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8000000003

第3章 违背父命去航海(2)

第六天,我们抵达雅木斯港口。由于逆风的缘故,我们不得不在这里抛锚停泊。一连七八天,风总是逆向而来。这期间,许多从纽卡斯尔开来的船都驶入港口,在这里等风向变成顺风以后,再驶入泰晤士河。我们本不打算在这里耽搁太久,想直接驶入河口。无奈,风刮得太大了,而且四五天后,反而更凶了。当时这里素有良港之称,我们又有上等的锚和结实的船具,所以大家一开始谁都不在乎,也不去担心会有什么危险,照常以水手们的方式整天地休息玩乐。不料,到了第八天早晨,风势忽然增大,于是大家一齐动手,把中樯降下,把所有东西都绑紧,以便使我们的船可以进退自如。到了傍晚,海浪卷得更高了,船头几次钻进海浪中,船里灌进来很多水,有一两次我们甚至以为锚要脱了,船主下令把大锚放下去,我们在船头下了两根锚,且把锚索放到了最长的限度。

这时风暴大得可怕,连那些水手们的脸上也开始露出惊恐的神情。虽然船主小心翼翼地指挥大家极力保护好船只,但每当他经过我身边时,我都听见他轻声地自语:“主啊!发发慈悲吧!我们都要完蛋了。我们都要给毁了……”我完全被这种场面吓呆了,动也不动地躺在船尾的舱房里,当时的心情简直无法描述。最初我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对我所犯的罪行进行忏悔,因为我已很顽固,不想再继续忏悔了,我觉得死的苦恼已成为过去,比起上次这已不算什么。但当船主从我身边经过,说我们要完蛋的时候,我的内心又充满了恐惧。

我走出船舱向外望去,那真是我从不曾见过的惨状。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每隔三四分钟就向我们扑来一次。我向四周望去,一片凄惨的景象。两只泊在我们附近的船只,因为载货过重,已经砍去了桅杆。我听到船上有人惊叫了一声,原来,一只泊在我们一英里外的小船沉没了。又有两只船脱了锚,船上已没有一根桅杆,十分危险地冲进了大海。那些轻便的小船运气最好,可以轻盈地漂在水面,但有两三只被风刮得从我们旁边飞驶而过,只挂着角帆随风漂去。

傍晚,大副和水手长请求船主让他们把前桅砍去。起初船主不同意,但水手长抗议说,若不这样做,船就会沉没。船主终于答应了。当他们把前桅砍掉后,主桅开始松动,船身晃得更厉害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把主桅也砍掉,只留下一个空空的甲板。

对于我这个没有经验的水手来说,以前遇到一点风浪都要吓得半死,在这种处境之下,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对于自己那种忏悔以后又重生恶念的恐惧,比面对死亡还要恐怖十倍。再加上对风暴的恐惧,使我陷入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境地。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的是风暴越刮越猛,就是水手们也承认这是他们从未见到过的。

我们的船因载货过重,不住地在海里打转,水手们则不停地喊叫着船要沉了。我当时还算比较侥幸,因为那时我还不懂他们所说的“沉”的真正含义,当然后来我知道了。这时风暴继续加大,我看到了一个少见的情景:船主、水手长和一些比较清醒的人都在不断地祈祷,时刻准备着船沉到海底去。

半夜时分,祸不单行,一个负责到船底检查的人跑上来,喊道:“船进水了!”一会儿又跑上来一个水手,说船底的水已经4尺深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

听到这些话,我的心仿佛骤然死去,身子一下子从我坐的床边向后仰去,翻倒在船舱里。这时有人把我叫醒,对我讲:“以前你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现在抽抽水大概能行吧。”于是,我便走到抽水机旁,使劲干了起来。正当我埋头苦干的时候,船主看到了几只装煤的小船正从我们船边经过,便下令放了一枪,作为求救信号。我不懂放枪的意思,听到枪声还以为是船破了,或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吓得跌倒在甲板上晕了过去。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清醒过来。

我们继续抽水,但舱底的水还在继续上涨,很明显船快沉了。风暴这时虽然小了,但要把船开进港口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船主便继续鸣枪求救。有只轻便船只这时刚好漂到我们前边,便冒险派只小艇来救我们。

那只小艇冒着危险向我们靠近,但我们却无法上去,小艇也无法靠近我们的船。后来,小艇上的人奋力摇桨,拼出性命来救我们。我们从船尾扔下一根带浮筒的绳子,把它尽量放长,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抓住它。我们使劲把小艇拉到大船的船尾,这才全部上了小艇。但上去后,我们都没有办法使小艇靠近他们的大船。于是大家商定,让小艇随波漂去,尽量使它朝岸边走。我们的船主答应,如果小艇在岸上被碰碎了,他将照价赔偿。于是,小艇随风向北漂到了温特顿附近。

