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6200000015

第15章 影响群体意见与信念的间接因素(2)

在当前的主流观念中,最为大众认同的观念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使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个观念一再的被重复,最终成为了最坚定的民主信条之一。今天要想抨击这个观念就像过去抨击宗教教义一样的困难。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如同许多其他问题一样,民主观念与心理学得出的结论和经验的结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包括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在内的许多杰出哲学家已经轻易的证明了教育既不能使人更道德,也不能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变人的天性也不能改变人天生的热情;而且,如果受到不良引导,教育的作用就会弊大于利。

统计学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他们告诉我们,由于教育的普及或者至少是某种形式的教育普及导致了犯罪率的增加;往往那些与社会为敌或目无法纪的人,都曾是学校奖状的获得者。

著名的地方官阿道夫·吉约(AdolpheGuillot)在最近一本著作中指出,目前受过教育的罪犯与文盲罪犯之间的比率是3:1。此外,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口的犯罪率也在迅速的猛增,过去每10万居民中有227人犯罪如今却上升到552人,增长了133%。尤其引起他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增长率上升的最快。众所周知,为了他们的成长,法国已经用免费义务教育取代了学费制教育。我们不能断定,即使正确引导教育也不会带来十分有益的实际结果,而且也没有人这样坚持过。即使它不能提高道德水平,至少会使专业能力得到提高。遗憾的是,尤其是在过去的25年里,拉丁民族将他们的教育制度建立在了错误的原则上,尽管布吕尔、古朗士、泰纳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曾提出了意见,可是他们依旧我行我素,造成了令人惋惜的结果。我曾在以前出版的一本书中指出,法国的教育制度把多数受教育者变成了社会的对立者,使他们成为了强劲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信徒。

这种教育制度可能十分适合拉丁民族的特征,它的主要危险源于错误的心理学基本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智力是通过熟记教科书提高的。由于接受了这种观点,人们便尽可能的强化许多手册里的内容。从上小学到离开大学,一个年轻人在缺乏个人主动性的情况下只知道背书,他们的判断力和主见就这样被消磨殆尽。对他们而言,教育就是背书和听话。

前公共教育部长朱尔斯·西蒙(JulesSimon)写道:“熟记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流利的复述并出色的模仿,这就是上课,一种荒唐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个步骤都是一项默认的信仰行为,即对老师绝对的信任。这种教育造成的唯一后果就是让学生自我轻视、失去主见。”

如果教育真的一无是处,我们还可以对不幸的孩子们表示同情,他们虽然在学校里学到的不是任何有用的知识,但是毕竟学会了一些有关科劳泰尔后裔的族谱、纽斯特里亚和奥斯特拉西亚之间的冲突或有关动物分类的知识。然而这种教育制度所造成的危害比这要大得多。它使接受教育的人强烈的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极度希望摆脱这种状态,工人不再想当工人、农民不再想当农民、地位最卑微的中产阶级希望自己的后代和他们一样继续端着国家公务员这个铁饭碗。

法国的教育体系不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生活,而只是为他们从事公职做好准备。在这种职业上取得成功,无需任何自我定位或表现出个人的主动性。

这种教育制度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他们对各自的命运感到不满并随时准备起来反抗;在社会顶层,它培养出一群轻浮愚蠢的资产阶级,他们多疑而轻信;他们将国家视为天道并抱有极端信任,又总是不忘对它表示敌意。他们常常把自己的过错推给政府,可是离开政府力量的干预又总是会一事无成。

国家利用课本制造出一批有文凭的人,然而它能用到的人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于是不得不让大多数人失业。由于国家只能把工作分给先来的人,于是剩下没有得到工作的人便站到了国家的对立面。

在社会的金字塔里,从最卑微的职员到教授、高级行政长官,吹嘘炫耀文凭的庞大群体,正纷纷涌向政府的各个职位。商人要找一个帮他处理殖民地生意的人比登天还难,可是成千上万闲置在家的人却拼命的在谋求最低级的政府职员位置。仅塞纳一省,就有2万名男女教师失业,他们不屑做农民或工人,只想在政府里谋求一官半职。

被选中的人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就必然会让多数人不满。他们为了自身利益随时准备参加改革,无论由谁领导,无论目标是什么。因此,掌握无用的知识成为了他们反抗政府的直接因素。

