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9100000032

第32章 佛陀的人格及其教义(4)

婆罗门朋友的妻子见到优陀夷长老来,忙恭恭敬敬起身相迎,并请优陀夷到家中坐。优陀夷说:“平时我很少来,今天你能不能施舍给我一点点东西呢?”婆罗门妇人答道:“有许多饮食,你只要开口,随便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优陀夷说:“这些饮食,在所有信徒家里都可以得到,我要的是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你很方便的,应当拿给我。”婆罗门妇人便说:“不知什么是你们出家人难以得到的,只要我方便有,你只管开口。如果我家有的,当拿来给你;如果我家没有的,我自然会到别的地方借来给你。”优陀夷说:“你骗我,哪里不知我需要什么呢?”婆罗门妇人回答说:“我确实不知道你要什么。请你告诉我。”优陀夷说:“你应当知道的。你怎么不懂得男女交通之事是供养沙门的第一桩功德呢?你应当以随顺淫欲法供养我这样持戒、行善法、修习梵行的沙门。”当时婆罗门朋友家的年轻女子听了都羞红脸,赶紧走开,回了自己的房间;年长一些的便当即斥骂优陀夷说:“你这个和尚,怎么老不正经的,拿这些疯言疯语到我们这样正派的婆罗门家里来说呀!我要把你的事告诉给所有的和尚,让他们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优陀夷说:“你告不告诉别人,都随你便。”说完,他就离开这个婆罗门朋友家,到妓院去了。众妓女都前来礼拜迎候优陀夷。优陀夷说:“我很少到这里来,你们能否布施给我一点点东西呢?”众妓女也拿出种种饮食给优陀夷,优陀夷说:“这在哪里都能得到。我只要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东西,而这在你们来说是很方便的。”众妓女搞不清究竟哪个是出家人难以得到的,便问优陀夷。优陀夷说:“你们应当知道的。怎么不知道呢?”说了三四遍,妓女们还是不知道优陀夷需要什么。最后,优陀夷只好明白说出就是那男女交通之事,是供养沙门最好的物品。当时年轻的妓女听了,就拍手大笑。年长一些的就说:“我们正是仰赖这个活命的,你只要是男子就尽管来。”有些老年妓女便这样说道:“我们虽然是靠这个生活的,但你是沙门,难道不爱护佛法吗?我会把你的事告诉各位比丘的。”优陀夷又碰到钉子,只好甩手走了,说:“告不告诉别的和尚,随你们的便。”佛陀知道了这事,便将优陀夷叫来,说:“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坏事呢?我多次说过,不要淫欲,要远离淫欲,而你充耳不闻,干下这等非法、非律、非我教言的事。”

于是佛陀通知所有比丘,前来集合,为之制戒:“从今以后,如果有人以各种妄语欺骗女人为他献身供养的,都犯了偷兰罪或僧伽婆尸沙罪,应当受禁戒。”妄语是表示虚妄不实的话,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种不同的性质。妄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说话任意随便,虚妄不老实,如看见说没有看见,是说成非,非说成是等等;二、在修证的道果上,胡说八道,造谣惑众,希图供养者,如没有得神通胡说得了大神通,没有证得圣果,胡说得了圣果等。绮语,就是花言巧语,也是意图欺骗他人。恶口,就是用粗鄙的语言污蔑咒骂他人。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播弄是非。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称为性戒,因其本性是恶的缘故。其余酒戒以下,则非性戒,即本性非恶非不恶,亦恶亦不恶,一切视修行者的主、客观能动、非能动之因素而定。比丘受持的戒法,视犯罪轻重,分为以下几类:一、波罗夷法,又译为断头等。这相当于在世间法律的死刑。犯此罪的教徒均应被逐出僧团。二、僧残法,又音译为僧伽婆尸沙。仅次于波罗夷罪。残为残留、留住之意。犯者在一定期间被剥夺僧籍,经特别手续如比丘经六昼夜、比丘尼半月,在二十个僧人以上的面前坦白忏悔,方才准许继续留在僧团。三、偷兰法,又译为偷兰遮,意译为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是犯波罗夷与僧残法而未遂者。罪体虽有因果之别、轻重之差,而就最重者而论,列于波罗夷、僧残之次。又有不定法,即不决定罪,此罪只于比丘而有,比丘尼则无,如内容有两条,在秘密地方与妇女单独对坐,在不隐蔽地方与妇女单独对坐。又有舍堕法,是相对衣服、钵及其他物品所有超过规定或有不法态度,其物品会被僧团没收,并且尚须于比丘前忏悔。

