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9100000008

第8章 诸恶莫作,无恶心安(3)

一整夜,瘦僧人都在等待鬼的出现。就在胖僧人正要开门进房休息时,瘦僧人心里想:鬼来了!胖僧人心里也想:鬼在里面!于是,胖僧人拼命地推门,想一探究竟,瘦僧人害怕死命地抵住门……

最后,胖僧人破门而入,瘦僧人便猛力地打胖僧人,而胖僧人也极力地反击。彼此纠缠扭打成一团。直到天亮,两人相视,才知道原来是旧友,

佛在心中

想一想,我们是否常因自己的揣测而对别人产生种种猜忌和误会?是否常因别人的一句话而开始想东想西,疑神疑鬼?感觉有鬼,是因为心中有鬼念。这鬼念便是猜忌讳、不安、恐慌等。只要心中一团浩然正气,鬼自然无生存之处。

【人间世态】

睡觉不敢关灯

四岁那年,小雅的弟弟出生了,从此她不再享有被妈妈搂着睡觉的待遇,而那时村里树林茂密,几乎每天夜里都有狼来活动,大人自是熟悉了狼的叫声,不以为然,但年幼的小雅每每听到后却毛骨悚然。于是,她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必须开着灯。有时,爸妈看她睡着了,就把灯关掉。但敏感的小雅一旦意识到灯被关掉了,就会立刻醒来,并要求爸妈不要关灯。成家后,小雅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依然不敢关灯睡觉。老公每次上夜班,她都会觉得夜晚特别难熬。一关灯,她就会觉得在不可知的黑暗中会有鬼怪跑出来,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怕得受不了,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敢动。所以有时候她会起床玩电脑游戏,直到困得不行了才去睡。

安心释语

有些人怕水,有些人恐高,还有些人连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而只能笼统地说:“我怕黑。”其实怕黑的感觉不是来自黑暗,而是另有原因和情况。心理学上认为,“黑暗”只是常见的害怕的感觉的一种而已。害怕在形成之后,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非但不会消退,害怕的程度反而会更加严重,久之则会形成“恐惧症”,进而影响人格发展与日常生活行为。

面对因恐惧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你可以试着以简单的思考方式,了解自己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如害怕黑暗,应让自己在黑暗中逐渐壮胆,增加面对黑暗的勇气。如果恐惧暗影造成的幻觉,应先让自己看清楚阴影的真面目。同时可以借父母亲友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给的安全感,消除恐惧。

你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睡前看看电视或书,内容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积极向上的,时间不要太长,之后关灯闭上眼想一想刚才看过的情景。或者在睡前和自己心爱的人或喜欢的好朋友聊聊天。

佛心故事

不播种就没有果实

从前,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佛祖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交待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一座寺庙,为佛祖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佛祖!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佛祖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佛祖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这座寺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佛祖求财求宝,佛祖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佛祖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佛祖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想要得到,你必须先要付出!”

只要诚心改过,也可成佛得道

从前,有一独生子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父母竭尽心力培育他,并且让他跟随良师益友学习,一心希望他将来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独生子态度傲慢,没有恒心毅力,不肯用心学习,常常早上才学的东西,下午就放弃了,结果几年下来,没有学到任何的知识,父母只好失望地叫他回家治理家业。

独生子为人悭贪,行为放纵,变卖家产供自己挥霍,致使家道中落,沦落为贫穷之人。骄傲虚浮的他,做事鲁莽没有智慧,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平日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所以大家都很厌恶他,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面对这些境遇,独生子不但不知反省检讨,反而还埋怨父母,责怪师长、朋友,觉得都是祖先神灵没有庇佑,才让自己诸事不顺,落到今日的地步。所以,独生子心想:“既然如此,我不如去跟佛陀学道,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些利益。”

独生子来到精舍,向佛陀顶礼后,说道:“佛陀啊,您的教法宽大,可以包容所有的人,请允许我做您的弟子吧!”佛陀说:“想要求道,就要力行清净的行为,你现在仍有种种恶习,如同带着一身的污垢,若不改过,即使跟随我修行,也是无益。不如你先回去孝顺父母,研习老师所教导的东西,并且好好治理家业,让家里富裕起来。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仪容,不可不合节度;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一志,勤勉努力,那么必然会受到大家的称赞与羡慕,这才是真正的道。”

