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800000001

第1章 青少年时代

一、隋末农民起义

隋王朝自开皇9年(公元589年)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况,开创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新局面,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二十来年,杨坚“躬节俭,平徭役,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特别是隋王朝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储备了极为丰富的粮食,成为历史上储粮最多的富强王朝之一。

隋代的储积之富,其实也隐藏着社会危机,文帝、炀帝时期,的确曾建立过许多粮仓,如京师的太仓,卫州的黎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与永丰仓,洛阳的兴洛仓与回洛仓等等,都规模巨大,储存了大批粮食和物资。隋代统治集团通过重租措施,将农民的收获物大部分搜刮到政府手中,而农民却仍然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隋炀帝继位后,恃其物资的富饶,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洛阳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九旬而就”,共役丁六百万人。为巡游南方,十余年间自长安至江都先后造显行官、天经宫、晋阳宫、汾阳宫等离宫四十余所。而最重的徭役,莫过于采取残酷的方法役使丁夫开大运河。如大业元年3月,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修通济渠;同月,又在淮南发民工十余万开邗沟;大业4年(公元609年)正月,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等等。这样接二连三地征发民工服役,不能不使百姓田业荒废,疲于应役。在如此沉重的徭役负担下,炀帝又变本加厉,发动了三次征辽东的战争。这样,长期积聚起来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起来,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隋炀帝第一次攻辽东时,受害最深的是山东、河北地区的农民群众。由于大量的征调,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致使耕稼失时,田畴荒芜。随之谷价踊贵,饥馑四起,广大农民被迫起而反抗。

在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下,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公开的分裂。就在大业9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大贵族越国公杨素的儿子)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打出了反隋的旗帜。

在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下,隋政权四分五裂,进一步分化。大业十二年底(公元617年初),罗艺在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起兵反隋;13年(公元617年)正月,山东豪族徐圆朗攻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2月,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豪族梁师都杀郡丞唐世宗起兵;马邑(今山西朔县)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4月,金城(今甘肃兰州市)校尉薛举起兵;7月,武威(今甘肃属县)豪族李轨拥众起兵;10月,巴陵(今湖南岳阳市)校尉董景珍、雷世猛起兵,拥罗县(今湖南湘阴县东北)县令肖铣为王。这些人中,有的是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封建军阀,有的是地方豪族,有的是失意的关陇贵族后裔,有的是南朝覆灭政权的子孙。他们在各地纷纷起兵,表明隋统治集团内部已分崩离析,隋王朝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这一切严峻的现实,对暂时还留在隋统治集团营垒内的李渊父子,不能不引起深深的触动。是继续为隋王朝卖命,以此维持功名利禄,还是改弦易辙,卷入倒隋斗争的洪流?何去何从,关系到李氏家族的兴衰存亡。他们不露声色地观望着变幻莫测的风云,小心翼翼地选择着自己的前途。

二、少年时期

在李渊已经当上皇帝的第3年,即武德3年(公元620年)5月,晋州(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吉善在羊角山遇到一位骑白马的老人,仪容威严,对吉善说:“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吉善将此事上奏后,李渊感到十分惊异,于是在当地建庙祭祀。这个老人据说就是老子李耳。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因为自己姓李,老子也姓李,为了抬高自家的门第,就编造了这个故事,附会为老子的后代,其实并不可信。

李姓据载出自嬴姓,五帝之一的颛顼为其始祖。颛顼的重孙皋陶在尧统治时期担任大理(主管刑法)之职,他的子孙历舜、夏、商,世代充任大理,以官命族,遂称理氏。在商纣统治时,理征因得罪了纣王,被杀,他的妻子契和氏和儿子利贞在逃亡途中,饥饿无食,靠吃木子(树籽)而得以生存,遂改理为李氏。李姓据说因此而来。

李渊自称是西凉武昭王李暠后裔。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为西凉后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国后投奔南朝宋,任汝南太守。北魏进攻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入魏为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随着迁居于此。关于李氏家族兴起于武川的说法,就来源于此。李熙生李天赐,天赐生三子,即李起头、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渊即李昞之子。

以上所述的这个家族世系情况,是出于唐代官修史书的记载,并不完全可靠。通常认为其家为西凉李暠之后裔是伪托,李重耳在亡国后并未南投刘宋。李熙以来的世系情况,基本真实,但其镇守武川的说法却不大可靠。由于李唐自称是西凉李暠后裔,通常都视其郡望为陇西李氏。

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去世,年仅七岁的少年李渊就袭封了唐国公的爵位,这既是无尚的荣耀,又意味着家族兴旺发达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关陇集团是一个崇尚武功的政治军事集团,李渊既为其成员,当然也不能在武功方面逊色于他人。经过勤学苦练,他武功出众,弓马尤为娴熟。

