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9100000006

第6章 伊凡·屠格列夫: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全名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出身贵族,一生锦衣玉食;写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为贵族,并且在他的作品中最早出现了俄国文学中著名的“多余人”形象,如《罗亭》中的贵族罗亭、《贵族之家》中的贵族拉夫列茨基等。屠格涅夫写作不为名,不为利,因为他什么也不缺,他纯粹是出于爱好,贵族式的爱好。这使得天赋很高的屠格涅夫能以敏锐观察、冷静的笔触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屠格涅夫一生与贵族分不开,称之为“贵族作家”是恰如其分的。

屠格涅夫于1818年10月28日出生在俄国奥勒市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退役军人,很早就去世了。这使得其母的性格变得乖戾,常常无故责打下人。屠格涅夫因此觉得母亲是个可怕的人,母子不太亲近。在屠格涅夫9岁时,全家迁到莫斯科。聪明勤奋的屠格涅夫中学毕业后,于183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因为不喜欢那里的环境,1834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大学中的屠格涅夫爱好广泛,曾参加进步的学生组织,思想倾向于民主,这时的屠格涅夫表现出对文学的偏爱,曾写过诗。大学毕业后,屠格涅夫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乘机到附近各国去旅行,了解了不少风俗民情。

1842年,屠格涅夫结识了对他文坛一生至关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的影响与鼓励下,屠格涅夫开始写作。从1847年开始,屠格涅夫经常在《祖国纪事》与《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说《猎人笔记》以连载的形式发表,获得文坛上的广泛关注。屠格涅夫以其独特的风格一举成名了。《猎人笔记》以一个贵族猎人在俄国中部山村打猎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俄国农奴制统治下的真实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奴制的不满。这部作品的发表触怒了沙皇政府,但苦于没有理由不便发作,终于在1852年果戈理逝世后,反动当局明文禁止发表悼念文章。一向自由惯了的贵族屠格涅夫丝毫不把禁令放在眼里,依然发表文章表达对果戈理的深切哀悼。这件事被反动当局抓住把柄,屠格涅夫被逮捕并遭到流放。但是,屠格涅夫毫不屈服,依然创作反对农奴制度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说《木木》就是他在彼得堡拘留所里写成的。

从50年代开始,屠格涅夫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856年,屠格涅夫塑造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罗亭。“多余人”

是俄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产物,是指那些出身贵族、对现实极度不满,而又不去实际做点什么的脱离人民的所谓“贵族革命家”,他们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1859年,屠格涅夫完成他的“多余人”系列的顶峰之作《贵族之家》。

小说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是个总想干一番事业的正直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出生在古老的贵族之家,父母早逝。在拉夫列茨基上大学时,在剧院中遇到一位美貌姑娘,堕入情网。这位姑娘是科罗宾将军的女儿瓦尔瓦拉。婚后,拉夫列茨基沉醉在个人幸福之中,往日的抱负与决心全都烟消云散了。谁知科罗宾将军把女儿嫁给他,完全是看上了他家里的财产,想依靠女儿攫取在自己手里。父女俩成功了。婚后不久,瓦尔瓦拉的本性逐渐暴露出来,她的放纵奢华让拉夫列茨基感到厌倦,他又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总想回俄国去干一番事业。但是,这种想法总因某个无关的小事而停顿,不能付诸行动。偶然的一天,拉夫列茨基发现妻子对自己不忠,他一下子像掉入了冰窖。他禁不住这样的打击,通知管家从科罗宾那里收回产业管理权,自己却独身隐居在意大利一个小镇上。

4年之后,他一事无成地回到故乡,住在姑姑给他留下的小庄园里,结识了表姐卡里金娜的女儿丽莎。拉夫列茨基与丽莎在一起很自由,两人相爱了,当时还有一个浮华的年轻军官也在追求丽莎。一次他们在谈话时为俄国的未来争论起来。年轻的军官鼓吹全盘西化,认为俄国一无是处,而丽莎与拉夫列茨基的观点一致,认为俄国的未来在人民手中,从此两个人的心更加贴近。但是,传闻已经死掉的瓦尔瓦拉突然归来,让宗教观念很强的丽莎感到沉重的负罪感。她心灰意冷,皈依上帝,进了修道院,而拉夫列茨基却毫无办法。瓦尔瓦拉得到一大笔钱后,又去巴黎寻欢作乐去了。拉夫列茨基后来在他的庄园里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后来,他重回表姐家里,老一辈都已逝去,只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拉夫列茨基坐在与丽莎曾经同坐过的那张椅子上,回忆着自己无功的一生。他想着青年一代应该比他有作为的。同时,也对自己说道:“毁掉吧,无用的生命!”颓然离去。

