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800000019

第19章 保罗·高更:法国印象派画家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这是保罗·高更于1897年2月完成的其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的标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用他的话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均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

”因为在此以前,他在贫病交迫中心情十分沮丧。他无法摆脱贫困,不得不求助于罪恶的巴黎对他的艺术的肯定,他为此而愤世嫉俗,决定自杀。他曾跑到深山里吃下毒药,企图死后以自己的尸体饲兽,以求彻底的解脱,但被人发现救起。尔后,他又突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他说:“我打算在我死前画一幅宏伟的作品,我空前狂热,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月。”

他想把自己梦幻中的一切画成一幅画。当他梦醒时,他觉得面对画幅“看到”了他所要画的整个构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句话就成了这幅画的标题。

高更于1848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克罗维斯是报社记者;母亲阿琳则是家庭主妇;外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曾是著名的女性革命家、航海家、作家;祖父安德烈是一位版画家,具有西班牙血统;外曾祖父是秘鲁人。人们有时便以这种遗传性以及西班牙和秘鲁血统的混合来解释高更的性格--一个狂热于恋爱,为了理想而甘愿牺牲自己并且强迫人接受某种理想,温柔而无聊,天真而狡黠,犹豫而坚定的艺术家和诈骗犯。保罗·高更原是19世纪末巴黎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收入丰厚,拥有和美的家庭,过着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因对绘画的痴迷日益加深,并且作品获得好评,再加上血液中不安定因素的涌动,最终,35岁的高更决心摆脱乏味、按部就班的世俗生活,做一名职业画家,去实现自己“用绘画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的梦想。1883年,他辞去了工作,随后即陷入了贫困。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使高更被迫四处搬家。一次,在法国南部的小渔村中居住时,他恍然记起当年出海的情景,冥寂的苍穹、沉默的岛、灿烂的太阳,那些原始的毫无人工痕迹的景象充满了诱惑,使他对热带原始生活充满了向往。

塔希提,这块原始传统伴随着新世界混杂的土地上,对于男女之间依然有着自己民族的坚持。在岛上,男人与女人因着森林和海面吹来的微风强化内部,他们的肩膀和臀部都增宽增厚,不明显的两性分别让他们的关系简单化。他们终年赤裸着身体,让彼此免除“神秘”

的幻想,也免除了把爱沾染上隐晦和虐待的色彩。男女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爱人,不如说是同志或朋友。遇上男女之间的追求时,塔希提的女人是乐意被强壮的男人所夺取的,她们的脸上充满着骄傲及特有的自信,并以一股催促男人行动的神气保持镇定。在大溪地有一句话:“没有女人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人。”

1891年4月,高更孤身一人乘船到太平洋上的小岛--塔希提,迎来了他事业的高峰。

在这人迹罕至的岛上,他却感到了孤独的幸福。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到:“一股稳定祥和的力量已逐渐侵入我的身体,欧洲的紧张生活早已远去,明天、后天乃至未来的永永远远,这儿都会永恒不变地存在吧!”高更更迷恋岛上原始的赤身女子,他喜爱她们那种健康的、粗野的美。他悉心描绘那如大地般朴实、厚重的肉体,金黄的皮肤与绿树、蓝天相映成趣,娇憨的笑容、悠闲的神情使高更在这远离现代文明的部落获得了心灵的平衡。他在《愉悦之地》中写道:那是蛮荒的凄凉之地,她永远跟随我们的灵魂。那纯洁的女人,初萌的小草,易朽的枯树……还有那深埋于内心的爱意、温暖、抚慰、懂得--她是值得我们热爱并深深怀念的事物,所有的,一切的。还有那幅《芬芳,芬芳》:那里的爱情青翠欲滴--你我一生最柔软的部分,于灵魂处血肉相连……男人,女人,遥遥对望……满地麦穗金黄,天边飘过柠檬黄的云彩。静谧的,天老地荒。心里,热泪滚过。爱情,沉默不语。一切还原成初始的宁静,像我们的前世,初来人间。

