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600000009

第9章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杰出的民族独立领袖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印度共和国首任总理,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尼赫鲁出身于印度联合省(今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城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尼赫鲁家族祖居克什米尔,后迁德里。祖父是莫卧儿帝国的官宦,早年病故。全家迁到阿拉哈巴德。父亲莫提拉尔·尼赫鲁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律师,由于收益丰厚,生活情趣和方式都模仿西方,成为阿拉哈巴德最早西方化的知识分子代表。

在尼赫鲁幼年时代,一些已西化的印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多热衷于把子女送到英国留学,尼赫鲁的父亲也是这样。1905年,16岁的尼赫鲁,在父母的亲自护送下远渡重洋,去英国求学。先后在哈罗公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910年,尼赫鲁在剑桥毕业后,进入伦敦内宫法学院攻读法律。1912年,他领取律师证书后,启程回到印度。7年旅英生活使尼赫鲁养成了一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他在自传中称他是“东西方奇异的混合物”,“观点多与英国人相同”。

尼赫鲁回国后,在阿拉哈巴德法院任律师。不久他参加了国大党,这是他正式参加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开端。

1916年2月,尼赫鲁与克什米尔富商的女儿卡麦拉结婚。次年,他们的女儿英迪拉出生。

1920年甘地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尼赫鲁满腔热情地投入这场活动。他认定这个运动是一种争取自由的行动,既符合印度传统,又适应印度的现实。他抛弃了律师职业,追随甘地,从此成为一名职业政治家。1921年12月,在不合作运动的高潮中,尼赫鲁第一次被捕。此后,他经常坐牢。从1921年至1945年先后9次入狱,坐牢差23天满9年。在狱中他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著书立说,完成了《世界历史一瞥》、《尼赫鲁自传》和《印度的发现》等多部著作。

1922年2月,甘地中止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运动进入低潮。尼赫鲁出狱后,他深入到印度城乡,了解到印度农村的贫穷和落后,加深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憎恨。他在思考、探讨印度民族运动的正确出路。1926年5月,他携妻女前往欧洲,短期内访问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和苏联。他注重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考查,通过这些访问,他认为:印度政治上必须完全独立,经济上应该实行“社会主义”,而且只有工业化才能实现摆脱贫困的境地。他与甘地的观点有了分歧。

1927年2月,尼赫鲁以印度国大党代表身分出席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被压迫民族大会”。11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10周年庆祝活动。他为在苏联发生的一切所吸引,更坚定了印度实现完全独立的信念。

1927年12月,在国大党马德拉斯年会上,尼赫鲁提出了关于印度完全独立、关于战争危机、关于与世界反帝大同盟的联系等议案,这些议案一一被通过,但却引起了甘地的不满,他认为尼赫鲁走得太远了。

1929年冬,国大党召开了拉合尔年会,会上把“完全独立”作为今后斗争的目标。会上选举尼赫鲁为国大党主席。这一年他刚好40岁。

1930年至1934年,国大党先后发动了两次不合作运动。期间,尼赫鲁4次被捕。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是否参战问题上,再次出现了分歧。甘地仍坚持非暴力观点,而尼赫鲁则认为炸弹不能用非暴力方式对待。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逼进印度东部边境,英国为了更大限度地动员印度的人力和物力,开始与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协商,寻求缓和矛盾的方法。英方提出:允许印度战后成为自治领,但未答应印度完全独立。

国大党拒绝了这一提案,并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英国工党政府被迫作出让步。

194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以国大党主席身分担任副总理。

1947年6月,英国政府公布了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为共和国,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总理。此后他连任四届总理长达17年之久。

尼赫鲁担任总理后,为了清除英殖民势力,削弱封建势力的影响,以巩固印度的统一,发展资本主义,他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印度共和国成立后,其统治机构是从英国殖民统治者手中接收过来的,英国人在其中有很大的势力。尼赫鲁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在军政机构中用印度人取代英国人。改组了军队领导机构,培训和培养了大批中、下级印度军官和政府行政官员。不仅如此,对英国人在印开办或控制的公司中,逐步使印度人员比例上升。针对英国统治时的割裂局面,独立后先后两次调整、改组全国行政区划,以巩固全国的统一。自1951年起在经济上实行“五年计划”,实施土地改革。1954年12月,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口号,欲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尼赫鲁倡导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印度的一个变种,它既带有甘地的民族主义思想成分,也借用了当时苏联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发展公营部分,公营部分投资持续上升;在农业方面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合作化。但实践证明,尼赫鲁倡导的“社会主义”未能实现改善绝大多数居民福利的目的。到1962年,尼赫鲁不得不承认,在印度“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印度独立后,在对外交往中尼赫鲁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拒绝参加各国际军事集团。1954年6月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共同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的提出意义十分重大,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5年4月,尼赫鲁参与发起并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亚非会议。29个亚非新独立的国家领导人聚首一堂,中国总理周恩来成为会议上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会议上所倡导的“万隆精神”鼓舞和推动了亚非国家的独立、解放斗争。1961年,尼赫鲁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共同发起了不结盟运动,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尼赫鲁在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也受到其狭窄的民族主义与扩张主义的思想的影响。印度独立后,仍承袭英国的特权,对不丹、锡金等邻国保持“宗主权”和从属关系。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对我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此挑起了中印边境的武装冲突。尼赫鲁的地位,也因这场冲突、对抗而削弱了。

