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4400000001

第1章 低碳生活——迫在眉睫(1)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结束没多久,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将“低碳”一词推上了最高点,而“低碳”风潮自然也是越刮越烈。一时间,“低碳”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而低碳生活也理所应当地成了人们最为重视的一方面。

世博:低碳时代的序曲

159年前的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它的“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的主题,展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丰硕成果,也昭示着人类进入大工业化生产的时代。

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低碳”的概念正式进入人类发展的视野。

2010年,带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低碳”与“世博”在上海首次碰撞,一场“绿色革命”悄然展开。

在复旦校园,在我们身边,亦有许多人,默默地,投身到这场革命中来。

复旦人的低碳生活

2009年圣诞节,距2010上海世博会还有126天,一项名为“减卡救树,水果传情”的活动为冬日的复旦校园增添了暖意。这项联合了上海各大高校的活动已有数年的历史,新颖的“水果贺卡”代替纸质贺卡,在向复旦学子传递祝福的同时也传达了环保理念。

2009年暑假,复旦校园就启动的“书本循环”活动,每月定期进行书本的收集与交换,方便同学们以书换书。由于活动本身契合同学的需求和利益,所以效果良好,几个月来图书的交换率很大。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复旦大学环保协会将“低碳”、“节能”的理念贯穿在协会的诸多活动中,成为其推广的一大重心。

随着世博会从筹备到召开,“低碳环保”成为许多人开始认真审视的一个新词汇,如何借世博之东风,将低碳、将环保的理念与复旦的校园文化联姻,这是复旦校园里的环保人面对的新课题。该校的环保协会制作了一份“复旦绿地图”,以生动的标识反映复旦的人文、自然以及环保景观。通过这份“绿地图”,环保协会旨在让同学们学会更加细致地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真正履行“利用资源从身边做起”,而这种“从小事出发”的准则,与他们长久秉持的活动理念一脉相承。

低碳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2010年4月30日晚,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正式开始,“火树银花不夜天”成为许多人对开幕式的描述。10万余发烟火瞬间绽放,照亮上海夜空,微烟、无残渣、无异味,这些低碳礼花弹燃烧率高达99%,它在向世界展现灿烂中华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烟花行业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充分契合了世博会“低碳”的主题。

然而,开幕式仅仅是“低碳世博”的预演,世博园内,低碳理念早已渗透到各个角落。园区中卫生间的纸巾全部由牛奶纸盒加工制成,园区道路的路基是由建筑渣土处理而成,路边的长椅亦是使用再生材料。

各国家场馆在世博园“争奇斗艳”的同时,在环保上同样做足功夫。中国馆的顶部设计可以遮挡5月至10月的炎热阳光,又可以使冬日的暖阳直射入馆;日本馆的屋顶由纸张制成,世博结束后将运回国印成课本;伦敦“零碳馆”的墙体采用发光涂料,白天捕获光能,夜晚就能发出五彩光芒;芬兰馆的外墙全由废纸和塑料制成,在世博会结束后可以轻松拆除,并在异地原样重建;瑞士馆拥有1.1万个模拟“叶绿体”的太阳能电池,为馆内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在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大型建筑上都有雨水收集系统,经处理后能够基本满足园区的环卫和绿化需求。

随着世博会的进行,有关世博场馆的环保细节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借此机会,环保协会也在校园中举办了一些主题讲座,介绍世博会中出现的高端环保科技。之前,协会也举办过一些环保科技讲座,但是由于专业度的难以把握,上座率一直不高。以世博会对低碳主题的大力宣传为契机,环保协会成员们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聆听各国场馆共同述说的低碳故事,进而引发更多人对环保科技发展的关注。

低碳仅仅是一个起点

在世博园区外,许多具有长期效应的环保工程早已启动。近些年来,上海已建成了30多个污染处理厂,旨在改善居民用水质量的青草沙水库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上海水源中的化学需氧量已经大大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也实现了大幅度的削减,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降低了70%到80%。

园区内,以新型树脂材料搭建的建筑可以自然降解,5000多平方米的垂直生态绿化墙将永久保留,场馆屋顶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235吨,在世博会结束后的四至五年内将实现总体的碳平衡。园区内所使用的300余辆新能源车,可能将投放到公交线路中长期运行,世博会中所采用的许多环保设施,都将在未来发挥长期的效用,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如何借助世博会的环保宣传,将“低碳”理念长久而有效地延续下去,是世博后十年所要回答的宏大问题。

低碳和多媒体影像时代的世博漫游

畅游世博园,有心人会发现,低碳理念从大方向到小细节处处都有体现,影像多媒体技术从国家馆到主题馆几乎各馆均在使用。

世博会诞生以后以展示当时最新发明的实物为主,我们熟知的电话和蒸汽机都是从世博会上走出来进入人们生活的。但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实物展示已经不再是重点,多媒体复合屏幕技术的成熟使用,使得图像、视频成为世博会最为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因为它能够表达的元素更丰富、更多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造福地球、可持续发展、减少碳排放成了人类发展的关键词。上海世博会作为全人类的盛会,将低碳理念贯穿其中,付诸行动,打造了历史上第一届低碳世博会。

