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500000004

第4章

——晋·傅玄《马钧传》

道德高尚的君子不会利用别人的短处来害人,而以实际考验来衡量他人。

以仁为富,以义为贵。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将仁德视为财富,将道义视为珍宝。

死必得所,义在不苟。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

死一定要死得有价值,坚持道义在于不苟且偷生。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不担忧自己的地位不尊贵,而担忧自己的道德不崇高。

愿竭力以守义兮,虽贫穷而不改。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愿意竭尽全力信守道义的人,虽然贫穷也不改变信念。

专为己则损仁,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乔传》

一心为了一己之私利必然会丧失仁德,如果为了道义而牺牲生命,那也未尝不可。

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梁传》

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应当以道义决断一切;不管是憎恨还是喜爱,都应当把道义放在首位。

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

有智谋的人不会以危害众人为代价来行事,仁爱的人不会用违背道义来建功立业。

生为重矣,比义则轻。

——唐·魏征《隋书·诚节传传论》

生命对于人是最重要的,但与道义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了。

人失道而亡,得道而存也。

——唐·魏征《群书治要·三略》

人失去道义必然要灭亡,只有得到道义才能生存。

游逸过乐,败德之源。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过于贪图安逸和享乐,是败坏道德的根源。

德之休明,不在位之高下。

——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

道德的完美和宏扬,不在于人的地位的高与低。

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置于死,二视之如鸿毛也。

——唐·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如果死得比道义重,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如果死得比道义轻,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以义取人,以道自任。

——唐·韩愈《送石处士序》

要以道义为标准选用人才,要以道义为准则来衡量自己是否胜任。

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

——唐·韩愈《感二鸟赋序》

自己的行为不敢有半点不符合道德礼义之处。

行与义乖,言与法违,后虽无害,汝可以悔。

——唐·韩愈《行箴》

行为违背道义,言谈违背法度,即使没给自己带来什么害处,最终是要后悔的。

子而信子之义以游其内,生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蓏果痈痔草木耶。

——唐·柳宗元《天说》

如果你坚信自己的道义并把它当做自己行动的准则,就应当为道义而献身,何必把生死得失寄托在瓜果、痈痔、草木这些生活琐事上呢?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只追求志向合乎时宜而不期望地位高贵,只要道义存在就不敢苟且偷生。

君子谋道不谋富。

——唐·柳宗元《吏商》

君子追求的是道义不是谋取财富。

睫在眼前犹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睫毛长在眼睛上却看不见,道义并非身外之物有什么不能求得。

智者不背时而侥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聪明人不违背时尚以获得意外的收获,明智的人不违背道义而求取不应得到的利益。

时不可以苟遇,道不可以虚行。

——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时俗不能随意投合,道义不能虚假地实施。

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生前要培养高尚的道德,留下仁爱的精神传给后世子孙。

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

君子的远大抱负,是实行仁义,弘扬高尚的道德;小人的本性,是喜欢诬陷他人对人谄媚,从而为自身谋私利。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唐·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不要叹息虚度光阴,应该信守道义,不要因为贫困而感到羞愧。

不义,虽利勿动。

——宋·苏洵《心术》

不符合道义,虽然有利可图也不要做。

义利利义相为用。

——宋·苏洵《利者义之和论》

道义与利益,利益与道义,两者互为所用。

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聪明可以使人通晓一切,仁德可以使人自尊自爱。

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

——宋·苏轼《张世矩再任镇戎军》

威严与诚信同时存在,道德与法规互相补充。

恻隐足以为仁,而仁不止于恻隐;羞恶足以为义,而义不止于羞恶。

——宋·苏轼《子思论》

富有同情心足可以推行仁德,而仁德却不仅仅停留在同情心之上;有了羞耻之心足可以坚持道义,但道义却不仅仅停留在羞耻之心上。

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

——宋·苏轼《德威堂铭》

缺乏道德修养的威势,虽然凶猛但人们并不惧怕;不道德的明察,虽然自以为高明但人们并不信服。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宋·苏轼《道德》