高更在大洋洲度过的这段时间(1891年-1893年、1895年~1901年,在塔希提岛;1901年~1903年,在多米尼克岛),是他创作的最成熟和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专心致志地画塔希提人,画她们的生活风俗和宗教仪式。他在这个岛上找到了能够最充分地表现波利尼西亚地方的色彩,找到了不同于欧洲人形象的毛利人的状貌。这里的黄色、红色、雪青色、绿色,搭配得那样明亮、清晰,就连太阳本身,有时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半裸的毛利人的金黄色身体,以及他们身上风格化的装饰,使他如醉似痴。高更娶了一个毛利少女做妻子。他从妻子的同胞中得知许多当地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习俗。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他把虚构和象征的造型放入画里,用平涂的单纯色彩加以渲染,加强了绘画的神秘性和奇异性因素。

他还想出一些包含许多意思的名称,用作绘画的标题,让人从图画中寻找它潜在的含义。这些色泽鲜明、题目费解而形象又颇具原始野性的明快作品,与其说是把这个奇异世界的生活具体化,不如说是在体现波利尼西亚这块殖民地民族的人性。

1891年,高更创作的肖像画《塔希提的年轻姑娘》,是一幅真正的杰作。他喜爱塔希提妇女的那种粗野但却健康而强烈的美,他喜欢她们的天真、直率的性格,他欣赏她们肌肤上的炙热而又丰富的色调。他太为他的模特儿所陶醉了,以致他无法为了他的综合手法而牺牲模特儿。因此,他以综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但决不搞综合。形象上没有丝毫抽象因素,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调子,都充满着赞美和喜悦。高更那种绝望的、悲哀的调子,在这幅画上已全然消失。他在远离文明、远离首府巴比埃城的森林之中,重新获得了平静、人性和快乐。随着欢乐,他重又找到了准确的明暗对比调子和安稳的、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狂乱的色彩和谐。

褐黄色的皮肤、蓝黑色的头发、青紫色的衣服(稍被几块玫瑰色和白色所间隔),展现在上半部为橙黄色,下半部为红色,散布着一些绿树叶的明亮的背景前面。甚至某些结构上、比例上、以及体积和光的表现上的缺陷,也竟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东西,因为它们反映了表现手法的新鲜和生动,反映了艺术家创作的无拘无束。高更此后也创作了一些像这样美的作品,但比这更好的作品却从此未能再见。

《两位塔希提妇女》则又是一番情景,它是赞美感官之美的简短赞美诗。在从黄色到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的色彩结构中,现出两位妇女的轮廓,像浅浮雕一样出现在背景上。虽说是线造型,但人物头部和手臂却是以微妙的明暗变化来表现的。在这幅作品中,煞费苦心杜撰的神话已踪影全无,艺术家的造型结构理论,服从于表现主题的极端快乐,他全神贯注的是曲线线条组成的红色、蓝色和黄色形状产生的神秘感受。那种线条爬满了画面。朴实的生活与性格,确实给高更的画面带来了特殊的风采。

甜蜜而多产的日子并不长久,两年后他离开已怀孕的妻子回到巴黎。接连遭受不幸后再次返回塔希提,并与岛上少女帕芙拉同居。在疾病与贫穷的打击下,高更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最终,帕芙拉在怀孕以后也离开了他。晚年的高更在岛上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1903年,身染梅毒、心脏病,脚部溃烂的高更客死异乡。

高更的一生,永远徘徊在逃避与追求之间。他逃避应该承受的责任,逃避现实给他的外加束缚,于是毫不顾及地跑到了他所梦寐以求的孤岛上,开始自由的呼吸,开始他新的生命。他的画作充满了音乐般动人的节奏感和优雅的装饰意味。他不受任何外力的阻挠,哪怕是病魔缠身、饥寒交迫,也不能阻止他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他试图进入土著的精神境界,像他们那样观看事物。他研究土著工匠的手法,经常把他们的作品画入他的画中。他力求使他自己画的土著肖像跟当地那种“原始”艺术协调一致,所以他简化了形象的轮廓,使用大片强烈的色彩。他的画作带有很原始很野蛮的感觉,但具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高更并不在乎那些简化的形状和配色会不会使他的画看起来很平面化,他只想尽可能地描绘那些土著的高度纯真。他也许并不总能完全成功地达到那一目标,但是高更把他的热情融化在色彩的涂抹上,把他的生命奉献给了他的理想。

