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700000031

第31章 鲁迅的精神

抗战到底是鲁迅毕生的精神。他常常说:“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两地书(四)》)又说:“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越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又说:“富有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他要反抗,他要复仇。”(《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又在抗日战争开始的前一年,他临死时,还说:“因为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人人所共的问题,是民族生存的问题。……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且介亭杂文末编·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到现今,抗战胜利后一年,他的逝世已经十周年了,台湾文化协进会来信征文作者此时正在刚光复的台湾任教。,指定的题目是《鲁迅的精神》,觉得义不容辞,便写出下面的几点意见:

鲁迅作品的精神,一句话说,便是战斗精神,这是为大众而战,是有计划的韧战,一口咬住不放的。这种精神洋溢在他的创作中。他的创作可分为二类:一是小说,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野草》(散文诗),《朝花夕拾》(回忆文)等。二是短评及杂文,即《坟》(一部分),《热风》,《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共三集),《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一部分)等。

鲁迅的小说,以抨击旧礼教,暴露社会的黑暗,鞭策旧中国病态的国民性,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是其特点。例如《阿Q正传》(《呐喊》)是一篇讽刺小说,鲁迅提炼了中国民族传统中的病态方面,创造出这个阿Q典型。阿Q的劣性,仿佛就代表国民性的若干面,足以使人反省,他对于阿Q的劣性像“精神胜利法”等等,当然寄以憎恶,施以攻击,然而憎恶攻击之中,还含着同情。因为阿Q本身是一个无知无告的人,承受了数千年封建制度的压迫,一直被士大夫赵太爷之流残害榨取,以至于赤贫如洗,无复人形。鲁迅对于那些阿Q像赵太爷之流,更加满怀敌意,毫不宽恕。他利用了阿Q以诅咒旧社会,利用了阿Q以衬托士大夫中的阿Q以及人世的冷酷,而对于阿Q的偶露天真,反觉有点可爱了。又如《祝福》(《彷徨》),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性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攻击的力量是何等威猛!又如《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取材于《列异传》(《古小说钩沉》),是一篇最富于复仇精神和战斗精神的小说,表现得虎掷龙拿,有声有色,英姿活跃,可以使人们看了奋然而起,此外,如《理水》,《非攻》,在描写大禹,墨子的伟大的精神中,有他自己的面影存在。至于《野草》,可说是鲁迅的哲学。其中,《死火》乃其冷藏情热的象征;《复仇》乃其誓尝惨苦的模范;《过客》和《这样的战士》,更显然作长期抗战的预告呢!

鲁迅的短评及杂文,以锋利深刻明快之笔,反映社会政治的日常事变,攻击一切黑暗的势力,指示着光明社会的道路——这特殊的战斗文体,是鲁迅所发明的,贡献于中国新文学至为宝贵。分量之多,占其创作的大部分。任举一例,如《论雷峰塔的倒掉》(《坟》),运用了妇孺皆知的传说白蛇姑娘和法海和尚,指出压迫制度的不会长久,而压迫者法海和尚的躲入蟹壳不能出头,倒是永远的,这样巧妙的艺术,使读者不能不俯于真理之前(参阅茅盾著《研究和学习鲁迅》)。

鲁迅的战斗精神,分析起来,实在方面很多,有道德的,有科学的,有艺术的,等等,现在略说如下:

(一)道德的鲁迅表面上并不讲道德,而其人格的修养首重道德,因之他的创作,即以其仁爱为核心的人格的表现。例如《兔和猫》(《呐喊》)因为两个小白兔忽然失踪了,接着有一大串的话:

但自此之后,我总觉得凄凉。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并S也不叫一声。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正义也是仁爱的一面,鲁迅的创作也重正义的表现。例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坟》),说革命先烈不主张除恶务尽,徒使恶人得以伺机反噬,“……咬死了许多革命人,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这就因为先烈的好心,对于鬼蜮的慈悲,使它们繁殖起来,而此后的明白青年,为反抗黑暗计,也就要花费更多的气力和生命”。这样摘发纵恶当作宽容,一味姑息下去的祸患,真是“义形于色”。