用最诚恳的态度施行道义,用最仁德的行为修炼品德。

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

——宋·苏轼《思堂记》

面临道义而想到一己之私利,施行道义时就不会果断;面临打仗而想到逃生,打仗就不会尽力。

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

——宋·苏辙《东轩记》

遵循着真理去追求道义,去掉浮华从而获得成就。

苟由其道,其势可以自得;苟不由其道,虽强求而不获也。

——宋·苏辙《上皇帝书》

如果按照道义行事,那么自然可以得势;如果违背道义行事,虽然拼命追求什么也不会得到的。

德与才不同,虽古人鲜能兼之。

——宋·苏辙《牛李》

道德与才能是有很大区别的,即使是古代圣贤也很少能够做到兼而有之。

此身倘未死,仁义尚力行。

——宋·陆游《读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只要生命还在,就要大力推行仁义。

学不期言也,正其行而已;行不期闻也,信其义而已。

——宋·王安石《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

做学问不是为了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为了指导正确的行动;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别人能够看到听到,主要是为了合乎道义而已。

道体从来只贵通,不容一物碍其中。

——宋·张九成《横浦心传录》

道德体系始终以通晓最为重要,不容许有任何不干净的东西参杂其中。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

一旦培养了高尚的道德,各种美好的言行就会随之而来。

一介之与万钟,若论利,则有多寡;若论义,其理一也。

——宋·杨时《龟山先生语录》

轻微的与优厚的相比较,如果单从利益的角度讲,的确有多少之分;如果用道义衡量,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道可以治心,犹食之充饱,衣之御寒也。

——宋·李侗《上罗仲素书》

道义可以医治人的心灵,像饮食能填饱肚子,衣服能抵御严寒一样。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常。

——宋·朱熹《二程遗书》

品德高尚的人讲起话来有内容,做起事来有礼法。

君子学道则务本,小人见利则忘生。

——宋·邵雍《善恶吟》

品德高尚的人以追求道义为根本,小人见到利益就会连生命都忘记了。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宋·邵雍《义利吟》

有德行的人崇尚道义,小人崇尚私利;崇尚私利必然会导致混乱,崇尚道义则会有秩序。

崇位厚禄,人心弗欲者,鲜矣;然取之不以道,昔人不贵焉。

——宋·王禹偁《送戚维序》

高贵的地位和优厚的俸禄,不想得到的人很少。但是取得这些不是用道义,古人是不以为宝贵的。

生而不知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宋·黄晞《聱隅子》

活在世上而不懂得学习,与死了没有什么两样;学习而不懂得道义,与不学习没有什么两样;懂得道义而不照着去做,与不懂道义没有什么两样。

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人事部》

品德高尚的人害怕失去道义,小人却担心失去利益。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敬;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有道德的人受人尊敬,有才能的人被人喜欢;被人喜欢的人容易亲近,对所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观察一个人容易重视才能而忽略道德。

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庆幸别人遇到灾祸,忘却别人给予自己的救助,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天道以爱人为心,以劝善惩恶为公。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自然的法则以仁爱为根本,以规劝行善惩治邪恶为公理。

非吾义,锱铢勿视;义之得,千驷无愧。

——明·方孝孺《幼仪杂箴·取》

不符合自己遵循的正义,即使是很少的金钱也不应看一眼;如果所得合乎正义,就是千辆车子也受之无愧。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大明湖铁公祠楹联》

用钢铁般的肩膀奉行着道义,以辛辣的手撰写着文章。

君子所贵在守道,不在求荣。

——明·李豫亨《三事溯真·征圣章》

有德行修养的人贵在坚守道义,不在于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勿以小事而忽大,大小必求合义。

——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

不要因为小事而忽视了大事,大事也好小事也罢都必须符合道义。

德进则言自简。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慎言》

品德修养有所长进,言语自然简洁。

事来不问大小,即当揆之以义。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接物》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当以道义来衡量是否符合正理。

人与文一。

——清·何绍基《使黔草自序》

人的思想品德与作品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

君子以道为乐,则但见欲之苦焉;小人以欲为乐,则但见道之苦焉。

——清·魏源《默觚·学篇九》

品德高尚的人把道义当做快乐,只要见到贪欲就以为是苦事;小人则把贪欲当做快乐,只要见到道义就以为是苦事。

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根据个人利益行事,将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眼睛只盯着细小的私利,难以成就大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之忧愁为忧愁。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

