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500000002

第2章 听莫扎特三境

不久前看到一份材料,说心理学家曾在从乐人范围中进行调查统计,排列最卓越的音乐家名单。从艺术角度说,这种统计学意义上的“座次排定”其实很荒唐。它既不能验证艺术的风尚走势,更不能作为艺术价值的确定准绳。然而,这份调查表透露出一个让笔者感兴趣的数据现象:在长达几十年的调查统计中,从乐人心目中最伟大的音乐家的排列次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前三名总是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巴赫占据冠军的频率之高极其醒目,贝多芬稳固的名列亚军,而莫扎特作为老三的地位只是偶尔受到瓦格纳或勃拉姆斯的威胁。

当然不必认真对待这种艺术统计上的先后排名。从美学原则说,作曲家所追求的艺术旨趣和取得的音乐成就,彼此之间没有可比性,排名高低的科学性和内在意义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但扪心自问,尽管有些保留,似乎还是基本同意这个排名的准确性。这份调查将范围限定在音乐家当中——毕竟“行家里手”的观点还是有可信度的。巴赫在音乐中企及的高度堪称“神界”,无人望其项背。但就笔者个人的趣味而言,如果追问贝多芬和莫扎特孰高孰低――说老实话,我会拿不定主意。

在一般人看来,莫扎特与贝多芬相比,不仅多少显得稚嫩,而且甚至有些简单。形容莫扎特音乐的辞藻,多半是“典雅、美丽、明朗、欢快、流畅、动听”之类。也难怪,熟悉了贝多芬的深沉、厚重、悲怆、浓烈――即所谓的“英雄性”――之后,莫扎特确实有点“单薄”,优雅有余,但“冲击力”不足。对于“现代人”而言,贝多芬的抗争气质和主观精神自然具有更强的感召力,莫扎特的工丽笔法与精巧编织令人联想起的似乎更多是“前现代”的贵族宫廷社会――喷香水的假发套,带镶边的银丝袜,行鞠躬礼,跳小步舞曲。

果真如此吗?

曾有一位音乐行家勇敢地坦承自己误解莫扎特音乐的经验――孩童时代,仅仅感到莫扎特音乐动听悦耳;到青春时期,开始听出莫扎特的优美而典雅,但并不怎么深刻;直至成年,方才醒悟莫扎特的音乐不仅仅是优雅瑰丽,其中贯穿着深刻而扣人心弦的内涵。柯克其人是英国著名乐评家,尤以出色续完马勒第十交响曲残篇闻名。作为一个深谙音乐理路的“圈内人”,他这番有关聆听莫扎特三层境界的坦白确实颇耐人寻味。一个行家姑且如此,普通人“小看”莫扎特,恐怕在所难免。

应该承认,莫扎特遭到误解,其中存在某种必然。其风格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音乐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和自如感。这显然源自他天生对音乐有如神助的亲和性。众所周知,他是古往今来最不可思议的神童。关于他在演奏上的无师自通,以及他六岁作曲、九岁谱交响乐、十二岁写歌剧等等惊人的传奇,常人往往津津乐道。但从艺术角度(而不是杂技角度)看,莫扎特最令人赞叹之处,不是他的实际操作技艺,而是他的综合心智才能。音乐俨然是他的自然母语,他随心所欲地兼容并蓄,各路流派,各家风范,全都不在话下,照单全收。但奇妙的是,尽管风格元素繁杂,但在莫扎特的笔下,思路淤积(如早期的海顿)或生硬笨拙(如灵感失效时的贝多芬)的情况却从未发生。这种随意自如、信手拈来的特性是造成莫扎特音乐“动听悦耳”的关键。例如很多琴童都弹过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K.  第章332)末乐章,闹剧的开场、街头的小调、小丑的调侃、嘹亮的号角、灵巧的走句,以及突如其来的阴郁沉思――这些似乎互不相干的杂乱图景,经莫扎特妙手调理,居然像水到渠成般自然流畅,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然而,“动听悦耳”仅是莫扎特艺术的迷人外表,绝非内核。很多人就此误以为莫扎特创作时从来不假思索,无需理性帮助,因而也就谈不上高远和深邃。如瓦格纳就以轻蔑的口吻说莫扎特一辈子不脱稚气,与艺术的伟大使命无缘。殊不知这样认识莫扎特,恰恰忽略了莫扎特艺术中那种貌似浑然天成、其实内藏“机关”的奥秘。所谓“有艺不露,乃为真艺”。查看莫扎特的乐谱,随处可发现他熟谙各种复杂技术、创作经验老到的证据。比如第41交响曲“朱庇特”中令人耳目不暇的对位展示,或是著名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K.465)中令人赞叹的不协和效果处理。只是这些高超手法和复杂效果在莫扎特手中,总是呈现出“举重若轻”般的干净和简洁,于是就有人误以为那只是信笔所至,没什么了不起。领教一下F大调钢琴协奏曲(K.459)末乐章所展现出的智力凯旋(纯粹喜歌剧的嬉闹与严肃赋格式复调的奇妙结合),莫扎特仅仅是“动听悦耳”的传言就会不攻自破。

