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600000230

第230章 破腹掏心

眼看着又一具日军士兵的尸体被沙邦淬高高地抛进了战壕,已经换上了全套日军军装的莫天留顺手把自己的德造二十响手枪朝着怀里一揣,看着其他几名同样打扮成了日军模样的武工队员,脸上微微泛起了一丝笑容:“兄弟们,咱们揽下了这活儿,怕是就回不来了!还有啥话要说的,趁着现在赶紧说!有啥事儿要办的,等打完了这一仗,活着的兄弟,肯定也就能替咱们办了?”

扭头看了看刚刚退回了战壕、蹲踞在众人身边的杨超,万一响很是干脆地摇了摇头:“原本以为这辈子就是靠打猎、种地混到头儿,只盼着能隔三差五的吃上顿饱饭就行。可现如今......打鬼子都打出了名头,十里八乡都知道我万一响的名号!活着有人夸奖,死了有人念叨,这辈子.......值了,也在没啥要说的了!”

很有些木纳地朝着杨超露出了个笑脸,另一名穿上了日军军装的武工队员低笑着说道:“没啥了......家里地有村里人帮着种,弟弟也当了儿童团......没啥了......”

“我家两兄弟,我哥在何家大集没了,我也就到今天了......家里都没人了!就是想告诉小武村里翠花一声,别等我了,寻个合适的嫁了吧......”

“指导员,家里爹娘,还得请村里人多照应了,旁的也没啥了!”

伸手在杨超肩头一拍,莫天留利索地站起了身子:“替我照应着点儿棒槌!告诉李司令,我先去陪老队长了!往后四时八节,老队长灵前的香火不能断了!”

也不等杨超再多说些什么,莫天留猛地翻身跳出了战壕,领着几名换上了日军军装的武工队员一路翻滚着朝瘌痢岭下窜去,不过眨眼的功夫便溜到了被武工队员逼得节节后退的日军士兵之中。

装模作样地挥舞着刺刀与一名武工队员厮拼着,莫天留扯开了嗓门叫喊起来:“后退吧......实在是无法支撑了啊......退却吧......”

有样学样地大声吆喝着,几名换上了日军军装的武工队员边喊边退,甚至是在后退的同时,刻意撞击着那些还在挥舞着刺刀与武工队员们搏斗的日军士兵,顿时搅闹得原本就有了溃败之势的日军士兵阵型大乱。而在几名武工队神枪手的重点照顾之下,参与进攻的日军基层军官已经全部被击毙,这就更让处于劣势的日军士兵无所适从,只能眼睁睁地被越战越勇的武工队员们逼得朝瘌痢岭下退了回去......

挥动着手中的三八大盖,莫天留轻轻架开虚张声势朝自己进攻的武工队员捅来的刺刀,压着嗓门朝那名武工队员叫道:“差不多了,赶紧朝后撤!再朝前冲就撞进鬼子布置好的机枪火力里面了!”

飞快地点了点头,与莫天留装模作样厮拼了好一会儿的武工队员顿时扯开嗓门大叫起来:“撤退!队长有命令,赶紧撤退!”

顺手扶起了一名被捅穿肚子、连肠子都流出来了的日军士兵,莫天留用三八大盖当成了拐杖支撑着身体,一步一滑地朝着瘌痢岭山脚下日军进攻准备阵地上走去,口中兀自大声叫嚷着:“无论如何,请再坚持一下啊......这就带你去卫生兵那里,请一定坚持住啊!”

眼看着众多武工队员交替掩护着、搀扶着伤员朝后撤去,换上了日军军装的几名武工队员也纷纷搀扶起了受伤倒地的日军士兵,大呼小叫地跟上了莫天留的步伐:“一定会让你得到救治的......”

“拜托了,哪怕是痛苦得无法忍受,也要坚强啊!”

胡乱吆喝声中,莫天留等人搀扶着几名日军伤兵,滚在一大批撤下来的日军士兵中返回了攻击准备阵地。一边将自己搀扶着的那出气多、进气少的日军伤兵交给了迎上前来的日军卫生兵,莫天留一边偷眼打量着远处日军炮兵阵地上的情形。当看到几辆满载着弹药的日军卡车缓缓停在了炮兵阵地附近时,莫天留顿时眼睛一亮,猛地扯开了嗓门大叫起来:“炮兵的弹药运过来了啊!诸位,如果有炮兵的全力攻击,那么再来一次突击的话,也就能拿下眼前被敌军驻守的阵地了吧!大家都去给炮兵帮忙搬运弹药吧!早一点拥有足够的火炮压制,也就能早一点达成作战目标啊!”

疲惫地跌坐在地上,几名刚刚从攻击锋线上退下来的日军士兵一边举着水壶大口喝水,一边爱搭不理地看向了莫天留:“真是个叫人讨厌的家伙!难道在经历了一次艰难的进攻之后,还不能叫这家伙感觉到疲倦吗?”

“炮兵的混蛋们已经够轻松的了,搬运弹药这样的事情,不正应该是他们自己去办吗?不管别人怎么想,在上官下达命令之前,我可是不愿意再动弹了!”