大官小官都争夺一己之私利,国家就危险了。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滕文公上》

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过。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上》

杨朱主张为自己,连拔下一根汗毛这样对天下有利的事情都不愿意做。喻指极端自私自利的人。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修养身心没有比减少私欲更好的办法了。为人如果少有私欲,虽然有时也会失掉纯洁的心灵,但那是很少的;为人如果过于满足私欲,就算有时也还有点纯洁的心灵,那也是很少的。

志忍私,然后能公。

——《荀子·儒效》

人只有立志克制私心杂念,才能够一心为公。

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荀子·王制》

人生在世不可以离开群体而独居。但在社会中要有分工合作,否则社会将出现混乱的局面,人类的生存就会变得困苦不堪。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

——《荀子·不苟》

具有公心,就能明察是非真伪;出自私心偏心,就分不清美丑利害;正直诚实,就会事事顺利;欺诈虚假,则会到处碰壁。

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好义也。

——《荀子·大略》

即使是尧、舜也无法使民众不考虑个人的利益,但却能使民众不因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正义公理。喻指人们在承认正当权利的同时,还应该把它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韩非子·十过》

过于任性,喜好私利,这是亡国、杀身的根本的原因。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韩非子·五蠹》

古时候,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字,谋求自己的利益叫做“私”,和“私”相反的活动叫做“公”。公和私相互对立,这是仓颉早就知道的道理。

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先王之知矣。

——《韩非子·饰邪》

公与私不可不分明,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不可不审察,古代圣王是知道的。

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

——《韩非子·饰邪》

追求私利的政策一旦得以实行,国家就要混乱;天下为公的政策一旦得以实行,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所以公与私一定要分清楚。

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大体》

能顾全大局的人,绝不会故意挑剔一些小毛病。

民多私利者,其国贫。

——《管子·禁藏》

如果民众多为自己谋取私利,国家必然贫困。

私道行则法度侵。

——《管子·七臣七主》

谋取私利之风如果盛行,那么国家的法律制度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八观》

倘若徇私舞弊盛行,国家的法制就会被毁坏。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管子·内业》

说一句话能使所有的人信服,说一句话大家都听从,这是出自公心的缘故。

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管子·内业》

克制私欲而行事,万物都无可奈何。

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

——《管子·形势》

风雨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不会遭到怨恨。喻指大公无私会受到他人的敬重。

出公理,则远者自亲;行私为,则子母相怨。

——《管子·形势》

推行公理,即使是远方的人也会自动亲近你;行为自私,即使是母子之亲也会彼此埋怨。

公私之故,存亡之本也。

——《商君书·修权》

为公还是为私而治理国家,是一个国家存亡的根本。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

天地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存在,就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

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则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入市即擒。

——《关尹子》

鱼要是离开鱼群,离开水而跳到岸上便会死;老虎如果离开虎群,离开山林到市场便会被擒。喻指人不能离开集体,否则必然遭受不测。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品德高尚的人追求的是长远的利益,品德低下的人只追求眼前的细小私利。

私窃为盟,盟终不固。

——《左传·成公二年》

若以私利为基础结成的联盟,终究是不坚固的。

私仇不及公。

——《左传·哀公五年》

不要把私人之间的恩怨仇恨带到公事里边去。

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

——战国·尉缭《尉缭子》

处事偏心是由于私心太重,处事不周在于听不进他人的批评。

事利国者行无邪。

——《战国策·赵策》

做事有利于国家的人行为不会有错。

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

——《战国策·赵策》

对不知道的事情不要随便怀疑,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不轻易反对,这就是出以公心而追求真理。

不以挟私为政。

——《战国策·魏策》

不要怀着私心杂念处理政务。

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

——《战国策·秦策》

为国家鞠躬尽瘁决不三心二意,一心为公不抱有私心杂念。

智载于私,则所知少;载于公,则所知多矣。

——战国·鲁·尸佼《尸子》

聪明与才智如果用在个人私利上,所得必然少;用在为公上,收获必然很多。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尚书·洪范》

大公无结党营私,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处理政事如果能大公无私,就会得到人民的信赖与拥戴。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尚书·洪范》

