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400000010

第10章

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取汉中。守将夏侯渊听到了消息,便差人向曹洪报告;曹洪便星夜赶去许昌,禀知曹操。曹操听说后大惊,连忙起兵四十万亲帅抵敌。没多久,操军行至南郑,曹洪向他汇报战斗情况。曹洪说张合被打得大败,夏侯渊得知大王的兵马已经到达。今固守定军山,未曾出战。曹操说不出战是怯懦,赶快叫夏侯渊进兵。夏侯渊奉命,便派夏侯尚引三千兵马前去诱敌。蜀将黄忠见曹兵前来迎战,即派大将陈式出战迎敌。夏侯尚与陈式交战,没几个回合,夏侯尚假装败逃,式赶去,行到半路,两山上滚木擂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正准备撤回时,背后夏侯渊突出,把陈式生擒了去。部卒多降。

有败军逃回,报知黄忠,黄忠慌忙去找法正商议。法正说:“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引诱夏侯渊来战从而擒住他:此乃反客为主之法。”黄忠采用了他的计策,遂把各种物资赏与军士,军士欢声满谷。黄忠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后来又前进。之后,黄忠又生擒了夏侯尚,占据了杜袭守卫的阵地。为此,夏侯渊怒不可遏,立即要出战黄忠。张合劝夏侯渊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将军不可出战,只宜坚守。”夏侯渊坚决不愿听从张合的劝谏,分军围住对方,大骂挑战。任凭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就是不出战。下午,法正见曹兵疲惫不堪,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一刀砍为两段,黄忠斩了夏侯渊,曹兵大溃,各自逃生。

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目标、道路不相同,各走各的路。

此典出自《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孝文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元志做洛阳令。元志青年时代读过不少书,学识丰富,并且办事干练,为人强悍。他的父亲曾经救过皇帝的命,所以元志在孝文帝面前,有些自鸣得意。

有一天,元志乘车出门,在路上巧遇朝廷的御史中尉李彪。李彪的官职比元志高,按礼节元志应该给李彪让路,但是元志毫不谦让,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两人只好一块来见孝文帝,让孝文帝裁决。

见了孝文帝,李彪说:“我是朝廷上的近臣,哪有洛阳令与我抗衡的道理?”

元志说:“神乡县士,普天之下谁不编户?所有居住在洛阳的人全部都编在我的户籍中,我岂有趋避中尉的道理?”

孝文帝看看他们俩人,由于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近臣僚,不好评判是非,只好说:“洛阳是我们的国都,自然应该分路而行,从今以后,你们还是分开走吧!”

从那以后,元志便与李彪折尺量道,每人占用一半。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此典出自《孙子·九地篇》:“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军事家,字长卿,着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九地篇》是孙子兵法下卷的第二篇,主要论述在九种不同的工区用兵的方法。孙武认为,战争不外乎在“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这九种地区展开。他从客观实际出发,既抓住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又考虑了士兵的作战条件,主张在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用兵方式,合理地利用地形,充分发挥士兵的战斗力。

孙武说:擅长用兵的人,就好比“率然”那样。“率然”是恒山(有些本子作“常山”,此据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的一种蛇。这种蛇,你打它的头部,它的尾部就来救应,打它的尾部,头部就来救应,打它的中段,头尾部都来救应。那么,用兵是否可以像“率然”那样?回答是肯定的。吴国人和赵国人原本是仇敌,但是当他们同乘一条船渡河,遇上大风浪的时候,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互相救援。……所以,善用兵的人,能使大军手拉手像一个人一样,这是由于形势所迫,使全军必须要这样做。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的意思是,背着荆条,愿受鞭杖,表示服罪领责。指向人认错赔礼。

“刎颈之交”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是,约定同生同死,即使刀割脖子也不悔恨。后来,人们用它指可共生死患难的朋友。

此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之至此也!’交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机智勇敢的人,名叫蔺相如。起初,他在宫中某太监首领的家中当门客。后来,因为屡立大功,被拜为上卿。那时,大将廉颇先已拜为上卿,但是在朝会时,蔺相如的位次排在廉颇之上,为此廉颇很不服气,廉颇公开地说:“哪一日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听说后,便设法避免与廉颇相见。每逢朝会,他便称病不去,避免与廉颇争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出行,远远地看到廉颇,连忙躲开了他。蔺相如的门客们认为他太懦弱了,纷纷要求离开他。

蔺相如就对他们说:“秦王那么横暴,我都敢于在秦廷之上当众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愚劣,岂是怕廉将军的么!我左思右想了,认为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派兵侵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和我二人在。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忍辱退让,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怨恨啊!”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些话,羞愧万分。他便解衣露膊,背着荆杖,经由宾客的门路到蔺相如门上去请罪,说:“我是一个粗鄙不堪的人,没想到你对我宽容到这样的地步啊!”从此,二人友好相处,竟成了誓同生死的至交。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形容虽然年迈但壮志犹存。