装出了一副异常踊跃的模样,莫天留大呼小叫地带领着几名武工队员,拔腿便朝着日军炮兵阵地方向跑去,不一会儿便冲到了那几辆运送弹药的卡车旁。

扛起了一箱沉重的炮弹,莫天留很有些谄媚地朝着站在卡车旁点算弹药的一名日军军官叫道:“阁下,应该把弹药搬运到什么位置呢?”

很有些诧异地看着主动前来帮忙搬运弹药的莫天留一眼,那名负责点算弹药的日军军官犹豫了片刻,方才朝着莫天留点了点头:“辛苦了!这些是迫击炮炮弹,集中搬运到甲号屯集点就可以了!方才的进攻,你也参与了吧?”

忙不迭地点了点头,莫天留很是恭顺地应道:“实在是抱歉,还是没能克敌!没有了炮兵队诸位的支援,想要达成作战目标,的确是很艰难的啊!”

颇为自傲地点了点头,那名负责点算弹药的日军军官随口应道:“也还是需要步兵队的诸君共同努力才好啊!等炮弹补给完成之后,下一次的进攻,应该就能达成作战目的了吧!”

没口子地答应着,莫天留与几名扛着弹药箱的武工队员转头朝着日军炮兵的弹药屯集处大步走去,眼睛却是四下打量着日军炮兵阵地的部署情况。来回走了两趟之后,再次扛上了一箱子炮弹的万一响悄悄凑到了莫天留身边,压低了嗓门朝莫天留说道:“天留哥,鬼子这炮兵阵地布置得挺宽敞,屯集炮弹的地方离那些大炮也都挺远的。想要一下子毁光了鬼子的大炮......不好办呐?”

朝着几个聚拢在一起修理着掷弹筒的日军炮兵努了努嘴,莫天留低声说道:“那玩意你使唤得咋样?”

犹豫着点了点头,万一响低声应道:“还凑合!不敢说抬手就有、指哪儿打哪儿,可多少也能有个八九不离十!”

“那就成!我看着那些鬼子炮兵已经修好了两三具掷弹筒了,另一处鬼子的弹药库里也存了些掷弹筒专用的榴弹!一会儿咱们抢两具掷弹筒,直奔鬼子的那弹药库!”

“奔鬼子弹药库?那鬼子只要朝着咱们一开枪,咱们不就.....”.

“我估摸着鬼子一时半会儿的不敢朝弹药库开枪!咱们要是能抢在鬼子愣神的功夫,用掷弹筒干掉鬼子那些炮就最好,实在是不成......好歹毁鬼子一些弹药,也算是能给瘌痢岭上的兄弟抢到点时间!只要鬼子的大炮哑了火,指导员带着其他的兄弟,自然能......”

都没等莫天留把话说完,通往瘌痢岭下路口的方向,已经传来了激烈的枪声。伴随着那激烈枪声的响起,两名日军士兵飞快地朝着日军进攻准备阵地方向跑来。人还离着老远,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已经隐约传到了莫天留等人的耳朵里:“敌袭!大队敌军......敌袭......”

耳听着狂奔而回的日军士兵传来警报,已经点算完所有弹药的日军炮兵军官立刻飞奔着朝炮兵阵地上冲了过来,口中兀自大声叫喊着:“炮兵转移阵位!预设炮击标尺,准备炮火封锁......”

此起彼伏的答应声中,所有日军炮兵全都行动起来,将原本对准了瘌痢岭方向的火炮移动着炮口,对准了路口方向。一时之间,倒是再没人注意到扛着弹药箱站在炮兵阵地当中的莫天留等人。

而在日军进攻准备阵地上,同样得到了警告的日军步兵也开始了紧急调动。其中一部分日军士兵依托着进攻准备阵地上临时构筑的工事,对瘌痢岭上的武工队员摆出了防御的架势。而另一部分日军士兵则是飞快地集结起来,朝着瘌痢岭下路口处狂奔而去,似乎是想要依托着路口左近原有的一些残破工事来阻挡骤然袭来的八路军大队人马?

冷眼看着忙成了一团的日军士兵,莫天留转悠着眼珠子看向了一门刚刚掉转了炮口、位置处于日军炮兵阵地最角落处的九二式步兵炮:“真他娘的是瞌睡的时候来了枕头!大家伙跟我抢下那门炮,能不开枪就先别开枪!”

低声答应着莫天留的命令,万一响等几名武工队员顿时扛着弹药箱,撒腿朝着那门被莫天留看中的九二式步兵炮冲了过去。

大步冲在了最前面,莫天留一边放下了扛在肩头的弹药箱,一边朝着几名操控着九二式步兵炮、将炮口对准了瘌痢岭下路口位置的日军炮兵喘息着叫道:“炮弹送来了!诸位,一定要加油干呐!”

很是感激地朝着莫天留等人点了点头,一名日军老兵忙不迭地开口叫道:“实在是太感谢了!还请诸位赶快回归本阵吧!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更加艰难,诸君一定要努力啊!”

