却有了情人纳西。于是,康纳尔王派兵杀死了纳西三兄弟。最后,迪尔德丽在他们的坟前自刎而亡。此剧是一部辛格生前未完成的三幕悲剧,后来由叶芝和辛格的遗孀莫莉·奥尔古德继续完成。
  •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每一段时光都是限量版(唯美阅读)

    每一段时光都是限量版(唯美阅读)

    本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这里有体会幸福的生活感悟、有涤荡心灵的历练、有战胜挫折的勇气、有闪烁光辉的美德、有发人深思的人生智慧、有温馨感人的爱情、有荡气回肠的亲情……每则故事后还附有画龙点睛的哲理启示,帮助读者拨开理论的迷雾,直人心灵,获得人生感悟,轻松愉快的找到幸福和成功的答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色至尊之鬼医千冶

    绝色至尊之鬼医千冶

    十年前,她家破人亡,曾经的天之骄女,被迫逃离家乡,亡命天涯。十年后,她带着一袭风华,重新踏足中原。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脚踩渣男手撕白莲,一步步扭转乾坤,揭露出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ps:本文主线复仇,感情戏不多,不喜勿入,不接受喷子撕逼,谢谢配合
  • 淡渍堂三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淡渍堂三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淡渍堂三种》由文选、剧选、诗选三部分组成。文选收录了作者关于戏曲理论研究的一些文章,剧选收录了《海陆缘》、《青萍剑》、《合银牌》、《琵琶记》、《刘青提》,这些剧本都是从古典名著、传统剧目改编或改写的,诗选收录了作者100多首诗词,重在表现作者的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
  • 贫僧法号不群

    贫僧法号不群

    “多谢救命之恩,可问大师法号?”“贫僧法号不群!”“大师救人无数,可谓功德无量。”“哪里哪里……”岳池一脸慈祥,缓缓收起了袖中的短刀……口蜜腹剑伪君子,笑里藏刀假善人。这是一个无恶不作之人混迹佛门的故事……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快穿之病娇男配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配不好惹

    本文又名“女神总想捅死我”“病娇男配的攻略日记”,作为一个拯救主神的黑暗之魔,遇神杀神,遇魔吞魔,挡路的男女主拆了当球踢……当然,上面只能想想!为了搜集灵魂碎片,她穿越大千世界,却不小心遇上了某病娇男配。从此,她总是“偶遇”腹黑,呆萌,软弱,霸道,冷酷,妖孽……她为了完成目标,他却只为总有一天……圈养她!当一切真相大白,谁知却又是你非你,我非我……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靳先生你那么甜

    靳先生你那么甜

    她是他一颗糖就骗到手的女人,也是他用一辈子放在心尖上宠的靳太太。初遇时,她家道中落,为了借钱四处奔走最后低血糖倒在了路边,他犹如天神下凡递给她一颗糖,然后她就乖乖跟他走了,再后来她成了他的靳太太,一个只会吃,只会喝,只会撒娇的靳太太。靳先生表示,我可能娶的不是老婆,我是养了个女儿。本以为是互不干涉的婚后生活,没想到靳先生开启了情话模式:你喜欢草莓味,我喜欢草莓味的你。早知道我会这么喜欢你,那时我就应该向全世界宣告你是我的靳太太。杳杳,我生命中有很多巧合,唯独你是那个不期而遇……
  • 撞鬼就升级

    撞鬼就升级

    天地异变,灵气复苏,魑魅魍魉倾巢而出,人间转眼炼狱。孔儒发现只要恶鬼攻击自己,自己就能够变得更强。快看,那里有只鬼还是火属性的,让我们轻轻地靠近。““抗火性+1。”“抗火性+1。”“恭喜获得,特殊技能御火术。”在这个鬼气纵横的时代,看我一个人砍翻这炼狱……Ps:跟风作品,轻松向,微恐怖,不要害怕,快来怼。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