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00000021

第21章 姓名文化篇(二)(5)

毛泽东笑问:“张岱年是你哥哥吗?”我说:“不是。”“那么张光斗是你哥哥了。”我笑答:“也不是。”显然,这是有意使会议空气轻松一些。[《百年潮》1994年第4期。]

“郭桂卿。男娃的名字嘛。我看叫郭子仪吧”

1956年5月,毛泽东第一次乘坐人民空军的飞机。他下机后,见到服务员在机舱门口目送他远去。据服务员郭桂卿回忆:

毛泽东主席转回头。问跟在身后的副参谋长何廷一:“她是谁呀?”“哦,是服务人员,空中服务员。”何廷一随着毛泽东主席的视线看见了我。“空中服务员?红色空中小姐!”何廷一向我招招手。我鼓起勇气,走到毛泽东主席身边。因为毛主席个儿高,看我的时候微微弯着腰。“叫什么名字啊?”“郭桂卿。”“郭桂卿,男娃的名字嘛。我看叫郭子仪吧!知道郭子仪吗?看过《打金枝》没有?郭子仪可是位民族英雄哪!”[李克菲、彭东海:《秘密专机上的领袖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30页。]

“他可很厉害。他有两张嘴”

1956年夏天,毛泽东去北戴河。列车刚启动,他在客厅里说:“今天是礼拜六,你们有没有约会呀?”“有,我有。”姚淑贤(列车医务人员)脱口冒出两句。

毛泽东面带微笑,亲切地问:“跟什么人有约会?”

“跟男朋友。”姚淑贤告诉毛泽东,就是为他作食品检验的那个小吕。

毛泽东开玩笑地说:“我怎么听人家叫他大吕?是因为个子高?还是脾气大?”

话出有因。毛泽东这样说,是因为有一次小吕上车取检验样品时,在客厅门口和卫士长发生了冲突,被毛泽东听到了。毛泽东接着说:“他可很厉害,他有两张嘴。只要他手下留情就好。要不然,把全部东西拿去化验,我们可要饿肚皮了。”[姚淑贤:《在毛主席专列上的日日夜夜》,《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第54页。]

“又见到我们的长江王了”

1956年6月初,毛泽东在武汉期间,见到林一山时,便风趣地说:“啊!又见到我们的长江王了!”[林一山、杨马林:《功盖大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你已经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

毛泽东到湖南长沙。当他看到湖南省的巨大变化,十分高兴,以他特有的幽默方式,表达了对省委书记周小舟工作的满意。他对周小舟说:“苏东坡讲‘驾一叶之扁舟’,那说的是‘小舟’。你已经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

周小舟,原名周怀求。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就与毛泽东有了交往。1936年,这位刚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24岁的年轻人,作为中共和谈代表,赴南京与国民党代表谈判时,才华初露。当年秋天,他赴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南京谈判始末,毛泽东慧眼识英才,将他留在自己身边。从此,周小舟成了毛泽东的秘书。“小舟”之名即由毛泽东常叫他“小周”而来。[李约翰、镡德山、王春明:《毛泽东和省委书记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160页。]

“你就是写《杜甫传》的冯至”

1956年9月22日下午,毛泽东会见了德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雷曼及其随行人员,翻译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作家冯至。

当毛泽东会见完毕,送走了德国客人,而冯至也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以后,毛泽东便顺便问冯至:“你在哪里学的德语?”冯至答道:“先后在德国的柏林和海岱山。”“你叫什么名字?”“冯至。”“噢,你就是写《杜甫传》的冯至。”毛泽东一听,立刻记起了他过去读过的《杜甫传》,高兴地说:“你的《杜甫传》我看过。”

毛泽东对1951年《新观察》连续登载的冯至的《杜甫传》产生浓厚的兴趣,每期必看。当《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完毕以后,毛泽东曾对人说:“《新观察》现在《杜甫传》登完了,《新观察》我现在也不要看了。”[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753~754页。]

“鹰厦铁路一通。三个姓陈的都高兴啦”