我们离开大船还不到一刻钟,便看见它沉了下去。到这时,我终于明白,在大海里“下沉”究竟意味着什么。说老实话,当水手们告诉我大船将沉时,我几乎没有心思去看它。那个时候,与其说是我走上小艇的,倒不如说是被人抛到了小艇上。一半由于过度受惊,一半由于感到自己前途未卜,心里充满了恐惧,心脏也仿佛停止了跳动。

小艇上的人拼命把船摇向岸边。每当小艇被抛到浪尖上时,我们都可以看见许多人沿着岸边奔跑,打算在我们靠岸时帮助我们。但我们却行进得非常慢,一时难以靠岸。后来小艇一直驶过了温特顿的灯塔,由于海岸向西凹进去,挡住了风势,我们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船摇进了海湾,全都上了岸。上岸后,我们便步行走到了雅木斯。在那里,我们这些受难的人受到了盛情款待,地方长官还给我们安排了方便的住处。那些富商、船主又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盘缠,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到伦敦去或回赫尔城。

如果我当时有点头脑,返回赫尔城,回到家中,我这一生肯定会很幸福的。

但是,我倒霉的命运却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驱使我继续向前。尽管我也曾以理智而冷静的头脑大声疾呼——回家去,但我却无力去做。有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意,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常常逼我们去自寻绝路,使我们明知眼前是绝路,却还要冲上去。显然,在这种不幸天意的推动下,我无法逃避。我已顾不上头脑里那冷静而理智的劝告,也忘记了自己在这次尝试中所受到的教训,只想继续前进。

我的那位朋友,也就是以前怂恿我下决心的船主的儿子,现在反倒不如我那样勇往直前了。到雅木斯两三天后,他才有机会同我谈话。因为我们虽在一个城市里,却是分开住的。和他一聊天,我就觉察到他的口气已经变了。他愁容满面,不停地摇头叹息,问我这几天过得如何,同时又把我介绍给他的父亲,告诉他我这次来完全是一种尝试,并准备以后到更远的地方去。

他父亲以郑重而关切的口吻对我说:“年轻人,你不能再出海了,你应该把这次出海当做一个惨痛的教训,你不能做一个海员。”

“为什么,先生?”我说,“难道你以后也不再出海了吗?”

“那是另一回事。”他说,“航海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责任。你这次尝试性的航海,老天爷已经让你尝到了苦头,让你知道,如果你继续坚持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正像约拿在他的船上一样,也许我们这次的遭遇,也是由于你的缘故。请问,你到底是个什么人?到底为什么要出海呢?”

于是,我便把我的一些经历讲给他听。没想到,听到最后,他竟莫名地勃然大怒:“我怎么会让你这种倒霉蛋混上我的船呢?以后即便你出1000英镑的价,我也不会再和你同船的。”

我觉得他是因遭受了损失才借以向我发泄,事实上,他是没有权利这样对我的。后来,他又很郑重其事地同我谈话,劝我回到我父亲身边去,不要再惹怒老天爷而招致自己的毁灭。他说他看得出是老天爷在和我作对。最后,他说道:“年轻人,相信我说的话吧。如果你仍不回头,以后不管你去哪里,你所遇到的便只有灾难和不幸,直到你父亲的预言在你身上应验为止。”

对船主的话我不置可否,不久就和他分手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也不知他的下落。而这时,我身上还有些钱,便从陆路到了伦敦。一路上,我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种生活道路,是回家去呢,还是继续去航海?

一想到回家,羞耻之心便掩住了我所有的念头,我立刻想到邻居们将会怎样地嘲笑我。我羞于见到父母,更羞于见到他人。从这时起,我常想,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情感有时是多么不合常理,他们经常用这样的理念来指导自己,不以犯罪为耻,反倒以忏悔为耻;不以自己的愚蠢行径为耻,反而以纠正自己的过错为耻,而实际上,知错必改才能最终成为聪慧的人。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天,我不能决定今后该怎么办,今后的生活道路该怎么走。但对于回家,我却有着难以抗拒的厌恶感。过了一段时间后,那段在海上的可怕遭遇已逐渐从脑海里消失了,最后,仅有的一点回家的念头也被我完全抛在了一边。我决定再去航海。

