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400000056

第56章 孔子的最后时刻

李木生

齐鲁的旷野里,北风猎猎地吹着。病了吗?脚步怎么会如此轻盈?踏在这片生于斯养于斯并将要没于斯的土地上,孔子的心里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的感觉。七十三年的岁月,正踏出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他欣慰地看到,是他罄尽生命,在中国的大地上犁出了一片文化的沃野。孔子捋了一下被北风吹得有些凌乱的胡子,将目光洒向空旷的田野,也洒向自己曲折斗转的一生。

雪在翻飞。孔子望着窗外混沌的世界,有一缕留恋的火苗在胸中蹿起着。他最是难舍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三千个学生就在这雪的翻飞中挨个从自己的面前走过。

多想让他们停留一下,好再摸摸他们的脸他们的头他们的手。就是闭上眼,光凭手,也能摸出是颜回还是子贡。多想为他们掸去身上的雪,再为他们端上一碗开水,让他们捧着慢慢地喝,既暖手又暖身还暖心。但是得提前交代那个性急的子路,水烫,要慢慢地喝。不然,肯定会烫着他。多想听听他们读书的声音,那是比天籁、比韶乐都要美妙百倍的音乐啊,那是可以忘生忘死的声音啊!不管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还是汗流浃背的三伏酷暑,一旦学习起来,大家总会忘掉了寒暑,出神入化于精神的妙境里。更想再与学生们来一番越磨越深、越磋越透的辩论,哪怕受更多的抢白、更多的质疑。那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有照亮灵魂的火焰燃烧不息。颜回走过来了,我得告诉他,还是要好好保养一下身子。这不是樊须(即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亦名迟)吗?不要走得这样匆忙吧,是不是还对于我骂你的”小人哉,樊须也“有所不满?那次你问种庄稼和种菜的事,我确实是不懂,当时也有些躁,话是说过头了。我现在想起来,学会种田与种菜有什么不好呢?我不是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话吗?老师也有不知的事情,你问得好,你不想再问问别的什么吗?问吧,问吧,老师真想听你的提问呢!

可是,谁也没有停留,还是一个一个的,从孔子的面前走过,向前走去。但是,在这雪落中华的时刻,无限留恋的孔子,从学生那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听到了一个嘹亮的声音,在雪野中回响:仁者爱人,仁者爱人。老师笑了,这是樊迟的声音啊。老师继而哭了,笑着哭了,因为他听到了这整支队伍共同发出的生命的大合唱: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有道德的君子从此再也不会孤单了,这一列学子的队伍,还会无限地延长、延长,壮大、壮大。一种莫大的欢乐与幸福,就这样充盈于孔子苍茫的胸际。不远的将来,又有一个叫孟子的君子大儒,还在感叹着孔子当年的欢乐与幸福。他告诉世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乐也,而王天下不与焉。”这种欢乐与幸福,给个皇帝也不换!岂止不换,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欢乐与幸福。

雪下着。孔子笑着哭了。他知道母亲在等着他。

那个叫颜徵在的女性,注定要因为儿子而流芳永远。母亲墓前的树已经长得又大又粗了,而母亲的容颜却越来越清晰如同就在从容与果敢,母亲对待生活的乐观与进取,还有母亲一视同仁地照顾抚养身有残疾的哥哥,以及母亲待人接物的得体与大气,都是那样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年幼的孔子。那座尼山和尼山上的那个山洞,好多年没有登临了吧?母亲生前可是常常会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朝着那个方向走神呢。

尤其是母亲的笑容,美,还带着一种莫名的宽容。身体病着,可是只要一看见儿子,笑容就会自然地浮现在脸上,是那样的温馨。流亡的十四年里,母亲的笑容就常常地浮现在自己的眼前,从而给自己艰难的行旅增添起力量。她曾为父亲献出过如花的青春,她更无言地为自己的儿子献出了整个的生命。

如果没有年轻时做乘田、委吏的经历,怎会有后来“弃天下如敝屣”的胸怀与气度?

