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4500000013

第13章 你喜欢选择竞争,还是合作?

单打独斗者,路越走越窄;与人合作者,路越走越宽。

互相牵制的螃蟹

有一位青年到海边旅游,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捉螃蟹的老翁。他看到老翁旁边放着两个小竹篓,一个盖着盖子,一个敞着口。他猜想肯定是那个盖着盖子的竹篓里装满了螃蟹,而那个敞开口的竹篓里没有螃蟹或者很少。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他走上前去往那个敞口的竹篓里一看:“哎哟!好家伙,怎么里面这么多螃蟹?”接着,他又掀开了那个盖着盖子的小竹篓,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只螃蟹。他纳闷了,于是问老翁:“老伯,你这个竹篓里只有一只螃蟹,为什么还要盖着盖子,而另一个竹篓里装满了螃蟹,你却不盖?”

老翁淡淡一笑,回答说:“年轻人,你有所不知。这两个竹篓的形状和一般的不同,它的开口部分较小,而底下的部分较大。假如竹篓里面只有一只螃蟹,就得把竹篓盖好,防止那只螃蟹逃走;如果竹篓里有两只以上的螃蟹,那么竹篓口就算不盖,也不必担心。因为只有一只螃蟹时,螃蟹可以顺着竹篓口逃走,而若有两只以上的螃蟹,那么所有的螃蟹都会拼命地往竹篓口逃跑。但是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竹篓口设计得很小,只能让一只螃蟹通过。一旦有螃蟹顺利爬到开口处,其余的螃蟹便会蜂拥而至,设法占据出口的位置。这样一来,只要有螃蟹想逃走,其余的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所以没有任何一只螃蟹可以顺利逃走。”

螃蟹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人们与生俱来就有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都在与周围的人竞争。生活中有些人总是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于是为别人的成功设置各种障碍。可是,互相拆台的最终结果只会导致两败俱伤,谁都占不了好,就像下面那则笑话。

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在你得到想要的东西时,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双倍。”于是这个人提出自己的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一大笔财产,第二个愿望还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请你把我打个半死吧!”。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盲目竞争,最终两败俱伤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实如果竞争中的双方在有共同利益的时候,能够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相互帮助,协调互补,相信每个人都有出路。

单打独斗者,路越走越窄;与人合作者,路越走越宽

盲目竞争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那与其争夺利益,把资源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还不如想办法把蛋糕做大,获得更大的利益。要知道,单打独斗者,路越走越窄;与人合作者,路才会越走越宽。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有不少的案例,下面是我平时整理的几个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小故事,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点点有用的东西。

1.出租还是自营

有一家公司拥有半条街巷的门面房。平日里这些门面房就用来作为产品销售的店面,可是公司近几年来业务不景气,店面也冷清了许多。恰好这个街巷附近是一个很大的居民区,于是公司只好撤了门店,空房对外招租。

有一对夫妇,率先在这里租房,办起了一个风味小吃店,生意竟出奇地好。后来许多风味小吃全聚到这条街上来。这条街人声鼎沸,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吃一条街。

见租房的人生意这么好,对外租房的公司再也坐不住了。公司收回了对外招租的全部门面房,撵走了在这里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人们,自己经营起小吃生意来。但没料到仅仅一个月,这条街巷又冷清起来,许多常来这条街上的食客,竟然慢慢不再来了。公司的效益也出奇地差,自己独家做生意的收入,竟还没有房租的收入高。公司经理百思不得其解,去询问一个德高望重的经济学方面的老专家。

专家听了,微笑着问他:“如果你要吃饭,是到一个只有一家餐馆的街上去,还是要到一个有几十家餐馆的街上去?”经理说:“当然哪里餐馆多,选择余地大,我就会到哪里去。”

专家听了,微微一笑说:“那么你的公司垄断了那条街巷的小吃生意,与同一条街上只有一家餐馆有什么不同呢?”

经理马上醒悟过来,回去后便迅速缩减了自己公司的生意门店,又将门面房对外招租。这条街巷的生意顿时又恢复了昔日的红火。

2.慷慨的农夫

美国南部的一个州每年都举办南瓜品种大赛。有一个农夫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首奖及优等奖的得主。他在得奖之后,毫不吝惜地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邻居。

有一位邻居就很诧异地问他:“你的奖项得来不易,每季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品种改良,为什么还这么慷慨地将种子送给我们呢?难道你不怕我们的南瓜品种因此超越你的吗?”