同类推荐
  • 苏格兰玛丽女王

    苏格兰玛丽女王

    玛丽·斯图亚特女王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受爱戴和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玛丽女王是国王詹姆斯四世和妻子玛格丽特·都铎的孙女,她既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又因苏格兰改革中的暴力,使她具有了16世纪最有戏剧性和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苏格兰玛丽女王》讲述了玛丽的真实故事,主要聚焦她作为苏格兰女王统治期间,更多的赞美了她的生活,告诉大家为什么她是真正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本书是《世界史上的传奇巾帼》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共包括四个时期的介绍。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栾巨庆之谜

    栾巨庆之谜

    中国长期天气预报最准的能人,为什么却被排斥在中国气象界之外?创造“世界领先”成果的老科研工作者,为什么却跪倒在科技处长的脚下?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的栾巨庆,为什么却在为鉴定费而奔波?栾巨庆百年之后,科技界还将在黑暗中徘徊多久?“栾巨庆现象”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缩影,它暴露了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热门推荐
  • 遗失的美好

    遗失的美好

    整个车厢失去平衡地朝前涌,又向后倒置,一位男乘客的声音失常的尖利,他的脚面被一位女乘客的高跟鞋快要戳穿了,他咆哮着,说那儿肯定会肿起来,三天也消不了。顺着他的声音有人发现,男乘客说得一点也不夸张,紧挨他站的那位女士鞋跟的确很高,并且看上去像金属制成的一样。同时各种指责疑问抱怨冲透层层人流发送到售票员耳朵里,如果公交车坏了中途抛锚,这种事情还容易被乘客接受,因为他们可以下车,转乘别的车或打的到达目的地,但是在涵洞里,除了耐心等待,一切都没有可能。售票员不得不从座位上下来,挤到司机副座的位子打开车窗向前张望,然后大声宣布,“前方发生了一起恶性事故。
  • 鸿蒙邪君

    鸿蒙邪君

    吞噬天地灵丹,修成霸世魔体,秒杀荒古魔兽,挑战远古众神。废柴大少郭慕受尽嘲讽,一次机缘唤醒神秘血脉,从而一飞冲天!杀贵族,灭强者,纵横天下莫敢不从!调戏调戏诱惑妖姬,勾搭勾搭豪门圣女,推倒众多绝色佳丽,祸害万千清纯少女!
  • 布丁如你

    布丁如你

    初次见面,她卖黄牛票给他。 却不知他就是歌星本人。她大半夜给他送芒果布丁赔罪,奈何拿错盒子,给了他芥末味的布丁。 他却说“为何不将你赔给我?” 至后,他为了她买下一个又一个剧本,为的只是让她当女一!论36线开外小女星如何成为影后。 某天他把她逼至墙角,“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 某女不知索然地摇头。 “谁让你和布丁一样可爱……”随后一夜烂漫。
  •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把影子扶正

    把影子扶正

    李修能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懦夫,但是从乡下走出来,总是不时被人安上“懦夫”的名号。所以,李修能心里也不时地暗暗发狠:“我争这一口气,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诉你们,我并不是一个懦夫”。
  • 时光很好如果你在

    时光很好如果你在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和傲娇、青春和成长的故事。
  • 幸运草的恋爱法则

    幸运草的恋爱法则

    “她”外表對人和善,內心冰冷,那棵被傷的破碎不堪的心,有誰能夠復原呢?“他”外表冰冷,內心悶騷腹黑,禁慾系男神從沒有人能夠打動他的心!直到他們相遇了!!出奇不意的相遇過程,互相牽引彼此的心,他們該如何面對呢?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穿越异世,拥有百年不遇的召唤师体质,身世迷离,自己竟然是混血精灵。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各个人心险恶,肮脏不已。却不料,会遇见大陆上的最强天才,和他又会有怎样的火花?真相之路困难重重,却因为有他的陪伴,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
  • 复活(经典译林)

    复活(经典译林)

    《复活》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丝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