大型场馆无疑是耗能大户,如何做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世博园里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零碳馆里,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黄浦江水将变身“天然空调”;剩饭剩菜也可以用于发电……全国各行业最新节能减排技术汇聚,零碳馆由可再生能源完全支撑运营,实属世界级创新之举。

世博园场馆建设中,节能、绿色技术大规模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了4.5兆瓦,LED照明广泛;氢能源汽车、纯电容汽车和超级电容汽车,看上去与我们平时搭载的普通巴士没什么两样,其实却暗藏玄机:它们可以做到“零排放”。

在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大型建设上都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通过沉淀过滤之后,能够基本满足园区的环境卫生清扫和绿化灌溉需要。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自行车是丹麦馆特有展品,观众体验北欧“低碳生活”,可以骑上自行车,传统而环保。

城市地球馆是上海世博会五大主题馆之一,展示空间主要是两条对称的螺旋状坡道。展馆内设“城市蔓延”、“危机之道”、“蓝色星球”、“解决之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五个展区,分别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对应,讲述城市的发展与过度发展造成的生态问题,展现了人类对城市及环境问题的认知、觉醒与努力,以唤醒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和重视。

德国馆通过特别材料的使用来实现低碳建筑降低能耗的“减”和环保能源的“增”。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半透明节能网膜,白天可以反射紫外线和热量,夜间犹如“灯罩”,使德国馆整体散发出白色温润的亮光。在炎炎夏日,德国馆单凭借网膜就可以抵御长时间光照对场馆的侵袭,令游客在馆内参观时仍可以享受到遮阳伞般的阴凉和舒适。世博会结束后,巨大网膜拆卸下来还可以返厂进行再生产,成为箱包、遮阳伞或服装。

“全球青年创新之旅”展馆群由七个色彩艳丽、形似“彩蛋”的球体构成,其寓意为青年创新之旅正在使绿色科技破茧而出。七个球形展馆都各设置一个创新主题,分别为未来沟通、未来健康、未来建筑、未来能源、未来生活、未来环保、未来科技。在未来环保馆中,陈列着一件T恤,这不是普通的衣服,而是一件“化肥T恤衫”,使用有机可回收材料制成,平时和其他衣服没有区别,衣物使用陈旧或破损后,只要埋入地下便可以进入生物降解过程,半年之后就被完全分解,成为供养植物生长的肥料。未来能源馆中有一个特殊的电瓶,是国内沿海省份设计的铅晶电池,它采用了特殊的复合电解液,取代传统铅酸电池的硫酸溶液。这种电解液无毒、无味,即使液体接触到人体后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为320微克/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五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50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蔓延,青岛也监测到酸雨,全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40亿元。以长沙、赣州、怀化、南昌等地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其中心区域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于90%。

水污染非常突出。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据对15个省市29条河流的监测,有2800千米河段鱼类基本绝迹。淮河流域191条支流中,80%的水呈黑绿色,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沿岸不少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地区农作物绝收。1994年7月,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两亿吨污水排入干流,形成70千米长的污染带,使苏皖两省150多万人无水可饮。各地由于水污染导致的停工、停产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每年仍以六七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贵州省务川县从事土法炼汞的农民中,有97%的人有汞中毒症状,安徽省奎河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癌症发病率高达1024/10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多倍。各地污染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逐年增加,由此酿成的械斗等流血冲突和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已开始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环境问题上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重蹈20世纪50年代人口问题的覆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做“低碳一族”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简言之,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

自觉过低碳生活,做“低碳一族”,不仅还地球一个清洁、健康的“肺”,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衣:棉质产品减碳而且保健

资料显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碳排放少,也更舒适。毛织品、化纤品等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碳排放也高。因为化纤织物的原料是从煤、石油、天然气等高分子化合物或含氮化合物中提取出来的,其中有些成分很有可能成为过敏原,易导致过敏性皮炎,引起瘙痒、疼痛、红肿或水泡。此外,这种面料上带有的弱电,轻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引起支气管哮喘。棉质产品穿着舒适透气,减碳又保健。

专家建议:尽量少穿或不穿化纤织物。

食:多素少肉购买本地食品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肉制品加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18%,甚至超过交通业。长期吃高脂肪类食物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香菜中富含铁、钙、锌、钾、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元素,不仅利尿,还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并能防癌。红薯中富含纤维素、钾、铁和维生B6,不仅能防止衰老,预防动脉硬化,还能有效预防肿瘤。洋葱和大蒜能降低胆固醇,降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

试验证实,素菜碳排放明显低于肉食,也有利于健康。

此外,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少吃垃圾食品,科学安排饮食,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住:简约宜居避免各类污染