李世民出生于开皇17年(公元597年)12月,据说出生时有二龙盘旋于其家住所门外,三日后方去。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李世民四岁时,有一个看相先生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遂取“济世安民”之义,命名为世民。当时李渊怕这位先生泄露此言,招来祸害,打算将他杀死,“忽失所在”。这些离奇的故事,固不可信,大约是李世民后来当了皇帝,为了证明他不同凡响,才编造了这些故事。尽管如此,“世民”这个名字,的确含有“济世安民”的寓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李世民在孩提时深受其母的影响。其母窦氏据说善于书法,仿李渊的笔迹,别人竟不能辨别,文章也写得不错。李世民喜爱书法,大概也与他母亲的影响与教诲有关。在武德时期,李世民每次侍宴宫中,面对众妃嫔,勾起了他思念亲生母亲的情怀,流涕小止,说其母早亡,没有看到李氏拥有天下。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李氏家族从李虎起定居于西北,到李世民时已经四世,世代为武将,受关陇地区尚武习俗和家庭的影响,李世民从小习练弓马。后来他回忆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又说“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茫涉海”。通过这些话,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强悍骁勇的贵族子弟,读书少,善骑马,好弓矢,性格豪放,剽悍善战。武德时的重臣陈叔达也说过秦王性情刚烈的话。这一切都是李世民性格特点的真实反映。

李世民大约是在大业9年(公元613年)十六岁时,与长孙氏结婚。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她的祖父长孙兕,为北周左将军;父亲长孙晟,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病故后,长孙氏与兄长长孙无忌被其舅父高士廉收留抚养。高氏为渤海着名的高门右姓,其父祖从北魏到北齐、隋朝,历代都充任显职。高士廉本人颇涉文史,素有才望,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孙氏从小知书达礼,与李氏家族尚武的风气迥然不同。长孙氏在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通过这种婚姻关系,将渤海高氏这样的大士族也拉入到关陇集团之中。

三、李渊守山西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4月,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使,于是李渊携家迁往河东。这年8月,炀帝巡视北部边境,突然遭到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骑兵的围攻。隋朝时,突厥是北方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西魏时期,突厥势力逐渐强大,它占有的土地东至辽海,西至西海,南到沙摸,北至北海。然而至隋朝初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在西面的为西突厥,在东面的为东突厥。突厥虽然不断侵扰隋朝边境,但自从其分裂之后,势力衰落。到隋朝末年,由于炀帝统治残暴政治腐败,连年用兵,于是东突厥乘机又强大起来,成为隋朝北方的重大隐患。始毕可汗围困炀帝于雁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雁门郡共有四十一座城,被突厥攻占了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和崞县没被攻破。雁门城内有军民15万人,存的粮食仅够吃半月,形势危殆,如同累卵。炀帝想要以精骑突围而出,大臣樊子盖提出了不如守住城消耗敌人的锐气,征四方兵入援的建议。炀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一面慰劳、犒赏守城将士,一面等待援兵。当时十八岁的李世民应招入伍,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营。他向将军提出建议:始毕可汗举全国之兵围困我天子,一定是认为我们仓猝之间没有援军。只要我们摆开阵势,让军旗在数十里上飘扬,晚上击鼓示威,敌人一定以为援军到了,望风而逃,不然,我们寡不敌众,不能战胜他们。这的确体现了李世民“玄鉴深远,临机果断”的性格特点。云定兴采纳了此计,突厥果真以为“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在这次退突厥之兵中,李世民初次显示了军事才华。

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发河东兵讨捕群盗”,镇压地方上起义军。李渊行至龙门时,击溃了毋端儿起义军数千人。李世民是否参加镇压,史籍上没有提及,但当时他随同父亲至河东,可能经历此事。

大业十二年,李渊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以后又升为太原留守。大概因为李世民有点战争阅历,喜谈兵事,又好弓矢,所以,李渊把他带到太原,留在身边。而把建成和元吉等安置在河东,托给河东县户曹任瓌照顾。

李世民来到太原后,参与了镇压甄翟儿起义军。甄翟儿是魏刀儿起义军的将领。大业十一年2月,魏刀儿在上俗自称历山飞,拥众十余万,北连突厥,南寇燕、赵。次年4月,别将甄翟儿率众骚扰太原,隋朝将领潘长文被打死。李渊既为太原留守,就率兵前往征讨。至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双方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起义军甄翟儿在这里的部众多达二万余人,李渊所率的步骑只有五、六千而已。

李世民作为贵族子弟,站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立场上,那是必然的,也可说是他生平经历中的污点。然而,由此他领悟到单靠镇压的办法是不行的,曾对父亲李渊说:“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这种认识正是李世民后来参与起兵密谋的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千古孔子

