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300000017

第17章 执着追求(10)

野鸡像预感到了危险,“扑棱棱”展翅飞走了。

“真是一只漂亮的野鸡呀!”亨利叹息道。

“爸爸,咱们在这里等它好吗?”弗雷迪天真地说。

“孩子,它不会回来了。”爸爸微笑地拍拍他的小脑袋。

“不,它一定会回来的!”弗雷迪倔强地说。

“那好吧,我们就听从弗雷迪阁下的意见,恭候野鸡皇后驾临吧。”爸爸知道弗雷迪的倔脾气——想做的事一定不会放弃,便幽默地答应了他。事实会让他改变主意的。

父子俩埋伏在一片灌木丛后,枪口指向野鸡曾经落脚的草丛。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流逝了,落日西沉,橘红色的余晖染红了青翠的山林,森林已经开始变得沉寂,偶尔传来几声归巢的鸟鸣。

亨利有些焦急,天眼看就擦黑了,那只该死的野鸡却踪迹皆无,他担心自己的弗雷迪受不了森林的寒冷。

他想劝弗雷迪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扭头一看,弗雷迪趴在那里,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前方,似乎在遐想着什么——看来他又沉迷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了。

亨利正要推醒他,弗雷迪忽然低声叫道:

“爸爸快看,来了!”

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惊喜。

亨利抬头一看,那只鲜艳的野鸡果然翩翩而至。

亨利来不及夸奖孩子的直觉和惊人的判断力。他瞄准目标,“砰!”放了一枪。

野鸡应声落地。弗雷迪欢快地一跃而起:“打中了!”

这是弗雷迪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狩猎活动。在这段美妙的时间里,他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想像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过人的耐力。

1905年,弗雷迪的学生时代开始了。

他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习认真,但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惟一可以让他感到骄傲的,就是自己的足球踢得很好。

如果走进他的卧室,你会以为误入了杂货间:房间里的桌上、床上、地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零碎东西,母亲给他收拾整齐后,不久就又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最后,母亲不得不在他卧室醒目的地方贴上字条,上面写上“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保持整洁”之类的话。

对于弗雷迪来说,这些字条无异于废纸,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但有一条座右铭弗雷迪一直铭记在心:“创办事业不一定非要抱着希望,也不一定非要成功才能坚持下去。”

这句话是荷兰共和国的创立者威廉说的。

1911年,弗雷迪迷上了化学实验,这下,家里可遭了殃。母亲形容他“像疯了一样”,为了做实验,他把家里的煤气炉、油灯、器皿都变成了实验的“牺牲品”。

1920年,弗雷迪考入巴黎工业理化学校。

对弗雷迪来说,巴黎工业理化学校无异于科学的圣地。放射线的发现者皮埃尔·居里夫妇就是在这里进行他们举世闻名的研究工作的。

弗雷迪在工业理化学校学习1年后,需要在物理和化学中任选一门作为主修课程,他选择了物理。因为他崇拜的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在该校继任着皮埃尔·居里的教授工作。

弗雷迪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实验才能,连朗之万也时常称赞他是最优秀的学生。

1923年,弗雷迪毕业了。

有了工程学学士学位,他想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由于居里夫妇和朗之万的熏陶,他又希望在学术气氛中进行独创性的研究工作。

弗雷迪找到了朗之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朗之万听后,对他的求学态度很赞成,他决定把弗雷迪推荐给居里夫人做助手。

但朗之万以科学家的坦诚告诫弗雷迪说:

“在大学里工作你有一个很不利的条件,你既不是高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也不是巴黎大学的毕业生,是不合一些大人物的口味的。如果你要让别人接受,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科学要求你全力以赴,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它,并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教授的话一直激励着弗雷迪,每当他的事业受挫或受到人为的迫害时,他的脑海里就涌现出教授的谆谆教诲,从而促使他从颓丧中奋起。

居里实验室

能够做玛丽·居里的助手,弗雷迪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童年时,居里夫妇对科学的伟大发现就给弗雷迪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6岁那年,弗雷迪在一本通俗杂志《大众读物》上读到了介绍居里夫妇的文章,那时他已经能断断续续地看些书了。

