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1000000005

第5章

批评我的时候如同儿子那样恭敬,使人乐于接受;开导我的时候如同父亲那样慈祥,使人感到温暖。

以德予人者谓之仁。

——《管子·戒策》

给人以道德就称之为仁爱。比喻给人以精神帮助。

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

——《文子》

千人之众不会断绝粮食,万人之群不会有不成功的事业。比喻团结互助。

同舟渡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

——《邓析子》

共同乘船渡海,中途遇上风浪,患难相救如同一个人一样,是由于忧患相同。

谋莫难于固密,说莫难于悉听。

——《鬼谷子·摩篇》

计谋的难处在于严守机密,劝说他人的难处在于全都接受。

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

——《左传·昭公四年》

不能从别人那里求得满足,与别人有共同的理想就要相互帮助。

救灾恤邻,道也。

——《左传·僖公十三年》

救济邻居的灾难,这就是道义。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面颊和牙床相互依赖,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受寒。比喻相互依存。

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

——《晏子春秋·杂上》

君子认为赠送人漂亮车辆,不如赠送有益的言语。

以百金送公也,不如以言。

——《战国策·燕策》

送人百两黄金,不如赠送人有益之言。

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

——《战国策·燕策》

比目鱼,如果不相互配合就不能游走。比喻相互依存。

多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战国策·燕策》

要耐心多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不要只想听别人对自己的夸奖。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战国策·赵策》

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可贵的就是,帮助别人排除忧患、解除苦难、调解纠纷混乱而不索取报酬。

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君子看到他人身困厄境就同情支援,而小人看到他人身遭灾难就幸灾乐祸。

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须其出。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君子不会在人危难的时候推井下石,不会在别人困穷的时候进行攻击,应该在此时给人以援助。

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知士》

优秀的马车夫与优良的马,相互配合得好才能使马车跑得快。比喻相互配合。

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爱士》

给人衣穿是由于他寒冷,给人饭吃是由于他饥饿。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礼记·儒行》

听到善言相互转告,见到善行相互指示。比喻相互帮助。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独自一个人学习却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变得孤陋而寡闻。

金胜木者,非以一刃残林也;土胜水者,非以一墣塞江也。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刀锯虽能伐木,并非用一把刀不能伐去森林;土虽能制服水,并非用一块土堵塞不住江河。比喻做成一件事,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

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索。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救援落水的人给予金玉,不如给他一根绳索。

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亲近贤能的人,向他请教知识,就会对自己的才智道德有所提高。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患有相同疾病的人就会互相同情,遭遇同样忧虑的人会互相援救。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相同明亮的事物相互照应,同类的事物相互求应。

专趋人之怠,甚己之私。

——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对他人的急难要跑步去帮助,甚至超过自己的私事。

过可振而谏可觉也。

——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过失可以挽救,规谏可以使人觉悟。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富贵的人送给人的是钱财,贤德的人送给人的是忠言。

苦言药,甘言疾。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逆耳的话如同药一样可以治病,甜言蜜语则只能使人患病。

瞽相两扶,不伤墙木,不陷井阱。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两个盲人相互扶持,不容易被墙壁、树木碰伤,不容易掉在井里。比喻相互帮助。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由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汉·乐府《鸡鸣》

桃树生长在露井上,李树生长在桃树旁边。害虫子啮咬桃树的根,李树代替桃树让害虫咬而僵死。比喻相互依附,共经患难。

受人施者,常畏人。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在厄》

接受他人施舍的人,常常害怕施舍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

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治病,忠言逆耳但对于行为有帮助。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

君子送人以财物,不如送人有益的语言。

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

——三国·魏·徐干《中论·自学》

独自思考问题常常会受到阻碍,独自做事常常会碰到困难而达不到目的。比喻个人能力有限。

一言之赐,过乎玙璧。

——三国·魏·王粲《反金人赞》

赠送一句有用问话,超过赠送美玉。

见人有私欲,必以正道矫之。

——晋·傅玄《傅子》

见到他人有私欲,必须用正确的道理去说服他并矫正他。

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治疗病入膏肓的人,必须用苦口的药物;解决疑惑,必须告以不好听的直言。

振穷救急,倾家无爱。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救济穷困急难,倾家荡产也不吝惜。

鸟能远飞,远飞者,六翮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助,则飞不远矣。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鸟能飞远,飞远的原因,是六根强健的大羽的力量,然而没有众多小羽毛的协助,则不会飞得很远。比喻任何事物都需要辅助。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

调和汤的美味,在于各种配料比例合适;上下合作有效果,在于能够相互帮助。

同恶相助,同好相趍。

——《六韬·武韬》

憎恶一样会相互帮助,喜好一样会相互追随。

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凡是增加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救济贫困,否则就是守财奴了。

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穆传》

共乘坐一辆车奔驰,同乘坐一条船渡河,车倒船翻,就会同生死共患难。

善人在患,饥不及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龚传》

好人处在患难之中,就是饿着肚子不吃饭也要去营救。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交结朋友要意气相投,相互能切磋琢磨和规谏劝戒。

未信而谏,人以为谤己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

没有得到信任而规谏,别人会认为你在诽谤他。

救饥者以圆寸之珠,不如与之橡菽;贻溺者以方尺之玉,不如与之短绠。

——北齐·刘昼《刘子》

救济饥饿的人给予径寸大的珍珠,不如给予橡菽有用;救助溺水的人,给予方尺大的玉石,不如给一根短绳有用。比喻援助要实用。

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北齐书·尉景传》

土和土相互聚合可堆成墙,人与人相互扶助可成为王。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唐·魏征《群书治要·贾子》

