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100000030

第30章 一生至爱是读书

杨宪益一生的职业是翻译,他把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献给了翻译,但他并不因此就对翻译失掉理性的认识,“职业不是一切,不是永久。”杨宪益这样说。他还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能遂成自己的兴趣,而他的兴趣是读书。

杨宪益不是腹内只有四书五经的冬烘,也不是只读课内书的好学生,他是什么都吃的杂食家,是读课外书成材的读书人。

杨宪益屡次表示他做翻译是个阴差阳错,或身不由己,别人称颂为翻译大师,他也不以为然,固然他是谦虚,同时也的确是他对翻译缺乏成就感。杨宪益事实上是一个学者型翻译家,而他是有机会、也一直向往做一个纯粹的学者的。

杨宪益说他从小就不喜欢读《红楼梦》,可见他那时是读过的了,虽然没有读完。贾宝玉是个多情种子,杨宪益则可以说是个读书种子,因为他从小就喜欢读书。而母亲与家塾先生的宽容,给他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读书环境。早在十一二岁时,除了四书五经与古代重要作家的散文诗词,杨宪益已经读过许多古代笔记小说、明清传奇及长篇小说等等。

杨宪益回忆道:“我小时读书怕条件很好,家里有不少先辈留下来的旧书,可以偷着自由翻看;这些各式各样的旧书,从一些经史子集的专著到明清近代的笔记小说,包括一些今天已经不容易看到的笔记小说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梵天庐杂俎》等,还有整套的林译‘说部丛书’,此外就是一些当时流行的所谓‘鸳鸯蝴蝶派’文学等等。”

在那个时代,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洪流已经汹涌而来,但整个社会的封建势力还十分强大,封建意识还相当浓厚,儒家经典以外的,尤其是笔记小说等仍被许多人视为旁门左道或洪水猛兽,至少也是下里巴人,往往是对自己,觉得不值得浪费时间在那上边;对家属子女,则不允许沾边,一如贾宝玉读西厢,肯定是瞒着父亲的。

也差不多如同现在的充气娃娃直销,杨宪益那时,就有一些书商,专门把一些书送到一些富有的家庭去,以供那些人家的悠闲的太太或年轻子弟夜读。多在傍晚,那些小贩似的书商就会上门喊卖闲书,可以把他们叫进院子里挑选。书也可以租阅,看完了过几天再还给他们。

每当书商上门,杨宪益总是大量购买,他也就是这样阅读了包括侦探小说乃至色情文学的大量书籍。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荷载了科学民主等西方新思想的图书,以及新文学作品大量出版,天津陆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新书店,杨宪益对它们也十分有兴趣,他常常乘坐家里的包车,在仆人的陪同下,到那些书店去买书。

在读书方面,杨宪益有点早熟。成熟也即可能来自读书早,读书多。当他才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思想观念已经有初步形成的趋向,他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传统教育,竟已使他有了自己的见解。他虽然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新文化作品,但他对文学改良及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不完全赞同。

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被视为吹响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声号角,杨宪益念中学的第一年,在作文课上,他竟写了篇作文来驳斥胡适的论点。虽然后来他慢慢改变了看法,但从他敢于向权威挑战,可以发现他不仅是爱读书,同时也是会读书的。

那时的杨宪益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到处吸收知识之水。他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后,马上把求知的触角伸向英文原著,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前面已经提到,他就读的新学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诵读《圣经》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宗教教育没能使杨宪益的思想随之发生它所期望发生的变化——他终究没有成为一名基督徒,他只是从这部基督教的圣典中找取他所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旧约中那些有关乱伦和谋杀的故事,他都很有兴趣。事实上他阅读广泛,感兴趣的当然不止这些。

杨宪益说他西方文学的知识大多来自课外阅读。那时法租界里有一家“秀鹤书店”,专卖外国原版图书。杨宪益很喜欢这家书店,每隔一天就要去一次,或当场买,或预订。起先他感兴趣的是儿童与青少年读物,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冒险小说等,后来又爱上了大仲马的历史传奇,读了不少。

因为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杨宪益的英语大进,到了上高中时,他阅读英文作品的速度,已经可以用“飞快”来形容。他能飞快地阅读了,从此更飞快地阅读,那时他每天都要读一两部作品,以至于几乎把著名的欧美小说家和诗人的作品都读遍了,以至于后来他想开列一份他所读过的书的目录都很困难,因为数量太多了。

杨宪益中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固然是母亲的决定,但其实杨宪益当时也并不完全是被动接受。就在他广泛阅读英文书籍中,他深深喜欢上了希腊古典文学,进而产生了想学习希腊文的愿望,可偌大个天津,却找不着教希腊文的老师。国内找不着,就出国找去啰。就这样,他到国外读书去了,他读书读到国外去了。

