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400000007

第7章 教育孩子要对症下药(1)

孩子有缺点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孩子有缺点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父母既不应对此放任不管,更不要如临大敌。

许多家长整天为孩子具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犯愁。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们碰到一块,他们总是发出孩子不听话、调皮、爱玩游戏等抱怨之声。在对待孩子缺点的方式方法上,有些家长或者采取打骂、或者采取责罚、或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应该说,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法使孩子真正改正缺点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人人都会有缺点。就连大人也难以十全十美,何况这些还不懂多少道理的孩子呢?记得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孩子有缺点很正常,没有缺点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所以说,我们作为父母,既然生下了孩子,既然负起了教养孩子的责任,就要接受孩子的缺点,正视孩子的缺点,认识孩子的缺点,从而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是的,这位教育学家说得太对了。我们作为父母,负的就是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孩子浑身优点,没有一点缺点,那还要我们干什么?其实我们自己就是从有缺点然后改正缺点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缺点才使我们越来越聪明。因此说,孩子的缺点并不可怕。我们既不要为孩子的缺点忧心忡忡,也不要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放任不管。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纠正缺点,发扬优点。当然,我们只有对孩子的缺点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认识孩子的缺点呢?

就像人本身有共性与个性一样,孩子的缺点也有共性与个性之分。共性缺点是指大多数孩子身上都存在的普遍的缺点。比如小一点的孩子都有好吃的毛病,即看到别人吃什么他就想吃、要吃;还有贪玩,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情没有耐心等,这些都是大多数孩子所共有的缺点,因此它们属于共性的缺点。个性的缺点比较特殊,大多是因特殊的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比如某媒体曾报道过一个小女孩,当时年仅七八岁,但每天要喝一瓶啤酒;有的孩子,从来不爱洗脸洗脚;还有的孩子爱拿别人的东西,贪图小便宜等。

不过,也有些孩子的缺点,其实并非是缺点,而是家长认识片面,把它当作缺点罢了。比如孩子老向大人问这问那,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有些家长答不出来,或者嫌烦,便动辄训孩子:“什么都问,贫嘴!”其实这不是什么“贫嘴”,而是他们求知的一种方式。因为孩子头脑一片空白,他们对什么都好奇,所以才有问不完的问题。还有的孩子喜欢把玩具或家里的钟表等拆开玩,结果把这些东西都弄坏了。父母不了解这是孩子的好奇心使然,同样认为是孩子喜欢捣乱、调皮。其实这些行为都不是什么缺点,如果能从另一面来理解孩子,他们的这些行为倒应该被看做是优点才对。不过,话说回来,即使孩子真的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也不必要担忧。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孩子的父母。”这就把问题的根本揭示出来了。孩子有缺点是必然的,只要父母掌握了正确的、符合科学要求的教育方法,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就能使孩子由“坏”变好,使缺点转变成优点。而凡是没有教育好的孩子,原因都在父母身上,是父母“不懂”教育孩子,或者是缺乏教育孩子的责任感,或者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孩子出生到世界上来,除了生理上有先天缺陷者外,他们赤条条一身,什么都没有带来。他们后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通过学习、模仿而得来的。环境给他提供什么,他就学习什么,习惯什么。而且在少年时期特别是童年时期及之前,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可以说,不论什么样的缺点和不足,都很容易纠正过来。

曾经有一个孩子,他三岁时,父亲因过失犯罪而被判刑。不久,母亲因单位停产也下了岗。他母亲后来出外打工一去不返,临走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再加上爷爷常年生病,孩子便成了无人管教的孩子。三年后,爸爸出狱了。他看到儿子长高了,他很高兴但也很内疚。这三年,孩子变化很大,小时候曾是很听话的孩子,现在大人说什么他也不听。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他。在外面玩时,他经常同邻居的孩子打架,浑身脏兮兮的,从不知道讲卫生,而且满口脏话。到哪儿都不受人欢迎。据邻居反映,他还有小偷小摸的毛病。看到孩子这种情况,父亲决心要把孩子教育好。工作安定以后,正好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便为孩子订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学习计划。并且每天晚上以讲故事的形式把各种道理灌输给孩子。孩子本身就喜欢听故事,父亲每天讲过故事后,都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和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孩子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不仅每天被爸爸讲的故事所吸引,而且渐渐地从故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没想到,这种方法还真管用,一年之后,孩子身上的各种毛病都改掉了。从二年级开始,他门门功课优秀,成了在学校中经常受表扬的好孩子。邻居们对这孩子的看法也完全变了。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那就是:孩子的缺点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信心,只要我们能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就一定能改掉缺点、由差变好,并最终转变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教育孩子学会珍惜自我的价值