《大众读物》上刊登了一幅居里夫妇工作的照片:玛丽·居里正面坐在工作台旁,左手拿着一个烧瓶。她的丈夫皮埃尔站在一旁,胡子长长的,右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两人显然正在研究着什么。

弗雷迪拿出剪刀,仔细地将这张相片剪了下来,还让姐姐玛格丽特做了一个精致的镜框。

在弗雷迪的心目中,居里夫妇像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圣人,能够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是弗雷迪童年时的奢望。

从小学直到工业理化学校毕业,这张相片一直跟随着弗雷迪,伴随着他逐步走向成熟。

现在,自己竟能够到居里夫人的身边,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怎能不让弗雷迪激动呢?

居里夫人约见他的地点就是镭学研究所自己的实验室。

1924年11月21日上午11点,弗雷迪里克·约里奥身着一身崭新的军服,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到居里夫人的书房前。

约里奥所以戎装在身,是因为他刚完成在炮兵预备队的军训生活,他想:合体的军服或许能让居里夫人联想到自己是个训练有素的人。

虽已近正午,天仍寒气逼人,朔风刺骨,刀子般割痛了约里奥的脸颊。他站在门前,不住地打着哆嗦。

约里奥的心像有只小鼓般敲个不停——这位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怎样看待自己呢?

他终于抬起手臂,敲开了居里夫人的房门。

首先映入约里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办公桌和几只排满书的橱子,以及两张椅子。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约里奥没有料到,这位令人崇拜的伟人,书房陈设竟如此简单。

桌子的一边,坐着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灰白的头发,不到60岁的人看上去像有70开外,苍老而神色疲惫。一身黑色的衣服衬得她的脸色更加苍白。

只有一双晶莹、敏锐的眼睛使人联想到这个瘦弱的躯体里包含着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这就是居里夫人。

她和蔼地冲约里奥点点头,请他坐下。

居里夫人的友好态度打消了约里奥的紧张情绪,他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做了一番介绍。

居里夫人注意地听着。

实际上,朗之万早已就约里奥的聘用问题和她做了一次长谈,早在约里奥进来之前,她已经决定要任用他了。

约里奥讲完后,居里夫人微笑地说道:

“好了,小伙子,你被录用了,”她顿了顿,接着说,“我希望你能很快熟悉自己的工作。”

约里奥的工作开始了。

他的薪水很微薄,仅能支付必要的生活费用。

生活上的拮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放射线一窍不通。

有一天,约里奥在实验室的手足无措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注意。

她走到这个年轻人面前,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

“约里奥,你要想有所作为的话,必须提高自己,仅有一个学士学位是不够的。”

居里夫人的话增加了约里奥的压力,他觉得自己该拼一拼了,他要在短时间里掌握放射线的知识,并尽可能早地再获得一个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约里奥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开始了。

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他都利用上了,忙得不可开交。后来约里奥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

“我从来没有时间考虑以后要干什么,我惟一关心的就是现在的工作,并尽量多学点知识。”

约里奥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承认,1925年他获得第二个大学学位;1927年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

约里奥也熟悉了放射线的知识,他已成为居里夫人相当熟练的助手了。

在这期间,他和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伦娜·居里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伊伦娜·居里

伊伦娜是在1897年9月12日出生在巴黎的。

对于一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居里夫妇来说,伊伦娜可以说是在实验室里长大的。

她的爸爸皮埃尔·居里1906年因车祸意外丧生后,抚养她和妹妹艾芙的重担就压在居里夫人的肩上。

居里夫人最重视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她为此殚精竭虑,创办了一个“家庭学校”,由她和几个同事、朋友担任他们自己孩子的老师。

皮埃尔的父亲居里大夫在教育孩子方面给予居里夫人极大的帮助。

他给伊伦娜讲解植物学,帮她在园子里栽种花木,带她散步。

在祖父那里,伊伦娜知道了动植物许多有趣的故事。如:老鼠是怎样打洞的,蛇在冬天是怎样生存的,种子是怎么来的等等。

这个睿智的老人对伊伦娜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1910年他去世时,伊伦娜悲痛欲绝。

