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00000014

第14章 姓名文化篇(一)(3)

1938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组织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参加者有滕代远、罗瑞卿、叶子龙、萧劲光和莫文骅等人。学习地点就在毛泽东的住处,每周学习、讨论1次,晚上七八点开始至深夜11点钟。有一次,学习结束时,已经很晚了。毛泽东诙谐地说:“人说姓毛的一毛不拔,今天我要拔一毛,请你们吃夜餐。”他的话马上引起一片笑声。大家有了学习收获,又在毛泽东家里聚餐,真是开心。[莫文骅:《莫文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381页。]

“文有成仿吾。武有独眼龙”

1938年3月,成仿吾调任陕北公学校长。毛泽东有一次到陕北公学作报告,对学生们说:“你们陕北公学文有成仿吾,武有独眼龙(指当时陕公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周纯全),学校是会办得很好的。”[《成仿吾校长纪念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34页。]

“是韩信的‘韩’吗”

韩光原名寒光,在延安中央统战部工作。一天,他在杨家岭遇到毛泽东。

毛泽东问他:“青年同志,叫什么名字?在哪个部门工作?”韩光说:“主席,我叫寒光,在中央统战部工作。”毛泽东又问:“是韩信的‘韩’吗?”韩光说:“不,是寒冷的‘寒’,我正想改为韩信的‘韩’。”毛泽东风趣地说:“寒冷的‘寒’,不改也可以,不是有一首古诗说‘寒光照铁衣’嘛!”[《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80页。]

“现在姓‘仉’的。差不多都住在山东省曲阜县”

当时延安有个话剧演员张平。在抗大的一次舞会上,毛泽东在张平爱人处得知他原叫仉平,但她把“仉”(zhang)字念作“张”(zhang)。毛泽东说:“这姓应该念‘涨’,不念‘张’。”又说:“你爱人是山东人吧?至少他祖籍应该是山东曲阜。你没听说孟母仉氏吗?在中国,姓这个姓的人极少。现在姓仉的,差不多都住在山东省曲阜县。他们不是孔家的佃户,就是孟家的佃户……”[朱守芬、盛巽昌:《毛泽东和姓名文化》,《文史杂志》1993年第6期。]

“原来你是晋朝人”

据赵毅敏回忆:

“那时我在中宣部工作,与主席住地很近,经常向主席请示工作,也由此越发地认识了主席的博学。我原名叫刘焜,一次与主席谈话时说及我的原名,他马上幽默地说,原来你是晋朝人,并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晋人刘琨的事迹。”[郭思敏、华一民:《我眼中的毛泽东》(续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

1939年

“姓萧的古来文学家很少。你要争气”

1939年5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约见由苏联归来的诗人萧三,萧三便把自己诗作的手抄本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了几首,说:“《梅花》那首写得好。放下慢慢再看。”然后开玩笑地说:“姓萧的古来文学家很少,你要争气。”[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489页。]

“汪精卫第一个献了地图。还有张精卫、李精卫、赵精卫、钱精卫等等”

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对赴前线同学就《坚持国共长期合作》为题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就汪精卫等民族败类指出:“现在外边来的人说,在内地还有很多的张精卫、李精卫、赵精卫、钱精卫等等。总之,有许多汪精卫一类的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就是暗藏的汪精卫。他们要想做一出‘张松献地图’。三国时代有一个张松,把四川的地图献给了刘备,因此刘备入川建立了蜀国。今天日本帝国主义打进来,汪精卫第一个献了地图,还有张精卫、李精卫、赵精卫、钱精卫等等,他们也准备要献地图。他们企图把整个中华民国的地图献给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日本统治下的‘中国’。”[《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第17页。]

解释姓氏起因

据师哲回忆:毛泽东悉心调查周围世界。他说,比方说,有人连自己姓氏的起因都不知道。于是毛主席就解释了人的姓氏的由来,如为什么姓马、姓师(原来是狮)、姓苟(原来狗)、姓杨、姓柳等。[《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版,第31页。]

“仲丽嘛。自称人中之丽呀”