《贵族之家》以悲凉的笔触描写了贵族在历史舞台上的悄然退场。

1860年,屠格涅夫发表了长篇小说《前夜》,描写了俄国贵族小姐叶琳娜爱上保加利亚爱国英雄英沙罗夫,二人一同去参加保加利亚的解放斗争。英沙罗夫在路上病死,坚强的叶琳娜仍然去了保加利亚,并在起义军中当了护士。但是由于当时的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以《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为题对《前夜》作了自己的解释。向来自由的屠格涅夫不喜欢别人任意拆解自己的作品,二人发生争论。屠格涅夫愤然退出《现代人》刊物,与革命民主主义者决裂。

1862年,屠格涅夫又完成了他的另一部长篇巨著《父与子》。

小说主人公巴札罗夫出身平民,他推崇实用科学,重视实践,信奉唯物主义,他以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贵族自由主义思想。巴札罗夫在医科大学毕业后到贵族出身的同学阿尔卡狄家中小住。一次偶然的机会,巴札罗夫与持贵族自由主义观点的阿尔卡狄的伯父巴威尔争论起来,结果巴札罗夫大获全胜。不久,巴札罗夫同阿尔卡狄到省城去玩,碰到贵族遗孀奥津左娃。巴札罗夫对成熟漂亮的奥津左娃一见倾心,但遭到拒绝,而阿尔卡狄则热恋上奥津左娃的妹妹。两人回家之后,阿尔卡狄抛弃了曾经有过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安然享用祖上的产业,巴札罗夫则专心干自己的事业。由于上次辩论的失败,巴威尔耿耿于怀,找个机会与巴札罗夫挑起一场决斗。巴威尔负了轻伤,而巴札罗夫随即回到父亲家里。后来,在一次解剖伤寒病人尸体时不小心割破手指,受到感染而死去。

屠格涅夫以清醒的眼睛看到了贵族与平民思想上的隔阂与距离,看到了民主主义必将战胜贵族主义,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人”巴札罗夫。

后来,屠格涅夫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烟》最能反映他的贵族主义慵懒、倦怠的思想,而《处女地》则又体现出贵族革命家对政治的看法。1882年,屠格涅夫出版了他最后一部作品《散文诗》,表达了自己思想上的苦闷之情。

1883年9月3日,屠格涅夫因病在巴黎去世。依照他的遗言,遗体运回他的祖国,在彼得堡安葬。从此,俄国消失了一位普通的贵族,而俄国文坛却损失了一位独具风格的贵族作家。

同类推荐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长安的“酒鬼诗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建国后,老舍由“抗战派”转向了“歌德派”。据曹禺回忆,老舍建国后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了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包括旧体诗创作的总主题。一九五八年,老舍在大跃进中重新开始写旧体诗,他写的第一组诗《元旦试笔》(二首),就是歌颂的“昂头迎晓日,风物美无边”的新中国。一九六五年,老舍含冤死去的前夕,他依然在《诗二首》中真诚地实践着自己当“歌德派”的诺言。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又骑到大佬头上了

    我又骑到大佬头上了

    “帝君,外界传言,纪家那个废物无法无天,只差没骑到您头上耀武扬威了!”“传言有误。”众人暗喜,这是要收拾纪家那个废物了?矜贵的男人素手执笔淡然纠正:“她骑过。”众人绝倒!大魔王纪音一朝重生成了一个纨绔废物,臭名远扬,还调戏了这个世界最强的男人!“帝君大人,我真的对你没有一点非分之想!”“嗯,……我有。”
  • 最强装逼皇帝

    最强装逼皇帝

    叶羽因为救一个小女孩被车撞死,穿越异界重生成大秦皇帝,获得最强皇帝系统,看叶羽如何成为异界的主宰。新人作者,文笔有限,有不好的请告知,谢谢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 古风犹存

    古风犹存

    由陈益民编写的《古风犹存》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古风犹存》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 姐妹仔群

    姐妹仔群

    姐妹仔群是闽南话,不是一群姐妹,是女性关系的状态描述。说某某与某某是姐妹仔群,相当于北京人说,某某与某某是铁姐们。铁姐们从铁哥们转化而来,铁是铁,但用字太硬,适用于绿林。姐妹仔群是软性的,柔和温润,与闽南地气相吻合。牛兰、马卉和朱茜是姐妹仔群。她们好得像亲姐妹一样,让人忌妒。她们说说笑笑地走过,便有人指着她们背影说,傻仔样,一头牛一匹马和一只猪。她们都留着辫子,牛兰和马卉长一些,在腰间婀娜,朱茜相对短一点,在肩头上刷来刷去。她们很年轻,很吸引男性公民的眼球。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The Hunchback

    The Hunchb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拾光物语

    拾光物语

    这世界太冷清,让思念太拥挤。我们的剧情,是最美的风景。--------------------------------------------------------我希望你读很多书,走很远的路。我希望你爱很多人,也被很多人爱。我希望你走过人山人海,也遍览山河湖海。我希望你看纸质书,送手写的祝福。我要你独立坚强温暖明亮,我要你在这寡淡的世上,深情的活。——《这世界与我》
  •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