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7100000024

第24章 弘一法师编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5)

我们发愿要真实恳切,诸位如到大陆观光在乡下仍可看到大粪坑,如掉在粪坑里,还愿意多待一刻吗?必想急于出离。坐牢一切自由都失掉了,一心一意急想出离,自己无能力出来,一定要求人帮忙。我们今天了解娑婆世界确是甚苦,但又无法摆脱。佛在经论中讲的理论很清楚,修持方法也很周详。叫我们断烦恼,修戒定慧。我们也知道三毒是病,三学是药,但是做不到。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听诸佛如来的劝导,只要这句佛号念好,决定带业往生。八十六.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初机同修,尤其对于知识分子,这是当头一棒。学佛人粗心大意者多,心思细密者少。四弘誓愿谁都会念,不但教我们如何发心,连修学的程序都给我们说出来了。首先要发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即与佛的心愿合一。烦恼无尽誓愿断,业识未消是烦恼未断,三昧未成是心不清净。此刻不能学法门,要等三昧成就再学法门。现代人前面两项不要了,先由法门无量誓愿学开始。如同盖楼房,一楼二楼都不要,只盖第三层,大错特错,光阴都虚耗了。我建议各位在这一生先修前二条,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学后边两条,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执持名号上,念到一心不乱,烦恼就没有了,念佛三昧也成就了。

八十七.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广学多闻,再等几年不迟。如这一句佛号真念好,那些法门请你学,你都不愿意学。

八十八.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是真话。《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将此事讲得清楚,他说我与五十二同伦,大乘菩萨位有五十个,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加上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个。他与这五十二个位次的人,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只凭一句佛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句佛号圆满成佛。世间一等聪明人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不会绕圈子。惟智慧第一者才能接受,《弥陀经》上佛对舍利弗说,他为什么不对别人说,因为舍利弗智慧第一。再者我们对于学其他法门的人要恭敬赞叹,不可毁谤。他如说我们无知无识,下根劣智,我们统统承认,一心老实念佛就好。

八十九.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前面谈过学愚,愚好,笨好,聪明伶俐不好,时间不会久。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祖师责备此人习气很重,好高骛远。不要同世间人比,要同往生人比,他为什么能成就,就是自己承认不如人,这与真诚恭敬相应。如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样样都比人强,你来生还搞六道轮回。

九十.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佛门中无论在家出家,有很多自命为通家者。通宗是参禅的,通教是对经教有深入研究者。此种人往往轻视净土法门,不肯接受念佛。这样只有各修各的。他如劝我们学他的法门,就对他说,我没有你的智慧聪明学术修养,我不如你。如再劝,就说我怕麻烦,念佛简单,经教太繁。宗门教下,最后到临终时,一切经教统统用不上。民国五十七年佛光山刚刚开山,只有一个佛学院,星云法师找我作教务主任,同时担任讲师者尚有唐一玄、方伦居士,现在都不在了。当时还有一位钟景德老居士,年岁大我很多,学佛颇有成就,参禅学教兼习密宗。四五年前我到屏东东山寺讲经,他来看我,已八十五六岁。见到我握手言道,我现在念阿弥陀佛,那些禅与教都不得力。他一天念三万声佛号,一天走三万步,身体健康,红光满面。他肯回头,往生有望。

九十一.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妄想就是念头,妄想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宗门所说的向外驰求。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一个妄想都没有。神秀说的尘埃就是妄想。返照回光是息妄想的好方法。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说出自己的修持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不肯回头,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古圣先贤教我们回首如意。古人手上常常拿着如意,因如意是回头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尤其富贵人家都有此物,提醒自己要回头。世间人求功名富贵,也要知足。此法门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由一切妄念中回头,恢复我们平等心、清净心、正觉心,此之谓返照回光。

