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200000004

第4章 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4)

2000年,美国人均收入大约为3.41万美元,而在同年,墨西哥的人均收入为8790美元,中国为3920美元,国民人均年收入体现的就是一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各国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恰恰是反应我们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高收入国家的人民比低收入国家的人们拥有更多更好的电视机、更多更高档的汽车、更好的医疗保健体系等等,就连起居生活的档次都会比低收入国家的人民更高。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水平就很差,只是在两者比较中高收入国家更有优势。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对生活费用进行调整后,收入的增长速度为每年2%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其年人均收入将每35年翻一番,虽然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也在逐年上升,但是,比起发达的国家来说,似乎还是略逊一筹。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也是整天奔波在工作岗位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可是人均收入却与别人有着这么大的差距呢?无可厚非的是,因为我的收入少,生活水平自然就会逊色别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问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人均年收入、生活水平会如此的高呢?

实际上,生活水平的高低是由国民生产率所决定的,所谓生产率就是单位时间内,一定劳动力生产的产品数量。而几乎所有的生活水平变化都可以用生产率(productivity)的差别来解释,即一个工人每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用昆曼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解释就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另外,一个国家的生产率的增长决定了其国民平均收入增长率。

通常,单位时间内能生出最大量物品的国家其国民劳务能力就会相对较高,而这样就使得该国家大多数人可以享受较高的生活质量。同理可知,那些生产率低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就相对较差了。

生产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关系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却有着深远的意义。二者的关系不得不让公共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到该政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比如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能力的,要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决策者必须努力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先进的劳务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关报告显示,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而对于我们大众来说,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可是,要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只有每个人都做好了,才能让整个民族都更加昌盛,整个国家也就会更加欣欣向荣。因此对国家的关注就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状况的关注和负责,对生产率和劳务能力的了解就成了我们每个人不得不知道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家

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

莱昂尼德·赫维奇1917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1990年,他曾因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7年前,赫维奇的得意门生麦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钞票为啥不能多印——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上涨让自己兜里的钱越来越多是每个人的希望,但是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的越来越多就要出现问题了。过多的货币并不能增加人们的财富和产品的价值,只能导致物价的飞快上涨,昆曼告诉我们:当国家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就会上涨(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不知大家在孩童时代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妈妈愁苦地说:“唉,孩子,这月的钱又快花完了,这几天要省省了,不然就要喝西北风了!”你不解,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地问:“妈妈,国家为什么不多做些钱呢?那样我们的国家不就富有了吗?我们也不用怕钱不够花了!”这时,妈妈总是笑笑说:“傻孩子,钱可不是随便就能做的。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如今,昔日天真的小孩已经长大成人,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想必不会那么费解了吧?对,它实际上就是昆曼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一个:当国家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就会上涨(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其实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纸币发行的多少并不是可以被任意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它必须要遵循的标准。那钞票印多少才算是合理呢?这其中需要遵守一个货币需求量的公式,货币的需求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即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当然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而它又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周转次数越多,流通速度也就越块。而如果所发行的纸币超过了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所谓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因为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其流通规律中也表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超过它所象征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否则,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举例来说:市场上有2亿元价值的商品,需要用1亿元的货币去购买,那么就应该发行1亿元的纸币,从而达到了1元纸币具有1元购买力的原则。但如果发行了2亿元的纸币,而这2亿元纸币却仍只具有原来1亿元货币的购买力,那么1元纸币就只有0.5元货币的购买力了,也就只能买到0.5元的商品。因此,原来1元价值的商品就需要2元的纸币才能买到了,这样纸币就贬值了。买相同的商品却要多付钱,物价上涨也便形成了。

通过一项调查,我们发现物价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毕竟因物品涨价而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问题牵扯到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信各位都会知道,我们的日常消费大多数都是在吃上,而据调查显示:在居民消费价格的8大类商品中,拉动此轮物价上涨的亦是食品类商品。国家统计局也统计到:2006年在CPI上涨的1.5%中,其中食品价格便上涨2.3%,而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价格却分别下降了0.6%、0.1%和0.5%。因此,许多人抱怨“油又涨价了”、“米又涨价了”,我们对于这些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纸币发行的过多,导致了物价上涨。