5.世界是永存的吗?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名童子的一个人静坐一处,他独自思考着,对许多疑问无法找到答案。他想,世尊对一些问题总是搁置一边或者放弃不说,这是为什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便想如果有人能替我解决心中的疑问,我就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净梵行。他又想,如果世尊能够替我解决这个疑问,我就从他学习梵行,否则我就问倒他,然后舍他而去。童子的问题其实是从人生问题引出的宇宙人生关系的问题。他不知道:世界是永存的吗?它是否有一定的时间限度,即有没有底的?人的生命就是这个身体吗?是否生命不存在,身体也就不存在了?如来是否有不存在的时候,或者是既存在而又不存在,或者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于是他在黄昏时候,从自己起坐处出发,前往佛陀的住所。他拜见世尊之后,就将这些疑问全盘托出,希望如来能替他作解答。童子说:“如果您一向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给我解说;如果您不知道答案,那也应当老老实实向我直言说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佛陀听了,微笑着对童子说:“童子,我以前是否跟你讲过,我为你解答这些问题,你才来跟我学习梵行呢?”童子回答说:“您没有这样说过。”“那么我有没有说过,如果我说出世界是永恒的等等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真理,哪一个不是真理,你才来跟我学习梵行吗?”“没有这样说过,世尊。”“那么反过来,你有没有说过,只有当我为你解释这些问题之后,你才肯跟我学习梵行的吗?”“我没有这样说过,世尊。”佛陀说:“童子,我原来没有跟你说过,我一定要解答这些问题,你才来跟我学习梵行;你也没有这样向我提起过同样的问题。那么,你这样的愚痴者为什么要做出一副虚妄的模样诬赖诽谤我呢?”童子被佛陀这样呵斥责骂,脸涨得通红。他的内心处在忧虑与矛盾之中,但在佛陀面前,他只能低着头,保持着沉默。确实,他不知道该怎样开口回答佛陀的呵责,但他的内心是不服的,因此他处在等待之中,等待有机会反驳佛陀的呵骂。佛陀呵责完鬘童子,然后转向众位比丘,说:“如果有愚痴人这样想,世尊不肯为他解答类似的问题,我就不愿跟世尊学习梵行,那么这样的愚痴人就真的是不懂得当我将这样的问题尚未向他解释清楚之前,他早就死掉了。”“如果有愚痴人这样想,世尊不肯告诉我哪一个是真理,哪一个不是真理,我就不愿跟世尊学习梵行,那么这样的愚痴人就真的是不懂得,当我将这样的问题尚未向他解释清楚之前,他早就死掉了。”“这比如有人身中毒箭,因为箭毒的缘故,此人受极深重的痛苦。