九十二.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大师痛切感慨之言,发人警醒。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如能保持初心,成佛有余。随环境而动摇,值得我们随时警惕。世间善根为“无贪、无嗔、无痴”,名三善根。反之,贪、嗔、痴为三毒。出世间善根为“精进”。这一生机缘不好,没遇到一位真正善知识。末法时期找不到善知识,只有求佛。李老师自己非常谦虚,不以老师自居,叫我们学印光大师,印祖已逝世而有《文钞》在。真正通达的人没有不念佛求往生的,古来大德早年博学多闻,到了晚年一切放下,专心念佛。

九十三.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印祖80岁圆寂,正在二次大战时。现代若发生战争,其惨烈有甚于二次大战时,以时代人心言,不如五十年前。现在表面上虽称承平,而危机四伏,远比昔时为甚。一旦爆发,逃避都来不及。李老师往生的前一天下午带几个学生散步,把消息透露给同学说,他要走了,不想再住下去了,告诉同学说时局已经乱了,即使佛菩萨神仙下凡也救不了,惟一的一条生路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李老师最后的遗言。老师去世七年,观察时局与老人家所说相符。如不认真遵行李老遗言,即是前面所说的善根浅薄。从电视报纸看,整个世界不景气,人口愈来愈多,失业率增加,情况非常严重。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安定的环境,若不认真念佛,就太可惜了。

九十四.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心跳恶梦,这些现象是过去恶业种子在梦中现行,不必介意。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中相是虚妄的,跟前森罗万象也不是真实的。觉悟的人知道这是业习种子现行,善恶境界都不能脱离轮回。世尊在楞严会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没办法转境界,印祖叫我们专心念佛即能转境界,在善恶因缘缠绕时,立刻提起念佛的警觉性。

九十五.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严格遵守净宗家风,老实念佛。持斋是吃素,不与众生结怨仇,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改恶修善,要由内心里去改。《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皆为印祖一生所提倡者。如何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业障,临终神志清楚,稳生安养。真心照教规去做,方不虚度此生,才是三宝弟子。

九十六.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无量因缘所生。法相中讲四缘,把无量无边的因缘归纳为四大类,即“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一切法无偶然而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熟读《了凡四训》即能真正认识因果。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遇到一点挫折即觉得冤枉,怨天尤人。应知人生恶多善少,故一生中违逆之事多,称心之事少。世间最重的业障所有经忏不能消的,念佛可以消掉。有人说:“我念佛不少年,何以业障消不掉?”这是念的不如法,第一心不真诚,第二念佛还夹杂,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符按法师提到的四缘是法相名词,恐初机不易领会,兹简单说明如下:

(一)因缘。这是二法相生成缘。如种稻,谷子是因,长成为稻是果。稻又可作为种子,因成果,果又成因,故又称为亲因缘。

(二)等无问缘。这是二法相让成缘,又称为次第缘。譬如排队买票,前人走一步,后边人跟一步,中间不可插队。此二者互相衔接必须相等,即同类之义,故称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这是二法相待成缘。譬如娶妻之人称为丈夫,如其无妻,他就没有丈夫的资格。又如镜子前面有一件东西,镜中同时照见一件东西。若没有这件东西,镜中即无此件之相。此第一个缘字有攀缘之义,有能缘所缘,必先有所缘然后才有能缘,无所缘,能缘不起作用。

(四)增上缘。这是二法相助成缘。譬如单独一个稻种不能发芽生苗成稻,须有水土肥料日光灌溉帮助其生长,这些助缘谓之增上缘。

九十七.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垣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被烦恼缠绕的凡夫,假如没有贫穷疾病等苦,不见得是好事情。贫穷疾病中是在受报,报尽就好了。如无此苦,恐又要去吃喝玩乐造罪业。苦人没有时间金钱,自然可以避免许多罪过。谁肯在得意时想到将来会堕落。得意时难免损人利己。俗语说:“乐极生悲。”视其损害他人的浅深接受果报,不只现世受报,死后堕落三途才是可悲。

