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9100000009

第9章 出家前的生活(5)

太子从第二次郊游回来之后,整天闷闷不乐,净饭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不知道如何能减轻太子心中的忧愁。他想,太子肯定又碰到什么事了,于是就问跟从太子出游的侍从,“太子今天出去,难道不快乐吗?”侍从回答说:“太子今天刚出南门,就碰见一个病人,因此郁郁不乐,就驾车回来了。”净饭王听到这话,心里更加忧虑,他担心太子又萌生出家的念头,于是,又问当时负责清扫街道的诸位臣工:“太子前次出游,刚出东门,就碰到一个老人,因此愁忧不乐。这回,我叫你们将道路打扫得更加干净,不要让那些老人病人在街头巷侧,怎么今天太子刚刚走出城门,就又碰到了一个病人呢?”各位臣工纷纷答道:“最近几天,我们确实已经严厉责令外面专司的官员,将道路打扫得非常干净,一切恶臭污秽的物事,以及老人病人等我们也将他们驱逐远离了,而且又派专人相互检查,不使有一点疏漏,也不让责任者有一丝懈怠,但我们确实不知这个病人是怎么来的。”净饭王又问侍从,侍从回答说:“这个病人确实不知来自何处,好像一点预兆、一点踪迹也没有,就这样突然出现了。”净饭王觉得恐怕真的是天意如此,他生怕太子再度犹豫,从而出家修道,因此,又煞费苦心征集许多歌舞美女,送给太子,让她们整日陪侍太子,使太子在声色欢娱之中萌生爱恋人间欲乐之心,而逐渐将出家的念头打消。当时,国内有一位聪明智慧的婆罗门学者,口才十分好,净饭王为留住太子的心,于是将这位名叫优陀夷的婆罗门学者请了来,希望借他的智慧和辩才说服太子不要出家。优陀夷对净饭王说:“太子十分聪明,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书本上的知识又都非常渊博,有许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现在要我去说服他放弃修道之心,恐怕是我的力量达不到的,这就像一根藕丝想吊起一座须弥山,是绝不可能的事。”然而,净饭王最终并未放弃让优陀夷说服太子的打算,他派给优陀夷一个任务:让他做太子的贴身随从,太子无论行住坐卧,他都要跟随着,不能远离。又过了些天,太子又要出去郊游。净饭王因为有优陀夷随从太子,他希望优陀夷能随机说法,使太子不再生厌世之心,于是放心大胆答应太子的申请。这回在城内城外,准备工作做得比上次更加精心细致,道路、园林、台榭、楼观等都更加齐整庄肃,老人病人、臭秽等物都已驱除干净;香花铺道,幡盖如林,比前两次更加壮观。当时太子与百官导从,吹吹打打走出王宫,迤逦往西城门而去。正当他们一行刚刚走出城西门,突然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具棺材,一人在侧将香花布散尸体之上;跟在后面的人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低声饮泣,有的面带忧戚之容,有的目现呆滞之色。太子见此情景,茫然不解。于是,就问优陀夷,“这是个什么人?为什么有人将香花布散在他身上,却有许多人号哭相送?”优陀夷因为受净饭王嘱咐,只默然不答。太子听到没有回话,又连着问了几次,优陀夷没有办法,只好恭敬地回答说:“这是一个死人。”太子又问:“什么叫死?”优陀夷说:“所谓死,就像刀风解形,神识随之而去,人的上下四肢以及各种器官都没有了知觉。这个人在世时,贪恋执着五欲,爱惜钱财,辛苦经营,只知道积聚财富,不懂得命运无常。现在一旦舍弃这些财物权势地位欲乐而死,却又为父母亲戚眷属之所爱恋怀念,所以有这些跟在后面哭的人。然而人命终之后,就像草木,所谓人间的恩情好恶,不再与他相关。像这样死去,确实是非常哀痛的事。”太子听说,受到巨大触动,一种异常的恐怖顿时笼罩全身。他浑身颤抖着,问优陀夷道:“只有这个人才死,还是其他人也一样会死呢?”优陀夷回答说:“一切世人都应当会死,不论贵贱,都无法逃脱。”