(二)科学的鲁迅深慨多数国民之缺乏科学的修养,以致是非不明,善恶颠倒,所以他的创作中竭力提倡真正的科学。现在引几节于下,以见一斑:

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据我看来,要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那种“孔圣人张天师传言由山东来”的方法,是全不对症的,只有这鬼话的对头的科学!——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学!(《热风·随感录三十三》)……到别国已在人工造雨的时候,我们却还是拜蛇,迎神。(《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鲁迅又为青年的读物计,提倡通俗的科学杂志,他说:

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可惜中国现在的科学家不大作文章,有作的,也过于高深,于是就很枯燥。现在要Brehm的讲动物生活,Fabre的讲昆虫故事似的有趣,并且插许多图画的;但这非有一个大书店担任即不能印。至于作文者,我以为只要科学家肯放低手眼,再看看文艺书,就够了。(《华盖集·通讯(二)》)(三)艺术的鲁迅鉴于国民趣味的低下,所以他的创作中,竭力提倡艺术,有云:

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欢喜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

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样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热风·随感录四十三》)鲁迅倡导艺术,其实际上的工作范围也很广。一、搜集并印行中国近代的木刻。二、介绍外国进步作家的版画。三、奖掖中国青年木刻家。总之,鲁迅熟于中国艺术史,明其何者当取,何者当舍,又博采外国的良规,其目的在创造新时代的民族艺术。他曾用了卢那卡尔斯基的语:“一切有生命的,真正地美的艺术,在其本质上都是斗争的。倘若它不是斗争的,倘若它是疲倦的,没有喜悦的,颓废的,那么我们要把它当作疾病,当作这个或别个阶级底生活上的解体和衰灭底monument反映,把它否定了。”来鼓励青年艺术家,使中国的艺术,尤其是木刻能够欣欣向荣。他最后精印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引用了德国霍普德曼(Gerhart Hauptmann)和法国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的话如下:

……一九二七年为她的六十岁纪念,霍普德曼那时还是一个战斗的作家,给她书简道:“你的无声的描线,侵人心髓,如一种惨苦的呼声:希腊和罗马时候都没有听到过的呼声。”法国罗曼·岁兰则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用了阴郁和纤秾的同情,把这些收在她的眼中,她的慈母的腕里了。这是做了牺牲的人民的沉默的声音。”(《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实在伟大,鲁迅精印的选集实可宝贵,他说:“只要一翻这集子,就知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见同上)其他方面尚多,姑且从略。总之,鲁迅为反对不真,不善,不美而毕生努力奋斗,以期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虽遭过种种压迫和艰困,至死不屈。《摩罗诗力说》所云:“……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这话可以移用,作为鲁迅的战斗精神的写照!

鲁迅的创作,国际间多有译本,苏联翻译尤盛,日本在战前已经出版了《大鲁迅全集》共七大册。

蔡元培先生序《鲁迅全集》,有云:“他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的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又是何等学力!”又云:“综观鲁迅先生全集,虽亦有几种工作,与越缦先生相类似的;但方面较多,蹊径独辟,为后学开示无数法门,所以鄙人敢以新文学开山目之。”蔡先生这话真是至言。

一九四六年九月三十日

同类推荐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内容介绍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她统治的60多年里,英国国势蒸蒸日上,成为日不落帝国,制造业领域的世界工厂,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为什么能够缔造出空前繁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她的生活与政治的关系如何?本书运用了大量原始档案、个人书信、女王的日记,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王的一生。本书是英国传记文学中的佳作。作者是开创一代新风的现代非传统传记大师,通过此书可以更具体、感性地认识19世纪鼎盛时代的英国。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服务细节全书