一个不懂得自我价值的人是无法发挥自身的潜能的。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就必须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教他们努力激励自己,把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展现出来。

1.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懂得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于一个正在形成自己人格的孩子来说,认识自己的价值同样是必须的。

有一个孤独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年长的智者:“像我这样没人看得起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智者将男孩叫到跟前,递给他一块色彩斑斓的石头,并对他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是,你要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尽管男孩满腹狐疑,但他还是照做了。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里开始卖他的石头。男孩心想,一块石头会有人来买它吗?

让男孩意外的是,竟然有好多人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格越来越高。但是,男孩都不肯卖。

傍晚,男孩兴奋地向智者报告:“想不到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

智者笑了笑,说:“明天你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记住,不论人家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在黄金市场中,有人的出价比头天的价格要高出10倍,男孩感到非常惊讶。

第三天,智者叫男孩拿着石头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翻了10倍。由于男孩不管人家出什么价钱都不肯卖,这块石头被人们视为“稀世珍宝”。

男孩对此大惑不解。后来,智者语重心长地对男孩说:“孩子,人的生命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你明白吗?”

由此,男孩才真正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自己珍惜它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是稀世珍宝。其实,人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价值,并珍惜孩子的价值。

2.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父母不仅要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地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

那么,什么是自我意识呢?

简单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点、品德状况、学业水平以及与他人关系等的认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只有认知自我,才能发展自我,使自我能健康地成长。所以,只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才能使自我的价值得以实现。

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同样年龄的孩子,谁的自我意识水平高,谁的进步就快。因此,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理的自我”意识阶段。

一般在三四岁之前,这一阶段的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身躯就是“我”。这个“我”要吃、要喝、要玩、要睡觉。凡是喜欢的东西,都想要。这时的“我”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模糊的,但是,这个“我”也能感觉而且特别需要父母的爱护。

第二阶段:“社会的自我”意识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在三四岁至十四五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对“我”与周围的世界的关系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认识。“我”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要跟大家一样,“我”将来要走上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第三阶段:“心理的自我”意识阶段。

走到这个阶段又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我”有了越来越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并运用这些思想观点去评价外界事物,个人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也有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朝既定的方向前进。在这个阶段,人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的人,成为一个人格比较定型的人。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最重要的是其对这个人自身的自律及监控作用。具体来说,这种自律及监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我定位。自我意识不断促使这个人思索“我”是什么?“我”跟外界有什么关系?“我”怎样做才是对的?“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是什么?“我”与别人比较是好一些还是差一些?……这就是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提高,都会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越来越趋于客观、正确,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合适的定位。

二是确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要前进的追求,都希望更多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承认,因此,在认识、评价自己的同时也在选择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是及时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意识还能及时给自己提出坚持或改变行为的要求。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些言行的内容和方式都会得到自我意识的及时调节和控制。

当然,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来决定。一般来说,父母需要以生动形象的、孩子能够接受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从内容上讲,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只要经过“我”的努力,“我”就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优秀的孩子。

从方式上讲,父母可以尝试一下下面这些建议来培养孩子的“生理自我”。

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描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鼓励孩子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者按内容进行排列,建立一个较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孩子的各种“作品”收集起来并装订成册,让孩子能够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通过这些措施,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我意识。

