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500000003

第3章 诸葛亮助刘备传为神人

诸葛亮于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8岁丧父,他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当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后来,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诸葛玄就投奔荆州牧的刘表了。

诸葛亮少年时代,曾经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他,就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于是,诸葛亮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好久,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鸣叫?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人听了诸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年纪小,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

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

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经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从16岁开始念《梁父吟》,后来,他常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战国后期杰出军事家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等名士相信他的才干。

刘备依附于刘表时,屯兵于新野,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凤雏。”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当时的另一个名士庞统。

后来,诸葛亮被徐庶推荐到刘备那里,刘备希望徐庶引诸葛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几经周折,最后终于见到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诸葛亮陈说三分天下之计,令刘备听后大赞,便力邀诸葛亮相助。从此,诸葛亮开始了他传奇而精彩的一生。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尽忠效力。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使得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的确可以与管仲和“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相媲美。

诸葛亮在汉中期间,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保障了刘备北伐军的物资供应。汉中当地人们生活好了,也招来了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了发展,逐步达到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居乐业。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关于他的故事一直是民间茶余饭后相传的首选。在那里就有很多地方的居民保留着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而形成的,历经1000多年之久。

诸葛亮作为著名军事家,得到了历代兵家的认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布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三国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在断代史《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末唐初著名将领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唐时也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秦末汉初谋士、大臣张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韩信,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尊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也写了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我国军事理论具有一定贡献。除此之外,他在技术发明上也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过连弩等。

在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中,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于是就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

相传诸葛亮担任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开始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此菜称为诸葛菜。

诸葛亮作为“智者”、“勤政者”的典范形象扎根于人们心里,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研究他、歌颂他、崇拜他。历代围绕诸葛亮开展的有关政治、军事、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及以其故事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民间传说,形成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无不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理念、价值观。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赞誉诸葛亮的诗作《蜀相》,其中的后四句这样写道: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句歌颂了诸葛亮集智、勇、忠诚等封建美德。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描写成未卜先知的预言家,奇谋巧计的战略家,口若悬河的外交家,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神出鬼没的策略家,而且还是位呼风唤雨、脚踏七星的方士和超能力的奇人。

这些民间传说,都是通过诸葛亮这个人物,反映出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代,人们同恶劣的大自然搏斗,同险恶的政治环境抗争并取得胜利的一种希冀,以至于使诸葛亮成为人们心目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化身。以诸葛亮为题材的文化现象还在不断发展、光大,扎根于群众,流传于四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拓展阅读

民间传说在诸葛亮死前,估算出司马懿要来挖他的坟,就布置在定军山上修了36座坟墓,使司马懿摸不清底细。

司马懿亲自指挥挖坟,挖第一座坟,见坟里有一部装套子的书籍。他亲自弯腰去拣,当即感到自己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吸住了,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实际是拜台下的磁铁吸住了他身上的铠甲,使他不得不在诸葛亮的坟前下跪。司马懿以为是克敌制胜的兵书,就很想看。他打开封套,把书摊在左手上,习惯地用舌头舔右手食指去翻书,整本书上只写了“生前不能擒司马,死后司马被我擒”两句话,气得他再也爬不起来了。

同类推荐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衣的现象学

    衣的现象学

    人人都要穿衣服,可你是否想过,人为什么要穿衣服?选择衣服,就是选择理想中的自己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本书围绕劳模文化的本体论、认识论、生成论、演化论、方法论、价值论、创新论七个方面,从哲学视角解读劳模文化的哲学思想、认识概念、当代价值;阐述劳模文化是什么,挖掘劳模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阐述劳模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精神生产、东北黑土地文化等关系的理论逻辑的生成;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劳模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理论创新,认为劳模文化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木叶中的神速力者

    木叶中的神速力者

    忍者的世界,炫丽的忍术,忍界的纷争。大筒木的阴谋。
  •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断桥·斜日·归船

    断桥·斜日·归船

    老拐带着5岁的青果来到坎上时,油菜花正开遍马村的沟沟岔岔。那年,我7岁。我叉开双腿堵在柴门外,向老拐瞪着眼叫喊:这是我的家,我讨厌瘸子。母亲揪住我的耳朵说,叫拐爸……我说我爸死了。母亲扭头恨恨地瞟了我一眼,回头对老拐说,小孩子娇惯了,就这德性……你别见气。老拐憨憨地傻笑着吱唔,不计较,不计较,那神情却尴尬极了。看着老拐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心里就特解恨。
  • 头号

    头号

    这是一个游戏的时代!对于尹知恩来说,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我有分身在江湖

    我有分身在江湖

    十八年前,晋国大帝赵天武第九嫡子赵南出生,不过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一胎其实是一对双胞胎,可是却只有一个人意识。
  • 有个恋爱在夏天

    有个恋爱在夏天

    邢晨勋:“宁海儿,接球要下蹲。”宁海儿:“哦!”邢晨勋:“宁海儿,接球要下蹲。”宁海儿委屈巴巴:“我蹲不下。”腿好疼啊啊啊啊!!邢晨勋:“过来发球。”宁海儿:“哦!”于是某人屁颠屁颠地跑去发球。……邢晨勋望着那匆忙离去的背影,大声喊出:“宁海儿,我们在一起吧。”宁海儿止住了脚步,犹豫了很久,回过头,那双灵澈的眼睛对上了邢晨勋那深海似的眼眸,她的心彻底失重了。她咧开嘴笑着说:“好啊。”……
  • 换天纪

    换天纪

    看似平静的世界却暗流汹涌,一叶孤舟如何才能在这潮流之中砥砺前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许……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是天命如此?亦或天意如此?天若不天,换又何妨?
  • 重走美好的青春

    重走美好的青春

    时光如流水一般,逝去不返。奇迹的重生带来的也许是不一样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灵气复苏之习武成仙

    灵气复苏之习武成仙

    灵气复苏的时代,人类社会面临剧变。自小习武的常安从箱底掏出一本祖传武功秘籍,感叹;“咱,也是有传承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