福建省第一条铁路——鹰厦铁路建成通车,时逢陈嘉庚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毛泽东见到陈嘉庚时,特意走到他跟前,高兴地对他说:“鹰厦铁路一通,三个姓陈的(指陈嘉庚、陈绍宽、陈毅)都高兴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毛泽东的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页。]

魏金枝“金枝玉叶呀”

在全国政协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宴请知识分子时,见到作家魏金枝,随着茅盾的介绍说:“啊呀!金枝玉叶呀!”又笑着接上去说:“你评胡风的文章写得很好。”[陈徽伯:《毛泽东和文化界名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245页。]

“海龙王来了”

许德珩任水产部部长后,有一次去开会,正巧毛泽东也来了,大老远看到许德珩,就叫道:“海龙王来了。”逗得周围的人直笑。后来许德珩回忆说:“因为我是管水产的,所以毛主席才这么叫。毛主席是很幽默的。”[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343页。]

“你说‘王’字下面加个尾巴念什么”

王爱梅从北京列车段调到铁道部专运处。专运处是负责中央领导人和国宾外出用车的单位。第一次执行任务,车长告诉她要和刘跃芳一起,在餐车上为毛主席摆台。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王爱梅的心怦怦直跳,总是忐忑不安,平静不下来。

开饭前,卫士张仙鹏扶着毛泽东缓缓地从公务车走过来。王爱梅迎上前去,紧张地说了声:“主席您好!”毛泽东微笑着点点头。落座后,毛泽东问:“小鬼,你是新来的吧?”王爱梅点点头说:“是的。”“叫什么名字呀?”毛泽东浓重的湖南口音使王爱梅一时没听清楚,心里直跳,脸也有些发烧,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她只好求救似地望着张仙鹏。张卫士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忙说:“主席问你叫什么名字?”王爱梅立即回答:“王爱梅。”毛泽东又问:“多大啦?哪里人?”“我是北京人,今年20岁。”

毛泽东看她很拘谨,就放慢了说话的速度,用湖南普通话幽默地说:“我俩还是亲戚啦。”王爱梅一愣:啊,天哪。我可从来没听家人说过,我家还有这么高贵的亲戚。王爱梅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在她的脑海里,湖南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会跟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亲戚关系呢?

正在王爱梅极力搜索和捕捉记忆中的社会关系时,毛泽东又用刚才的语调说:“你说‘王’字下面加个尾巴念什么?”“啊,那不是‘毛’字吗!”王爱梅脱口而出。“对啊!”她高兴地一边拍手一边说,“对,主席,我们是亲戚,我们是亲戚。”毛泽东的风趣话,使王爱梅如沐春风,心情自然轻松下来。

后来,王爱梅在陪同毛泽东视察南方时,为了使繁忙的毛泽东松弛一下,请他瞭望车窗外的大好河山。毛泽东顺从地把目光投向原野中的晚霞。可能是哪一个景点触发了他,他问:“哎,小王,你喜欢梅花吗?”“当然喜欢了,父母给我起的名字就叫爱梅,我能不喜欢吗?”毛泽东说:“除此之外,你了解梅花些什么?”王爱梅一时答不出来。毛泽东接着说:“秋天过后,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冬天是寒冷的,漫天大雪覆盖着大地,几乎所有的花都凋零了,都睡觉了,只有梅花,独自盛开不败,给人以春天的气息。这些梅花有白的,有红的,还有粉的,样子很好看。你知道吗,它还有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不畏严寒的傲骨。”王爱梅从这番话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孙雷、孙宝义:《毛泽东衍名艺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44~145页。]

“你还是一架优秀的钢琴哪”

毛泽东和中央警卫团文工队的刘秀琴谈话。

毛泽东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秀琴。”

“噢,你还是一架优秀的钢琴哪!”[《毛泽东与山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532页。]

1957年

“钱武穆王的后人来了”

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在他的住处召见了新闻界人士。据徐铸成回忆:

当金仲华谈到印报的纸张紧张时,毛泽东说:“这个问题好解决。有关部门当然也有他们的困难,我不具体了解。”正在这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钱俊瑞夹着一个皮包,匆匆赶到,进入会场。毛泽东很风趣地说:“钱武穆王的后人来了,这个问题请他给你们解决。”[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221页。]

“你原来就是那个写小说的许杰”

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结束后,走到代表中间。在见到许杰时,毛泽东紧紧地握住其手,并大声说:“久仰!久仰!你原来就是那个写小说的许杰喔!还有一位安徽籍的地理学家许杰。欢迎你们民主人士给我们提意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范泉:《文海硝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102页。]

“我失骄杨君失柳”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给李淑一复信。在信中,毛泽东寄去了游仙体《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骄杨”即是毛泽东对其已故夫人杨开慧的赞美。在此词作中,他的痛惜夫人之情毫不掩饰。1962年,当章士钊请教该词中“骄杨”作何解释时,毛泽东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许祖范等:《毛泽东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与舒諲谈名字

1957年6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冒鹤亭。

据舒湮回忆:6月的一天深夜,中南海派车来接我父亲。我是奉命陪同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去见党和国家主席毛泽东的。车子在静夜飞速驶向府右街,穿越怀仁堂,北折进入中南海甲区,一瞬间于游泳池畔戛然而止。从甬道转人,一顶硕大的帐篷立于池边,内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张方桌、几把藤椅、一张小铁床、一只帆布榻。这就是毛泽东夏令办公和小憩的处所。警卫员先行步入通报。毛泽东立刻自桌边伸出手来说:“冒先生,欢迎你!”接着,他问我:“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

“舒湮。舒展的‘舒’,湮没的‘湮’。”我回答。

“用‘湮’字作名字的很少见。”他含笑说。

“原来用‘諲’字,作恭敬解。我第一次用舒趣的笔名投稿时,排字工人误将言旁植为三点水。我心想,这样也好,免得言多必失,就此‘湮’下去了。”毛泽东忍俊不禁:“这也好嘛!一开一合,对立矛盾的统一,集中于你一身了。”[贾思楠:《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130—131页。]

“上海有个陈铭珊,北京有个陈铭德嘛”

1957年7月7日,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接见该市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和工商界代表人士。

据陈铭珊回忆:有天晚上,市委统战部电话通知我马上去中苏友好大厦咖啡厅。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赶到那里一看,只见灯火辉煌,已经有好多人坐着。我一进门就看到毛泽东主席站在那里讲话,惊喜不已。我悄悄地坐在后面。咖啡厅里是分团桌坐的。毛主席讲完话后,就坐过来同大家交谈。当他坐到我所在的一桌时,有人介绍到我时说:“这是陈铭珊。”毛主席说:“噢!上海有个陈铭珊,北京有个陈铭德嘛!”当时反右运动已经开始,北京的陈铭德已被划为右派。我听后心中很吃惊,不知这话是什么意思。毛主席与我们交谈了一会儿,临离开之前又补充了一句:“我刚才说北京有个陈铭德,是为了便于记忆。”他这一番解释,才使我如释重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28页。]

“这个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裔”

毛泽东在武汉会见美国友人。

丁西林和唐明照、浦寿昌及欧美司司长朱伯深陪同三位美国友人,坐飞机来到武汉。他们下飞机时正好是上午10点,又驱车直赴武昌东湖。这时,毛泽东与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已在一套别墅门口迎接他们了。毛泽东一见到丁西林等,立刻与他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当大家进去以后,茶几上已泡好了香馨的清茶。毛泽东见丁西林等坐下后,马上就开始了谈话十分活跃的茶会。当毛泽东向丁西林等谈到社会分化时,风趣地指着朱伯深说:“这个人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裔。”随后他又指着浦寿昌说:“这个人是美帝国主义哈佛大学培养出来的,现在都是共产党员了。”[孙琴安:《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420页。]

“那你就是齐桓公的后代哕”

1957年11月,齐宗华第一次给毛泽东当翻译。是在莫斯科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期间,他与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的会见。正式会谈开始以前,毛泽东与齐宗华曾有过短暂的交谈。“你姓什么?”毛泽东夹着香烟,笑眯眯地问。

“我姓齐。”齐宗华很紧张,怯声说。

“那你就是齐桓公的后代哕!”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幽默地笑了起来,突然话锋一转,“齐国在哪里?”