经过两年田园生活般的教育之后,伊伦娜进入塞维涅中学。在学校里,她的成绩是最优秀的。

1911年,居里夫人因提炼纯镭成功,再次荣获了诺贝尔奖。

伊伦娜这时14岁了。12月的一天,她陪同母亲一同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

盛大而热烈的授奖仪式深深吸引了她:欢快的乐曲和热烈的掌声把母亲送上了讲台,在上千人的注目下,母亲做了生动的讲演。在伊伦娜看来,她是那么光彩迷人。

居里夫人的讲演一次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伊伦娜怀着自豪的心情,注视着这令人激动的场面。

这就是自己伟大的母亲!这就是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伊伦娜感到振奋不已,此时此刻,她的心里已暗下决心: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献身于科学事业。

瑞典之行激励了年少的伊伦娜,同时确定了她人生的道路。

伊伦娜像她的母亲一样,天资聪颖,又受到了一流的教育,因此不久就可以和母亲探讨一些简单的理论问题了。

有一次,伊伦娜随同母亲拜访了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就某个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令爱因斯坦感到惊异的是,年轻的伊伦娜自始至终聆听着他们的谈话,时而还提一些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问题。

爱因斯坦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他对居里夫人说:你的女儿很有头脑,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富于爱国心的居里夫人亲临前线,帮助救治伤病员,伊伦娜义无反顾,随同母亲一齐走上了战场。

在战场上,伊伦娜掌握了护士课程,并学会了操纵X光机。

源源不断的伤员被抬下战场,接受X光的检查。看着这些血肉模糊、衣衫残破的战士,伊伦娜的心痛苦地颤栗着。

战争!令人诅咒的战争!

伊伦娜的憎恶是无法改变战争进程的,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检查这些伤员,并尽量照顾他们好一些。

她也受到了伤害——大剂量的射线辐射伤害了她的身体,像她的母亲一样,这也是她去世的根本原因,虽然当时她一无所知。

由于她的贡献,战争结束后,法国政府向她颁发了一枚勋章,对这位年轻的姑娘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1920年,巴黎镭学研究所落成了,伊伦娜决心继续父亲的工作,并给母亲做助手。

伊伦娜离不开实验室,这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想象不出自己还能过另外一种生活。

伊伦娜实验非常细心,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她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一声不响地埋头工作。

没有任何事情能夺走伊伦娜对工作的兴趣,她生性沉默寡言,不善待人接物,在实验室,她甚至常忘了礼节性地向别人道一声早安。

每个人都把她看做难以接近、冷若冰霜的人。

约里奥则一下就注意到她了。

他没有想到,这个体态端庄、目光坚定、头发卷曲的年轻姑娘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伊伦娜不同于一般浮华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约里奥似乎看到了她父亲皮埃尔·居里的品质:朴实的作风,敏锐的头脑,从容的态度……约里奥发现,这位外表沉默的姑娘实际上是一位感情丰富而敏感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样喜欢运动的两个年轻人在森林的一次漫步中相遇了,他们开始了第一次长谈。

每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每一只轻灵嬉戏的松鼠,都能引发他们欢悦的情愿:大自然真是太美了!

这次漫步是他们相爱的契机,他们惊异地发现:对方的志趣和自己的竟那么的一致。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结成了约里奥和伊伦娜相爱的纽带。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惊人的相似:30年前,皮埃尔和玛丽在偶然的机会里邂逅,共同的追求使他们成为伉俪;今天,他们的女儿伊伦娜又重演了这动人的一幕。

共同奋斗

约里奥和伊伦娜的婚礼在巴黎市政府举行了。

仪式很简单,参加者也只有双方的亲戚和一些朋友。

一顿丰盛的午餐后,他们的婚礼就静悄悄地结束了。

下午3点钟,这对新人坐车回到了镭学研究所,之后,便一头又扎进了实验室。

约里奥开始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已非昔日的“无名小卒”了,他和居里夫人激烈地争论某个问题,有时连伊伦娜也没有机会插嘴。

