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100000002

第2章 18世纪的物理科学(1)

探索新的太阳系

人们往往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寻求解释和答案。他们还会运用自己智慧的头脑——想象力和信念,从杂乱无序的现象中理出头绪。最早他们讲的是神和超人的故事,据说是神和超人的力量推动世界运转,使太阳升起,天空下雨,庄稼丰收。由巫师和神职人员主持仪式,试图控制瘟疫和疾病,驱赶干旱。

然而,就在一开始,人类也用自己的观察和计算能力。很早以前,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包括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盆地,开始发展了数学、语言和书写工具。为了描述现象和作出解释,他们还发展了更为定量和客观的方法。到了公元前1800年,后起的中东闪族人和巴比伦人,对恒星和行星作了许多精确的观测,建立起数字系统和留下记录的方法。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系统甚至起源更早,到了公元前1300年,腓尼基人在早先埃及人和巴比伦人文字系统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字母。公元前最后的四或五个世纪,这时已是古希腊时代,分析方法、逻辑学和几何学已经相当完善。特别是,有一些希腊思想家已经开始探讨更多非神秘主义的解释。亚里士多德也许是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提出过第一个综合的自然理论,讨论宇宙怎样运作,设想行星和恒星镶嵌于天球中,被天球带动而围绕地球旋转。他有好几位追随者,对这个理论作出了澄清和改进,其中有一位思想家,叫托勒密,几个世纪后生活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希腊人的数学、哲学和科学思想一度处于领先地位,直至罗马帝国垮台才结束这一局面,因为此时许多手稿都毁于入侵的野蛮部落,他们经过的城市,无不被洗劫一空。不过,也有一些得到了保留,大部分是靠了阿拉伯学者,后来又转移到欧洲修道院里的修道士手中。部分可能是由于手稿得到了保存,部分也可能是从未有人对它提出过质疑,于是,亚里士多德关于宇宙的观念,即宇宙是由一些环绕地球旋转的同心球面组成的思想,在托勒密的论证下,历经14个世纪,一直是对宇宙的最好解释。

后来,哥白尼大胆发挥想象力,在16世纪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新审议,把太阳,而不是地球,放在旋转行星的中心。被称为哥白尼体系的日心说(在当时指的实际上就是宇宙)整个颠覆了传统的宇宙体系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这时又有两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增加自己的观测和计算以验证哥白尼的思想,但大多数人都把他们看成是异端,这两位天文学家就是丹麦的观测家第谷和他的短时助手开普勒。当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他1632年出版的著作《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捍卫这一思想时,受到了天主教会的审判,他的书也被查禁,直到1835年才正式开禁。尽管审慎的探讨和推理支持哥白尼的学说,但如果一个人仅以字面意义来解读圣经,他就无法从中读出任何有关日心说的暗示。神学家及其追随者意味深长地在旧约里找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上帝让太阳在天空中停止不动,这才使约书亚领导的人民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于是,读者就会这样推理,太阳必须绕着地球旋转,而不是相反。为了解决观测到的事实和圣经权威之间的冲突,教会当局建议,宁可保持对圣经的忠贞,也不要信奉伽利略的观点,修改圣经中的解释。教义还认为,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因此上帝不可能创造这样一个宇宙,其中地球不在宇宙的中心。于是在两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坚持认为,通过运用理智和感觉,人有能力去发现事物的机理;另一派则宁可依赖传统权威去寻求答案。

今天,几乎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接受哥白尼关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思想。但是在当时,因这一思想而引起的骚动表明,要依照新事实来摆脱旧有观念是多么艰难。什么使得哥白尼体系在当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甚至克服了来自宗教和传统方面的精神和政治压力?那就是新方法论的诞生,其中大部分来自伽利略的实验工作。科学家终于承认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特别有效,不久人们普遍称之为“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要求解释应该以观测、收集到的事实和测量结果作为基础,而不是基于推理、情绪反应、视觉、传闻或信念。科学方法只承认一再得到实验确证的解释。这些实验结果,经过理论总结,可以用来对尚未观测到的其他现象作出预言。然后,当有机会对这些预言之一进行检验时,检验的结果可以拿来跟预言进行比较。这样,实验和观测的结果总被用于修改现有的理论,这就是科学的“自我纠错”过程。人们看待世界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正是发生于本书首卷所提到的时期,通常就叫做科学革命。