这位农夫回答:“我将种子分送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就是帮助我自己!”

原来,这位农夫所居住的城镇是典型的农村形态,家家户户的田地都毗邻相连。如果农夫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他们南瓜的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的较差的品种转而传染给自己,这样农夫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

相反地,若农夫将得奖的种子私藏,则邻居们在南瓜品种的改良方面势必无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将那些较差的品种传染给农夫。如此一来,他反而必须在防范外来花粉方面大费周折而疲于奔命。那么他改良南瓜品种的道路毫无疑问也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

3.麻雀和红襟鸟

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

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是20年,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自然它们也就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

这种现象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兴趣,他们对这两种鸟儿进行研究。从解剖的结果来看,它们的生理结构没有很大区别,但为什么这两种鸟在进化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

麻雀是群居的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锡箔纸可以啄破,其他的鸟也无法知晓。

对于物种来说,进化需要集体交流和行动。这样,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有了新技能,才可以真正地发扬光大,使物种生生不息。

同样,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想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当你孤身一人,与外界充满隔阂,闭关自守,你就会知道,做一件事是多么困难,而成功又是多么遥远。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与他人合作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做朋友不做敌人

世界上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今天的竞争对手,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合作伙伴。所以,你应该尽量多地结识朋友,不可与朋友翻脸。香港大亨李嘉诚就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李嘉诚在商场上驰骋了半个多世纪,只有对手,没有敌人。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只要跟李嘉诚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因任何事闹过不开心。这不能不令人在惊讶的同时又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的原因就在于他为人和善,善于化敌为友。

李嘉诚一贯的做人准则是“善待他人,做朋友不做敌人”。他在任何时候都不以势压人,即使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

在收购置地时,李嘉诚与李兆基、郑裕彤、荣智健组成财团,已处于绝对优势,但对方反对收购,李嘉诚遂决定放弃收购。这固然有收购成本过高的考虑,难能可贵的是,李嘉诚没有利用手中的股权逼迫对方高价赎回,而是以市价转让给对手,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机会,并且附带了“7年之内不再收购”的条款。这就为以后双方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对于竞争之后又能成为好朋友这点,最具有说服力的事情,莫过于与老竞争对手怡和的争夺战。那时,李嘉诚鼎力帮助包玉刚购得怡和属下的台柱——九龙仓,又从怡和所控制的英资置地手中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然而李嘉诚并没有为此而与怡和的高层纽壁坚、凯瑟克结为冤家对头。在每一次“战役”之后,他们都握手言和,继续联手发展地产项目。

正因为李嘉诚为人慷慨,并且讲信用、够朋友,所以,与他合作过的生意伙伴,从包玉刚到李兆基、郑裕彤及荣智健,无一例外地成了他的朋友。在生意场上,李嘉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尽管商场充满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但李嘉诚对朋友乃至商业上的伙伴,总是那么的坦诚和磊落。

李嘉诚能够将事业一步步做大,成为顶级商人,控有香港最大的综合性财团,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就是得益于“做朋友不做敌人”这一做人原则。

所以说,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红顶商人胡雪岩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办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济,说起来我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朋友。要拿朋友的事当自己的事,朋友才会拿你的事当自己的事,没有朋友,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还是没有办法。”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正所谓“独木难成林”,没有好人缘,不懂得与别人合作的人注定很难成功。华人首富诚在公布自己的生意经时就这么说:“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正是李嘉诚那异常好的人缘关系为他的事业铺平了道路。

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是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在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所以,李嘉诚才能拥有强大的“智囊团”。叱诧股坛的杜辉廉也是李嘉诚“智囊团”中的一位“客卿”。

杜辉廉是一位精通证券业务的专家,是长实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备受李嘉诚的赏识。杜辉廉多次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为李嘉诚在股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和二级市场上的收购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1987年香港股灾之前,他成功地为长江实业集团集资100亿港元。

不过,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属下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邀请他担任长实董事的好意。他是李嘉诚众多“客卿”中唯一不支干薪的人。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重情,总想着寻机报答于他。