此典出自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汉末辽东半岛上的少数民族),消灭了逃到乌桓的袁绍残部。曹操这次远征,一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如缺粮、缺水、道路艰险。由于军中缺粮,曾经忍痛杀掉数千匹战马充饥。行军途中遇到两百里路都没有水喝,曹操便发动战士凿地三十丈取水。

曹操在回师途中,经过渤海,登临碣石时,他不禁心潮澎湃,洋洋洒洒写下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着名诗篇,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在《龟虽寿》这首诗中,曹操写道:“(古代传说)神龟虽然能活几千年,可是它还是会死的;(古代传说)神蛇虽然能乘云驾雾,可是最终它也会死的,也会化为灰烬。千里马即使伏在马棚里,它也志在驰骋千里;而壮志强烈的人即使到了迟暮之年,他的雄心壮志也不会消失。”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的意思是说,大将廉颇虽然老了,但是饭量却很好。人们用”廉颇善饭”比喻人老当益壮,雄姿不减当年。

此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公元前244年,赵孝成王死了,他的儿子悼襄王即位,悼襄王委派乐乘为将,取代了廉颇。廉颇很生气就率兵攻打乐乘,把乐乘打跑了。

廉颇投奔到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年,赵国派李牧做将军率兵攻打燕国,李枚很快攻下了武遂、方城。廉颇在魏国居留了很长时间,但魏国却不信任他。赵国数次被秦军所困扰,悼襄王于是希望能再次起用廉颇,而廉颇也想再次为赵国效力。

于是赵王派使者前去魏国,想证实一下年迈的廉颇是否还可以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送给使者很多钱财,叫他说廉颇的坏话。

这个使者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表示自己健康,一顿饭竟然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他还披着铠甲纵身上马,以显示自己老当益壮,还可任用。那个受贿的使者回来以后,对悼襄王说:“廉将军虽然年迈,不过饭量很好。

可是,同我坐着坐着,一会儿工夫就拉了三回屎。”赵王于是觉得廉颇确实老了,不能再作用了,因而就没有再召他回来。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比喻愿意死在战场上,拿马革来包裹尸首,表达了一种爱国的忠诚,豪迈的志气。

此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援,字文渊,东汉茂陵(今陕西)人。有一次他去攻打隗嚣,凯旋而归,他的老朋友们都去慰劳他,并向他道贺。

光武帝也给了他丰厚的赏赐。马援觉得他的功劳太微薄,赏赐却太厚了。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南越,建立了七个郡,只有几百户的封地,而自己的功劳根本没有他的功劳大,却得了一县的俸禄,他深感功劳之微薄,受不起这样厚的赏赐,所以他一直想替国家再立些功劳。

恰巧此时匈奴劫掠扶风,于是马援向光武帝请求出征。出发前,马援异常慷慨地说:“大丈夫当战死疆场,用马革裹着尸体回来,怎么能躺在床上,被困在儿女手中呢!”

先着祖鞭

比喻立下远大的志向。

此典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又见《晋书·刘琨传》: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东晋时,有两位十分着名的爱国志士。

他们一位姓祖名逖,字士雅;另一位姓刘名琨,字越石,他们两人志同道合。

当时中国的北部地区,被匈奴、鲜卑、氐、羌、羯等民族先后占据了。其中羯族的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国,势力非常强大。

祖逖和刘琨两人互相勉励,把打退异族的侵略、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远大志向。有一次,他们俩人同睡在一张床上,夜深了,祖逖听到鸡叫的声音,便用脚尖儿轻轻地把刘琨踢醒,说道:“你听,到时候了。”于是他们便起来练剑,这种习惯从不间断。当石勒攻陷了西晋的国都洛阳的时候,他们也来到了南方。在渡江的时候,祖逖一面摇着船桨,一面对着江水发誓,一定要恢复中原。

后来刘琨在寄给一个亲友的信里面说道:“我枕着戈矛,等待天明,就是因为立志要把逆贼的头颅取过来,我常常担心这件事情会让祖生比我领先一步呢!”他说的祖生,指的就是祖逖,“着鞭”就是拿起鞭子抽动,叫马儿往前奔跑的意思。这两位英雄后来都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当时朝廷用人不当,没有给这两位英雄施展本领、发挥才能的机会,所以在历史上只留下了“闻鸡起舞”、“渡江击楫”和“祖鞭先着”等佳话。

磨杵作针

“磨杵作针”来比喻做事只要有毅力,勤奋不辍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此典出自《潜确类书》:“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少年时代曾经有段时间不好好读书学习。有一天,该读的书还没有读完,他就出门玩耍去了。路上,有一位老奶奶正在吃力地而又耐心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看到了,觉得很奇怪,便问道:“老人家您为什么要磨这根铁棒呢?”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被老奶奶的话感动了,于是马上回到家里发愤读书,后来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灭此朝食