正直无私,谨遵先王的道义;不谋取私利,遵守先王的正道;不胡作非为,遵守先王走过的道路。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自己吃饱了应当想到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应当想到别人在受冻,自己安逸了应当想到别人的劳苦。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序意》

同类推荐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流行及其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发现),并被根据日本民族性格和日本文学传说特征进行了增补与改造(重构)。还以比较文学的角度将《三国演义》和日本古代文学典籍进行了比较研究。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古琴之道

    古琴之道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
热门推荐
  •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霹雳弹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霹雳弹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第二辑)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霹雳弹》。某日,魔鬼党——一个专门从事毒品、抢劫、勒索等国际性案件的世界性的恐怖组织——拦截了美国运往英国的两枚原子弹,并向英国首相勒索1亿英镑,否则将于七天内炸毁世界各大城市。英方情急之下,派遣邦德前往魔鬼党总部,寻找原子弹的下落。邦德再次临危受命,踏上了拯救世界的冒险之旅。
  • 我的整蛊系统停不下来

    我的整蛊系统停不下来

    “系统新任务,在太爷爷的寿礼盒里拉泡屎。”“系统新任务,在老王的葬礼上唱一首喜歌。”“系统新任务,在河边偷走沐浴的城主女儿衣服。”“系统新任务,在新婚夜代替北尊圣子入洞房。……周大海获得了一个“整蛊系统”,完成任务就有奖励,完成不了就会送命。大海最先是抗拒的,越往后面他越发现,只要一天不接个任务,他就浑身难受。系统请不要停啊……
  • 我家皇妃是炮灰

    我家皇妃是炮灰

    傅曲菱喝菠萝啤醉倒再次醒来时突然才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茫然无措加欲哭无泪啊啊既来之则安之,就在她以为自己能摆脱乖乖女设定大展拳脚的时候猛然发现,原来自己是——炮灰,是可忍孰不可忍,谁说垫脚石只能乖乖做踏板当她站在众生之上被人仰望时,却转身扑进那人怀里嫣然一笑道:“夫君,我现在补上我的嫁妆可好”而那个风华无双俊美无俦的男人只是轻轻拥着她神色温和的回道:“好”注:一见钟情型的哟
  • 重生一一轻媚撩人

    重生一一轻媚撩人

    “这就是你想要的吗?”看着曼珠沙华在自己面前妖艳的绽放,欧阳惜恩的眼里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惊喜,所剩的只有眼底毫无波澜的平静!一步步踏入他布置的死亡陷阱,欧阳惜恩的脚步没有一点点的迟缓!像往常一样轻轻的抱起了花束,只是脸上没有了当初的笑容,只剩下嘲讽勾起的嘴角。平静的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某个地方,欧阳惜恩缓缓的闭上了漂亮的眼睛!伴随着妖娆的火焰还有漫天翻飞的曼珠沙华,欧阳惜恩任自己消失在静谧的夜色中,慢慢的坠入黑暗…我以为,在我的世界里,只有你是真的,但是却没想到,你也是假的!看着生命中唯一的他终于忍不住要除掉自己时,欧阳惜恩的心也跟着麻木了!想要我的公司,好啊!给你,所有的都给你!你要,就拿去吧…梦醒了,欧阳惜恩丝毫没有留恋过去那曾经出现过的快乐、悲痛、嫉恨、情欲,还有曾今的爱…奇怪的,那曾经动摇我心的震撼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残留,就如同我为了你付出的所有,在那一刻,化为灰飞烟灭。原以为无趣的一生已经结束,却没想到自己还能睁开眼。重生吗?既然这是上天再给我的一次机会,任性一次又何妨,这一次,让我为自己而活吧!欧阳惜恩对着自己的心起誓…娱乐、家族、黑帮,不是有点精彩,而是非常精彩!请大家尽情欣赏欧阳惜恩的重生,也看看安安的转型能否成功!这本是安安的旧爱:《悍妻的绝色夫君们》(这是安安的第一篇穿越小说,此文结局NP,过程NP,内容很精彩,就是文笔很生疏,安安很不好意思的拿出来献丑了!)[悍妻的绝色夫君们内容简介]咳咳……为了纪念我逝去的儿童节!-------------------------------------------------------------------------------------------------欧阳雪,前世欧阳家族的家主!再被自己最相信的男友害死以后,重生到了架空的时代!被变成了世界上最毒的毒人!遇到了他,他,他……可是,她的身体有毒!她该怎么吃他们呢?他,刑天,爱上欧阳雪的第一个男人,但是欧阳雪的离开让他一夜白头!再见面!你是否还会爱我!他,青炫,第一山庄庄主!在被欧阳雪救过以后,彻底的被欧阳雪折服,想和她结婚,可是却被欧阳雪的冒牌老子阻止了!是否能达成心愿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尽良人归