1988年底,李嘉诚回报杜辉廉效力之恩的机会终于来了。那年,杜辉廉与梁伯韬合伙创办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发动了连同自己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为其助威。在18路商界巨头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迅速成长。到1992年,该集团年盈利已达到了6.68亿港元,成为了商界名副其实的小巨人。此时,李嘉诚又带领各巨头主动摊薄各自所持的百富勤股份,保证杜辉廉和梁伯韬两人对百富勤公司的绝对控股权。

李嘉诚的投桃报李,知恩图报,善结人缘,又使得杜辉廉更加专心一致地回报李嘉诚,甘愿为李嘉诚服务,心悦诚服地充当李嘉诚的“客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嘉诚得众人的大力相助,也是他“善有善报”的延伸。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假如李嘉诚贪图眼前利益,做生意时只想着自己,没有善待他人、利益均沾这棵“梧桐树”,又怎能引得诸如杜辉廉此类的“凤凰”来栖呢?就是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原则——利益共享,让李嘉诚结交了无数商界朋友,赢来了不可计数的财富,并一举登上了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

“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只要遵循李嘉诚做生意的这个诀窍,生意自然就会来找你。

如果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之中

“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你就加入到他们中去。”这是1981年出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罗杰·史密斯所倡导的原则。正是这个原则拯救了当时差点惨遭淘汰的通用汽车公司。

当时,世界石油供应处于暂时的紧张状态,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丰田、本田等日本公司借势强攻美国市场,并以其质量可靠、油耗低的优点屡屡攻城掠地。在这种凌厉的攻势下,通用汽车在80年代出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

眼看日本汽车的总产量超过美国,占据了美国市场1/4以上的份额,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史密斯开始寻求变革。他在裁员数千人削减开支的同时,将旨在替代日本进口车的J型车推向市场,但是这种设计上存在缺陷的车型一经推出就折戟沉沙。公司撤下J型车后,花费了上百万美元研制S型车,但由于成本高,仍然无法与低廉的日本汽车进行对抗。

既然在正面对决中无法取胜,史密斯干脆偃旗息鼓,寻求合作,加入到竞争对手的阵营中去。从1981年8月开始,通用通过购买股权等方式,先后成为了日本铃木和五十铃的合作者,让这些公司为其生产低价位的汽车。

此后,经过数月的谈判,通用又与丰田汽车公司在1983年达成联营协议,双方在美国设立汽车制造工厂。这样一来,双方在史密斯原则下实现了共赢:丰田由此可以避开美国贸易保护壁垒,不用担心进口配额限制,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通用则通过合作获得性能更好的产品和更先进的生产流程,以确保自己在以后的商业竞争中,不至于落后对手太远。

事实上,史密斯这种加入对方的策略对通用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他继续把日本汽车当作敌人,坚持用自主的品牌和技术来进行对抗,那么,通用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市场份额就会很快被日益强势的日本汽车吞食殆尽。

史密斯的这一原则为通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得通用在与日本汽车工业的共生中巩固了自己的市场,也为通用汽车开发自主的低耗小汽车新技术创造了条件。在短短三年内,通用汽车走出了亏损的低谷,取得了较大的赢利。

在面对竞争时,一般人通常的想法都是“有你无我,誓不两立”,总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去击败竞争对手,将其逐出市场。但是,史密斯却反其道而行之,转过身去和竞争对手合作,建立战略联盟,靠合作来竞争。因为他知道,硬碰硬的竞争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而在竞争中采取共生的合作却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我们实力比较弱,又面对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共生的合作更能为我们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打开成功之门。

在微软刚创业时,基本上没有人知道比尔·盖茨和他的公司。与当时的电脑业大亨IBM相比,微软简直不值一提。

在当时,比尔·盖茨就已经认定,个人计算机将是电脑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为它服务的系统软件也将越来越重要。于是,他组织人员日夜奋战,开发研制新型的系统软件。他听说帕特森的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称为Q-DOS的操作系统,就马上以合适价格买下其使用权和全部的所有权,之后组织自己的研究人员进行改进,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MS-DOS系统。

在当时,微软公司力小利薄,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抱负,向社会推出这项产品。这时,比尔·盖茨想到了IBM。