“灭此朝食”表示渴望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和强烈的斗争意志。

此典出自《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春秋时代,齐国逐渐强大起来,而鲁国和卫国却还很弱小,于是齐顷公就带兵攻打鲁国和卫国。于是,鲁、卫两国就向晋国求援。晋国派将军克带兵救援,齐晋双方在鞍发生了一场战斗,这就是历史上的“齐晋鞍之战”。齐顷公因取得了胜利而得意洋洋,他根本不把晋军放在眼里,想速战速决。双方开战那天,部下请他吃早饭,他骄傲自大地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于是他急忙开战。在战斗中,晋军勇敢沉着。晋军主帅克亲自擂响战鼓,激励士气。虽然他身上中了箭,鲜血直流,却仍然不停地擂鼓。晋军听到鼓声,奋勇杀敌,后来齐军大败,齐顷公还差点当了俘虏。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形容一个人做事下定决心,不惜牺牲一切,以求取得胜利。

此典出自《孙子·九地》:“焚舟破釜。”

又见《史记·项羽本纪》:“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朝末年,秦国大将章邯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大败项梁,项梁战死。章邯乘胜派王离和涉闲去攻打赵国,一下子又把钜鹿(即今河北省平乡县)城团团包围住。项梁的侄子项羽派英布和一个姓薄的将军领两万兵去救援钜鹿,但没有获得胜利。赵王的大将陈馀请项羽增加兵力,项羽于是亲自率领部队去救钜鹿。当部队渡过漳河时,项羽命人把所有的船只凿破,让它沉入河底部去;把饭锅都打碎;把岸上的房屋统统烧光。

每人只发三天的干粮去上战场。项羽这样做,是向大家表示宁愿战死也不回来的决心。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姜旭真和王秋菊编著的这本《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就是其中一册。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本书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遴选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知识精粹,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娓娓道来,力求拉近小学生与国学之间的距离,为大家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 老人与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老人与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圣地亚哥没有被打败。
  •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由于陶保廉有亲历之实,其《辛卯侍行记》对于西北边疆一些问题的记载和认识应该说既有可信度也很有见地。因此,此书也成为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书中对某些西北边疆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
  • 冷王丑妻之再生王妃

    冷王丑妻之再生王妃

    她是他万众妻妾里,连侧妃都算不上的夫人。她以为,他的爱能天长地久。谁知道,转眼间,一切都犹如过江之卿,过眼云烟。她一直以为,他会相信她的,哪知他的一声令下,她葬身于火海,尸骨无存,只留下他送给她的贴身玉佩。他以为,只要她还在,一切都无所谓。哪怕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种,只要她一直在他身边,他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哪知,一场火后,她尸骨无存,只留下了他送给她的那块暖玉。五年后,大难不死的她,毁了一边脸,带着两个小萝卜头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只是那时,已物是人非。
  • 修仙之李华的人生

    修仙之李华的人生

    古老的国家的种花家蕴藏着无数的传说,当这些传说突然有一天降临到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屌丝身上,屌丝是否能够逆天改命成为一代传说。。。。
  • 太古神域

    太古神域

    这是个充满神话,波澜壮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会看到巨龙盘踞山林,龙眼开阖间,日月同辉;你会看到海妖隐于深海,呼吸之间,惊涛骇浪;你会看到神禽翱翔天穹,羽翼震动,风起云涌……你会看到夸父追日……你会看到羿射九婴……你会看到女娲补天……你会看到神农尝百草……
  • Mr. Gladstone and Genesis

    Mr. Gladstone and Genes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二次元穿梭主宰

    二次元穿梭主宰

    男主林振义意外得到了二次元主宰系统,穿越到各个二次元世界旅游的故事!有约会大作战,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精灵使者的剑舞,崩坏三,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二次元和小说的世界中。QQ群:922432296进我群的都是人才。
  • 朝仙门

    朝仙门

    他被整个家族所厌恶,却拥有着上古神兽火麒麟的血脉,他朝仙门不只为求长生,他修的是仙,行的是侠。他修身、修心、修神魂、修百世仙缘;他炼丹、炼器、炼侠骨,炼万界山河!
  • 这个女主超能打

    这个女主超能打

    她意外被带离地球,星域修炼之旅还未开始就被打散了命线。从此,她霉到人在屋中坐,厄从四面来!霉运伴随一生?不不不,她凭着惊人的爆发力和不屈的灵魂另辟蹊径行走修炼大道,还顺带霉到了一个男人……
  • 倒霉神探系列:麦田奇圆

    倒霉神探系列:麦田奇圆

    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发生在英国原野的奇异现象:麦田奇圆,有人认为是恶作剧,有人却认为是外星人的讯息。最高机密的情报局中,高合金室内烙上了一个麦田圈印记,且无意间启动核子装备;小学生的头剃出了图形;几千只鸡光秃秃的,只留下尾巴上相同的圆圈记号;甚至毒品商、汽水瓶制造厂也都一一出现此类讯息,因而惊动高层,欲找出真相。亚洲安危系于冷剑伦一肩,他要如何解破麦田奇圆之秘?人都知道发生在英国原野的奇异现象:麦田奇圆,有人认为是恶作剧,有人却认为是外星人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