品味出莫扎特的音乐在悦耳背后,还有深厚的功力与纯熟的技艺,听莫扎特也就提升了一个境界。但正如柯克所言,理解莫扎特,更高的境界是领悟到其音乐中蕴含的隽永深邃的人性内容。而步入这一佳境,上乘路途非他的歌剧莫属。也正是在歌剧领域中,莫扎特显示了远比贝多芬更为宽广和全面的包容性。莫扎特享有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家的美誉,其原因在于,他不但能以“入乎其中”的同情心态体察人世的悲欢离合,而且还能以“出乎其外”的超越眼光透视世态炎凉的内在品质。因此,莫扎特歌剧人物的音乐造型,除了“栩栩如生”的生动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令人回味的多维性。例如《费加罗的婚姻》中的伯爵夫人,虽然背负刻骨铭心的悲哀,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世界带来和解与希望;又如《女人心》,深刻质疑人类感情的可靠性,但在嘲弄时又带有一丝微妙的温情。

分析到最后,甚至可以认为,莫扎特音乐的内在性质其实比贝多芬更加“现代”。因为莫扎特对人性的态度更加暧昧、更加多变,也更加复杂。莫扎特的音乐从来不像贝多芬那样“势不可挡”,其骨子里很多时候充满了无奈和阴影。但另一方面,莫扎特即便在对生活产生怀疑的时候,也从来不会陷入绝望或走向暴怒。因为说到底,莫扎特毕竟是启蒙运动的儿子。他的某些精神特质与“现代人”有缘,但“现代人”再也不可能具有莫扎特般的宽容、睿智、超脱和达观。

同类推荐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当下数字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日趋严重的致瘾化、泛低俗化、高碳化、自由化和虚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艺术德性失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相比发生了重大嬗变。因此,阐明数字艺术德性本质,进而研发有利于数字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路径就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目标。本课题有四个创新点:一是首创了“利他行动”德性本质观;二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的异同;三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生产德性、传播德性、消费德性、文本德性的不同本质及其互作关系;四是首创了低碳艺术理念,并阐明了其德性价值。本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的基本规律,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数字艺术德性和低碳数字艺术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开辟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增加了该学科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数字艺术中国学派。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画系:国画方法体系

    画系:国画方法体系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热门推荐
  •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莱茵河流过的德国,是一座博物馆,是一幅水彩画,是一首美妙的诗。莱茵河畔的德国,是一个古老的德国,充满文明,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莱茵河畔的德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德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系统要我世无敌

    系统要我世无敌

    莫名其妙来到个莫名其妙的世界。末世?玄幻?还是游戏?傻傻的分不清。还得了个莫名其妙的系统,不伦不类的。居然还给每日福利?兜兜转转总算是踏上修行之路。尼玛,修神修魔炼体还修妖??大佬们放过我吧!我只想当个普通人啊!!
  • 创世星界

    创世星界

    血气方刚大将军在炮火下穿越和正在夺舍的鹿仙人的碰撞能有什么火花呢?一个血气方刚,有血有肉一个成熟老道,老谋深算两者合璧,天下无敌,谁人能破?这一世,我必创造星空神话这一世,我必遨游九霄这一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南亭

    南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花垂涎叶

    桃花垂涎叶

    不知道为什么,苏起云听说没爹娘的孩子会很惨,可是……谁说没娘就活不好了?爷爷疼奶奶爱,整个娘家都挺她,后台硬,实力高,还有一个强大的婚姻……只是……“傅公子结亲了!”感觉,心,痛痛的?[全文脑袋大开,皆属虚拟]
  • 超级吞噬体

    超级吞噬体

    魔法与科技共存的星球,自称神明的“外星生物”操纵着这个世界的棋局,战争席卷了大半个星球。被卷入战争的莫望,在消失了七年后,突然回到家乡,容貌没变,记忆却变得混乱。两段明显矛盾的记忆,让他的过去充满了谜团,蓝裙少女的呼唤,似乎在向他诉说着什么,冥冥之中,似有安排,指引他踏上了最伟大的反抗之路。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很渺小,但星星之火亦可燎原……【机甲、魔法、超级战士、守护之光、失落的巫族圣地、水晶之谜、远古战神雕像,外星人之谜】简介无力,请大家直戳正文……
  • 温州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温州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脉是成功致富的关键。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有人说成功30%靠自己,70%靠别人。人脉就是财脉,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改革开放后,数十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推销产品,流行的两句话就是:“先把个人的关系搞定,再做生意。”“只要有关系,就没有关系了。”在温州大部分人都在做生意的,如果打工会别人瞧不起,那究竟温州人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我们都在打工,而他们都在做生意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生物车

    末世生物车

    四轮行天下,大嘴吃四方,如果有四轮,又长了大嘴呢?杜远在末世爆发的当天,捡到一辆有生命的车子,居然还有吃啥补啥的能力。要用电了,就给车子吃条电鳗,电力强劲。需要照明了,就给车子吃个萤火虫,通体光亮。杜远的日子过得不要太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