显然,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只有经验这位人类最重要的老师,会煞费苦心的为我们指出错误,并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教育之路:用实业教育代替可恶的课本和可悲的考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年轻人重返田间劳作、重回工厂上班,重新开始他们今天不惜任何代价避免的殖民地事业。

如今所有开明人士强调的职业教育,正是我们祖先曾受的教育。今天,在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主动的创新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控制世界的国家中,这种教育仍然十分盛行。伟大的思想家泰恩在一系列著名的文章中明确指出,过去的教育制度与现在英、美两国的教育制度十分相似;同时,他在比较拉丁民族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教育制度时,清楚得指出了这两种制度带来的影响。稍后我将引用其中某些重要的段落。

必要时,人们仍会继续接受传统教育的所有弊端,尽管这种教育只会使人产生不满并且无法适应自己的生活状态,因为大量获取表面知识、准确无误的复述课本确实可以提高智力水平。然而它真的能提高能力吗?当然不会!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经验、主动性和性格,这些是不能从课本中获得的。书籍就像字典,可以用来查阅,但是把它们大量的存储于脑中却毫无用处。

职业教育如何通过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方式使智力得到提高呢?泰恩对此做了精彩的说明:

观念只有在自然、正常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所以培养观念需要受到无数感官印象的刺激,这些感官印象来自工厂、矿山、法庭、书房、建筑工地和医院,而且需要人们亲眼目睹各种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操作过程,与顾客、工人和劳动者在一起,无论他们干的是好是坏,是赚是赔。这样我们才会对来自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的各种细节产生细微的感知能力。

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这些认识后,会慢慢的分析形成条理,并迟早会受到某些暗示,使其对这些认知进行新的组合、简化、整合、改良或是发明。

法国年轻人正是在最佳的学习期被剥夺了一切与外界接触的宝贵机会以及学习必不可少的要素。因为他们有七八年的时间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途径和机会,而这些体验能让他们敏锐而准确的了解各种人和事,以及与他们打交道的不同方式。……至少有90%的人将数年的时间和努力付诸东流,这正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甚至十分关键的黄金年华。

其中有一半或三分之二的人在考试中惨遭淘汰,另一半或接近三分之二的优胜者,他们通过超负荷学习获得了学位、各种证书或毕业证。对这些优胜者的要求极为严苛,在规定的日子里,他们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对一组评委老师,在2小时内正确回答出评委提出的所有关于理科知识的提问,譬如人类发展史上所有知识的纲要。虽然,在那一天的那两个小时里他们这样做到了或是几乎做到了,但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

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不断丢失,但却没有用新的知识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丰富才能逐渐干涸,这时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出现了,然而此时的他已经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的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力,仅此而已。他们最终成为了平庸之辈,当然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1789年以前,法国与英美一样采用了相反的办法,得到的结果一样甚至更好。

此后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了我们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教育制度的差别。他们不像我们拥有无数专门的教育机构。他们的教育不是死读书,而是以实物教学为主。例如,他们的工程师是在工厂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学校。这种方法使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其智力水平能够达到的界限。如果他能力有限,他可以当个工人或工头;如果他天资卓越,他可以成为工程师。与将个人前程寄托于19或20岁时那几个小时考试上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民主,对社会更有益。

在医院、矿山、工厂、建筑师或律师的办公室里,刚开始参加实践的年轻学生,一步步完成他们的学徒期,就像办公室里的律师助理或工作室里的艺术家一样。在参加实践之前,他们也会有机会参加一般性的速成课程,因为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框架,所以他们随时可以快速地将观察的结果存储进去;同时,他可以将空闲时学来的各种技能进行操练,以便协调他在日常中积累的经验。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才能相平衡,并且与他将来的任务和今后希望从事的工作需要必备的能力相符合。英美两国正是凭借这种教育制度,使年轻人能够迅速将自己的才能在岗位上尽情的发挥。如果条件具备,在25岁甚至更早,他们不仅能成为一名有用的工作者而且富有创业精神;他不仅是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还是发动机。与这种制度相反的法国,一代又一代的人越来越像中国看齐——因此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有关拉丁民族教育制度越来越偏离实际生活需要的问题,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做出如下论断:

