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200000013

第13章

击瓮救童

“击瓮救童”的故事描述了儿童的机智聪明。

此典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杰出的史学家,宋仁宗(赵祯)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考取进士,宋神宗(赵顼)时,出任御史中丞。宋神宗熙宁(公元1068~1077年)年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因为司马光和一些保守派都极力反对,于是被贬。宋哲宗(赵煦)即位,司马光入朝为相,将新法全部都废了,恢复旧制。司马光着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稳重练达,居然像个成年人似的。听人讲解《左氏春秋》一书,他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来对家里人讲述。从此以后,他手不释卷,刻苦钻研,甚至到了不知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有一个小孩爬上一只大瓮,一失足,跌进瓮中,被水淹没了。所有的孩子都十分害怕,纷纷跑了。这时,只见司马光拿起石头把大瓮击破,瓮中的水一下子流出来了,那个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江郎才尽

人们用“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写不出好的作品了。

此典出自《南史·江淹传》。

江淹,字文通,是梁朝人。他年少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可他依然肯用功读书。后来文章和诗都写得极好,在那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官至光禄大夫。然而,到他老年,不但文章没有写得比以前好,甚至还有了退步,诗也写得平淡了。当时,人们传说他有一次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水边,梦见一个自称名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子,他从怀里掏出仅剩的几尺,所以以后写出的文章便不精彩了。又说他有一次在凉亭睡觉,在梦中一个自称名叫郭璞的人向他讨还毛笔,他从怀里掏还一枝五色笔,所以以后写出的诗篇就没有名篇了。

江淹的文章和诗到老年退步的传说是真实。但退步的理由却不是上面传说的那两个神话,而是他自己的思想深处错误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知足,错误地认为人生应该及时地行乐,不要过于自苦,导致到后来不能坚持学习和刻苦奋进,所以他的文章和诗词都退步了。可是那时的人,见到江淹年轻时的才气很高,年老后反而退步,都说他可能是“才尽”了。

将勤补拙

“将勤补拙”指用勤奋补救笨拙,含自谦之意。

典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自到郡斋,公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归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公元825年,唐敬宗李湛任命大诗人白居易为苏州刺史。那时的苏州就是一个交通发达,商业繁盛,而且人口众多的重镇。

白居易被派到苏州任职,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因此到职以后,白居易顾不上旅途的疲劳,也没去玩赏苏州的名胜古迹,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他立即召集下属,询问公务,调查研究,制定治理措施,每天从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白居易酷爱饮酒和音乐,可是到苏州以后,因为公务繁忙,往往十天来滴酒不沾,半个月也不听一次音乐。

后来,白居易给他的朋友写了一首诗,谈了自己那段时间的心情,他在诗中写道:自己笨拙,担当不起苏州刺史这样的重任,只有用勤奋来补救外,没有其他办法。白居易以“将勤补拙”、勤政爱民的举动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比喻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

典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教育家,传说,他门下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论语》是记录孔丘以及他和他的学生对话的一本书。

据这本书的《述而》中这样记载,有一天孔丘对他的学生们说:我指出一个墙角,你们就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从而联想推类到剩下的三个墙角,并用能够用其余三个墙角来反证我指出的一个墙角;如果不这样学习和灵活运用,那么我就不再教你们了。

绝妙好辞

“绝妙好辞”形容极妙的文辞。

典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有一个孝女,叫曹娥。她的父亲曹盱会唱歌跳舞,有人说他居然能迎来神仙。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农历五月五日(公元143年),曹盱为了迎接伍君神,乘船沿江溯流而上,没想到却被洪水吞没,最终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悲号痛哭,十分想念父亲。她把一个瓜放到江上,说:“假如父亲的尸体在这里,瓜儿你就沉下去。”她等了十七昼夜,也哭了十七昼夜,瓜儿突然下沉了,曹娥马上投到江里,自杀了。

上虞县的县令度尚很敬佩她,为她改葬,并命弟子邯郸淳为她撰文立碑,这就是有名的曹娥碑。

魏武帝曹操曾经路过曹娥碑下,主簿杨修(字德祖)也一起跟随着。曹操见碑背上题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他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杨修说:“你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吗?”

杨修说:“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曹操说:

“你先不要说,等我考虑考虑再说。”等到向前走了三十里路以后,曹操才说:“我已经弄明白了。”于是叫杨修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杨修说:“这八个字,是另外四个字的隐语。

‘黄绢’,是有颜色的丝,比喻‘绝’字;‘幼妇’,说的是少女,比喻‘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比喻‘好’字;‘齑臼’,就更容易。‘齑’,是切细的酱菜或腌菜,并且带有辛辣味儿。把它放在臼里,臼就要承受辛辣之物。‘受’和‘辛’合起来就是‘辞’。因此,‘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的隐语是:‘绝妙好辞’。”曹操已经把自己的见解记下来了,风与杨修的说法几乎相同。曹操十分感叹地说:“我的才智远不如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出来啊!”