太子素性恬静,平时难得有什么事能打动他,但是这回听了优陀夷的话,却一下子感到非常不安,心里惴惴的,像有十五只吊桶那样,七上八下。他低声对优陀夷说:“世间既然有这死的痛苦,为什么人们还要在其中做出那么多放诞纵恣、安逸快乐的事?人心真有如木石,不知道一点害怕和恐怖!”太子当即命令驾车的仆人赶紧回宫。驾车的仆人回答说:“前两次太子才出城门,还没有到野外,就中途而返,致使国王大为嗔怪恼怒,并且波及我们受到责罚,现在,又要中途回去,那国王不知道该怎么恼怒,并对我们加以责罚呢!”优陀夷听到仆人如此说,觉得有道理,因此劝太子姑且再往前走,到野外游玩一趟然后回去。太子勉强答应了。到了野外,身处茂密的丛林之中,百鸟齐鸣,万花吐艳,芳草因碧色而增娇,流泉为青山而加丽,微风相拂,暖日如嬉,山川一如往昔,安详舒展地躺在生机盎然的三月春晖里。悉达多太子这才将一颗颤抖的心安顿下来,他屏去侍从,荫息树间,端坐思惟,然后便沉沉地进入到无边的思索中去了,一切外界的喧哗与骚乱仿佛都与他全不相干。在他思索的图影里,他似乎觉得他曾经某个时候也这么坐在树下,仿佛远离了欲界,但他记不确切了。优陀夷见太子端坐入定,就上前对太子说:“大王命令我与太子做朋友,如果我们之间互有得失,就要彼此开悟,或者有所勉励,或者劝其改正。交朋友之法,大要有三:一、见到朋友有过失,要进行劝阻,讲明道理;二、见到朋友有好的行为,做好事,就要跟随朋友一道将它们完成;三、朋友有痛苦,有灾难,不要互相舍弃。现在,你有了难题,我根据朋友之义,理当贡献自己真实无妄的意见,如果我的言辞有所冒犯,希望你不要见怪。过去的修道之士都是先接受五欲之乐,然后才出家。太子你为什么要这样永远断绝人间的欲乐而不屑一顾呢?再说,人生在世,应当顺人情,尽人事,行人道,古往今来,不论哪一个国王,都没有放弃国家而学道的,惟愿太子能接受五欲,放弃出家修道的想法,在大王百年之后,继承王位,以分大王家国之忧。”太子回答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之所以不接受五欲之乐,就是因为我害怕老、病、死的苦痛,所以不敢贪爱,不敢执著。你刚才讲的过去那么多修道之士,先经历五欲,然后出家修行,这些人现在在什么地方,你知道么?他们因为执著爱欲,所以有的堕入地狱,有的变成饿鬼,有的变成畜生,有的处在人天之间,遭受这样的轮转之苦。因此,我只是要脱离老、病的苦痛,脱离生死的领域罢了。你现在为什么要我接受它呢?”太子说完,即仍旧默坐无言。优陀夷用尽全部智慧和口才,也无法使太子回心转意。净饭王知道太子修道之心日益坚定,虽然日夜忧煎如焚,但也知道这是天意,非人力所可挽回,因此,除苦恼之外,别无他法。不过,为了社稷前途,净饭王还是想出许多办法来娱乐太子,寄希望于万一,使他有朝一日断绝出家之想。在世人眼里,任何人都逃不过美色的诱惑,不用说凡夫俗子,就是再高明的修道有德之士,都曾因美色而废弃刻苦的修行,因此,每次太子回来,净饭王都安排上许多轻柔曼妙的歌姬舞女前来伺候太子,冀使太子动心爱恋,回到人间。但太子从不为之所动。太子入定时,总是眼见许多美丽多姿的歌姬舞女在金碧辉煌的王宫中欢歌曼舞,又时时围绕左右,有如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温香满抱,殊可欢乐。然而,世事无常,转眼间这批红粉佳人变成鸡皮鹤发,全无美艳动人之处;这些画栋雕梁变成断壁颓垣,徒增无谓的感伤。太子于是想,我们来到人间,都免不了老、病、死的过程,每个人都一天天地接近衰老和死亡,千百年如一瞬间,人生柔脆,有如梦幻,岂不令人哀戚伤悼!如果终日沉溺在五欲之中,追逐爱欲欢乐,那就与无知无识的禽兽没有两样。可叹世人把这短暂不实的现象视作永恒,看作真实,这岂不是愚痴的无明的执著吗?世间有如一巨大苦海,苦海中有老、病、死各种过程和现象,凡夫俗子沉浸在这苦海中不能自拔,是多么可怜啊!太子就这样担着人世的巨大苦痛而入定在无边的烦恼之海中。有一行字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岸在哪里呢?