九十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我们学佛为什么得不到好处?工夫为什么不得力?即因为未由恭敬中求。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在课诵本或许多忏法中第一句是“一心恭敬”。一般人只是在口头上滑过而已,故毫无效果可言。内真诚则外恭敬,表里一如。佛法真实利益是消业障,业障一消,则烦恼、忧虑、牵挂、分别、妄想、乃至于身心疾病都没有了。增福慧,自己聪明伶俐,对人对事对物比过去看得清楚,一切作为作得很恰当,这是慧。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必须把业障消掉,障碍排除才行。

九十九.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念佛不恳切、不真诚,心中还夹杂着妄想,是死难尚未临头。在《净土圣贤录》中读到张善和的往生记录,他过去生中修集善根非常深厚,到临终遇到善缘。但是这一生不幸作了一个屠夫,杀了不少牛只。临命终时看见许多牛头人向他讨命债。果报现前,惟心志尚清楚,生大恐怖,大声呼救。恰好有一出家人路过其门,闻之,即燃着一把香,令他急念阿弥陀佛,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念了几声之后,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就走了。因为他的心真诚恳切,所以有这么大的效果。从此一公案亦可证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均能兑现。世间一切苦比不上三途,饿鬼畜生苦比不上地狱。

《地藏本愿经》说,地狱之苦,说之不尽。如不往生西方,迟早地狱有分,不能不警惕,即使下品下生亦能证三不退。

一百.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如遇缘殊胜,即能上上品往生。我们今天的缘无比殊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如不能上三辈往生,真叫冤枉。现代的佛教典籍容易得到,《无量寿经》译本有五种,无人能遍读五种版本。《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

同类推荐
  •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作者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 禅门大智慧:吴言生说禅

    禅门大智慧:吴言生说禅

    本书汲取佛教禅门精华,指导人们明心见性,摒弃杂念,修炼智慧生命,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人生的哲理。禅是一条回家的路,它通达我们的心灵家园。泡一杯茶,让我们一起来听禅、品禅。我们的心灵像一面镜子。如果镜子蒙上了灰尘,那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污垢。如果镜子一尘不染,那我们就会看到晴天丽日。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不如意,但我们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把我们这面灵魂的镜子,擦拭得更亮。
热门推荐
  • 九州之上凤凰于飞

    九州之上凤凰于飞

    她,23世纪的魔鬼杀手――血魁。一朝穿越,竟成为废柴五小姐。爹娘失踪,渣男太子要退婚,白莲庶妹欺负人。呵,无所谓,看她扭转乾坤,逆天而行。高级灵石很稀有?一堆一堆堆成山。独立空间很稀有?血色空间无界限。救命神丹很稀有?一颗一颗当糖豆。什么?神器和神兽?不好意思,我收藏的最低等神器都是4级,神兽在笼子里头呢,我还打算搞个神兽动物园。
  • 大唐第一少

    大唐第一少

    新书《大隋生存攻略》已经发布,望诸位书友老爷移步新书,多多收藏、推荐。------------------------------出生、封侯,经历大唐的波澜壮阔一片繁华盛景支撑着的大唐的锦绣江山东有三韩倭岛,口蜜腹刀;西有高原沙漠,狼子野心;北方虽定,然反复无常,一草原的墙头草,肥了谁家的骏马......愿这大唐,一世长安。
  • 耀世郡妃:战王溺爱无边

    耀世郡妃:战王溺爱无边

    她是家喻户晓贤亲王府的痴傻郡主,因故而亡。 她是医学女博士,针到病除,药绝天下!再度是重生到这个郡主的身上。这个郡主很记仇——上门求亲妥妥的挨个羞辱!以前,痴傻怎么就没人求亲?现在倒贴,姐不稀罕。“爷,刚得到消息,玲珑郡主被赐婚了。”“拿喜服来。”“不是,您要喜服做甚?”“上门,抢亲!”这个郡主炸天——看谁不爽毒谁,毒不死就补一刀。“爷,郡主把贵妃毒死了。”“嗯,找个人去替罪,本王去安慰她别害怕。”“……”郡主那个样子会害怕?该害怕的是别人吧!您这样将郡主宠的肆无忌惮真的好吗?【新的一本书,为了给大家带不一样的体验,希望你们喜欢】
  • 不如浪得逍遥