    服务细节全书

    一位餐饮业巨擘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在其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这两个数据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调查、试验得来的。是的,连锁店当然也可以提供20厘米厚的汉堡和7℃的可乐,但那一定不是最佳口感——这就是专业精神的服务与普通服务的区别。本书倡导完美的服务精神,即要实现从要服务、会服务到服务好的蜕变;强调服务精神的建立、服务精神的落实和服务精神的完善与升级。只要从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人手,使领导者和员工都更为明确服务精神的实质,并将服务精神灌输到思想中,落实到实处。你将会发现——服务就是力量!
  • 三月,桃殇

    三月,桃殇

    她望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子,说不出一句话来。阿房……她扑到他的肩膀上,无声地流着眼泪。很久很久以来,她都在幻想着做他的新娘。很久很久以来,她都在幻想他能这样抱着她,一直一直一直。很小的时候,她在水里抱着他,开心地笑,那时侯她觉得幸福就像头顶上面明晃晃的阳光,触手可及。后来,她慢慢地长大,才开始明白那阳光的奢侈。为了这一瞬的明亮,她历经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持。整个阿房宫已经被点着了。熊熊的烈火正四处蔓延。你怕吗?春申问。她没有回答。她扑在他的肩膀上,只是流泪。你看,这里多像我们的家乡。他说,让我们永远待在这里吧,就像我们以前许下的誓言那样。
  • 大劫主

    大劫主

    一卷道元真解,三千大道奇经。寒门少年踏仙路,十年苦读意难平。仙榜有吾名!无尽天骄崛起,一剑败尽英雄。不愿逐流从庸众,只求仰首见苍穹。此心本天生!
  • 我的对象是病娇

    我的对象是病娇

    宠苏流,恋爱为主剧情辅,he,男女主双洁。让我快穿?唤醒你的主人?不能白忙活。薛苋:“给我一个亿。”系统:“可以。”为了钱钱而奋斗,摆脱了枯燥无味的生活,迎来惊心动魄的大逃亡!【系统不提供给你任何帮助,除了你生命垂危之际。】【不支持赊账。】冷漠、无情、傲娇系统等等,反派是个什么鬼……
  • 西域我为王

    西域我为王

    大漠狂沙,铁血丹心,纵横万里,称霸西域!这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年历史,这是一个热血激昂的跌宕传奇!
  • 昊之传奇

    昊之传奇

    曾经的玄月大陆很是繁华,强者如林。五千年前与异族的大战,生灵涂炭,多半强者陨落。人族每天都在噩梦中煎熬,战争持续了两年,人族节节败退,最后一位隐世强者出现,出现了转机……。异族被逼退然而这个世界被异族大能捆上一道枷锁……
  • 围炉夜话普洱茶

    围炉夜话普洱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叶作为国人生活的一项必需品,不仅具备着品饮的功能要素,更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要素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精神寄托。中国茶因地域与历史发展的差异,衍生出不同的茶类,同时各具特色,而有着“茶人饮茶终点站”之称的普洱茶,更是组成中国茶重要的一环。在本书中,笔者将从品饮,功效,评鉴等角度对普洱茶,尤其是普洱熟茶进行介绍,并力图从科学,文化的角度对普洱茶进行不一样的解读。
  • 甜妻惹火:霍少,吻不停!

    甜妻惹火:霍少,吻不停!

    墨竺穿进了一本小说里,成了女主情敌之一,然后,被男主角缠上了???********开始,霍深寒问她,“你觉得,我会跟你结婚?”墨竺:“唔……我条件不错的。”霍深寒:“我不会娶你,不可能。”墨竺:“你多虑了,柏拉图婚姻不是我的选择。”他朝她勾了勾手指,“过来。”“做什么?”“聊天。”“……”
  •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股灾过后,余震不断。本轮股灾发生时散户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广大股民从本次股灾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请看本期《股灾启示录》!
  •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圣—埃诺克号历险记》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共15章。“圣—埃诺克号”捕鲸船到了捕鱼期,却因为缺少一名医生和一名箍桶匠而无法出海。好容易找到这两名不可缺少的人员,那位箍桶匠却是一位厄运预言家。因为他总是预言祸事和灾难,还有神秘的海怪,他对此坚信不疑。“圣—埃诺克号”能逃脱他预言的厄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