他的亲族怜悯他的伤痛,于是给他请来一个治疗箭毒的医生,希望医生将他治好,使他少受一点痛苦。”“但这个中箭的病人却这样想:‘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这个伤我的人是什么姓什么名,长得是否高大,究竟是胖还是瘦,是黑还是白或者不黑不白,是刹帝利种姓还是婆罗门种姓或者是吠舍种姓,他居住的地方是东方南方或者西方北方等等。’”“‘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查清那射我的箭所用的弓是用柘木做的还是用桑木做的,是圆弧形的还是锐角形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弓扎所用的是牛筋还是獐鹿筋或者是用丝绳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弓弦是用的牛筋还是丝绳或者是用纻麻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箭羽是鹫羽还是鹍鸡毛或者是鹤毛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箭镝是用倒钩的还是用矛或者刀做的。’”“‘且慢,未可拔箭,我应当先知道做箭的人姓甚名谁、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黑是白、是何方向的人。’”“这个受伤的人尚未搞清这些问题,他就死掉了。”“如果有愚痴的人这样想:如果世尊不回答我世界是永恒的还是非永恒的,或者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或者如来死后生命是否存在等这样的问题,我就不跟他学习梵行,那么这样的人就像中毒箭受伤的人一样,在没有弄清这些问题之前,他早就死掉了。”“修习梵行,不必先弄清这些问题,不论世界是否永恒、是否有限、人死后生命是否存在或者既存在亦不存在等,世间都不免有生老病死苦,有愁戚、啼哭、懊恼等等痛苦的事。”“我所要做的是消灭这些痛苦,消灭这些痛苦的根源,使人趋向于涅槃清净的境界。“那些永恒非永恒等的问题不是修习梵行的根本,是与佛法无关的,是与义理无关的,是无益于身心的,它不能导致厌离、无欲、寂静、神通以及智慧和解脱涅槃,所以我一向不提及这类问题。”“我的原则是对于可说的说,对于不可说的就不说,因为世界是否永恒等问题不是必要的非说不可的,因此我不对你们进行解说。”虽然说到最后,佛陀并未说明世界究竟是否是永恒等一系列问题,但所透露出来的消息,是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对于有限的人生而言,有比这些问题更迫切、更重要的,这就是如何在痛苦的情状下得到解脱的问题。依照佛陀的说法,世事是无常的,一切都只是短暂的幻觉上的存在。据此推论,则世界也只是一种幻觉上的存在,它不可能逃脱开佛的这条普遍的法则,但人的智力实在太有限,当论及这么大的问题时,连佛陀都感到无法清楚地给出一个有力且清楚的答案了。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广大无垠之间导致了人类对某些根本性的东西永远无法寻找到答案。这是人类的无奈,无论最伟大的哲学或伟大的宗教都是无力解答的。

1.进入涅槃

公元前485年夏历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在此之前,拘睒弥国优填王恋慕世尊,给佛陀铸造了一个金像。佛陀见了,合掌对这个金像说:“我灭度后,就把所有弟子都托付给你了。”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不忍见佛灭度,和五百余位除馑女礼拜佛陀之后,回到修道精舍,在佛涅槃之前一起集体灭度。舍利弗和目犍连也不忍见佛陀涅槃,于是在佛陀灭度之前进入涅槃,同时有七万阿罗汉也一起进入涅槃。这集体的涅槃,使得佛的第四辈弟子都十分恐慌,秩序混乱,佛陀用尽各种努力才使得他们驱除烦恼,恢复安静。佛在即将涅槃之前,用洪亮巨大的声音对僧众们说:“今天,我将要涅槃了。一切众生如果有什么疑问,现在就可以问我,这是最后的一次提问了。”佛陀从早晨开始,脸上就放出巨大的种种亮光,这种亮光普照十方世界,六道众生听到世尊即将涅槃,于是都奔走相告,赶往佛陀的住所,劝请佛陀不要进入涅槃。

当时弟子四众、各大菩萨、阎浮诸王、大臣、长者、四天王诸天子、八部诸王、山海诸王、师子象王、各鸟兽王,其中除了迦叶、阿难二众以及阿阇世王不在之外,都纷纷捧持供奉的食物来到佛的住所,请佛接受供养。佛陀一一拒绝了。有一位优婆塞名叫纯陀的,上前对佛陀说:“我们都想从如来处求取将来的食粮,只愿如来哀悯众生,接受我微薄的供养。”佛对纯陀说:“好,我今天就接受你最后一次的供养,成全你完满的福慧。”纯陀恭敬地对佛陀说道:“即使如来佛您是用方便法门向世人现身入于涅槃,但我也不能不因此心怀苦恼。”佛听后,连连称赞说:“好啊好啊,你能知道如来只是用这种方式向世人现身说法,进入涅槃。”这时天龙八部也劝请如来应当长住人间不要进入涅槃,佛陀便给他们讲说如来之身解脱的般若三法。同时许多比丘要求佛给他们讲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佛便说出世的常、乐、我、净以及世间四种颠倒的虚妄之见(佛认为,四倒,即四种颠倒的虚妄之见,其中有两个不同的对待方式:一、对于生死应当抱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态度,而不能拘执于常、乐、我、净之见,如果拘执于常、乐、我、净之见的,这叫做凡夫四倒;二、涅槃是常、乐、我、净的,不能执著于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见解,如果执著于这四种见解,即为二乘的四倒)。比丘们便对佛说:“既然如来您永远不会有四倒之见,并且了了知晓常、乐、我、净的道理,那么您为什么不多住些时候,从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教导我们抛弃、离开这个四倒呢?”佛说:“我现在所有至高无上的正法都已经交付给摩诃迦叶了,你们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佛法,依靠他的智慧使你们断绝颠倒的虚妄之见,就像我在世的时候一样。”