双方合作的基础首先是对双方都有价值。在当时,IBM想向个人计算机方向发展,但它必须有合作伙伴,IBM虽然十分强大,但要完成此项开发,软件上仍需合作。恰好,微软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小有名气和成果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与比尔·盖茨会面前,IBM让他签署了一项保证不向IBM谈任何机密的协议。IBM经常采用这种办法从法律上保护自己。这样,IBM今后即使从客户的设想和信息中赚钱,客户也难以起诉。但是,从这例行公事中,盖茨立即明白IBM是很认真地和他们商量合作事宜的,因为如果IBM不想和他谈正经事的话,就不会拟协议。他兴奋地对同伴说道:“伙计们,机会来了。”

不过直到和IBM第二次见面后,盖茨才意识到,IBM准备插手个人计算机领域。当时,盖茨只是希望如果能说服其使用微软软件就很好。于是,盖茨对与IBM合作倾注了满腔热情。合同的第一项定货是操作系统。要完成IBM与微软的合作项目,时间紧迫,软件的成品须在1981年3月底以前设计完成。比尔·盖茨带领自己的伙计们,向IBM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久,IBMPC研制成功了,微软DOS也成为行业的惟一标准。自此,由于IBMPC销量日增,MS-DOS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为其开发的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多,从而更加巩固了其基础地位。微软最终成了最大的赢家。

通过与电脑业巨人IBM的成功合作,微软挖到了自己至关重要的一桶金。正是这桶金成就了微软后来的辉煌。微软与IBM的合作很好地诠释了竞争中的合作。它能为你减少阻力,让你的事业之路越走越宽。

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就这样,他在沙漠中漫无目的地走了很久,直到食物和水全部都用完了。

当他快支持不住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在地上,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

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这时,他的内心开始斗争起来: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水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惟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

“到底要不要冒险?”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惟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当他把水灌进去后,再用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涌了出来!

他喝足水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再加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

我们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建议人们在问“有谁能够帮助我?”之前先问问自己“我可以帮助谁?”因为在你诚心诚意关心别人时,别人也会同样关心你;在你帮助别人后,别人也自然愿意帮助你。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推销商品。有一天晚上,奔走了一整天的他又累又渴又饿,但是口袋里只剩下一枚1角钱的硬币了。于是他决定到下一家时,向人家要餐饭吃。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他反而失去了勇气,只要求女孩给他一杯水喝。

美丽的女孩看出了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他端来一大杯鲜奶。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该给您多少钱?”而女孩的答复却是:“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但感到自己的身体又有劲了,而且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其实这个男孩原本陷入绝境,已准备放弃一切。

数年后,当年的那个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她的家人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那里的专家来诊治。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的眼中闪过异样的光芒,马上从医院大厅跑到了楼上的病房。进了病房,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恩人。而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

凯利医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性命。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获得了成功。这名女子的病治好了,身体渐渐恢复。

后来,出院的账单被送到凯利医生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账单一眼,然后在账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让人将帐单送进她的病房。这位女子不敢打开账单看,因为她知道,她得用全部余生来偿还这笔费用。

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打开了账单,却惊讶地看到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字:“多年前已用一杯牛奶全部付清。”后面的署名是“霍华德·凯利医生”。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在前进的路上,搬走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就是在为自己铺路。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我们自己。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只要你尽可能真诚地帮助别人,成功就会来陪伴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中有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应该算是竞争的最高境界了。

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公共汽车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位夫妇。坐车的大多数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

101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视若无睹,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车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们也理解,如今生意不好做,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

三个月后,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101号车的女主人明白“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道理。争得一时的利益,最后反而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对这一点,三国时的曹丕也非常明白。

曹操对接班人的挑选很注重。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便有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恐慌,急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请教对策。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就行了。”曹丕深以为然。

有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做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不说。当曹操询问他原因时,曹丕便哽咽着说:“想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我心里是既担忧又难过,因此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大家都为太子的仁孝而感动。反而觉得曹植只知道为自己扬名,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德行和治国的才能,结果太子还是原先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继承了魏国的皇位。

其实最初,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算极微。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一经贾诩点化顿时明白: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遍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同类推荐
  •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和烦恼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进行自我调节与改变,逐渐培养成熟、过硬的心理素质。
  • 心灵瑜伽