主动爱他人他人也爱你,主动为他人的幸福尽力,他人也会为你的幸福尽力。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唐·白居易《策林》

把别人的缺点当做自己的缺点,把别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唐·柳宗元《封建论》

告诉他正确的道理以后仍不改正,就必须给他点痛苦然后让他害怕。

赠必固辞,求无不应。

——唐·韩愈《祭裴太常文》

他人赠送的东西必须坚决推辞,他人的请求没有不答应的。比喻助人为乐。

当大有为之时,得非常人之佐。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当一个人有大作为时,必须得有超越常人的帮助。

谏不足听者,辞不足感心也。

——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

直言规劝而不能使人采纳,是言辞不能感动其心的原因。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唐·韩愈《荐士》

用八种佳肴去救快要饿死的人,不如一篮饭的作用大。比喻助人要从实际出发。

踣者思起,必呼而求拯;疾者思愈,必呻而求医。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跌倒的人想起来,必定呼叫他人帮助;病人想治好病,必然呻吟而求助医生。比喻求助。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桃花红色,李花白色都被夸好,但必须有依依杨柳陪衬才能发挥出来。

忠言逆耳,甘词易入。

同类推荐
  • 极品美学

    极品美学

    美学不会只在高深的学术殿堂,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藏诸于中华文化的文本美学与生态美学之中。美之为美,美学也是一种文化判断,顺著余秋雨先生给我们的指向,美学有了方向感。余秋雨先生藉著德国两大美学路线──黑格尔与莱辛的差别──透过「抽象概念的理论框架」与「化的精细解析」的对照,余秋雨为中国美学指出一条应走的路。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
  •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 信丰往事

    信丰往事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窗晓月、一杯香茗,听一曲小城故事,说说老城的往事前生。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简·爱

    简·爱

    本书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书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她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之心,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她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 青葱校园-呆呆地错过你

    青葱校园-呆呆地错过你

    每周固定的一通电话,潜移默化的成为了男孩心底最强烈的期待。女孩若即若离的态度,让男孩的情绪重复着游离天上地下。对于男孩来说,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在学校走廊和她擦肩而过。是不是喜欢的情绪会让一个人渐渐的卑微?属于青春的青涩的爱情故事给你答案。
  • 如尧似鹫

    如尧似鹫

    有时候小白自己也看不透,她自高中入学以来一直暗恋着的男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双耳失聪,却拉了一曲令她一听钟情的小提琴;温柔和煦,却又一直笑得疏离淡漠。直到他那样阴郁暗沉地看着她,直到她看见一人坐在阴暗小巷里,坐在血泊里的他。小白想,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那么难懂。那分明就是两个人。
  • 住在我家隔壁的男朋友

    住在我家隔壁的男朋友

    君逸,你这个死直男,。徐清梦,你这个大傻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娇妻难追:总裁爹地太难缠

    娇妻难追:总裁爹地太难缠

    从一无所有到海城帝少顾一城的心尖宠,许可可只用三个月顾一城是谜一样的存在,可他却替她灭渣男,踩渣女,最后还取走她的心以为要和他走向婚姻的殿堂,半路却杀出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人最后还逼得她不得已携蛋出逃五年后归国,第一个碰上的熟人,竟然还是他真宝:“咦,叔叔你跟我长得真相,做我爹地好不好?”心宝:“呸,不要,哥哥,我们快走,告诉妈咪,我们碰到那个人渣了。”
  • 兼职天才

    兼职天才

    18岁的吴金穿越游戏异界【无尽】。这是一个融合了无数游戏、角色、技能的游戏世界。残酷,无情!吴金发现,除了两世为人拥有强大精神力的自己以外,就连S级的大神都无法流畅的操作商城!暗影刺客想靠速度偷袭我?拥有数不尽的【闪现传送符】,我让他一条腿!浴血魔神想用崩山击砸死我?身怀绝技【顶级魔法盾】,我让他一只手!打不过要以多欺少?“它就卡给不恩新闹几次!”【多重影分身】!这是一个身兼数职的天才一步步登上巅峰的故事,童年回忆,热血青春,轻松日常全都会有。
  • 上帝使用手册

    上帝使用手册

    想要完美体验不同的人生,那么就必须是不同的“人”。记忆,只是一种阻碍……
  • 古方汇精

    古方汇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

    同名电视剧由赵薇、刘烨主演。本书讲述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困境中的女性——田苏菲,以其挚爱一生的经历表现了一个女人在爱情中的无奈及不甘。小菲是个活泼纯净的美丽少女,在文工团里深受都汉首长的宠爱。当她遇到出身于上海世家、有着艺术家气质的老革命兼文人欧阳萸时,一种近乎着魔的爱情攫住了她的心。尔后三十多年,小菲从她最灿烂的青春,到渐归于平淡的中年,始终如一地痴爱着不断出轨、意欲寻求红颜知己的丈夫欧阳萸。从解放前夕至“文革”结束,历史风云变幻,小菲在舞台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时代人物,而她自己却始终置身于大历史之外,在一个女人的小格局里左冲右突,演绎着无怨无悔的情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