至于“社会自我”的培养,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比如选举活动,尽管孩子没有选举权,但是,这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成人的社会地位;小区里有集体活动,尽量带孩子参加;当然,学校的活动更是培养孩子“社会自我”的途径,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是最好的小社会,这里有他熟悉的班级小集体,也有学校大集体,每次活动,孩子都能够作为一分子参加,并为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理自我”的培养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如果孩子爱好体育,父母可以与孩子讲讲体育比赛,评论一下运动员的成绩及他们的心理素质;如果孩子爱好科学,则可以与孩子聊聊科学史,讲讲科学家的故事。这些不经意的活动,都能够影响孩子的看法、经验,甚至是孩子的理想。

对孩子不要过多地批评

孩子都渴望被赞扬,经常批评孩子的缺点,会导致孩子心灵麻木,不求上进。反过来,多鼓励优点,则会引导孩子积极进取。以进制退,是家长应掌握的策略。

我国很多家庭中,有缺点的孩子被呵斥与责骂是家常便饭,因为父母们认为,这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岂不知,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会认为,大人们这些无休止的唠叨与责骂,简直就是“黑暗统治”,特别是对一些有缺点的孩子,更是一场灾难。父母也许不知道,没完没了的唠叨与责骂,会击垮孩子的自信,会促使孩子沉沦。

许多孩子丧失上进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求上进,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取得一些进步并表现出自己有上进心的时候,被家长、老师、大人们忽视。而当他们不经意地又表现出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却会遇到父母们不顾场合、不讲分寸、不讲方式、无休止的呵斥打骂,或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没完没了。

其实,父母与其揪住孩子的缺点和毛病不放,不如多下些工夫,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加以赞扬与肯定,用肯定优点的方法去纠正缺点,逐步将孩子引导到积极上进的道路上来。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家长,应该抓住这些闪光点,通过鼓励使它成为孩子进步的启动点,用这小小的星星之火,点亮孩子智慧的火炬。每个孩子都能迸发出点亮智慧火炬的火花,认真对待每一颗心灵迸发出的火花,发现它,抓住它,强化它,也就是说努力去发现、鼓励、扩大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把每一个优点都当作潜在的启动点。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一旦触发了这个启动点,孩子就会自动自发地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树立起远大的志向,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为了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父母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时常问一下自己:我是看孩子的优点多呢,还是看孩子的缺点多呢?很多专家这样建议父母,在实施自己的家庭教育计划时,必须按照以下原则去做:(1)竭尽全力寻找激发孩子的启动点,不把眼光仅仅盯在孩子的问题和缺点上。

(2)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3)在寻找启动点时,父母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要为自己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坚信困难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要善于引导孩子克服自卑感

孩子需要自信,犹如幼苗需要阳光。如果孩子产生了自卑感,会像幼苗遭受暴雨冰雹的袭击,影响其茁壮成长。父母应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

自卑感是人的一种心理缺陷,自卑感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怀有自卑心态的人是不健全的,这对一个人终生的发展都有消极的影响,甚至会毁灭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因此,家长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

同类推荐
  • 儿童教养课

    儿童教养课

    一般来说,教养与知识学养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你会看到成绩好的孩子也会乱扔垃圾,而成绩差的孩子并不一定不会孝顺父母。而在这个强调综合素质的时代,不仅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有气质、有风度、有内涵的人才,即有教养的人才。为此《儿童教养课》分别从礼仪、社交、自控力、规则意识、习惯、性格、气质、品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备的素质,并给予了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土壤,帮父母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孩子。
  •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哭闹中的孩子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每个妈妈都曾深深领教过;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再也没有什么比哭闹更能让父母紧张到双腿发软或有深深的挫败感了。改变你对孩子哭闹的回应方法,你家这场无休止的“哭闹战争”现在就可以结束。孩子不哭不闹,父母没烦没恼。本书将要回答以下七大问题,最终找到哭闹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哭闹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 ·哭闹会对孩子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 ·孩子哭闹的目的是什么?·父母处理哭闹时的错误做法有哪些,错在哪里?·有效制止孩子哭闹的办法有哪些?
  •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本应是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你却被孩子‘控制’了?本应越努力越轻松,为什么你却越努力越受累?……”针对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揪心问题,作者明确提出“妈妈有爱还不够,妈妈更要有方法”,并通过对众多鲜活案例分析,从3大方面,总结出100多种不费劲就能教出优秀孩子的管用绝招,如“让孩子守规矩:笑的嘴唇,铁的牙齿”“有效批评的四先四再原则”“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指导”“负面沟通步步雷区,正面沟通处处阳光”等,不仅让孩子更好成长,也更能改善家长、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技巧性。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豆家的缺狗粮日常