在延安时,毛泽东对新来的保健医生朱仲丽开玩笑说:“你是人中最美丽的哕!”朱仲丽连忙摆手:“哪里!”毛泽东说:“哪里?就在你的名字上啊!仲丽嘛,自称人中之丽呀!”朱仲丽惊奇地解释说:“啊!不是有意这样叫的。我原来叫朱慧,来延安后,随便起个名字代替原来的名字。”毛泽东马上说:“朱慧,很好嘛,人是智慧的。”毛泽东沉吟片刻,又说:“仲丽,不如重理。“‘那就改了吧!”朱仲丽赶紧说。“不,不要改了,我是和你说着玩的。”毛泽东笑着说。[许祖范等:《毛泽东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1940年

“我们的王老汉”

1940年4月,王国华在延安向中共中央详细汇报了豫南工作。经陈云推荐,中直机关各单位邀请王国华作报告。王国华生动地讲述了豫南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开创和成长、壮大的斗争历程,极大地吸引了延安的听众。王国华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特别重视和关怀,派人给他补习政治和文化常识,同时留他到中央党校一部(高干班)学习。在学习或开会时,毛泽东常常亲切地称王国华为“我们的农民领袖”“我们的王老汉”。[侯志英主编:《河南党史人物传》第9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姓何的可没有几个好人”

1940年7月,何廷一被调往军政学院学习。据后来他回忆说:到延安后,我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朱老总。警卫员告诉我,朱老总和康克清都在毛主席的窑洞里打扑克。我那时第一次听说扑克牌,很新奇,就到了毛主席的窑洞里看热闹。毛主席、朱老总、康克清、张闻天、博古、何凯丰等一大群人围了一大圈,玩得正高兴。我没有打搅他们,进去后悄悄地站在旁边看。毛主席抬头看见了我,就问:“你是谁?”我告诉毛主席我的身份和姓名。“什么地方人?”“长汀。”“啊,我还在长汀养过病呢。”随后毛主席很随意地开玩笑说:“姓何的可没有几个好人。你看何应钦,还有湖南军阀何键,都不是好人。”“主席,你这么说可是有些片面,我看姓何的坏人是少数,多数是好人。何凯丰、何叔衡不都是好人吗?”主席听了哈哈笑起来,说:“小何,你说得对,来,来,我们配合打一把。”我红着脸说:“我不会。”主席说:“那你就继续看吧。”[李克菲、彭东海:《秘密专机上的领袖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8~9页。]

为次女取名“李讷”

1940年8月,毛泽东为他与江青生下的次女取名“李讷”。源自《论语·里仁》:“君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说话迟缓而行动敏捷。[李湘文:《毛泽东家世》(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48页。]

“历史上也有个王弼,和你同名同姓”

1940年11月23日,王弼等人由新疆回延安后,向中央呈报了建设空军兵种的计划,提议开办航空工程学校。很快,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亲自接见了他们,并就组建工程学校的问题作了指示。毛泽东说:“热心发展航空事业意见是好的,但要有决心和耐心。”谈话之中,毛泽东详细询问了王弼的姓名和在苏联的学习情况,然后风趣地说:“我国历史上也有个王弼,和你同名同姓,他是个文人,你是个武将。你这学武的要争取胜过学文的。”

中国历史上的王弼,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好谈儒道,辞才逸辩。毛泽东很爱读他的作品,可惜王弼英年早逝。现在身边又来了一个叫王弼的人,毛泽东自然印象深刻,故有此言。[殷理由主编:《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页。]

“萧四没有来”

1940年12月。毛泽东参加文化俱乐部组织的化装晚会。他看见萧三和叶华后。微笑着说:“呵!萧三来了……”随即开玩笑说:“萧四没有来?”[王政明:《萧三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2月版,第313页。]

“不像‘毛’字。底下还有个尾巴”

毛泽东的族弟毛泽全。在新四军岩寺兵站工作搞得不错,名声也越来越大。连国民党那边也有反映了,说共产党派毛泽东的弟弟来岩寺坐镇,这里一定是个大机关。一天,毛泽全去新四军军部开会,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说:“泽全同志,为了党的工作,也为了保护干部,你还是改个名字吧!”毛泽全接受了建议,改名为王勋。新中国成立后,他恢复了原来的名字,担任了华东军区后勤部生产部长。1950年夏,毛泽全去北京开会,抽空去看望毛泽东。

毛泽东问他:“泽全,延安分别后,你到哪里去了,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呀?”