7.决心出家

自从体悟到生老病死之苦,和人间的变幻无常之外,太子为儿子罗睺罗的诞生而感到心灵上多了一层负担。太子想,如果人无法改变生命中必须遭遇到的不幸,那么,生育生命便是一种罪过。从根本上探究,生育与爱欲是人生不幸的根源,如果断绝这种爱欲的根源,断绝生命的生育,那么人间也就不存在那种种苦痛与烦恼,不存在任何因果的循环,也不再存在命运的变幻无常这种种虚幻的影像。然而,断绝了爱欲与生育的生命,是否真的就表示着快乐和幸福呢?是否就得到了人生的真正解脱,不再入于生死之境呢?那句哲人的话又回响在太子的耳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然而,这个岸,却需要太子自己去找到答案。太子为找不到答案而深深沉浸在无边的苦恼之海中。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生命又有着何种意义?人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任随无常的海水将他们漂向那没有目的地的远方。太子自从第三次出游,回来仍是闷闷不乐,净饭王知道太子出家的念头是愈积愈深了。但除了醇酒妇人,净饭王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牵系住太子这颗飘荡不定的心。第四次出游,太子骑着马,从北门出去。这回的街上虽然仍是华丽庄严,但在太子的眼中并不见到有多少悦乐和奇异。出了北门,一直来到郊外,走到一片葱郁浓密的树林子里。太子从马上下来,停息在树下,他看了看天空,天空仍是蓝蓝的,阳光好好地照晒在头上,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抚慰着太子那颗饥渴的心。一阵熏风轻轻吹拂而来,太子顿然感到心意豁然。太子挥手叫侍从走开,独自来到一株阎浮树下,他坐着,陷入沉思。过去见到的那老、病、死的痛苦情形一一映现脑际。生命转瞬即逝,万物变幻无常,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这究竟为的是什么。事物时起时灭,人命倏死倏生,循环转变,无有止息,这些现象难道是真实存在的吗?太子不能回答。太子想,在没有答案之前,人们却不警惕,不为生命的短暂而伤痛,依然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直至戕害自己的身体而无所顾惜。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我虽然已经看穿这世间为一大苦海,虽然已经自觉不能与世人一样浮沉,然而战胜电光火石般转瞬即逝的青春年华,降服造成人生痛苦的老、病、死种种业障,使人生脱离轮回,求得解脱大道,达到极乐彼岸,这伟大的工作却不是我现在所能胜任的。然而,我应当去探索它,去完成它,我应当去拯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万千生灵,同时也包括我自己。太子这样思虑着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穿着法服的比丘从远处走了过来。那位比丘一手持钵,一手执锡杖,低头看路,踽踽而行。他走到太子面前,太子站起身来,向他打一个问讯。太子恭敬地问道:“你是什么人?”那位比丘回答说:“我是一位比丘。”太子问道:“比丘是做什么的呢?”比丘回答说:“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们出家修行,可以摆脱人生烦恼的束缚,不接受六道轮回的苦痛,所以叫做比丘。世间的人其实都知道人生柔脆,变幻无常,但是,他们并不想到怎样来求得解脱。我们则不一样,我们长年隐居山林,远离尘嚣,断绝世间名利财色等五欲之苦,既无嗔痴,也无爱恶,求得的是不生不灭的解脱大道,进入的是无始无终的境界。魔幻不生,心境不起,众生一体,万法平均,这就是比丘的修行。”悉达多太子听到这里,顿然觉得深合我意,而满心欢喜。他想,我正是要远离欲乐,求得解脱大道,以普度众生,但不知如何实行;今天正好遇上这位比丘,真是吉人天相,福德不浅。