住房面积不要求大,但要选择适合的户型。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碳排放,也节约了开支。室内设计以简约、自然通风、采光好为原则,不要过度装修。因为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有害物质,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可以达到调节空气、消除异味的功效。如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等,可以吸收甲醛;常青藤、铁树等植物,可以吸收苯;万年青、雏菊、龙舌兰等植物,可以吸收三氯乙烯;月季、玫瑰等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行:坚持走路健康始于足下

上班时步行或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减碳。出行时,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锻炼可选自然、健康的室外运动,而不是依靠电动健身器械。

此外,爬楼梯是一项健康的有氧锻炼形式,初始锻炼者,应采取慢速度、持续时间长的方式,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自己的体力能在1分钟内爬完5至6层楼或能持续10分钟以上时,即可过渡到跑楼梯。

青少年应该如何做低碳的践行者

同类推荐
  • 气象:风风雨雨总是情(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气象:风风雨雨总是情(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奇特的气象奇观、神秘的怪雨奇观、海市蜃楼与海滋、罕见的彩虹奇观、雷电喜欢的地方、神秘的红雨现象、黑色闪电的奥秘、雪的近亲家族、人类的灰色杀手、可怕的火旋风、四大诡异云朵、龙卷风的奥秘等内容。
  • 过敏:知道这些就够了

    过敏:知道这些就够了

    打喷嚏,流鼻涕,莫名其妙的困扰,过敏?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医疗:疾病克星(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医疗:疾病克星(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药物与医疗技术发明发现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然而又令人着迷并展示伟大人性以及科学探索的故事。收集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轶事以及很多当今医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将其一一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配改造

    快穿之女配改造

    顾筱筱一个穿梭在个个时空的工作人员,为的就是完成宿主的遗愿,可能会穿梭到电视剧、小说、电影、平行时空...暂定暴虐帝王x和亲公主(已完结);畸形人鱼x黑白通吃大佬(已完结);慈悲女魔x孤傲帝君(已完结);伪拜金女x自卑凤凰男(已完结)待续...
  • 超能猫战记

    超能猫战记

    超凡力量复苏的时代,一只白猫觉醒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超能猫。作为超能猫始祖的他,挥爪之间,拉开了新的序幕,代表着猫之时代的到来。彩钻身躯、意念动力、粒子加速、汹涌烈焰、异次空间、光质操纵、黑洞引擎、科技身躯、绝对领域………无数的超能力,在他那双雪白的爪子之间流转。于是,这个时代,被一群猫所改变。人类,尝试一下………被猫族统治的恐惧吧!
  • 亿万婚宠:老婆,你好甜

    亿万婚宠:老婆,你好甜

    陆迟墨说,“十个亿,你家的债我替你还,三十万,你母亲的手术费,我替你出。”“十亿零三十万,你,跟我结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青少年的益智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影响青少年的益智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旧爱新欢

    旧爱新欢

    爱情是什么?对于女人来说,就是当他口袋瘪瘪的时候,操心他的衣食住行;当他口袋鼓鼓的时候,惦记他的身体是否健康。对于男人来说,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 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眼花缭乱的迷局,层出不穷的杀机,一个犯罪高手,一个侦探超人,棋逢对手,谁赢得高智商赌局?抽丝剥茧之后,真相令人不寒而栗却又百感交集。无证之罪从各个方面展开描写,是杨红写的一本好书。
  • 凛风传

    凛风传

    身负血海深仇,习得绝世武功,虽是一女子,但不敬纲常伦理,誓要把暗黑世间,搅个天翻地覆。女主无敌。
  • 刀客

    刀客

    老人在风雪中穿过那片庄稼地,沿着雪地上微微隆起的田埂绕过树林,终于看见那间茅屋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雪花纷纷扬扬,将天空与大地连成一体。老人独行在天地之间,有如风雪世界中小小一个雪团,何其渺小,何其卑弱。尽管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可老人已经浑身湿透。一阵风挟裹着乱雪迎面打来,贴在身上的衣服像冰水一样,寒气刺入肌骨,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不过,屋后冒出的袅袅白烟,门缝里透出的点点火光,如同冬夜里的一股热汤涌上他的喉咙,引着他踉踉跄跄地向茅屋扑去。木板门吱呀一声开了,站在门口的是个敦实的少年,一股热浪随即汹涌而出。
  • 赵焰:晚清三部曲

    赵焰:晚清三部曲

    《晚清三部曲套装》由《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李鸿章》和《晚清有个袁世凯》组成。赵焰,当代作家、学者,以东西方文明比较的视角致力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作品极具历史感和人文情怀,文笔富有现代感和穿透力,在写作界有“中国茨威格”之称。著有“晚清三部曲”,《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第三只眼看徽州”系列七本,以及长篇小说“娑婆三部曲”(《无常》、《彼岸》、《色与空》)等。
  • 桃曼曼其修远兮

    桃曼曼其修远兮

    桃曼曼总是莫名躺枪,但是大家都爱宠着就是了。医仙爷爷说“这是我未来要传承我衣钵的,要宠着”某醉酒男说“这是墨修远在意的,要宠着”某猫说“这是我守护了很久的,要宠着”某冷俊男说“这是我女朋友,要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