其实国家打击制造假钞,也是因为如此,如果假钱在社会上满天飞,那也会使我们手中的钱贬值,导致物价上涨。

现在我们了解到:纸币发行过多既不会增加社会的财富,也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且反而会使一定量纸币的购买力下降。当政府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纸币,也就意味着我们手中的钱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另外,我们也不会只知道物价上涨而不知道其为什么上涨了。看似与我们遥远的经济问题实际就与我们紧密的联系着,它就像是我们生存所需的空气一样,与我们每个人形影不离。

经济学家

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

埃里克·马斯金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网站介绍,马斯金研究的课题对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律等领域有深刻影响。目前,他正在研究“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和收入不均等课题。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1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任教8年。也是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2004年受邀担任武汉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失业,我的痛——宏观调控与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或许你失业过,或许你正在失业。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失业吗?想必在你给出的答案中一定没有“宏观调控”这个词。而经济学家昆曼将大家不小心丢掉的东西重新拾起,并加以详细的阐述,这就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最后一个:社会面临在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ation and unemployment.)。

失业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我还没有失业,我在看着别人失业;失业的日子,可以逛街,但只能过眼瘾,支付不起内心的虚荣;失业的日子,可以在家睡懒觉,但这懒觉睡得很不畅快;失业,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失败的代名词;隔壁的女人又在嘲骂着失业中的男人;男人们靠着些微的暴力维系着自己的尊严;失业的穷人是经济的折磨;失业的富人是精神的摧残;短期的失业能让我们奋起博发;长期的失业却让我们精神颓废。

这就是失业人的心声和真实的生活写照。失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精神负担,带来了太多的生活压力,失业成为失业者最痛苦的问题!

198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人口比例的大幅度的增加。失业人口竟达到了5.46万。198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货膨胀率统计表如下:年份 统计对象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1989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 7.5% 1.3%

1990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 10% 1.4%

1991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 9.8% 14%(经济增长率为2.4%)

1992 香港特别行政区 12% 2%

从表中我们发现,失业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那么,二者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此现象用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就可以解释了。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在研究英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即政府在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增加了失业率。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那么这种权衡取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多的解释更倾向于“部分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这一说法。逻辑如下:从长期来看,政府减少货币发行量,物价的整体水平则会降低。当政府的货币数量减少,人们的支出就会相应的减少,而由于价格在短期内具有粘性,所以物价不会立刻跟随政府的货币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即物价依然很高。在物价趋于高水平时,公司的产品销量则会大大降低,公司的销售量降低,公司就难以维持庞大的员工团队了,于是裁员就成了必然的。这一恶行循环的链条就造成了失业人数的增加。

如此说来,我们失业者就只能成为通货膨胀的牺牲品,就没有挽救的办法吗?当然不是,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国家是会予以高度重视的,政府通常会通过宏观调控对“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进行调节。只是,由于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所以决策者如何运用这些公交来控制经济则仍然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不过,只要有了问题,终归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国家和政府对此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作为普通的公民,或许我们对通货膨胀这一大的经济问题关注不是很多,或者了解偏少,但是工作对于我们说就是生存、生活的物质来源,因此失业,对很多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临失业或者已经失业的人数数不胜数,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丢掉工作居然还会与通货膨胀这一大的经济问题扯上关系?这也正是昆曼提出“社会面临在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ation and unemployment.)这一重要经济学原理的原因。当我们面临失业的时候,能更理性的分析自己失业的原因,更准确的为自己的失业定位,而不是消极、抱怨,应该学会在理性中思考、解决问题。

经济学家

罗杰·迈尔森(Roger B. Myerson)

罗杰·迈尔森1951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研究专长包括经济学领域里的博弈论和政治学领域里的投票体制等。20世纪80年代,用“机制设计”理论,运用博弈论为加州电力改革设计方案。在博弈论领域,引入了更新的纳什平衡概念,现在成为“更适当的平衡”。曾在1991年出版《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一书。2001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