毛泽全告诉他:“后来改名王勋。到苏北新四军搞后勤去了。”

毛泽东说:“好嘛,你连姓也改了。姓王也好,笔画端端正正,不像‘毛’字,底下还有个尾巴!”[张步真、赵志超:《故园行》,海南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7~118页。]

“是我们党内的‘贾宝玉’”

据贾虹生回忆父亲贾拓夫:“在延安时,毛主席曾称誉爸爸是‘陕北才子’。还开玩笑说:拓夫既姓贾,又是宝,是我们党内的‘贾宝玉’。”[周维红:《贾拓夫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287页。]

1941年

“你的名字就改为‘解方’好了”

1941年春,毛泽东在延安接见在东北军中工作的解沛然。他幽默地说:“解放军同志,你已经回家了,你的名字就改为‘解方’好了,不要再‘解放’了。”[《党史博览》2006年第12期,第26页。]

“益民。你这名字是什么意思呀”

1941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当时,延安出现了雷电击死正在参加边区政府县长联席会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荣的自然现象。而在部分群众中,却流传这是老天爷的惩罚。有人还说:“击死个县长有啥了不起,让雷打死毛泽东才好呢!”因此,还抓了说此话的妇女。

当毛泽东得悉后,他好好做了调查,并叫来身边的保卫干部钱益民问话。

“益民,你这名字是什么意思呀?”

钱益民跟着毛泽东鞍前马后多年,见毛泽东突然问起自己的名字,很新奇,便直说了:“家父想让我有利益民。”

“是啊,连一个老父亲都知道让孩子有利益民,何况我们一个党、一个主席呢!把这位妇女马上放了,派人护送她回去。记住,要带上公文,讲明这位同志没什么罪过,她是好人,敢讲真话,是为我们提了意见的好同志。要请地方政府对她进行照顾。”

毛泽东接着又说:“同时,公粮问题要做一次认真的研究,边区要做一次认真的调查,该免的免,该减的减。不能搞国民党反动派那一套,搜刮民财,不管老百姓死活!”

后来经调查,群众借雷电打死人一事发牢骚,果然是为这年征收公粮过大、负担不起而引起的。在此之后,党中央就向全边区党政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萧思科:《知情者说(之三)——历史关键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44页。]

“延安。这名字多好听啊”

毛泽东在一天傍晚散步时,遇见也在散步的《解放日报》编辑陈企霞。陈企霞当时还带着儿子陈延安。

双方互相问好后,毛泽东便指着陈延安问陈企霞:“这是你的孩子?”陈企霞做了肯定回答。

“叫什么名字啊?”毛泽东似乎对陈企霞的孩子很感兴趣,便蹲下身来,亲切地问道。

“叫延安。”陈企霞回答。

“延安,这名字多好听啊。”毛泽东说罢,不禁把小孩抱了起来,高兴地逗着。[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1068页。]

“孟飞,高天猛飞”

在延安时,一次会议之后,毛泽东见到一个正在站岗的小战士,便问他:“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小战士恭恭敬敬地回答:“主席,我叫孟飞。”毛泽东笑了,连声说:“好嘛!这个名字取得好!孟飞,高天猛飞,将来肯定有出息!”[孙雷、孙宝义:《毛泽东衍名艺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53页。]

“理是道理,良就是好”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与一位女青年跳舞。舞间,他问女青年叫什么名字。女青年回答说:“叫何理良。”“何理良,何理良。”毛泽东重复着这个名字,进而以他那政治家的敏感,饶有兴致地分析起来:“理是道理,良就是好,整个姓名连起来就是什么道理好的意思喽!我看,还是共产主义道理好!”[孙雷、孙宝义:《毛泽东衍名艺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52页。]

1942年

“于黑丁,可你并不黑呀”