17世纪许多最重要的科学发现都集中在意大利。运动物理学和天文学成就斐然。这个时期在意大利研究生命科学的许多著名科学家中有: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维萨留斯;英国医生哈维,他在血液循环领域里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意大利生理学家马尔比基,他在青蛙的肺里发现了毛细血管。

然而到了17世纪末,中心已经开始向北转移到了法国和英国。特别是英国,由于它的经济依赖北美、非洲和亚洲等地的殖民地,因而急切需要有关航海的可靠知识。英国政府认识到有关恒星及其位置的知识是航海的关键,于是设立皇家天文学家这一职位,指定弗拉姆斯提德担任这个职务。1662年,哈雷、雷恩和胡克等人建立科学家社团,取名为皇家学会(它的座右铭:“不要听从别人而要亲自观察”)。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于1671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该书综合了科学革命的思想,提出了宇宙的基本原理,自然界遵循的运动“定律”。

到18世纪初,伽利略和牛顿等巨人的杰作已经彻底变革了科学和对知识的追求方式。这些思想家建立了认识自然的新方法,永远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理解。

科学有一种令人激动的特性,这就是,每一个新理论都会产生新问题,并对旧问题提供新的解释。理论越好,由此提出的问题越富有价值。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所包含的理论也不例外。牛顿宣布引力可以普遍解释宇宙中和地面上万物的运动,但法国人却很怕接受引力概念。引力的本质是什么?牛顿自己没有说。它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力吗?对于这个问题,牛顿回答:“恳求您不要把这一想法归之于我。”法国人认为,这像是中世纪的诡辩,于是,把牛顿的理论看成是“形而上学的怪物”。

部分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8世纪初的科学团体——特别是英国的皇家学会和新成立的法国科学院——完全卷入牛顿和科学革命提出的两个引人人胜的问题:(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2)太阳有多远?这两个问题促成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探险,探险家们的科学热情史无前例。

凸起之战

牛顿根据他的引力理论曾经预言,地球的形状也许不像古希腊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完全的球形。

牛顿声明,由于受不同的引力作用,诸如太阳和月亮的拉力,我们的地球在赤道处会鼓起,而在两极处变得扁平。牛顿的预言不仅为检验其理论提供了一种途径,而且看似抽象的观念对当时人们的旅行还具有实际意义,特别是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如果牛顿是正确的,所有的世界地图就是错的。对于英国人而言,这尤为关键,一旦找到答案,不仅能够证明或者否定牛顿的理论,而且还可以改变或修订现行的航海程序。由此引起的对于航海和探险业的巨大震荡,在历史上只有哥伦布和麦哲伦(FerdinandMagellan,1480—1521)时代巡查印度群岛和发现美洲才能与之相比。事实上,这些科学问题引发了人们如此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历史学家戈尔兹曼(William H.Goetzmann,1803—1863)把这段时期称为“第二个大发现时期”。

实际上,关于地球形状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牛顿并不是第一个提到这一想法的人。在17世纪,“扁球”之争趋向白热化,成了英国和法国之间长期争执的一部分。一边是卡西尼(Giovanni Cassini,1625—1712),当时是巴黎天文台台长(受路易十四的召唤,离开家乡意大利投奔法国而来)。卡西尼在法国天文学充当了保守派代言人,他的保守主义和天文台的岗位还传给他的家族,先后共三代。他不仅反对哥白尼的日心宇宙说,而且还通过笛卡儿的宇宙观来施加自己的影响。笛卡儿是牛顿的对手,他认为地球被裹挟在一个漩转的漩涡中围绕太阳而转,组成漩涡的是一种精细物质。按照笛卡儿的说法,地球静止地处于旋涡的中心,因此是不动的,它在轨道上的运动是由漩涡带动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说法比牛顿那无法解释的“神秘力”要实在得多,于是,在法国,笛卡儿的追随者,包括卡西尼,坚持认为,地球的形状应该像两极拉长的“扁长球体”(美式足球那样)。

部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卡西尼的合作者里希尔(Jean Richer,1630—1696)在1671年启程去南美北海岸法属圭亚那地区的卡宴城,这个地方非常接近赤道。在那里他和巴黎的卡西尼配合,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和观测,其中有一个是精确测量秒摆长度。令卡西尼惊讶的是,在卡宴,秒摆的长度比巴黎更短,而不是更长。他拒绝接受这个结果并因此疏远以前的朋友。然而,牛顿却主张,这些测量证明赤道处引力弱于两极,于是恰好可以引出这样的预测:地球在赤道处会有凸起。