    千古孔子

    本书的孔子不是一个神化的孔子,而是一个布衣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真实的孔子。全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感人肺腑的师生情。本书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孔子,史诗般地再现了孔子的伟大非凡,而且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孔子的十个著名弟子:颜回、子贡、子路、曾子、冉求、闵子骞、冉耕、冉雍、宰予、子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批杰出的贤人,讴歌了他们的情操人性和理想。该书文笔优美凝炼,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魅力,既给人以历史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莫里哀和他的喜剧

    莫里哀和他的喜剧

    本书作者希望在梳理莫里哀一生的创作的同时,以作品分析为写作重点。因为作品是了解一个作家的基础。作者将莫里哀的作品,不论大小,不论主次,一部不漏地阅读、分析,这样有利于全面认识一个作家。在叙述莫里哀生平史料时,作者主要依靠加克索特的《莫里哀传》。加克索特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有关莫里哀的史料严格加以甄别,经过考据,去伪存真。同时采用了布尔加科夫的一些精彩片段,他是一个作家,他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莫里哀,其中不免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想象。格里马雷的《莫里哀传》是一部流转广泛的莫里哀传记,但是其中相当多的材料是传说,不一定可靠,曾遭到加克索特的严肃批评。但是,在有关莫里哀的史料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愿意接受其中一些值得信赖的东西。因而本书稿沿着莫里哀人生创作轨迹娓娓道来其喜剧人生。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新婚难就

    新婚难就

    我每晚看着小三和老公在房间亲热,还为丈夫照顾怀孕的小三。在黎筱寒结婚当天,她的婚车出了一场罕见的交通事故。苏醒后,她居然同意小三登堂入室,上演二女共侍一夫的戏码。她每晚看着小三和老公在房间亲热,默认小三怀孕。为丈夫照顾小三起居。所有人都说她被撞成了傻子。直到小三把孩子生出来,她冷笑着把离婚协议和亲子鉴定扔在渣男面前:“阮向南,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绿帽子已经长出绿毛了!”第二天,她转身高调嫁给了B市人人都讥笑的富二代,成了一个笑话……
  • 我的性感女总裁

    我的性感女总裁

    太阳神的后人,神帝之子,未来的救世主。。。种种身份,灌于一身。林一凡不知自己是谁,也不知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他只知道,为爱,他可以付出一切;为爱,他可以破天而出,屠杀那诸天星辰。。。
  •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

    杜晓璃,人人瞻望的传奇人物,却抵挡不住可笑的命运!再次睁眼,坚定如她还是被自己枯枝一样的小手,和眼前四处漏风漏雨又漏鼠的景象惊得嘴角直抽!父母双亡,三餐不继,唯一的财产便是一座破房子和一个可爱的小哥哥。这都叫什么破事!买山头,种果树,开酒厂,酿果酒,发展产业链,从此财源滚滚来,带着哥哥发家致富!交知己,拐王爷,斗牛鬼蛇神,农家女也能混得风生水起,一朝笑看天下!咦?这个小哥长的不错,来给我种果树吧!顺便再定个娃娃亲怎么样?白眼一翻,正在被奴役种树的小娃娃给了她一个酷酷地背影。一别几年,看到眼前这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一脸冰冷地说自己和他已经定亲,并且早已一吻定情,让她负责的面瘫王爷,真的是当初那个小帅哥?!杜晓璃无语望天:不想当王妃啊,可不可以退货?!!冷面王爷一脸委屈:你说过一经出售,概不退货,几年前我就已经乖乖从了你,这些年一直谨遵你的教诲,为你守身如玉,你现在怎么能狠心抛弃我?杜晓璃下巴快落到地上:好吧,看在你这么乖的份上,跟我回家吧!某爷魅惑一笑:为夫遵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南开

    老南开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是中国文史出版社为普及宣传政协文史资料、宣传政协文史工作而精心打造的丛书。此为丛书之一种,是追忆民国时期南开大学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胡适、陈省身、王端驯、戴家祥、吴大猷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民国期间南开大学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老南开校园里那些逝去的过往。
  • 伪币制造者(译文名著精选)

    伪币制造者(译文名著精选)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这是纪德最后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和艺术最成熟时期的产物。纪德在日记中坦承他是用毕生积累写成的这部作品,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成就。作品思想深邃细腻,文笔清丽精湛,视野宏阔,内容丰厚。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享誉海内外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经典作品,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让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学的真谛。无论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这些书都是一次充满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他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80岁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张云雷之风起云聚

    张云雷之风起云聚

    风吹云散,你我两分离。风起云聚,你我永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