“山东。”这一回齐宗华不假思索。

“还不错嘛!”毛泽东颔首赞许地说。他吐了一口烟,笑了。

齐宗华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第一次“考试”就这样结束了。毛泽东风趣、亲切的问话,消除了极度紧张的齐宗华的惶恐和不安。“领袖原来这样平易近人。”齐宗华如释重负。[宗道一:《为领袖做翻译》,《今晚报》1995年6月28日。]

“你的名字有个田嘛”

1957年12月,毛泽东、邓小平、彭真来到武汉洪山宾馆,参加红安、麻城两县试验田干部座谈会。当提到张景田的名字时,毛泽东若有所思,凝神片刻。王任重赶紧指着张景田:“他就是红安县委副书记,是自己买锄头打算下乡参加生产的领导张景田。”毛泽东于是风趣地说:“难怪红安县的干部会种试验田,你的名字有个田嘛!”

当时麻城县中驿公社党委书记魏杏华把棉花标本也带来了。毛泽东问:“你叫魏杏华吧?你会种棉花,巾帼不让须眉,就叫兴华吧!”[《东湖情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83~184页。]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同类推荐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选译的是内蒙古著名民间艺人琶杰演唱的诗体《英雄格斯尔可汗》中的两卷:《镇压十二头魔王之卷》和《北方部落保卫战之卷》。前卷写格斯尔镇压十二头魔王,从魔王手中救出妃子阿尔勒高娃的经过,歌唱了格斯尔的惊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卷写沙赉河三汗为了抢夺格斯尔的另一妃子若穆高娃,乘格斯尔外出镇压十二头魔王之际,发动侵略战争,侵入格斯尔家乡。由于格斯尔可汗的叔父朝通叛国通敌,致使格斯尔的三十员大将和三百名先锋在保卫战中先后阵亡,国土沦入敌手。格斯尔闻讯后,悲愤填膺,决心赶回,严惩敌人,收复国土。诗歌风格简练明快,粗犷遒劲,歌颂了主人公们所进行的激烈悲壮的正义战争,赞扬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 日本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日本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人认识日本第一书。被日本国人称作:“迄今为止,介绍日本的书中写得最好最深刻的。”了解为人不知的日本,必读本。
  •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本书为开卷书坊第三辑系列中的一种,为吴奔星于1980年到2002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故交的回忆与怀念性文章,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随笔和文史小品文。文中所写所忆包括胡适、黎锦熙、齐白石、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湜、唐圭璋、徐迟、卞之琳、臧克家等诸多名流,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面世,具有现代文学史料价值。
  • 三十六计(全集)

    三十六计(全集)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精英人士的一致推崇。今天,《三十六计》丰富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军事斗争的范畴,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管理、科技、体育乃至人生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智慧源泉。本书在忠于原书原解的基础上,对每条计策都作有详细的智慧解析和例说,并分别从军事战争、商战管理、人生智慧等三大方向上辟加了多达500余个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谋略案例,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令人深刻感悟三十六计的博大精深,不仅开阔视野、丰富谈资,更启迪智慧、增长才干。
热门推荐
  • 王爷家的小姑娘

    王爷家的小姑娘

    本文又名《三皇子他口嫌体正直》、《殿下请你耿直一点》。上辈子,君尘被二哥君翎算计去了皇位,生命,甚至就连他最最心爱的小姑娘都给算计了去。重来一回,君尘决定重新做人,好好生活对待妻子!
  • 我们的悲悯