约里奥从这时起被人称为约里奥—居里了,能成为居里家的一员,他深感自豪。

像居里夫妇一样,约里奥夫妇两人总是形影相随,在实验室里并肩工作。

他们为科学而爱科学,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使人奋进,使人精神高尚。

他们从事的具体研究工作,就是居里夫妇开创的放射性。

1928年,约里奥夫妇发表了他们共同研究的第一个成果的论文。

论文阐述了镭自发衰变产生的镭-C和钋完全在空气中吸收后放出的α射线所产生的离子数,测定了形成的离子偶数。

一位化学家半开玩笑地对约里奥说:

“你现在才来研究放射性,未免太晚了。这些元素和衰变系列现在都已知道了,除了把它们的各种特性算到小数点三位或四位以外,没什么可做的了。”

但约里奥不改变主意,他的直觉和倔强的性格注定他不会回头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化学家的看法是错误的。

约里奥—居里夫妇很幸运:他们继承了居里夫人的钋,这是实验必需的原料。他们选定了威尔逊的膨胀云室观测粒子通过气体的径迹,他们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是正确的。

他们的准备工作进行了3年,这3年他们没有大的发现,一些妒忌约里奥的人开始嘲笑他,约里奥毫不介意,他的看法是:“没有困难而取得的成绩越多,实际取得的成绩就越少。”

况且,他们马上就有重大的突破,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了。

在小小的实验室里,他们整天紧张地工作,经常干到深夜。

伊伦娜怀孕后,减少了工作时间,但同时担负起了照顾约里奥的任务,因为每次她都是说破了嘴,约里奥才极不情愿地离开实验室回去吃饭或睡觉。

1934年1月15日下午,约里奥终于有了激动人心的发现。

他拿起话筒,按捺住剧烈跳动的心,给伊伦娜、玛丽·居里、朗之万……都打了电话,请他们赶到自己的实验室来。

不久,实验室里就挤满了人。

大家都屏声静气,看约里奥演示他刚做过的实验。

…… ……半个小时后,实验做完了,每个人都确信无疑地明白了:约里奥利用α粒子的轰击,将非放射性元素铝变成了放射性元素——人类制造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元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约里奥的发现,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他的这项成果。

当时,物理学家们一致认为:当一个粒子——α射线、质子或中子进入原子核时,原子核会发生转变,放出和入射粒子不同的粒子,并留下了一个稳定的原子核。

同类推荐
  •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为了追寻怪兽的踪迹,斗鱼和同伴们空降到一片陌生的地带。没想竟无意闯进了安洛蒂亚行宫,掺和进阴谋不断的皇室争斗。斗鱼来到了行宫旧址,幽暗寂静的走廊里不时传来桌椅挪动声。厚实的墙壁内缓缓探出一双青白手臂,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神秘消失。虐待怪兽的暴戾王子和行事古怪的管家,躲在湖底的狰狞水龙与被人遗忘的黄金宝藏。究竟旧址里隐藏着什么秘密?怪兽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正当他们一步步接近事情真相的时候,却遭遇王子的疯狂反扑。难道这个王子是假冒的?在重重压力下,伙伴们誓要将这个谜底揭开!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

    本书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名篇佳作,无论是所选作家、作品,还是涉及不同领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性;并且这些科幻作品多数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世界、宇宙空间、外星生物等人类尚未探索的种种事物的合理幻想以及向往。
  • 猎龙行动

    猎龙行动

    猎龙行动是一片长篇儿童科幻小说。故事以风趣幽默的手法,用幻想穿越的情节,讲述了未来人类世界一个高智能的小机器人回到恐龙时代进行科学探险的故事。故事里一共介绍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恐龙时代的20多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恐龙。故事的最后还介绍了小行星撞地球的恐龙灭绝事件和幻想中的“恐人学说”。希望这本囊括了知识和幻想的长篇儿童故事帮助孩子了解恐龙世界的同时,帮孩子张开想象力的翅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军事天才传奇(世界军事之旅)