在孔子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除了母亲,还有自己的妻子亓官氏。太苦了她了,在那十四年里,她是怎样度过的“守寡”一样的时日呢?其中的艰辛当是一言难尽的。一丝愧疚就在心上浮起了,还有一声轻轻的叹息。对了,还有那个南子。她也早已不在人世了。但是她的好心她的照抚虽然被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所误解,但是孔子心里是有数的。一种感激总也在记忆的深处藏着。十四年的流亡之旅,七十多个国君与大夫,没有哪个能够真正理解孔子重用孔子,倒是这个担着好多“风言风语”的南子,对孔子有着真正的敬重。多少年了?也不用去计算了,但是那次相见却如昨天一样。还有她在帷幔后面的回拜,和回拜时所披戴的环佩玉器首饰发出的叮当撞击的清脆声响,都历历如新。如果母亲健在并且知道南子对自己儿子的好,肯定也会对南子有着好感与感激的吧?

雪一定会把母亲的墓盖得严严实实了。等着我母亲,儿子就要来了。黄昏。点上那盏灯吧。多少个这样的黄昏与多少个夜晚,就是在这盏灯下,孔子让自己整个的身心,投入在这些文化典籍之中。投入其中,犹如鱼在海中鹰在双腿已经有些麻木与僵直了,只好斜靠在床头的墙上。把那断了牛皮绳子散落了的竹简重新穿好,再打上牢稳的结。手也不听使唤了,一个结就要打好久好久。但是孔子的头脑却空前的清楚,犹如雨后的春晨。

就是闭上眼睛,他也熟悉每一片竹简和竹简上的每一个字。有时,他会觉得,这些竹简比自己的儿子还亲。那些个权贵们是不把这些东西真当回事的,他们没有工夫去想想它们的价值,当然更没有工夫去看上一眼。即使迫于应酬必须要学习,也总是在皮毛间打转,很少能从肌肤深入灵魂中了。

连睁开眼睛都觉得难了。干脆闭上眼,只用手轻轻地柔柔地摩挲。有风从窗子的缝隙中探进来,灯光好似春天的柳条般摇曳着。孔子的身影,也便在墙壁上荡来荡去,是那样庞大,又是那样坚定。那只一条腿受伤的麟已经死去还是回归了山林?手中的这些竹简,却是比麟更有生命力的生命啊!它们就如这盏灯吧,看似脆弱得很,轻轻地一口气就可以把它吹熄。但是,当它们已经刻在人们尤其是仁人的心上之后,那是再也熄灭不了的啦。人,人的情感与思想,还有烟雾缭绕的历史,都会因为它们而不朽,因为它们而再生。它们就是一盏盏的灯,再黑的夜、再长的夜,也能被它们照亮。一旦把心灵点着,就是点着了一颗颗星辰,那就更是黑夜与大风都无法扑灭的了。

后来有一个叫秦始皇的愚蠢的皇帝,以为把这些手持灯盏的知识分子和正在亮着的灯盏一起扑杀,他的皇帝位置就可以万岁了。但是历史早已证明,“焚书坑儒”只是宣告了一个专制王朝的短命,并将这个专制制度的罪孽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是孔子后人的一面小小的鲁壁,护下了这粒文化与文明的火种。那些统治者应当明白,多少知识分子,包括普通百姓的心灵,不都是一面永远站立的“鲁壁”?这是任何焚烧与虐杀都无济于事的。

也许孔子早已看见了这一切?摇曳的灯光里,有微笑正在孔子的胡须间游走。

这个冬日的黄昏听见,有苍凉的咏唱正从这栋屋子的门缝间逸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一点寒冷。

孔子真切地听见了雪花的脚步,那是尧的脚步舜的脚步禹的脚步周公的脚步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知音的接踵而至,真是让孔子喜出望外了。

携手间,已经在飞了。轻灵的魂魄,也如这纷扬的雪花,翔舞在天地之间。是飞舞在泰山的峰巅间吗?只有醒目的松柏,在这银白的世界里吐着勃郁的绿色。这当是泰山上的君子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齐鲁莽莽,世界茫茫,壁立万仞的泰山也如这轻灵雪花,在宇宙间飞翔。