于是佛陀为他说了一首偈语:“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放逸为事垢,悭为惠施垢,不善为行垢,今世亦后世,恶法为常垢。垢中之垢,莫甚于痴,学当舍此,比丘无垢。”

独生子听了之后,醒悟自己骄慢愚痴的习气,欢喜地听从佛陀的教诲回家,并且经常思惟偈语中的涵义。从此之后,他不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诵习经典、勤修家业,并且以戒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凡是不合正道之事他就不做。亲族及乡里看他改变这么多,都非常赞叹,于是他的名声传遍各地,国人都称赞他是贤人。

三年后,独生子又来到佛陀的面前,以至诚恭敬心顶礼佛陀,并向佛陀禀告:“过去三年我听从您的嘱咐,尊敬父母师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改恶行善,所有的人都替我感到高兴。恳请佛陀慈悲,允许我出家修行。”

佛陀应允后,独生子的须发自动落下,马上现出清净的僧众形象。出家后,他日日精进,思惟止观、四圣谛及八正道的道理,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

佛在心中

我们每个人读会犯错误,有了错误不要回避,更不要一错再错,只要诚心改过,也可以成佛得道。佛说,唯有清净自己的行为及心念,才能够真正领纳佛法,与真理相应,从中获得真正的利益及解脱。

【人间世态】

被后悔和自责折磨

武军在酒后强行与女朋友发生关系,当时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没想到女友竟然怀孕了。由于害怕被家人知道,武军的女友自己买了堕胎药。由于堕胎方法不科学,武军的女友被诊治为习惯性流产,以后不能生育了。对此,武军非常自责和后悔,因为他原本已经与女友商量好,明年春节就要结婚了,没想到自己竟做出这样的事情。后悔感一直痛苦地折磨着他。

安心释语

佛说,只要有选择、决定和承诺,就有后悔。人总是在做了傻事,得知情况很糟之后,才会产生后悔心理。然而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再后悔也于事无补。

产生了后悔心理之后,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摆脱困境。他们会观察一下损失有多严重,造成的影响有多大。这种估价往往是不冷静,也不客观的。因为当事人此时此刻情绪高度紧张,焦虑不安,不仅会认为自己的决定很愚蠢,而且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还会使人极度敏感,产生防御性的逃避。

防御性的逃避会导致当事人不敢面对消极后果,推迟执行新的行动方案,直至后悔沮丧的情绪得以消除。有的逃避者表面上很平静,对失误似乎毫不在乎,其实,他会努力在心中排除危机感,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他有意令自己麻木,投身于某种爱好中,以摆脱心理紧张;他不愿听坏消息,对于决定的信息反馈仅仅是有选择地听取,并有意遗忘那些不利消息。

具体来说,摆脱后悔通常有以下三条途径:

1.推翻原有的决定

同类推荐
  •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弟子规说什么

    弟子规说什么

    如果你人缘差、事业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实根源在于你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现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这根源于少儿时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其实,《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帮你从小到大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
  •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希腊的遗产》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罗马的遗产》从法律、艺术、戏剧、诗歌等多个角度探讨古罗马留给现代世界的宝贵遗产,以及它如何形塑、改变现代生活,深富启发与洞见,堪称经典!
  • 公安文化通论

    公安文化通论

    阐释公安文化基本概念,研究公安文化主要元素,分析公安文化载体,规划设计公安文化的发展路径。公安文化,是广大公安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体现整体公安人的信仰和追求,包括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业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其核心为公安精神。公安文化聚合警察的思想,产生警察职业自豪感和对警察集体的归属感,激发起他们的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民警队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书十二章,由概念板块、公安核心价值观板块、公安文化效用板块和公安文化形态板块组合而成。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于1983年在英国付梓,一晃已是多年前的事了。这期间世易时移,诸多新思潮也争相粉墨登场。当然最好的办法依然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唯此方可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原初形式中的主要论题。
  • 喜马拉雅风云