    心灵瑜伽

    本书引用了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深入浅出,且文笔优美感人,让人读来在直觉了悟的智慧启发之余,也品味了一份丰厚的精神和文化大餐。
  • 脱口秀的技巧与方法

    脱口秀的技巧与方法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秀”出真我。脱口秀也是其中的一种“秀”。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简单点说,就是把自己的话搬到舞台上,以有趣、有料、有味的方式说给更多人听。本书不是简单的说话技巧,而是以脱口秀为立足点,囊括演讲、演说、访谈、主持、评论、表演等各种脱口秀类型,并结合古今中外广为人知的名人脱口秀案例,详解表达技巧,旨在切实提高你的表达功力和脱口秀水平。帮助你轻松进入社会群体,用说话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迅速提升你在生活、工作中的魅力与号召力!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这是一本来自灵魂的内省之书。全书分十二卷,共有一千三百多条经典哲言随笔,涵盖了对人性、生命、关系、欲望、死亡、孤独、精神等多维层面的感悟精髓,透彻又富有哲理性,独到又饱含现实意义。以独立性开端,以格言体书写,或一针见血,或一语道破。为你开启一扇走进世界本质的大门,让你于纷乱表象之下找到真谛,于单独中洞见过去,看清未来!
热门推荐
  •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

    文娱教父之路,从影评人开始。穿越平行时空,前世烂片依旧当道,铜唇铁舌,以抨击天下烂片为己任;天资卓越,以树立演技典范而奋斗;我就是我,不做文抄公,照样玩转娱乐圈!(已有精品完本作品《娱乐之最强大脑》,放心入坑。书友群:202855840;密码:521)
  • 茶林深处

    茶林深处

    那海,那天,那世界,都不及我心中的那个你。–苏林
  • 生活的别致

    生活的别致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有母亲对女儿的舐犊情深,有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情结,有点赞繁华都市的情韵,有开卷有益的书香情思,有回归自然的览胜情境,有大块朵颐的美食情趣,还有朋友之间的友情、生活情事的点点感怀。全书一百多篇散文,是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人生的领悟,充满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不在于天赋异禀,而是经历了一万小时的训练。“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项世界级的才能,都需要进行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一万小时”的训练是成就一项事业的最基础要求,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如果缺少“一万小时”的训练,即使有再突出的先天优势,也不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万小时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每天练习3小时,每周练习7天,那么你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达成一万小时的练习量。所以,到底将这宝贵的一万小时花在那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在做事中体会做人的真谛,在做人中感悟做事的奥义,做人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以心攻心、赢得好感、化敌为友、左右逢源、获得支持、八面玲珑、路路畅通。做事在于热情洋溢、眼光敏锐、灵活变通、工作到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以退为进、有礼有节、甘当责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在书店打工的池翠爱上了一个神秘的男子肖泉,一夜之情使池翠有了孩子,肖泉却失踪了,她找到了肖泉的家,却发现早在一年以前肖泉就已经死了。池翠处于深深的恐惧中:与她有肌肤之亲的那个男人是一个早已死去了的幽灵! 她腹中的孩子是幽灵之子!七年以后,单身母亲池翠带着儿子搬进了一栋破旧的住宅楼,第一天就在楼顶发现了一具尸体。同时,附近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半夜失踪事件,每当有孩子神秘失踪,就会有人听到一阵毛骨悚然的笛声,传说中的鬼孩子也开始在黑夜里出没…… 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关于“夜半笛声”的可怕传说……乐团笛手苏醒曾经有过一支神秘的笛子,据说一旦吹响这支笛子就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降临灾难。 这支珍藏的笛子却不翼而飞了……笛声又响起来了,恐怖弥漫在这个城市的上空。
  • 最后一个轮回士

    最后一个轮回士

    本书又名:我是一根大蘑菇(#^.^#)本书魔改无限流,脑洞加搞笑加种田文。一个蘑菇人在诸天万界栽蘑菇的故事!(要是这个简介你们还是不满意,看下面书友评价,有读者帮我写的简介挺有趣)群:705578002(求收藏,求推荐)
  • 外科神手在大唐

    外科神手在大唐

    外科神手穿越到10岁的长孙皇后身上,随后一步一步打boss,为唐太宗李世民一统江山,成就千古一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传说中具有铁血手腕的千古一帝,实际上却是个宠妻无度,唯妻命是从的“惧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