从来没有过的解放,从来也没有过的自由,就这样弥漫在孔子的生命间。每一片雪花都是一个音符,共同组成了无边无际、无上无下的和鸣。这是天上的音乐吗,可分明又是在人间,而自己的每个细胞,也都成这个和鸣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一种大安详、大欢乐降临了。是寒冷的锐利刺痛了孔子?他从梦中醒来。

已经无力翻身了,他看到有银色的东西正侵入在床头上。是雪吗?他艰难地微微侧过脸去。一种喜悦一下子就亮起在这深夜里:雪霁了,这是月亮的吻痕。

孔子没有担心,也没有疑惑。雪花,泰山,知音,他们存在过,就不会丢失。或者,这眼前的月光,就是梦中的雪花变的?

全身也许就只剩下心口窝处还有一点温热,他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来临。一辈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的孔子,就要直面死神了。

平静如水的孔子甚至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要用这心口窝处仅有的一点温热,去温暖那个被人误解的死神。

它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精灵啊!是它给人以最终的休息与解脱,也是它给人以最终的平等与自由。这种自由,是自由得连躯壳都抛弃了的。

死亡也是这样的美丽。可以是一片树叶飘扬着从树上降下,也可以是一颗星辰燃烧着从天空陨落。可以是山溪渗入于渴念的田野,也可以是黄河跳下万丈的壶口。但是它们,都带着生命的光芒,升华于安详而又欢乐的至境。

寒冷又在慢慢地离去,那颗臻于圆融的灵魂,轻柔得如天鹅的羽毛,飘逸着似天上的白云。

就这样,灵魂飞扬在漫天的月光里。那就是自己常常驻足的泗水吧?它正在月光里粼粼着玉的光泽。是的,泗水在等着孔子,等得好久了。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泗水笑了,无言地说着:我从来的地方来,我到去的地方去。孔子笑了,一河的月光泛着澄明也在笑呢。忍不住,孔子掬起一捧河水,啧啧地饮下。啊,连肺腑也被月光照彻了。

天与地,月与河,人与世界,植物与动物,灵与肉,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全都处于一种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和谐中。只是这种和谐不是静止,而是一切的生命都因为大自在大解放而处在欣欣向荣之中。

不是吗?瞧这条泗水,它不是日夜不息地在流吗?一切的生命,一切的时间,不是都如这泗水一样在日夜不息、一去不回地流淌向前的吗?

死亡也是一种流淌啊。随心所欲、自在安详已经好久了。但是今夜,生命却新生出一种从来也没有过的欢乐与美妙。好吧,那我就走了。

公元前四七九年(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二月十一日,七十三岁的孔子死了。

孔子死了吗?他的生命正化作一条船,载着满船的明月,与泗水一起,正驶向烟波渺沔的远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载《书屋》2013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在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恶的殊死搏斗中,一位叫邓斌的神秘人物和他的同伴们,以其文韬武略、大智大勇,斡旋于各种政治派别之间,运筹帷幄,玩敌于股掌,撒播革命武装火种,始创中国工农红七军、红八军的声威震撼广西,终于擂响了百色、龙州暴动的惊雷。
  • 飞吧,鸽子

    飞吧,鸽子

    在湖南黄家镇有三个人在怀想他们的青春,他们分别是作家、画家和教授。他们都有过各自的理想和爱情,但都在时间的长河里遗失了,他们老了。他们还能重新获得理想和爱情吗?黄小民李作家来电话,告诉我马教授从长沙回来了。我放下话筒,目光移到窗外,窗外是十月里一个金灿灿的下午,黄灿灿的太阳照在街对面的红砖墙、青砖墙和白墙上。汽车从街上驶过,鸣着喇叭驱赶横穿马路或走在街中的行人,街上一片嘈杂的叫卖声和音乐声。我的画店是街上最安静的商店,只有我和我老婆。
热门推荐
  • 离天堂半步