    军事天才传奇(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卷帘战(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卷帘战(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卷帘战》为“怀旧童书馆·红色童年”系列之一种,此书由原来的《卷帘战》和《炮楼跳舞》两小书组成。《卷帘战》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卷帘战》一书分为三个部分“不放一枪的胜利”、“地雷的‘秘密’”、“巧妙战术”,是著名作家康濯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建国前(20世纪40年代)河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和民兵连打日本、除伪军时采取游击战、地雷战等一系列巧妙的战略战术。
热门推荐
  • 花篮里花儿香啊

    花篮里花儿香啊

    这些天,老富每天从被窝里一钻出来,就会站到街头的大柳树下,一直站到太阳将西边的天际烧出一个橘红的洞。算一算,这已是他第十六天站在大柳树下了,没错,他在等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开三轮车进村卖东西的女人。卖东西的女人已经半个月没露面了,这情况以往可是从没有出现过,以往,她每隔三天就会来一趟。眼看这一天又要结束,老富望着那个橘红的洞,真想跳进去烧死算了。可他还是不相信女人真就连个话都没有就不来了,不说别的,就冲他这一年买了她那么多东西,她也得进村打个照面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剑仙之地狱都市

    剑仙之地狱都市

    失踪十年,修仙小伙重出江湖,武修时代,修仙就是任性!父母失踪,奇异的项链带他进入地狱的都市;剑仙在此,妖魔鬼怪快离开!
  • 第一狂后

    第一狂后

    秦素雅,21世纪世家的未来接班人,做事不按牌理出牌,脾气古怪,性格狂妄。穿……穿越?灵魂附体?shit!这种诡异的事怎会发生在她头上?还是个草包皇后,太后不疼皇帝不爱,一家老小还即将被斩首。且看女主如何凭靠现代知识在古代风生水起、玩转江山……
  •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那一天,那个城市正遭遇近十年来最暴烈的风雪天。郁宁走进一座品位堪忧的大宅,并不知道将在那里见到再也无法忘记的人。她是美院一穷二白的学生,初衷只是一份报酬优越的工作,为此她成为年轻的舞台美术师严可铭的助手,却不知不觉中踏进一个从不曾想过的圈子。她觉得她像落水的人,在未知的河流中载沉载浮,迎接未可知的挑战和机遇,相识身份性情各异的人,但最美妙的是她爱上一个人。
  •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孩子是我们真正的产业,对孩子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应该做金钱的奴隶,让我们同孩子和事业共同成长。犹太教育智慧的精髓,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提问,能够解决问题,树立目标和理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
  • 悍妃倾天下

    悍妃倾天下

    世人都知道方丞相长女方雪瑶爱恋太子端木泽,八年中她散尽金银为了保他登上皇位。他却把她送去做军妓,她才知自己只不过是他登上皇位的棋子而已。她看清了一切,拉响了绑在身上的轰天雷,只想和他同归于尽。幸亏老天垂怜让她重生十三岁,她还是那个方家跋扈的长女,还有那个她害死的皇叔依然活着。这一世她不在被人利用,双眸冷冽,她要复仇,为了自己可怜的母亲还有病弱的弟弟,她带着她们离开方家。她早已看破红尘只想潇洒活一生,可是那个皇叔怎么就对她霸道纠缠不休。
  • 西游之长生仙路

    西游之长生仙路

    长生?世间真的有长生吗?世人皆言,仙人长生不死。仙人皆传,圣人万劫不灭。敢问苍天,世间可有长生?若无长生,那我就用手中长剑,斩出一条长生仙路!…………凡修九境,仙道九阶,至尊九转,混元十二,天境十重,永恒道境……修行路上,谁人敢称不死?谁人敢言不灭?这里是西游,这里亦是洪荒!
  • 逆入洪荒劫

    逆入洪荒劫

    洪荒历一万两千五百三十二载,凤尊游历洪荒大地,带回一子,先天而人体,疑是父神盘古遗子,自此,洪荒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