同类推荐
  • 预见

    预见

    一部财经随笔。新颖,中肯,犀利。切中经济生活的热点与难点。其阐述告诉读者——比价值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价值观;比方法更有力量的,是方法论;比答案更富有趣味的,是思考。本书的意图在于:激发对现成结论的更多质疑,重新发现和应用思想的力量,用非物质要素创造更多价值。
  •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本书探讨了包括未来的蓝图、全球一体化、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经济的价值、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和分歧、限制增长的社会和生态因素、未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的演变、未来科技发展、未来面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可能到来的亚洲时代、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书结合精确的数据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对人类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测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冯雷钢编著的《经济学常识全知道:经典珍藏》讲述了:经济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懂得生活、懂得人生,可以更深刻地用经济学常识去掌控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仅仅知道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如何消费、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经济学常识全知道:经典珍藏》更能培养我们一种看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的作家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有了货币,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哆嗦

    哆嗦

    吴稽觉得他的生存是客居。美国垮掉的一代老说他们是生活“在路上”。吴稽是中国人,他不知道“在路上”是什么感觉,也不想知道是什么感觉。吴稽生活在20世纪中国的九十年代末,他始终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半瓶子”的社会里。吴稽本来是有职业的,而且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曾是一份让人羡慕而又绝对不寂寞的职业;吴稽毕业于中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吴稽毕业分配在一家省级电视台工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让人不能理解甚至莫名其妙的是,吴稽在省电视台工作整整满了五年之后,悄没声息——当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竟没人发觉地失踪了。
  • 冷情老公霸道示爱

    冷情老公霸道示爱

    因为一个无聊的赌约,她误打误撞对他做深情表白,却被他顺水推舟当成了未婚妻。从此之后,这个妖孽般强势冷傲的男人就惹上了她,处处介入她的生活,霸道地宣告对她的所有权。她明明有自己的心上人,当然不会爱上他。于是,她绞尽脑汁,奋起反抗,发誓要摆脱和这个讨厌男人的一切关联。可是,他貌似更狠,直接拿一纸婚书将她牢牢束缚在了自己身边……所有妙趣横生,一波三折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有甜有虐,绝对精彩哦。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游戏之旅

    异界游戏之旅

    这是系统文,也是修炼文,主角虽拥有系统但并不无敌,系统只是辅助成长的工具而已,按照任务一步步变强,让剧情从平淡慢慢的走向高潮这样才会有意思。(第二本小说,写的不好,不喜勿喷。)简介:罗阳在玩网游时,灵魂被一个系统带到了异世界,他这个携带着系统的外来者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他在不熟悉的世界中又该如何生存呢?小说的内容会给你答案。
  • 条顿骑誓

    条顿骑誓

    策马执剑,披甲杀敌,骑士精神,战争史诗,男人永不过时的浪漫童话。骑枪之下,众生平等,无关信仰,只决生死。当本是一介奴仆身的雷奥机缘巧合下卷入几方势力间时,又将何去何从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新作骑誓纪元希望大家支持!)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规则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独有的游戏规则,要想在这个职业做得风生水起,你就不得不懂得和遵守这个职场规则。职场犹如战场,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掉进职业发展的陷阱。在职场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只有真正领悟职场游戏规则的人才会获得成功,这也是获取成功的人很少的最大原因。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复制之旅

    诸天复制之旅

    复制基纽的天赋跟沙鲁玩灵魂交换;复制牛符咒的能力跟红娃子比力气;复制白小纯的龟纹锅给姜澜界炼灵;……拥有复制超能力,所有主角的金手指都拿来!
  •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上一世她是叶氏集团的掌权人,被最亲的人谋杀,魂穿异世,成了西楚国叶太傅家的九小姐。虽有神机鬼算之才却仍旧逃离不了这诛心的城府。他是驰骋沙场嗜血成性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待她却狡猾腹黑而又温润如玉。她被许配给九王爷时,他们方是相识。两人已经熟识到一同逛青楼喝花酒时,她还未倾情于他。他出事,她不顾一切去找他,两人一吻定情。她为他一人放下上一世的怨念,而他只为她一人收起心中城府。两人私奔相守,她欲浪迹江湖,他却为她踏平天下,只为给她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归宿。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以前我不怕,可如今我怕了,我怕失去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热血洒天下,从此,无人不知他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