杨宪益到英国留学,起先住在伦敦罗素广场的一家名叫王家饭店的老旅馆里。最初一段生活,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希腊与拉丁文,因为老师认真、布置作业多,加上住处离上课地点距离远,他一天几乎所有活动时间都消耗在这上面了,可就是这样,一有空他仍然会到罗素广场、契林十字街以及托特纳姆院路附近的旧书店去逛逛,买几本书。

不久杨宪益搬到了不远的一家外国留学生公寓。同宿舍的有位罗马尼亚留学生,恰好“也是一条蛀书虫”,杨宪益就与他一同逛书店,动辄买一大堆书回来,除了做功课就是阅读,读到半夜三更是常事。

那时的杨宪益对书籍仍然保持了一种如同饥饿的人面对面包的状态,所谓饥不择食,他看书也不挑,“什么书都读”,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宗教、历史、地理、音乐、美术、文学,只要到手的,都读。

说来有趣,杨宪益对于祖国及当时中国社会的了解,在国外要比在国内还要了解得多。而这了解,就是通过书籍来达成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英国作家写的《日本的泥足》、英国驻中国新闻记者写的《西安事变》与《人民战争》,他还读了《中国发出的雷声》《红星照耀中国》等书籍。

在入牛津大学之前,他还读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读过托洛茨基的《俄国革命史》,读过十九世纪意大利革命家、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被列宁归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朱塞佩·马志尼的《人的责任》,读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生活道路产生过影响。

抗战期间在重庆国立编译馆工作,编译馆有一个图书馆,收藏了不少丛书,杨宪益又读了不少文史杂集与笔记小说之类。同时在朋友的鼓励和启发下,开始由读而写,写了一些有关文史考据和古代中外史地方面的研究文章。

中年以后的杨宪益,不再有年轻时的闲暇,也不再有年轻时的精力,不可能再有年轻时那样的阅读了。可他既然从事的是翻译工作,这种性质的工作,想要不读,岂可得乎!他的一生,兴趣加职业,与书是注定分不开了。

可以说,杨宪益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冯其庸是我国著名的红学研究学家、著名艺术家、著名考证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从童年起他就饱受苦难,历尽艰辛,由于家境贫寒和时世动荡,小学和中学曾经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可以说,他主要是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完成学业,并最终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学术、艺苑大家。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热门推荐
  • 我的脑袋里有百度

    我的脑袋里有百度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百度搜索竟然在我脑子里。考试神器,哪里不会搜哪里,soeasily!!!百度搜索还能搜索武功秘籍,乾坤大挪移,九阳神功,吸星大法......emmm,学那个比较好呢!
  •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婚劫难逃:猎捕豪门落跑妻

    五年前,他邪魅冷血,她少女情怀。结婚一年后他才进了她的房,一夜之后,写上离婚协议书坐等她签字。她恼怒成羞,愤然离去。四年之后再相遇,她蜕变成蝶,当妈的女人伤不起,一纸休书摆在他面前,说:“签字,我要休了你。”他笑,淡语:“谢绝离婚。”谁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 天竞仙途

    天竞仙途

    仙途难行,谁竞先机?这一个,脉乱经奇,通仙路上波云诡,且看我独尊!那一个,生而为魔,美人心肝琉璃胆,奇阵动风云!这一个,妖血沸腾,万夫难敌红发凛,酒尽豪气生!那一个,乾坤在手,大道尽处觅长生,推衍算弘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同你共悲欢

    余生同你共悲欢

    五年前,她知晓了两人父母那一辈的恩怨。她狠心的离开他,而他是天之骄子的身份,五年前,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公子,可以说是无赖,却偏偏栽在了未成年的她的手里。五年后,他们都变了,她独自为自己撑死了一片天,而他在五年中经历了她永远都想不到的蜕变。再次相遇,两人针锋相对。虽说曾经恨过,但更多的是不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起初现时

    情起初现时

    席晓初万万没想到,六年后竟然还能遇到他。他的身影还是那么挺拔,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此时她手挽敬贤学长,他旁边站着苏锦兮。本以为是匆匆一面,没想到竟是新的纠缠的开始。
  •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中蕴含着宝贵和丰富的经验与真知,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有力工具。本书以编年体通史的方式,把中国和世界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清楚地看到中国及世界各个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不断进步的过程,了解其文化与精神的精髓所在。
  • 首富女少爷

    首富女少爷

    一个名叫欧阳寒冰的小姐,为了家族,化身成为了少年,只为查清事情的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