    爱豆家的缺狗粮日常

    于晚怎么想也想不到,自己喜欢了八年的温柔体贴帅气的偶像居然是一个嗜甜爱吃醋的幼稚鬼,而且怎么还三天两头就过来借盐借醋借狗粮,她怕不是饭了个假爱豆?小剧场“向安,你家里又缺什么了?糖还是盐?”“珍珠缺一个妈妈,要不,把你的余生借给我,我把我的余生还给你?”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

    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

    《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是“金色俄罗斯丛书”中的一册,共分“碧空中的金子”“灰烬”“瓮”“星星”“其他”等五个部分,精选俄国白银时代著名象征主义作家、诗人安德烈·别雷诗作百余篇,由此可窥见贯穿于别雷一生的诗歌创作风貌。作为诗人的别雷具有多面性,在《碧空中的金子》,年轻的别雷高扬象征主义的旗帜,预知神秘的未来世界;在《灰烬》中别雷对受尽苦难的俄罗斯而哭泣悲伤;在《瓮》中记录自己对人生的绝望;在《星星》写满对爱人的怀念和祝福。
  • 武幻乾坤

    武幻乾坤

    这是属于修武者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强者才能在大陆上生存,且看苍天饶过谁,主角命运将何去何从?何为命?命,不是用来遵循的,而是用来打破的,我将打破这如此天命!欢迎加入书友粉丝交流群:858366174
  • 冷心王爷霸情妃

    冷心王爷霸情妃

    她是传闻中不受宠的相府四小姐,胆小懦弱,胸大无脑。一朝赐婚,震惊天下。她在繁花似锦的日子如愿以偿的嫁给了自己爱慕了十年之久男人她甘之如饴的用生命爱了他一场,终无遗憾而去。她死,她生。穿越醒来,恍如隔世,那张俊朗依旧的容颜,是前世,还是今生。他府中佳丽成群,她身下裙臣万千,惹来桃花无数,花开万千,只为那一朵。一次又一次的纠缠,是交易还是深情,他不懂何为爱。命在痛上延续,爱在痛中蔓延。她一次又一次让他转身离去,他却一次又一次为她回头,他懂了何为爱,却给不起她要的爱。他徘徊在两个女人间,爱她,伤她却不愿放过她。她用心去爱,却再次满身伤痕累累,她倦了,累了,乏了。。。。。。他大婚之日,她休夫之时,一旨休书,碎了谁的心,红了谁的眼。重获自由,万里花丛,任她翩舞,云开雾散,痛却依旧在心间蔓延,那个人,到底是谁?
  • 销魂

    销魂

    武侠经典,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温瑞安短篇经典小说。
  • 娱乐大顽家

    娱乐大顽家

    星探韩歌手机上多了一款软件,能看到别人的天赋,演员、歌手、主播、球星……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擅长唱歌,有人擅长演戏,有人擅长踢球,还有人擅长……韩歌不禁感慨一声:“国足终于有救了,LOL也有救了,哈韩的脑残粉也可以稍一稍了,这一世要让韩民来“哈华”了!”我不是巨星,但很多巨星都听我的。这是一个让别人成为明星,我做老板的故事。……本书风格偏日常向。已有作品《当系统遇上精神病》《神级情绪系统》
  •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包括上下两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下册收录了自然灵异、万物灵性、英雄传奇、民风民俗等内容,如年的来历、春节由来、除夕传说、贴画鸡、元宵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传说、七夕的传说、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的来历、重阳登高节的来历、腊八节传说等故事。
  • Tom Tiddler's Ground

    Tom Tiddler's Grou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