扭头看了看几名已经各自贴近了一名日军炮兵的武工队员,莫天留猛地一翻手腕,从袖子里抽出了自己惯用的长匕首,狠狠地捅进了那名日军老兵的心窝:“老子还真是要努力杀鬼子.......就从你这儿开张!”

同类推荐
  • 小妹妹

    小妹妹

    马洛受雇于堪萨斯州来的小妹妹奎斯特小姐,寻找她失踪的哥哥奥林。根据小妹妹提供的地址,马洛开始调查。令人胆寒的是,马洛走到哪里,哪就有被碎冰锥扎死的人等着了。好不容易查到奥林受雇于斯蒂尔格瑞夫医生。但毫不例外的是,医生马上就被人谋害了。最后奥林终于现身时,又死在了马洛的眼皮底下。谁是这出戏的导演呢?小妹妹吗?聪明的马洛或许知道。
  • 大明奇侠传(四)

    大明奇侠传(四)

    刁龙一时兵败,率领残部冲出重围,在五十余里外安营扎寨。稍作休整后,刁龙只得领了败兵,到头关去投奔老将张成。正当二人见面相商时,雁家父子已闻讯率兵而来。刁龙看形势不对,弃了中营,夺路败走。雁公子看见后便单身独马来追刁龙。刁龙被公子赶上,一锤打得脑裂,死于马上。雁公子下马割下头来,带往军前去了。刁国舅听闻自己的儿子被杀,悲痛万分,上书皇上雁羽造反,公报私仇,一心想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刁国舅请求刁后借一枚金牌给他假传圣旨,设计陷害雁公子等人。
  • 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中国西部某乡村的一批年轻人,随着当下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大潮,踏上了向城市进军的征程。他们去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虽然他们身处全国各地,但总有一根无形的线将他们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将他们与山村联系在一起。
  • 宫本武藏·剑与禅(全4册)

    宫本武藏·剑与禅(全4册)

    《宫本武藏·剑与禅(经典珍藏版)(套装共4册)》是一部充满禅学韵味的武侠小说。一段从剑术到剑道的修行故事,一种把人生当成灵魂修道场的处世情怀。宫本武藏从谜中走出,走过了传奇的一生,并用亲著的《五轮书》,在剑道的历史上立下了一块里程碑。1645年5月19日,六十二岁的宫本武藏在千叶城内的家中溘然长逝。他曾经是杀手,是浪人,是剑客,但是在对人生终极目的的认识中,他超越了自身。他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对“道”的追求。本书是吉川用二十年以笔修炼的小说之道,以广阔的人文视角,罗织历史人物的全真面貌,展现武藏“剑禅一如”、至真至性的内心世界,使这位谜一样的历史人物永恒地跃然纸上。
  • 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庶女的嫡妻之路

    庶女的嫡妻之路

    穿越成为庶女,爹爹不亲,嫡母不爱,嫡姐、庶姐也都明争暗斗。什么?还让她嫁给那个风流成性,无所事事的逍遥王爷,成为生孩子的工具?心死出嫁,却发现一切都与她想的不同,无用王爷还是深情亲王?从此手握两府大权,看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女如何当家?
  • 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

    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 倾落天下

    倾落天下

    她,一场阴谋意外来到异世界,在这里,因天生一双银紫色的眸子而被定为不祥之人,被亲生父亲下毒赐死;他,生性冰冷,对女子无感,一次意外相识,独独对她百般温柔。在追寻强者的道路上,一个个大陆隐秘被揭开……
  • 天武称雄

    天武称雄

    父母不知所踪,十六岁生辰之日放逐边城,神藏断裂,天生绝脉之人,这一切的不幸皆降临在他身上,他会放弃、自甘平庸堕落吗?他不会,他会砥砺前行,哪怕前方充满荆棘坎坷,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不会放弃,证道之路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是龙是虫,一切皆是未知,且看少年古烨如何化绝境为顺境。书友群:915260904,欢迎加入讨论。
  • 明伦汇编人事典贫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贫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明典故纪闻

    皇明典故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神大陆之龙祖

    华神大陆之龙祖

    “我现在算是什么呢?我还算条龙嘛”龙的神魂,朱雀的血肉,他现在宁愿之前只是他做的一个荒唐的梦,他只是一只平凡的小朱雀。煅体正尽兴被巨鲸老祖吞掉?走火入魔刚恢复,又被腾蛇绑去放血?坎坷长大女主竟然变反派?生活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 至尊云帝

    至尊云帝

    修炼世界总是残酷无比,无数人争夺一丝机缘。魔从天降,内忧外患,血染大地,谁又能在尸山血海中登上云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苟在汉末

    苟在汉末

    凡穿越众,有三思。一曰喜:或为弃旧,或为觅新。二曰惑:路茫茫,何以生,何以死。三曰憾:既得陇复望蜀!得之愈多,失之愈多,得其形者,终失其神,不如弃之!近闻查良镛先生去世,余悲痛万分,忽欲投身刀笔,有感则行。记得幼年时读三国演义,罗老先生挖了一堆的坑,当年百思不得其解,遂在本书中多有个人浅见,后学末进还望诸位书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