刻烛击钵

“刻烛击钵”形容文思敏捷,作诗迅速。也可用以形容文人集会赋诗。

此典出自《南史·王僧孺传》。

南朝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礼贤下士,十分敬重人才,萧文琰(兰陵人)、丘令楷(吴兴人)、江洪(济阳人)等一些文人才子都聚集在他的门下,每日吟诗作赋,展示自己的才华。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在夜晚召集学士们一起饮宴,吟诗作赋。他为了判断谁的诗才敏捷,萧子良在燃烧的蜡烛上刻有记号,规定在蜡烛燃烧地一寸的时间内,就要写成四韵八句诗,用这个为时间标准。文士萧文琰说:

“烧完一寸蜡烛的时间作出四韵八句诗,这有什么难的!”于是,他与丘令楷、江洪等人以敲击铜钵为时间标准作诗,铜钵的响声停止时,他们便都写好了诗。

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是指耳朵听进去后,只挂在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受益。现常用来指道听途说中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知识。

此典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

《劝学》是荀况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况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与环境影响而取得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读书,也不可以浅尝辄止,杂而不专。

荀况写道:君子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中,表现在一举一动上,所以他即使是极细微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小人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说在嘴上。嘴和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听在耳里说在嘴上怎么能利于自己品德的提高呢?那些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学习,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小人学习,则是为了四处卖弄,讨人喜欢。因此,别人没有问就去告诉人家叫做急躁,问一个问题却要告诉别人两个问题就是啰嗦。

所以,君子回答问题也要适度。

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此典出自《孟子·尽心下》:“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所以被儒家相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出了疑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一个更好吃呢?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何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个人嗜好,因此曾参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力透纸背

“力透纸背”原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后形容诗文立意深刻,句句精炼。

此典出自唐代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三笔意》:

“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见清·赵翼《瓯北诗千方百计》卷六:“(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南宋的陆游是一位才华十分出众的大诗人。

他一生创作诗歌非常多,今存九千多首,诗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大多都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一种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其中《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人所传颂。他抒写日常生活的诗,也有不少清新之作。明代文学家杨慎说,陆游的诗其纤丽之处像秦观,雄慨之处像苏轼。清代诗人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评论陆游的古体诗时说:“陆游的诗才气豪放,意境清新。他在写诗之前,构思精妙,所以写出的东西立意深刻,语句精炼,力透纸背。”

凌云健笔

“凌云健笔”形容文笔雄健,才气非凡。

此典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棐,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西汉人司马相如十分擅长辞赋。他在客居梁国的时候,写了一篇《子虚赋》,文章主要是写帝王贵族田猎的盛况,以及皇帝的苑囿之大。汉武帝读了《子虚赋》后十分称赞文中描写的境界。司马相如看到汉武帝喜好成仙得道之事,于是就对汉武帝说:

“我写的《上林赋》描写了上林苑中令人神往的佳境、美事,然还不够味,还有比这更令人神魂颠倒的。我正在写《大人赋》,描写那种超然高举、飘飘欲仙的境界,现在还没有写完,等到写完之后奉献给您。”司马相如推测,历来传说群仙都居住在山泽之间,形貌清瘦,这种说法可能不符合汉武帝对成仙得道的理解和追求。于是,他投其所好,写出了《大人赋》,极力渲染仙道之乐。他把《大人赋》献上之后,汉武帝看了之后龙心大悦,觉得自己就像真的驾上了彩霞祥云,在天地之间畅游一样。

马头草檄

“马头草檄”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檄:檄文,古代征召或声讨一类的文书。

人们用“马头草檄”来形容文思敏捷。

此典出自《旧唐书·薛收传》:“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太宗,即日召见,问以经略,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授秦府主簿,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

薛收,字伯褒,是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的儿子。薛收在十二岁时,就能够写出一手好文章。隋炀帝(杨广)大业末年(公元605~618年),郡里推举薛收为秀才,可是他并不答应。

那时,天下英雄豪杰并起,要推翻隋朝的统治。薛收隐居在首阳山,准备待机而起。

秦府记室房玄龄向李世民推荐薛收,唐太宗当天就召见他,向他询问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薛收纵横捭阖,讲得头头是道,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授予他秦府主簿的官职,并兼任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唐太宗集中精力征战讨伐,征召或声讨一类的文书、捷报、布告,大都是由薛收起草写成的。薛收草拟文稿时写得特别快,有时在马上写成的文稿,就像事先写好的一样,每一句话都不需要改动。

妙笔生花

“妙笔生花”意思是用来称赞别人杰出的写作天才。

此典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唐代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说,他少年时做过一梦,梦见他的笔头上生了花。于是后来便天才赡溢,文思敏捷,斗酒百篇,超群出众。

可是今天看来,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并不是因为那个奇怪的梦,而是他丰富的经历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换来的。

奈何姓万

这个故事说明:学习不可浅尝辄止。

此典出自《贤奕编·应谐录》。

同类推荐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王子与贫儿(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王子与贫儿(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以16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写了王子和贫儿互换身份的童话式故事。一个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长相相同的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因互换衣服,从而导致了命运的颠倒。曾经的小乞丐成了王子的“替身”,真正的王子流落在外,受尽欺凌和嘲讽。后来,王子历经种种劫难,终于回到了王宫;而汤姆也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王子。经过这样的“交换身份”,两个少年都懂得了很多东西……
  • 世界500强面试指南