在教育的三个阶段,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孩子们为了考试、学位、文凭和证书,在学校板凳上接受理论教育的时间显得过分漫长而沉重。

仅从这一点看,他们采用了十分糟糕的办法,即通过非自然、反社会的管理体制过分推迟了实践时间,实行学校寄宿制度,人为的训练和填鸭式教学,学习负担沉重,不考虑今后时代的发展,不考虑他们成人的年龄和人们的职业状况,忽视年轻人即将投入生活的现实世界,忽视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且必须适应或提前学会适应的社会,忽视了人类需要经历的种种挣扎,挣扎中他要学会保护自己,为了站稳脚跟他需要提前全副武装并意志坚强。

这种必不可少的准备和经验积累,这种强大的常识、勇气和意志力,是我们学校无法给予法国年轻人的。

此外,学校非但不能培养年轻人具备达到自己明确目标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反而让他们失去了实现目标的能力。因此,当年轻人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经常会受到一连串痛苦失败的打击,给他们造成久久不能痊愈的伤痛,甚至失去生活的能力。这种考验既残酷又危险。他们在接受考验的过程中,精神和道德间的平衡遭到冲击,这种平衡可能一去不返,理想突然之间被彻底击破。这给他们造成的欺骗太大了,于是失望感也就愈加强烈。

我们现在是否偏离了群体心理的主题?显然没有。因为,要了解和预知群体中正在酝酿的各种想法和信念的方法,就必须了解为这些信念提供温床的因素。

教育能够使一个国家的年轻人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前的教育模式向人们预示着这个国家的前景将一片暗淡。群体思想是提高还是堕落,教育确实能够起到部分作用。因此必须指出现行教育制度是如何塑造这种思想的,冷漠而中立的群体是如何变成一群心怀不满、随时准备听从空想主义者和雄辩家召唤的大军的。

如今产生这些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地方,正是教室;为拉丁民族走向衰落铺平道路的,也是教室。

同类推荐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女人气场心理学

    女人气场心理学

    气场强大的女人,在交际场中顺风顺水,魅力四射;在职场中受上司欣赏、客户喜欢、同事佩服;在情场中更是活跃分子,总能赢得男性的青睐。每个女人的气场都不同,你接近可以培养并掌控自己的独特气场。本书向广大女性朋友阐述了通过塑造强大的内心来营造强大气场的实用方法,帮助她们通过培养、提升、运用自己的气场,全面提高个人影响力,赢得美丽人生。
  • 诡异心理学

    诡异心理学

    怎样为犯罪嫌疑人做心理画像?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魔鬼是如何炼成的?战争期间为何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当事人却毫无负疚感?假使没有了谎言和欺骗,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吗?为什么某些人会拥有异乎寻常的超强记忆力?从蝗虫生存智慧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提高领导力?你为什么容易受人操纵?如何对付各种各样的操纵者?…… 《诡异心理学》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幽默另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各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如虚构症、心因性失忆症、恋物癖、精神分裂症、匿名化、双重自我、仪式性行为、操纵与反操纵等,并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通过作者独到的分析,让你理解人类某些行为背后的逻辑。
  • 人脉心理学

    人脉心理学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可我们的生活却与之息息相关,常常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社交、工作和情感生活。本书将带你分别从日常人际、气场修炼、销售、谈判、职场、情感生活、教育理念以及消费这八个角度认识和了解心理学,提升我们的声望和影响力,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而不利。
热门推荐
  • 无尽的游戏之旅

    无尽的游戏之旅

    猪脚加入了无限大军,在无数个世界里摸爬滚打的故事!拉我进无限世界的人,我他喵的谢谢你,等着我,一定当面表达谢意。送给地球的进化大礼包的老铁,我他喵的谢谢你,等着我,一定当面表达谢意。欺压人族的各族朋友们,都别急,等着我,一定当面表达谢意。
  • 掌中珠

    掌中珠

    一朝家破,顾玥决定自强自立养家糊口。哪成想有个不争气的姨娘拖累。绝望求助,陆之初慷慨解囊善意庇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日依山鸥不尽