1942年4月中旬,于黑丁走进毛泽东的窑洞,去参加一个小型座谈会。毛泽东朝着于黑丁走来。有人刚要向毛泽东介绍,毛泽东笑着握住他的手,风趣地说:“我认识,于黑丁,可你并不黑呀!”[李树谦:《毛泽东的文艺世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3页。]

“我们的向隅同志来了没有”

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次文代大会。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当他引用“一人向隅,举座不欢”这句成语之后,立即就问:“我们的向隅同志来了没有?”他还离开讲桌,走到台沿,俯下身来,手搭凉棚,向会场前后左右仔细寻找。大家齐声说:“来了!来了!”有人还大声高喊:“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毛泽东这才宽慰地走回讲桌,继续讲下去。[李树谦:《毛泽东的文艺世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56页。]

“你是薛仁贵的后代了”

据贺龙的夫人薛明回忆:

在我和贺龙结婚后几天,毛泽东来了。他一进我们的窑洞时,我很紧张,但又很兴奋,恭恭敬敬地向毛主席又鞠躬又问好。因为我们刚刚结婚,毛主席握住我的手问:“你姓什么?”我说:“姓薛。”他说:“你是薛仁贵的后代了。”[《说不尽的毛泽东》,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57页。]

“数一数‘谭政’两字是多少笔画”

一天,毛泽东和谭政研究加强军事建设问题。他在送谭政出门时,像想起了什么事,突然在院子里停留下来,问谭政:“你今年有多大岁数?”

“38岁了。”谭政回答,但不明白毛泽东这突如其来的问话的意思。

“孔夫子说过‘三十而立’,你就快四十的人,那早就该‘立’了?”

“嗯!”谭政还以为毛泽东是在鼓励他承担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的任务哩,便莫名其妙地答应了一声。可他又见毛泽东用右手食指在左手心里比划着。就停下脚步,等候着毛泽东的问话。

“你知道你原来的名字叫谭世铭,可你注意过现在的名字——谭政吗?”毛泽东问。

“这个不曾想过。”

“你数一数‘谭政’两字是多少笔画?”谭政于是用手指在另一手心里比划着。数着笔画:“28画!”

“那你再数一数我‘毛泽东’3个字是多少笔画?”

谭政又在自己手心里数了“毛泽东”的笔画数:“也是28画呀!”

“咱俩在井冈山——长征——延安,共事15年有余了,大概你没有想过这一个十分简单的数字。好哇,你二十八,我二十八,共产党、共产主义的‘共’字,不也就是二十八吗?28画不平常啊!”谭政恍然醒悟过来,会心地笑了。

毛泽东停顿了一下,又说:“我们都是姓‘共’嘛,做了共产党的人,都是信仰共产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在奋斗呀!”[李智舜:《毛泽东与十大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181页。]

“那就把你的名字改成范明吧”

1942年12月,据当时在国民党第三十八军部中做中共地下党统战工作的范明回忆:

同类推荐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因托名为上古黄帝所作,故名《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巨著,从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81篇,共约18万字。其思想内核大致可归纳为10个方面,即阴阳五行说、藏象说、精气神说、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病证学、诊法学、治则学、养生学及运气学。本书着意遴选出文意相对浅显且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另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我们结合现今社会的常见疾病,从精血、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法、养生学、运气学等诸多方面精选相关篇目,以期给读者以切实有用的指导。
热门推荐
  • 晚风吹半醒

    晚风吹半醒

    是麦九还是顾梓鸳?每日看着铜镜上陌生的脸她在熟悉,熟悉顾梓鸳这个名字如果能换脸,她更希望是她自己是王爷还是桑怀安?看着属于自己身份的令牌他在感慨,感慨瑾王爷这个称呼如果能选择,他更希望是桑怀安若街道路有饿殍,冬日啼饥号寒若国家艰难竭蹶,百姓流离颠沛你会如何选择?黎明之前总有一段时间特别黑我踏山越水,追寻着世间光辉
  • 密妻