    离天堂半步

    这个秋季阴雨连绵,南方的梅雨天气占据了陂县城的上空,也耗尽了朱云山的耐心。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心情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好在已是仲秋,空气不潮湿,也用不着烦躁时训斥隔壁的女秘书。这是朱云山的领地,方圆四十亩,厂房八九间,工人六七十个。此刻陈玲玉正在外边监工,指手画脚,忙个不停。细细的雨丝笼着她,更显出独有的妩媚。不过,朱云山并不赏心悦目,只看一眼,他心里就堵。不得不把目光转移,看围墙外雨中骚动的槐树。最后,他的目光落到室内那尊镇邪石兽上,这个石兽叫什么?朱云山不知道,余伟亮送来时,只是反复交代它的功能:镇邪。
  • 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你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你的老板,了解老板的内心世界,了解老板的做事风格。这样做有利于处理你老板的关系,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为重要的是,像老板一样思考,让你站在老板的高度去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会大大地开阔你的视野,提高你的能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反系统之我要辞职

    反系统之我要辞职

    一心不想工作的码农李明,终于辞职成功,却又诡异地成为了某高科技公司,唯一还“活着”,又濒临灭绝的员工,过着不科学又毫无逻辑的日常。签约?我是被骗的!老板?好像已经死了!工作?没有工资的工作算工作吗?想来公司参观?这个比较麻烦,你需要穿越一切位面,走到时间尽头,然后在一片怪兽肆虐之地寻找那个唯一还有灯光的小房间。注:本房间没有窗户,门也是偶尔开启,祝你好运!。工作内容:负责一切系统的销售、维护、客户培训,当然还有回收。请注意,是“一切系统”哦…… 这是个巅峰科技界撞车巅峰修真界的故事。
  • 《三字经》说什么

    《三字经》说什么

    提起《三字经》,很多人都能吟诵出几句,但是极少人是真正懂得这部经典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儿童读物,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完善,现在的《三字经》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文化、哲学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古代的小百科全书,是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学习、钻研的知识普及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当代人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大纲。这本书出于向广大成年人普及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语言简洁流畅,既包含了各个学科范围的小知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同时还加入了很多当代文化环境下新颖的事例对比和新鲜解读,更加耐人寻味。
  • 殷商离月

    殷商离月

    夏桀无道,民不聊生,上天降玄鸟而生汤,汤以仁义代之。商立而玄鸟归隐,商气日靡,越两百年,盘庚出,玄鸟复见于殷,庚乃迁,遂以巫女镇之。
  • 日月星辉都似你

    日月星辉都似你

    她以为自己可以像小说里的女主一样犯蠢地吸引男主的注意,但事实证明完全是她想太多,第二天他已完全不记得那事,更没记住她这人,应该说当时他就觉得她是路人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三年多后他终于开始注意她,然而对她的评价是“蠢”、“有心理疾病”、“精神病人”、“恐怖”……她暗恋他多年而他从忽视她的存在到开始注意并嫌弃她,再到两人相互接触了解,从高一到高三,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们一起经历很多事一起成长。高一时,她和他逐渐走近;高二时,她和他幼时造的“孽们”都来讨债;高三时,她和他,如天上的日和月,明明相爱却无法靠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楚少,老婆回来,请接驾

    楚少,老婆回来,请接驾

    五年前,她曾在这个城市人仰马翻,五年后,回到这,却和那个最不想见到的男人不期而遇。他记得她的习惯,喜好,甚至她从小留下的细小伤疤位置形状。“楚先生,我不认识你,我们从未谋面。”她装傻充愣。“是吗?”他俊眸闪过一抹戏谑的暗芒,轻巧的声音,温热的大手,烙在她的腿上,“我记得某个女人膝盖上,有一块月牙形的陈年伤疤。”某天,祸不单行,小奶娃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看着身边和对面一大一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她惊恐。“妈咪。”见小奶娃向她奔来。“我不认识他。”使个眼色给对面帮忙带娃的闺蜜,她急急落荒而逃。都说楚少,不苟言笑,是个冷面阎罗,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他,在她身边讨好忠犬的样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绝色神偷

    穿越之绝色神偷

    人道侠骨清风,佛门寂静点缘。凡尘难修闲得醉,前生后世几百年。经历了不知多少个轮回,灵魂才能进入一个好的皮囊,坎坎坷坷的走过人生每段路程,善恶分明,行侠仗义,人间正道是沧桑。本文叙述了一个亦正亦邪的“神偷”,不管你是否接受他,他都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