这时,与牛顿对立的笛卡儿的观点在法国科学家中间成为一种民族标志,证明它的真实性变成了一种荣誉。卡西尼和皮卡德(Jean Picard,1620—1682)根据扁长球体理论提出一种方法,用以确定纬度中1度的距离。以此作为出发点,他们开始描绘通过巴黎到“地球两极”的经度走向。同时,法国的制图师也在制作权威的、科学的法国地图。

然而,到了18世纪30年代,通过伏尔泰的著作——伏尔泰过人的机智使他被迫流放英1736—1737年莫泊丢领导一组科学家和技师来到拉普兰,协助测量地球的形状,这是法国科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的一部分。国好几年——又由于伏尔泰的朋友和情人查特勒特把牛顿的著作从拉丁文译成法文,于是牛顿理论开始在法国流行。法国科学院决定一举解决地球形状问题,于是在相隔甚远的地方测量各地的地球曲率。选中的点尽可能靠近赤道和北极,因为按照牛顿的预言,这些地方差别最为明显。为此组织了两支探险队,一支1735年向南去秘鲁,另一支一年后向北起航去很远的拉普兰。

拉普兰探险队由莫泊丢(Pierre de Maupertuis,1698—1759)领导,参加这支探险队的有好几位杰出科学家,其中摄尔修斯(AndersCelsius,1701—1744)是来自瑞典乌普萨拉的著名天文学家,克莱罗(Alexis-Claude Clairaut,1713—1765)是杰出的法国数学家,他10岁时就出版第一本关于数学的书,18岁入选法国科学院。莫泊丢则是一位杰出的法国物理学家,1728年,在牛顿死后不久访问英国。在那里,皇家学会选他为会员,他开始成为牛顿理论的热心支持者,回到法国后更狂热。他很高兴有机会领导这次科学考察,验证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莫泊丢的队伍于1736年起程后,在北方冰冷的不毛之地中面临大量困难,有一次在波罗的海几乎遭遇海难。他们勇敢地面对寒流,垫着鹿皮睡在坚硬的岩石上,靠野果和捕鱼为生。克服害虫和迷雾的干扰,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测量任务,于1737年胜利回到法国。测量结果在1738年发表,表明地球并不像希腊人所设想的那样是完全的球形,也不是如笛卡儿学派所坚持的那样,是扁长的球体。相反,它是离赤道处越远,则凸起越不明显。莫泊丢和他的同事们证明了牛顿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前往秘鲁的探险队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的丛林深处踏上探险之程。这支队伍由34岁的孔达米恩(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1701—1774)领导,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科学探险家,他所率领的这支探险队在秘鲁度过了14年的艰苦生活,其间他们穿越了茂密的丛林,勇敢地面对狂风呼啸的高原上温差极大的生活环境,正是自那次探险以来,这块高原就被称为厄瓜多尔。莫泊丢于一年后离开法国去北半球探险,完成任务后安全返回国内,要比孔达米恩的团队早回国十来年。但是他的测量较为粗糙,不够细致,仅仅只是完成而已,因此就这次探险对18世纪的知识所带来的全面影响而言,孔达米恩的探险队要远远超出他的同事。

同类推荐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野犬女皇

    野犬女皇

    沈石溪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把奇丽美妙的大自然和动物世界中鲜为人知的奥秘,艺术地展现给读者,而且还能深刻地剖析动物形象内心活动的心理历程,生动地表现了动物世界别具一格的生命规律、生存竞争、有序的动物习性,以及艺术形象鲜明独特的个性。
  •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在一只黑猫的带领下,安小小在学校的树洞里得到了一只神奇的面具,面具令她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而她的同桌丁翘楚却发现自己能够操控火焰。原来丁翘楚的真实身份是妖魔混血儿!城市里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纵火案。丁翘楚和安小小配合无间,找到了真凶。为了救安小小,丁翘楚爆发了妖力,手心出现了火龙!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格林童话(上)

    格林童话(上)

    德国人格林兄弟,雅科布和威廉。他们两兄弟在1829年的春天离开他们居住了很久的佳瑟尔,搬到了格丁登。
热门推荐
  • 与帝书

    与帝书

    十年前,襄未女帝方继位,小秦王刚登基,大夏的紫薇帝将自己唯一的妹妹封了并肩王,而被称为大羲明王的秦观月,却才刚刚穿越到这片大陆上。十年后,秦观月站在沧澜第一学宫前,看着眼前被五国争抢的少年,想着来都来了,要不我也争一争这天下?于是她笑眯眯地朝对方伸出手,“来,我扶你当大羲的皇。”在沧澜之上,权力,就是自由。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宅斗?极品亲戚?别乐了,当务之急生存才是第一要事!张沁儿出手救人,却将自己的小命救没了,再醒来时,她已是一个瘦如纸片的八岁小儿,并且还是千万难民中的一员!难民命如草芥,每日都有人不断的和这个不算美好的世界挥手说拜拜,且看沁儿如何在乱世中带领一家老小奔小康!我们的目标是——奔小康,做地主!"
  • 唯愿两相知