    我们的悲悯

    腊月二十二,过小年的前一天上午,天阴得发黄,露出要下雪的迹象。我正在街边看房屋出售广告,母亲打来电话,声调压得很低,问我在哪儿。我告诉她在外面,母亲的声音恢复正常,让我回去一趟,有件事要商量。停了停又叮嘱:“你自己来,别惊动旁人。”我猜想母亲要商量的事八成和钱有关系,旁人指的是我妻子郎小欣。坐在公交车上时,我猜想啥事可能用钱,是母亲的病,还是别的什么,心里就有些不安。下车时踩到前面一个女人的鞋后跟,她回过头冲我翻眼睛骂了声“有病”。到了父母家,看见妹妹和宁宁也在。
  • 关于穿越被大佬教做人的那些事儿

    关于穿越被大佬教做人的那些事儿

    世界具备阴阳,人具备两面性,而我们是穿梭世界的阴阳,与人暗锋交往的种类——异类!权力的贪婪财富的噬杀人心的堕落守护的坚强……这都是异类点点滴滴的升华,直至使命的结束!
  • 高情商沟通力

    高情商沟通力

    人是感性的动物,只会偶尔的理性,人与人沟通不是为了找一个答案,而是想要多一份理解和认同。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利用人的大脑和心理活动规律,创造沟通优势 ,令对方明明想说“不”,却不知不觉说成“是”。比如,你不是强求对方帮你,而是讲一个巧妙的故事,让对方虽不是你的朋友,却对你产生了“朋友”式的感觉。此时再询问对方“怎么办”,他会主动帮你,由于他的选择是自己做出的,他的自我感觉会变得更好。无论解决争议、打动客户、说服领导,本书适用于99%的沟通情景!
  • 错嫁逃妃:重生嫡女要休夫

    错嫁逃妃:重生嫡女要休夫

    南郡慕容家尊贵嫡女有着万里挑一的美貌,可桃花运却实在不怎么样。某女怒吼她要的良人死哪儿去了?某男指指自己,宠溺的将她按进自己怀中,轻声哄道:“发傻了吧,我在这儿呢?”白天的一副生人勿近的臭脸去哪儿了?半夜跃进她窗户,落尽水池中拥着她说的可是另外一番话了。“嘘,小声点。虽然我很了解你兴奋异常的心境。可是总要慢慢来是不是。”某男张狂的一张好看的脸异常吸引人捏。“喂,把你爪子给我拿开。”她气结,居然魅惑了自己夫君的儿子,可是有些不靠谱。虽然这男的长得的确好看,多金,身份也不错,比她聪明。某女垂首拽着衣角,红着脸颊道:“奴家还未准备好呢。”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快穿之男配大大你别跑

    快穿之男配大大你别跑

    她身为一个杀手,被最爱之人背叛任务失败而死,为了能重生报仇,她与系统签订了契约,穿越位面攻略男配。她以为此生再也无法爱上别人了,可是他却成了她生命中一束光,温柔了她的岁月。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是一物降一物。
  • 菠萝

    菠萝

    菠萝没有故乡,甘蔗也没有故乡。菠萝是1983年年末出生的,菠萝五岁起就跟着甘蔗四海为家,甘蔗的后背就是她的家。李甘蔗是李菠萝的亲爹,李甘蔗只比李菠萝大20岁,换言之,自称思想超级西化和先进的李甘蔗不仅名字土得掉渣,还早婚早育,并且早早地丢了老婆。菠萝出生在中国最南方的海岛上,户口本上写得清楚,海南省天涯市天边县天尽头镇海鸥村,原先的名字叫鸟不来村,是个鸟都不去的地儿。1988年,李甘蔗背着菠萝离家远走,村长香蕉让他顺路送一份盖了村里大印的改名报告到镇政府。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叫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的鸟不来村正式更名为海鸥村。
  • 你是我的随遇而安

    你是我的随遇而安

    原本是好朋友的婚礼,却在那一夜我变成了未婚妈妈,嫁给了不爱的人,却在跟那个不爱的人纠缠不清的时候遇到了爱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