    喜马拉雅风云

    本书反映了西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爱国传统,客观记述了17世纪清朝康熙年间至1961年这三百多年间,发生在西藏的大小战争全过程。作者在引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件的起因、战事进程、造成的后果,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重点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地方人员,团结、带领西藏人民,和平解放西藏,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建设西藏的光辉历程。
  • 毛毛星球

    毛毛星球

    杰克·哈洛威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女友、罔顾法纪,结果被吊销了律师执照,赶出了地球。如今,他来到距离地球178光年的扎拉23号星球,又在此遇到了两难的选择:一边是高达1兆信用币的巨额财富和权势滔天的商业巨头;一边则是未知的前途和全心仰赖自己的外星生物。一个物种,乃至一个星球的命运,就在他一念之差。翻开本书,到178光年外的神秘星球,看人类遭遇完全纯真的外星生灵,有人多自私多凶残,就有人多无私多善良。美国最当红科幻小说家约翰·斯卡尔齐带你去认识一群超萌超可爱的外星生灵,感受一场温暖到落泪的宇宙大爱。
  • 大音希声之长生不老

    大音希声之长生不老

    大秦国历六百八十三年,入秋已有些时日,二十三皇子嬴长生为父皇访探神仙方士,肩背藤编蒌,手持一把长笛,一路向西,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一路拼杀,前途未卜……
  • 我和老爸老妈那些事儿

    我和老爸老妈那些事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大人们,怎么说呢,有时候可能要维护一下自己的权威,因此一定程度上习惯于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误读误判你们,给你们定性。随着你们长大,父母们遇到青春期的你们时,他们多多少少开有所怀疑自己的看法和作父母的能力,你们可能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亲子间“拉锯战”就此开演。在这一时期可能每个家庭都会上演一些大同小异的悲喜剧,当然我们更喜欢喜剧谢幕。
  • 诡秘剑三

    诡秘剑三

    没想到竟然在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真的穿越到了自己角色的身上,还来到了剑三的古代世界里!
  • 独自去偷欢

    独自去偷欢

    刻字、打印、印刷店的老板娘朱文楠被论坛中一个标题为“吹响集姐号,没事去偷欢”的帖子吸引,为确认其ID“花里胡哨”是否就是坛友“浪里白条”,同时也是出于生活的平淡无聊,决定与弟弟朱文钢、好友王絮飞一同前去集会。在海滩边面对一群男男女女的混乱热闹,没有见到“花里胡哨”的朱文楠陡然失去了兴趣。独自回到店里,却意外发现一直与店员沙沙约会的“飓风”就是“花里胡哨”。另外,在朱文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忙于工作的丈夫朱军与店员小林有了发展……
  • 莫有顾虑

    莫有顾虑

    (小虐大甜,齁甜齁甜的呢)---------【写的不好多多担待,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和妄想中的那个人伴此一生】第一次遇见"你好,顾先生。"莫茵没想到能遇到她妄想中那个人。""嗯"顾夜泽看了莫茵一眼就什么都没说。第二次遇见"你好,顾先生"好巧,又碰到他了。"我们见过的"我们不是见过么...第三次遇见"你好..."再见他还是好喜欢..."闭嘴"除了你好,她还会说什么。第四次遇见"..."我什么都不说不就好了。"莫茵,你为什么不说你好了"她怎么这回连你好都不说了!"..."我妄想的人不会是个傻子吧。
  • 益部谈资

    益部谈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菜花灿灿

    菜花灿灿

    二狗背着粪筐,从碌碡门前经过,看到碌碡正坐在门口的一堆砖头上捧着碗喝粥。“碌碡,你怎么在家喝粥?细头没请你去吃酒?”二狗感到奇怪。“吃什么酒?”碌碡问。“你真不知道?细头那孩子今天满月哩!”“满月?”碌碡愣了愣,然后自言自语地说,“是该满月了。”“他凭什么不请你?这老啬头他过河拆桥哩!”二狗有些愤愤不平。“人家为孩子做满月,我去凑什么热闹!”碌碡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砖头灰,转头进了屋。“你真是个窝囊废!你叫我就去找他,闹他,让他满月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