    唯愿两相知

    (王者荣耀征文大赛作品)王者峡谷的世界,是一个“重生”世界。在这里,清羽派各位英雄的“爱恨情仇”,都与前世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第一大任务就是……挖秘密。李白经常冷着脸;甄姬总是很伤情。庄周十有八九又在睡觉;公孙离人兔形状自由切换无缝链接。百里玄策问:“大毛领,你们刚刚在说什么阴阳、秘密的?”百里守约欲哭无泪,always要收拾烂摊子,几辈子他都是欠这个弟弟的!……生活百态,嬉笑怒骂,好不容易才又活了一世,差点被有些人居心叵测地给毁了。所以我们第二大任务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金钱、权力、欲望等诱惑不断考验着人类脆弱的灵魂怎么能够离开静心的智慧?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泽。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与快乐。
  • 同桌的you

    同桌的you

    这本书是我首发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爱你们,么么哒~
  • 天峫神兵

    天峫神兵

    天劫将至,最后居然是一场阴谋!尚重天上,南宫家废物南宫诀羽之子--南宫林诺,被天邪附体,成为一代邪神,由于从小没有见过父母,所以天生寡言,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能生存下去,所以学会了生存之道,在这个世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征程!
  • 快穿:报告宿主任务已崩坏

    快穿:报告宿主任务已崩坏

    梓亦作为一个合格的女配严格按照剧本走,严格遵守系统的规矩,堪称女配系统里的楷模。然而,经过几千小世界的熏陶,众多负面情绪成功的让某女黑化?了…最后的最后,真的只是所谓的完成任务?系统:亲爱的宿主大人,我们认真地只完成任务可好?某女:难道我没有?某男:你可以不,快看我!看我!看我!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健康?!双处…略宠?!作者新人君,第一次写文,内容描述上不是很好,请见谅。蠢作者欣然接受建议…实在不喜欢的,请优雅的离开,我们或许有缘无分…无特殊情况一天两更(假期)。作者很懒,有的时候会有些忙,随时消失,加更什么的可能行很小。简介无能。文文随着时间的流逝,到后面…蠢作者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_(:τ」∠)_开头很蠢,到后面应该会好一点…
  •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腹黑清冷电竞男神x蠢萌傲娇萝莉画师暖萌甜宠x热血电竞从小时候起就爱上的电竞和软萌少女,对陆修远来说,他的荣耀不仅仅只有冠军。还有他的小姑娘。///微博热搜头条#震惊!电竞圈神话弥神竟喜欢画师“漫漫长路”!#某人看完热搜,淡定的发了条微博:MH-弥漫:最近有谣言说我喜欢漫漫长路,我来澄清一下,这不是谣言。我喜欢我的小姑娘一辈子。@漫漫长路完蛋,一向清冷微博除了转发战队官博的男神自从谈了恋爱,微博连连刷屏。内容如下:MH-弥漫:今天老婆主动亲我了。MH-弥漫:老婆画的我,我爱老婆。MH-弥漫:我老婆好可爱,我老婆是人间珍宝。……弥粉们纷纷痛哭:弥神你还记得你的清冷人设吗!!///漫漫,我没有取悦你的天份,但我比谁都认真。——陆修远
  • 医妃驾到:邪王滚下榻

    医妃驾到:邪王滚下榻

    身为高级特工,一个不小心被一炮弹炸进一座坟墓,谁知睁开眼,竟然喜服加身要嫁人,这可急坏了浑身是胆的莫璃。可气的是,花轿临门,病秧子王爷竟然要拒婚,说要退货,奶奶个熊,这婚岂是你想退就退的?她硬赶着送上门,誓要掰扯掰扯自己哪点配不上他!*有一天,他将她狠狠抱住,“成亲那么久了,你为什么老是躲着本王?”她用上自己一身的看家本领,终于逃脱魔掌,“你要搞搞清楚,跟本王妃成亲的只是你的几件破衣服!”他追上去,强势将她困在墙角,咬着她的耳垂沉声道:“本王才不管这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