    世界500强面试指南

    本书全面解析了世界500强企业面试真题、面试技巧、招聘全程、用人标准、育人方略、工作规范,全方位展现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真实记录,从而帮助广大的求职者充分了解用人企业,在面试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面试过程中正确应对,获得好的面试成绩,从而脱颖而出,顺利地取得成功。
  • 高分作文不是梦:熟读诗词

    高分作文不是梦:熟读诗词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系统地整理、选择了一些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同学阅读的古诗词,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作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些作品的高超写作技巧。每一首小小的古诗词,都配了同学们写的微作文,并加入了微点评。
  • 钢琴入门100问

    钢琴入门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热门推荐
  • 爱情三字经

    爱情三字经

    爱你一生不变,相爱的人都希望对方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但说出来的确非常容易,做出来就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兑现。男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更在乎女人对自己忠诚,女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更希望男人疼爱自己一辈子。经常和一位好朋友的姥姥在一起聊天,老人家对待年轻人特别的热情,总是希望我们常常去看她,然后她就会把家里好吃好喝的一下子全都找出来,让我们饱餐一顿。她说,她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喜欢年轻人身上的那股冲劲,更愿意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年轻人一起分享。尤其是她对爱情的感慨,让人感动,也学到了许多那个年代的人的优点和单纯的一面。尤其老人提到的,女人一辈子最爱听男人说的三句话,更是令人感慨万千。
  • 青青果

    青青果

    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青春成长小说。小说以少年万卡初中三年间的学习与生活为主线,塑造了万卡、柳甫、曹耀祖、常畅、高凡响等一群个性鲜明的少年形象,以干练纯净的笔调描写这些少年的心理(情感)历程,尤其突出描写他们微妙、复杂的青春期萌动,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难以言说的烦恼。小说还穿插叙述万卡的班主任甄梦露对青春期少年情感世界的理解,着力描写万卡的阿姨(继母)尹雪敏对万卡予以正面的引导(帮助万卡度过青春危险期),作者试图通过这些内容来呼吁广大家长和老师:要高度重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自由、人性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让每一个青春少年都是健康、快乐、向上的阳光少年。
  • 我在冥界当大佬

    我在冥界当大佬

    冥界异鬼到人间杀我人类,抢我食物,造成天下动荡。我不出手谁出手,我不反击谁反击,霍重生率朋友潜入冥界,找冥王理论,并查出了冥界的人间通道。想不到返回人间时,竟被错入时空,打入……
  • 狂野少女:我是乖乖女

    狂野少女:我是乖乖女

    舒辰靖活了17年,一向中规中矩,谁会料想到他有一天会被一个染了一头黄毛儿的小丫头扭送公安局?可是不幸的是事情总是朝着不幸的方向发展,他只是在路边看看文件而已,结果莫名其妙被一袋垃圾砸中,又莫名其妙被一个衣着怪异的小丫头揪住不放破口大骂一顿,最后更是让她一个擒拿手,扭送公安局。什么?这么彪悍的女孩子竟然叫“言浅秋”?有没有搞错?她还真对得起给她取这么“琼瑶”名字的人呐!
  • 百层

    百层

    伊士塔尔的百层塔是位于世界中央的高塔,只要通过塔的考验就可以获得一次许愿的机会,塔会在能力范围内满足许愿者的愿望。这一天观测员七号遇到了名叫高凡的挑战者。而从那一天开始七号开始逐渐被改变。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念朝曦

    念朝曦

    我总以为,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直到后来……
  •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颗焰珀的出现,令她灵魂穿越到一个架空的世界,重生在一具十二岁的躯壳。一位仙君的出现,令她的人生翻天覆地。一次入世的旅程,她是否还能抗拒成皇的命运?一块天霆玉,一份怪异的名单,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胭脂七楼中,邂逅崧沧国帝君,为胭脂楼带来怎样的命运。是覆灭?还是繁盛?一次逃亡,她身受重伤,却意外被泓央国帝君所救。然而,再遇之时,却见他沦为亡国帝君受尽百般荣辱。看尽时间炎凉,她最终将会如何选择,且看《盛世女皇:紫霄迷梦》为你一一解答……
  • FBI犯罪心理画像

    FBI犯罪心理画像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犯罪心理画像具有可预测性,通过心理画像技术,能够预测哪些特殊的社会人群具有潜在的犯罪风险,还能够依据犯罪现场所遗留痕迹,刻画出嫌疑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帮助调查人员缩小侦查范围。本书通过介绍各种类型的真实案件,如杀人、强奸、精神变态犯罪等,讲述心理画像专家是如何通过收集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各种身份信息,并根据这些情况预测犯罪嫌疑人的下一次犯罪行动等。
  •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给有梦想却没资本的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指南。毕业日即失业日,这一天我们刚刚还在温室,瞬间就被遗弃在街头,开始独自一个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前途看不到希望,全是迷茫与彷徨,金兰都说: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的作者说:不要用痛舔舐青春。青春,就是要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