    密妻

    男友的背叛,父亲的突然离世,选择嫁他,只是为他是她绝境中的一块浮木,在举目无亲的现实中给自己找一个栖身之所,与爱无关。同意娶她,他以为只是因为当初父亲的逼迫,只是为取得父亲手里的权利,无关爱情。他们已婚三年,在众人眼中却他依旧是一个黄金单身汉,这是他的成功还是她的失败?她是一只进错金丝笼的麻雀,她等待着那人的发现,放归她离去。公公的骤然离去,让她在这豪门大家庭中一下没了依靠的力量,她开始等待他开口说分手,没想他却说:我们要个孩子吧。她以为她可以淡然看待这一切,却不想在亲眼看他搂着别人的腰的时候感到万分心酸,原来在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温柔对待慢慢的偷走了她的心。他以为他不会再爱了,却不曾知道当自己看见她苍白的脸和那悲痛的泪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他早就对她动了心,用了情。就在他们各自发现自己的真心,决定要携手走过一生的时候,一个措手不及的重磅炸弹摧毁了他们刚开始没多久的温馨和甜蜜。
  • 校花总裁爱上你

    校花总裁爱上你

    校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剧情很多,故事很简短,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王爷我的夫

    我的王爷我的夫

    ——她是一个千年后的女警花,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她是一个年后前的长公主,在嫁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她同样也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与她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到底谁能改变谁的来生!………………………………………………………………………………………………………——李胜男:二十三岁,长相平平,理着平头,属于那种放在人堆里,第二眼再也找不到的那种类型,别光看人的外表,她可是一位拆弹,防爆的高手,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长期的训练和工作,日晒风吹,使她的皮肤看起来黑黑的!………………………………………………………………………………………………………——冷澈王爷,二十五岁,面如斧削,目如寒星,身躯凛凛,骨健筋强,人前都尊称他王爷,背后称他为冷面王,简称冷王,他少年得志,征战疆场,他志不在儿女情长,他得到的女人多如牛毛,女人对他而言可有可无!………………………………………………………………………………………………………——冷然王爷,二十四岁,面如冠玉,目若星朗,玉树临风,冷澈之弟,和煦如风,人称笑王,他与哥哥从小被不同的人代养,直到成年后,两人方同时回到王府,造就了他们迥异的性格!………………………………………………………………………………………………………——流苏公主,十八岁,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吐气如兰,美艳无双的的佳人,有着不同常人的嗜好,一个酷爱女红的女子,她是皇帝的长女,尤其擅长编织饰物,例如那些叠坠的装饰品上的流苏!………………………………………………………………………………………………………——宝络公主,十七岁,气质非凡,清艳脱俗,举步轻摇,楚楚动人,流苏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一个有见解的女子!更详细的人物简介,请点击作品相关里的介绍,欢迎光临!………………………………………………………………………………………………………推荐天使自己的新文《携妹出嫁》………………………………………………………………………………………………………好友,紫玉流光的文《相公N-1》顽皮可爱的文《极品绝色女王》
  • 重生之回梦

    重生之回梦

    梦里,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梦里,血衣飞扬,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篁儿梦里惊鸿一瞥,竟成心里无人能涉足的圣地。一朝重生,忘了前尘却忘不了那亦真亦假的梦,虽有宝藏般传承的记忆,纵是身侧有人拼死相护,亦不得她留恋一眼。过尽千帆,也不解为何只能是梦。佛说:叶生一千年,花开一千年,花叶相生不相见。那是无尽的思念,绝望的爱恋
  • 网游之巫妖变

    网游之巫妖变

    死亡世界的巫妖,为追寻魔法的终极奥义抛弃原有的一切进入传说中的主物质位面。错入虚拟网游世界的他化身玩家,却依然执着地探索着成神的道路。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巫妖,一旦拥有人类的情感,又如何面对霸道的美女大小姐呢?
  • 海洋的德性

    海洋的德性

    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是一直被关注的问题。本书稿从伦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内容包括: 海洋意象中的神性、父性和母性; 海洋意象的道德意蕴等,作者认为要构建一种求内务外的海洋伦理,其基本条件应包括尊重海洋自身的特性、人类共同价值的支撑、规范本身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等。书稿未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内容。
  • 浮生骄狂

    浮生骄狂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以沫,要低调!”“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而我,选择第二者,毕竟也低调不了,实力就摆在这,只能高调喽。”“……”
  •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