佛陀告诉大众,说:“现在我将正法同时托付给国王、大臣以及四部众,他们应当劝导鼓励各人学习佛法,使人民增加戒、定、慧的功夫。如果有不学习这佛法,甚至懈怠,打破戒律,毁坏正法的,大臣、四部众们应当用严刑峻法对他们加以管治。”佛陀说:“你们,比丘们,不要放逸。我因为不放逸才自己达到正确的觉悟,无量众善也是由不放逸而得到的。觉悟了,就知道一切万物不可能永恒存在,这是我最后的说法。请你们记住。”佛同时告诫大众,从今天开始不准许声闻弟子吃肉。(声闻,是指从佛那里听到教诲而觉悟的。)佛陀问憍陈如:“阿难到哪里去了?”憍陈如回答说:“他在娑罗林外,离这里大约有十二由旬的路程。他被许多魔众所困扰,陷入魔网,身受大苦,因此不能到这里来。”佛便对文殊菩萨说:“阿难是我的弟弟,服侍我已经有二十多年,他从我这里听到的佛法很多,就像水倒进瓶里一样,只有他能接受并且加以护持。所以我现在问他到哪里去了,是想要他接受并护持这《涅槃经》。现在他被魔障所困扰,你就拿这个大陀罗尼咒前往救护于他吧。”文殊便当即前往阿难所在的地方,用这个咒语吓走了魔王。阿难因此顺利回到佛的住处。佛对阿难说:“娑罗林外有一位婆罗门,名叫须跋陀罗,已经有一百二十岁,虽然他得到了五通的本领,但尚未抛弃骄慢的心性。你可以去他那里对他说:‘如来出世就像优昙花一样,很快会消失。今晚中夜时分如来即将进入涅槃,你如果需要如来做什么事,就赶紧到如来那里去。’”阿难将佛陀的话对须跋陀罗说了,须跋陀罗当即和阿难一起赶到佛的住所,听佛说法,当下便成了一位阿罗汉。须跋陀罗成为阿罗汉后,对佛说:“世尊,希望您能多留些时间,不要马上进入涅槃。”佛听了,默然不许。须跋陀罗不忍看见佛陀涅槃,于是在佛陀涅槃之前进入寂灭境界。佛告诫大众说:“从我悟道成佛后,最先度化的是憍陈如,最后度化的是须跋陀罗。现在,我的事已经做完了,不必再说法度人了。”阿难知道佛即将涅槃,心里十分难过,便独自在一旁啼泣悲伤。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唾珠咳玉,环佩叮当;学问超绝,而又骄纵自负;性格古怪而又蔑视权贵……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赵元任、刘师培、吴宓、刘文典、陈寅恪、钱穆。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很好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神棍回到大观四年

    神棍回到大观四年

    神棍带着一家人被撞到了北宋大观四年,为了生存而战斗,为了一家人的幸福神棍奋发努力施展法力!看一个现代法师如何用自己的法力来改变北宋王朝的走向,摆脱儒家的控制,真正实现“复兴中华”之理想。让大宋王朝成为“日不落帝国”,让大宋提前成为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苍生斩皇