    不如浪得逍遥

    日更哦~求收藏~求评论 一场车祸让沐笙赶了场时髦——穿越了。还穿成了天下第一庄庄主的孙女,本以为自己拿的是个江湖剧本,怎么画风一变她就得去京城宅斗了?痛哭 不过没关系,在哪咱都玩得转,只是那个那个二殿下您站好,总是动手动脚得像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有侠女心没侠女命的侯府姑娘混吃等死的日常,女主会武功,但这并不是一个武侠文。主打言情恋爱,宅斗只是附带。 齐胥之生在深宫,见过了机关算计,见惯了阴险小人,以为世间之人大抵不过如此,为名,为利,为荣华富贵,为权力顶峰,直到那日遇见她,也遇见了,光。怎么办呢?他爱她,爱到没了脑子,为她生,为她死,为她夺天下,为她弃江山。
  • 你黑粉太多配不上我

    你黑粉太多配不上我

    小龙女渡劫飞升失败,摔进守身如玉作风端正的顶级流量郁星朗的怀里!从此,画风清白的郁星朗被龙夭夭污染成水墨:“我家里有矿,我养你。”郁星朗疯狂拒绝:“算命的说我天煞孤星,活不过二十五,不宜娶太有钱的老婆!”后来,郁星朗演绎大型真香现场:“我长命百岁,你嫁还是我娶?”小龙女:“?”郁星朗在线直播打脸:“你家里有矿,我可以入赘!”
  • 有你的年少时光

    有你的年少时光

    姜颜以为,到了新学校,一切将会是新的开始,却不想,等待她的是一场意料之外的闹剧。当温暖的池南、张扬的唐宇、热情的安小晓以及美好的林素儿,依次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千辛万苦磨合出友情与爱情的轮廓时,他们却又不得不面对分离。彼时,温暖的少年、热烈的朋友,以及一路以来的欢笑与心酸,都随着年少的时光,如云起弥漫,又如风来消散。关于过去,我们若即若离。关于未来,总会光鲜亮丽。
  • boss今天掉马了吗

    boss今天掉马了吗

    一场车祸,许谙谙发现自己是重生故事里的恶毒女配。恶毒女配万人嫌,抢重生女官配,抢重生女父母,最后被重生女按地上摩擦,惨死异国。“……”再后来,许谙谙发现重生故事只是某款全息游戏的一部分。而她自己也是一个游戏人物。知道真相的许谙谙怒:还让不让人过日子啦?!【简介无能,其实就是游戏总工程师和他构建的大型游戏里某个NPC相识相爱的故事,女主成长型,男主日常宠妻,本文又名《我以为我老公是上帝,后来发现他是只科技宅》】
  • 逃离精神

    逃离精神

    一个纯真的女孩本应该有一个健全的生活。可以一场场无声地恶剧,让人害怕。我想跑,可是却被死死的被人勒紧,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度过这让人心死的状态,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帮我。。。我该如何逃离这死循环的隧道。
  • 堪拉尔之风

    堪拉尔之风

    一步一步走上权利巅峰之时,却是四面楚歌,生存还是毁灭,只在一念之间
  • 万兽仙皇

    万兽仙皇

    叶青本是隐村一枚小屌丝武者,从古沉船得到《万兽仙豢图》后,一跃成为万兽仙皇。他左手拥绝世妖女,桀骜的要死。右手抱天仙娇女,矫情的要命。痛,并快乐着。傲世的火凤、霸道的青蛟、狡黠的灵狐、翱翔九天的雷鳐,无数的上古仙兽,屁颠屁颠跟随在他身后,追随他将万界众族踩在脚下,成为万兽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