    夜尽良人归

    这是一本简单的小韩娱,也是一本简单的小情书。水晶:我就站在你面前,只要你肯伸出手拥抱,就一定能拥抱到我。泰妍:你说,我从来没有为你穿过婚纱。那么今天,我穿给你看,好吗?西卡:原来,你才是我最想留住的小幸运。世界很大,如果有喜欢的她,请用力抱紧她。书名原名,《大白的韩娱》书群:620302928(欢迎加入)
  • 春花秋实铸身心(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春花秋实铸身心(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大嘴巴皮皮

    大嘴巴皮皮

    这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少儿小说,一本简短却妙趣无穷的童话!笨笨的偷梦小妖,聪明的歪歪狐,忠厚的憨豆熊,神奇的大嘴巴皮皮……
  • 腹黑总裁逮娇妻

    腹黑总裁逮娇妻

    天哪,是不是最近看我苏小若太辛苦了,居然开这种玩笑?男朋友劈腿找上舍友?一夜情?闪婚?我靠,虽然我偶尔会骂骂上帝,但也不用这样玩我吧?苏小若:苏氏集团的千金小姐,却因对商业联姻的抗拒独自求学,隐藏身份与美貌,只为尝尝纯粹的爱情.不想,男友竟因宿舍能让他在毕业后提供稳定而收入高的职位将她抛弃.欧允煜:亿万身家,却独对她一往情深,那一瞥,那一眼,却叫人从此甘愿沉沦.一夜之后,遍处寻她,却在一场商业舞会看见了她,从此,一张情深的大网便向苏小若扑来.片段一:衣服到处都有,凌乱的床单,还有.头下的那个人肉枕头,腰上的那条手臂,身上斑驳的痕迹.苏小若在不明白,她就不是现代人了.来不及多想,甚至连看床上男人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捡起地上的衣服胡乱穿上,拎起高跟鞋,踮起脚尖,溜了.片段二:“你哪位呀?大叔,别想用美色来勾引良家少女,虽然你长得不赖,但我对你这种人最讨厌了,自以为长的天下无敌就可以乱发情.”“小若,看来你还没彻底安分下来,看来我今晚是不能’身下’留情了,嗯~”某女顿时泪流满面,拜托,我温柔的Bos哪去了?肿么会这样?禽兽,一夜五次还不消停.片段三:某男将某女手中的孩子抢过交到管家慧姨手中,并说道:“把他扔到婴儿房里,他是男子汉,要自己睡的。”慧姨嘴一抽,暗道:明明是吃自己儿子的醋了,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小少爷才六个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少爷已经几岁了呢.
  • 绝色仙妻

    绝色仙妻

    本文为半价书,看完不足三元——————————————————-她如同一阕美丽的词,开尽了所有的风华绝代,让男人在梦里阅读,于是,风都老了,很平静,云也老了,很飘逸,月更老了,很凄艳,男人们也老了,相思催人老!江湖,宫廷,疆场,田园,何处是情人的最后归宿呢?嫉妒,误会,伤害,情到深处人自伤。天下第一庄的少庄主慕容闲云,幽冥宫宫主聂清漪,契丹国的太子,皇叔宁王,还有乡村少年阿更,谁才是杜梦白最大的情敌呢?********************************************另外,请支持柳絮的其他两篇文:钦差相公仵作妻》《邪魅丞相狂妄妻》********************************************在这里不能免俗地说一声,喜欢的话就多多给柳絮推荐,QQ群52416440敲门砖,书中人物名PS:亲们的的留言收藏才能给柳絮带来写作的动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