    白日依山鸥不尽

    港城的贸易巨轮--利顾集团正准备推举接班人之际,太子爷顾漠希离奇失踪,引致顾氏股价断崖性下跌,一周内市值蒸发近十亿!顾氏老太爷震怒!矛头直指向最大的受益人顾氏二少顾忆希。适逢顾忆希半年前自请去大非洲开发津巴布韦市场,将自己从整件事中完美地摘除出来,无人能对他说半句不是。与港城一河之隔的深城迎来了科技和商业飞速发展的契机,地产巨头卓越集团正准备进军商场模式,大肆改革人事,年方25岁的周元从加拿大归国,空降卓越集团总部。李家的老太爷对周元又打又捶,想将他打磨成商场上的一把锋利的屠龙刀!时值多事之秋,深城三不管的贫困棚户区内有一名小女人,游向晚,以追债人的身份游走于灰色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次意外,游向晚被卷入港城和深城最顶级的家族斗争中。腥风血雨,看她如何火中取栗...注:这不是速吃快餐,这是需要慢慢看的一篇小说。再注,三十万字左右会完结。谢谢观看。
  •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父母一定和孩子做的80件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这一点必须明确。为人父母要多给孩子些自信,多些鼓励,少些埋怨;要多些倾听,少些攀比;要多些身教,少些言传;要多些沟通,少些诋毁。每个孩子都是骄傲,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愿天下父母共同努力,满怀爱心、信心、耐心与智慧之心,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而优秀的孩子吧!
  •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是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亦为其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一百年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作品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狼孩”莫格里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鲁、机敏的黑豹巴希拉、不畏艰险的白海豹柯迪科等诸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
  • 最强天赋

    最强天赋

    一艘来自天外的宇宙飞船坠毁地球,泄漏神秘能量,无数异兽横生,灾难降临,人类陷入绝境。旧世界的秩序被打破,新世界的秩序在一片片废墟上重新建立,当今地球以武为尊,无数武者在灾难中崛起,建立起一个个超级势力!弱者苟延残喘,艰难度日,生死不由己!强者呼风唤雨,指点江山,谱写新历史!年轻天才元青,意外获得星光能力,觉醒终极天赋,吞天噬地无物不摧,纵横寰宇,在茫茫宇宙中杀出了一片天!“在我脚下,管你生命层次多高,但凡与我为敌者,必将一一俯首,身化飞灰!”——元青如是说!
  • 红楼之碧水盈玉

    红楼之碧水盈玉

    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黛玉,聪慧善良,美貌无双。一出惊天阴谋,使她不能再安享闺中无忧无虑,面对国难家仇,弱女子又有怎样的担当。水溶,谜一样的王爷,摸不到头绪,身为皇室长子,重任在肩。与黛玉偶然相遇,情陷其间。莫梨阳,暴脾气,高傲小姐,有些超前的思想,与帝王青梅竹马,却无法说服自己接受那祖制规定的三宫六院,终选择离去。水晴川,帝王一枚,钟爱梨阳,却不觉得三宫六院有何不可,面对爱人的远去,他又该怎么做?......《穿越之溶心傲玉》《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长河晨日《情牵红楼绛珠魂》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
  • 余欢败北

    余欢败北

    人生那么短,能遇到一个让自己心动也心痛的人,多不容易啊,人生那么长,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感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人也会被世俗所改变。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遗憾与错过。路淮北对于余欢而言,可能的确是与众不同的人吧。分手后,那么久的时间里,余欢都在虚虚幻幻的光影里穿梭徘徊,她怀念,她难舍。很多的人笑她痴傻,说她不懂放下,她只笑不答。余欢只想说,路淮北,我很高兴输给你。你是我求而不得的痛,却不是我失而复得的喜。后来的后来,她听懂了刘若英的《后来》,也终于明白,有的人,一旦失去就不在。谢谢你,路淮北。曾经拥有,总好过从未遇见。再会。祝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
  • 27岁之前

    27岁之前

    没有什么介绍,无聊的谈资,就想胡乱写写,不知所云
  • 宿主你又懒了

    宿主你又懒了

    [醒醒,该起床了]略带稚嫩的正太音在林月的耳边响起。唔,脑袋有一点晕。女孩睁开了眼睛,四周是一片暗黑色的空间,有着一些荧光看起来十分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