    苍生斩皇

    年少时以为皇位便是至高无上,多年后才知天上犹有不讲理的仙人。那一年,提着青莲剑,青年入京去。问天地,问苍生,斩妖孽,斩帝皇。
  • 所以青梅

    所以青梅

    想写个娇纵无脑但又不那么讨人厌的角色,以往看过的小说中,这类性格的人大都是属于恶毒女配,但是想想,如果是这样一个角色,正好她有一个外表纯善正直,内里却黑透了的爱慕者,并且这个恶毒女配还对爱慕者各种欺负加无理取闹,等到有一天,恶毒女配嫁给了这个爱慕者,就好玩了。不过文笔有限,写不太出来这种感觉,我只能尽量。这篇文已经快完结了,剩下的基本都是一些日常,但也没多少章,最多十几二十章的样子,接下来我要开始更新武林那篇。这篇文本来因为快完结都在犹豫要不要上架,但是当初寄签约合同的快递费还要了我八块钱,我就想挣回来这八块钱,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挣回来,也是十分忧伤呢,反正接下来也没什么大的波折了,小伙伴们就把结婚当做完结也可以,后期我会不定期更新。目前在写武林,等我存几章我就开始恢复更新。
  • 丫头的青春日记

    丫头的青春日记

    都说,青春是充满无限色彩的,可她却只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爸爸为了躲债抛弃了整个家,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压力重如泰山的她几乎是从悲伤中走过来,常常受妈妈虐待,姐姐排斥……可,万幸的是,她遇到三个疼爱她的男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温暖和依靠!可是,她该选择谁,陪她走完这一生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手遮天:将军请接招

    医手遮天:将军请接招

    外科医生夏枳意外穿越,刚醒来就面对家人抛弃。还好异能跟随而来,读心术、透视眼,夏枳能以针替刀灭渣渣。卖她?我用银子砸死嗜赌爹和虚荣娘!抢她?我用银针戳瞎你这个白痴村长!试毒?我用泻药拉你个十天半月!哼,我的人生我做主。一朝入军营,将军自动投入怀。他冷眸微眯:“你总是盯着我做什么?莫不是对我另有所图?”“报告将军!在我的眼里,你就是几十根石灰石连起来的排骨架。”夏枳无比严肃地回答问题。“放肆!”“要不,你再脱下来给我看仔细点?我保证,只看,不摸。”将军背脊僵硬,尴尬地把头转到另一边,脸上的红晕怎么样也挡不住:“别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打造销售人脉终极技巧

    打造销售人脉终极技巧

    本书从培养自身,做个有魅力的人开始,到重视每一个人,客户无所不在;至管好客户资源,信守承诺,手把手地教你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让你勇敢亮出自己,找到你的客户,赢得顾客的心,把握成交的信号。
  • 洁白的罪恶

    洁白的罪恶

    本书是中篇小说集,绝大多数写的是以作家故乡——豫西南南阳盆地盆底稍稍偏西的镇平县为背景的人和事,一个三五千人同姓的大自然村,至今仍可当作正统中原文明的活的化石加以参研,人物命运,展现了这里既重秩序又重个性,既守中庸之道又喜张扬怪异的纷杂特征。
  • The Tell-Tale Heart 告密的心/泄密的心(英文版)

    The Tell-Tale Heart 告密的心/泄密的心(英文版)

    The Tell-Tale Heart is a short story by Edgar Allan Poe, A pioneer of the short story genre, whose stories typically captured themes of the macabre and included elements of the mysterious. The story was first published in James Russell Lowell's The Pioneer in January 1843. It follows an unnamed narrator who murders an old man with a "vulture eye". Murder is carefully designed, and the murderer hides the body by cutting it into pieces and hiding it under the floorboards. The narrator denies having any feelings of hatred or resentment for the victim. He also denies that he killed for greed. The specific motivation for mur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or and old man, and other details are left unclear. It has been speculated that the old man is a father figure, the narrator's landlord, or that the narrator works for the old man as a servant, and that perhaps his "vulture-eye" represents some sort of veiled secret, or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