1962年5月,尼赫鲁患了肾病,健康情况每况日下。1964年1月又不幸中风。5月27日,与世长辞。

尼赫鲁是一位蜚声国际的印度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过程中,他满怀爱国激情,不畏坐牢牺牲,与圣雄甘地一起领导印度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使命,实现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国土大统一。摸索、探讨出了一条在印度这种经济不发达的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之路。在任10多年中,尼赫鲁为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为印度共和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同类推荐
  • 驱逐外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驱逐外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本书介绍了爱国将领郑成功的生平,内容包括:郑成功的家世与童年、少年求学、“国姓爷”的来历、投笔从戎驻守仙霞关、“焚衣亭”的由来等。
  • 文学、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庆祝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文集

    文学、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庆祝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文集

    王宁(1955—)不仅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当今人文学界最为杰出的西方文学理论家、文化学者和文化活动家。他的学术建树不仅体现于对西方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引进和批判性研究与应用,还体现在多年以来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不懈关注和海外推广。2015年欣逢王宁先生六十寿辰,我们借此机会组织编写了这一文集。本文集兼顾学术性、纪念性和趣味性,题材、体裁多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学术性论文集,内容主要包括对王宁的学术贡献、治学之路和治学方法的探讨和对其著作的评述等;下编主要包括王宁教授教书育人方面相关的散文或者其他回忆性文章。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林徽因传:韶华如诗,林下美人

    林徽因传:韶华如诗,林下美人

    寂静秋月,引人仰望,她用短暂却绚烂的一生,在建筑学与文学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作为民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众人皆知她幸福美满的一面,却鲜有深入聆听她真正的内心山水。世人眼中的林徽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才貌双全,蕙质兰心,更有令人艳羡的家世与婚姻。而凡尘中的林徽因,是与命运抗争半生,甚至充满悲剧色彩的江南才女。但是孤独的童年岁月、艰辛的建筑考察、动荡的战乱时局,并没有抹去她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而是赋予了她更为坚韧的精神世界和赤诚热忱的心灵。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热门推荐
  • Concerning Christian Liberty

    Concerning Christian Lib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本书集合了作者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西方传播学的批判理论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认同;下篇文化与社会视域中的新媒体研究。
  • 最强基因

    最强基因

    你听过幸运光环吗?当陈锋发现,自己的幸运光环竟然可以自由控制的时候,他就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来了。————PS:新书《超神制卡师》已经上线,万订精品保证~欢迎阅读~
  • 林家三少

    林家三少

    箫婉,就是随便跺跺脚,都会让整个东南亚震三震的大小姐。鬼使神差,情迷林家大公子林慕。为了待在他的身边,不惜与她的老爹翻脸。为了他的事业,她甘愿入娱乐圈,一步步登上天后巨星的位子。整整八年,陪在他的身边,最终换来他的一句,“我要订婚了!”她伤心欲绝,意外遇袭,身中数枪,魂归西天。再次醒来,灵魂附体,摇身一变,竟成为林家三“少”。命运捉弄,她重获新生,女扮男装,进入林家。她,重生归来,一改昔日温婉性子,再现她大小姐凶悍本色!相传林家三“少”差点把林二少给废了?相传林家三“少”一怒之下将林四少踹进了小黑屋?相传…从此,林家三“少”无人不知,悍名远扬。
  • 归徒见闻录

    归徒见闻录

    踏遍本世也罢,流离异邦也罢,然跨过四方之地终不见归乡之路,起于漩涡,终于混乱。不见天光地色,仅记吾归乡之念从未断绝。
  • 虎妹孟加拉

    虎妹孟加拉

    住在美国的富二代玉叶喜爱猛兽,她收养了一只老虎,投入很深感情,而和人的情感却很疏离。小说讲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另一种困惑和焦虑,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复杂关系,题材独特,细节精彩,值得关注。老树驾着银色老丰田,从伯克利北边山腰林间的家里一路飞驰而来,刚下高速就连遇两个红灯。情急中,平时绝少冒脏话的老树忍不住连骂了几声娘。他盯着高挂在前方路中间的那团鲜红,双眼发花。暗夜里,路口交通灯的控制程序将优先权给了横向交叉的大道,弄得红灯一亮,通往奥克兰山上的车子简直要等到永远。
  • 多想不曾见

    多想不曾见

    “啊……”……“韩先生,夫人生了!”“男孩,女孩?””是个男孩,很可爱”……“我可以把他扔掉吗?”“你敢!”
  •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人们往往熟知秦皇汉武,精晓三国,向往大明,却又痴迷清风。然而,有多少人又曾真正倾心过那大唐末年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那一副副铮铮铁骨,一颗颗赤胆忠心;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云烟,一场场震荡人心的智斗与血战。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生与死;兄弟情,家国恨,赤子心,臣子泪。也许当你览罢此书,你会于脑海中也依稀辨见一人。而随着绕梁余音叩动心弦,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你,亦或者还有你那纯真的梦?本书以大唐末年那段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精心塑造的人物只为将一段段破碎的情节串联起来。览其文,犹如观其踪。亦是亦非之间,只如梦似幻。文无浮夸,回溯本心。
  •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一个美食狂人从酒桌上看出去的真人生异乡饭、茶泡饭、蛋炒饭,口口都是伤心饭。一本讲述吃饭的书,更是一本回忆青春的书。通过这本小宽编著的这本书,你可以读到具体的饭食,更能感受到吃喝背后的人情冷暖与时代变迁。吃与喝是人类生存的必须 ,几十个与吃喝相关的故事,承载了作者整个青春时代的情感世界。吃喝只是借口,人们之间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才是饭局、酒局的真谛。读着美食记者小宽闲散的文字,从饕餮大餐到闾巷小食,你能触摸到他的内心并与之共鸣 ,因为青春是所有人心中的最宝贵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