同类推荐
  • 盛开:愿你与时光彼此温暖

    盛开:愿你与时光彼此温暖

    《愿你与时光彼此温暖》是一部以90后作者为创作主体,针对学生群体的美文读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体现了当代90后青少年的青春世界。书中每个单篇故事均叙事流畅,文风清新,视角独特,这些年轻的作者以超越年龄的细腻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成熟、独立的90后群体的所思所想。
  • 奋斗起点

    奋斗起点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

    本书收录了方志敏烈士狱中完成的作品:《方志敏自述》《可爱的中国》《死》《清贫》《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在狱致全体同志书》《遗信》《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等。作者文中洋溢着为国为民献身的爱国思想和爱国热情,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意志。
  • 假如没有了引力

    假如没有了引力

    这是一部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小学生作文集,是我作为家长从孩子的10多万字作文和已发表作品中精选出来,包括35篇散文(含随笔、日记)、10首诗歌。写作来源于孩子的课堂作业、周末作业、考试作文、参赛作文,然而更多的却是来源于孩子课余时间,出于兴趣或出于冲动的写作。
  •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教20余年来的60多篇教育随笔,清晰勾勒了作者成长的历程。这些随笔,既有作者对教育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又有作者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本书分五辑,分别从读书、课堂、家教、师友、人生等五个维度,叙写了作者自我成长的精神之旅。本书作为“书生教师轻随笔书丛”之一。
热门推荐
  • 重生铸梦

    重生铸梦

    带着十几年的经历和先知,赵泽君一头扎回2001年。**************************新书已发,书名《逆流惊涛》‘网上每年各种挂法穿越的小伙伴,手拉手可以组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而他们创立的伟大事业,加起来可以买下整个银河系!其实吧,才穿越那几天,陆岳涛满心愤懑,恨不得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很快的,他释然了。算了吧,又不是不能过。虽然大学落榜在复读,爹妈闹离婚,家里还欠了一屁股债……’
  • 全球通缉:追捕出逃少夫人

    全球通缉:追捕出逃少夫人

    “白宥熙,三秒内把我的浴巾还回来!”“好呀,出来摆个POSS,我就给你。”洗完澡后浴巾不翼而飞,他堂堂宫家掌权人竟然险遭偷拍!她是父亲临死前钦定的儿媳,钦定开始就肆无忌惮的搬进他别墅,美名其曰培养感情,但是自此后抓小三,警局赎人的事就络绎不绝。最可恶的是这女人竟然在他水里下药,拍了无数照片后逃跑!他咬牙,实在忍无可忍,全球下达通缉令。如有抓到少夫人并带回来者,赏金千万!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威廉·H·怀特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 绘制郎心

    绘制郎心

    是不幸还是幸运。辛素素遇见了一辈子幻想的好男人。一切皆是缘分,如果没有前世的积累和豁达,成就不了今生的备受宠爱。一切皆是命运,如果不是老天的慷慨和无私,呼唤不来自己的长路所归。她想,她已心留无归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生般若难寻经

    浮生般若难寻经

    若梦中有你,我不愿醒来……梦中若无你,我愿沉睡直到你来……她本是天之骄子,但却颓废万年……日日入梦,只为等一不归之人。这梦中有他,也有那个无忧的她……浮生似梦,梦总归是梦,总难寻心中的那份执念
  • 白夜岛

    白夜岛

    一段诡异的诅咒,一个诡谲的异世界,神秘的炼金术,诡谲的异世界,如同魔鬼般的神使,诉说正义的手中剑。且看因诺威如何一点点揭开这背后的真相,神秘的面纱。
  • 我们穿过重重大雾

    我们穿过重重大雾

    青蓖的诗歌里有小说语言,而小说里充满诗歌气质。她以莫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背景,“我”陪母亲去敬老山庄接外公,用A面安静地叙述事物进程;又以生趣盎然的姿态,用B面回忆小家族的动荡更替,但又不局限于家族故事。少年总要离开,老者总要隐去,如同城市变迁,当月桂树迁种于林音寺,将有多少顿悟的人抬头仰望,而它自此不惊。每座城有自身的气息,青蓖以她的锐利和对细节的铺陈,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的城和人扑面而来的气息。青蓖一直素淡,躲藏,喜欢植物的静默。绽放或凋零,不肯表露。世上的坚持稀少,不自觉去证悟,A面觉得证悟会剥去虚假,哪管满目苍夷;B面却也小心怀着希望,让信念得以坚持。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供给侧改革十讲

    供给侧改革十讲

    本书选辑了贾康先生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极强,阐述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多样,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权威解读了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核心内涵、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对各界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具有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