正当太子要进一步打听修行的具体步骤时,那位比丘不知什么时候突然不见影踪。太子四顾,除远处众侍从在做着警戒之外,空旷的田野已阒无一人。太子虽然觉得有些扫兴,但既然见到了这位比丘,又听说了比丘出家的功德因缘,其实正是比丘给自己指明了一条求得解脱的大道,而这正是太子一直所希望的,因此太子非常高兴,不,夸张点说,简直是悲喜交集。“善哉善哉,天上天下,只有这才是最伟大的,才是最高妙的,我要离家修行,要去求得这解脱的大道。”太子自言自语着。这时,日色西斜,暮烟四起,太子解下马缰,一跃而上,便即打道回宫而去。太子回到宫中,心中欢庆无比,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匆匆念叨着,说:“我以前出城时,见到有老、病、死等等苦痛,白天黑夜都担心着为这些现象所逼迫,今天见到这位比丘,他向我开示解脱的大道,这真是我求之不得的机缘啊!”说到这,太子心里便暗暗打定主意,“我一定要像那位比丘一样出家修行,我得找一个机会离家出走。”太子既已打定主意,暂且按下不表。且说净饭王当太子回宫之后,看到太子脸有喜色,脚步轻快,心里一喜一惊,喜的是太子平时出去,都是满脸忧伤回家,而这回却很快乐,这使做父亲的也为之神情高兴起来;一惊的是太子平时就有些古怪想法,因此总是忧心忡忡,而这回这么高兴地跑回家,其中必定藏有蹊跷。于是,净饭王问优陀夷道:“太子今天出去,是不是有什么快乐的事?”优陀夷回答说:“太子今天出去,道路整洁,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东西。到了郊外的田野之中时,太子屏斥侍从,独自坐在树下。远远地只见一人胡须头发都已经剃除,穿着染色之衣,走到太子面前,讲了一阵话,讲完之后,那位没有头发胡须的人就一阵风似的走了。但不知道他们讲了些什么。太子因此就骑马回来了。当时太子神情异常欢悦,只是到了宫中,才变得稍稍沉静了些。”净饭王听到这些话,心里十分狐疑,也无从揣知那位光头出现有何好处,因此不免有些懊恼,又想到阿私陀仙人的预言,于是自言自语道:“悉达多恐怕真的要舍家学道了,我要叮嘱他妻子看紧他,不让他外出;同时要加强守卫,不使悉达多悄悄离家出走。”净饭王当即吩咐各位臣工严守城门,并在宫中加了许多岗哨,时刻注视着太子一举一动。太子妃也遵嘱行住坐卧,时刻不离左右。

同类推荐
  • 捍疆卫土张自忠

    捍疆卫土张自忠

    《捍疆卫土张自忠》小说从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开始,重点描写张自忠喜峰口抗战、台儿庄抗战等抵御外侮时的忠勇英烈。即使在担任天津、北京市长期间,因为特殊的岁月,主要的作为仍然是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全书不仅较完整塑造了张自忠的形象,更以流畅凝练的语言,把一些次要人物和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达到了史实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撼人心魄的民族沉重感。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冯友兰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冯友兰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为基本线索,按照历史与逻辑统计的原则,对冯友兰早期活动、留学生涯、教书生涯、著述生涯进行了客观翔实的介绍和评价。
  •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从囚徒到文化大师:利哈乔夫传

    瓦列里·波波夫怀着敬意创作的这部传记,“不虚美,不隐恶”:回顾俄罗斯著名学界领袖和公共知识分子利哈乔夫的光辉一生,再现了他的种种优秀品德和他对俄罗斯民族的杰出贡献;同时也不回避他与其他学者的矛盾、与当局的妥协,对之做出了较为公正的判断;对他的家庭生活,也留下了忠实的纪录,让人动容和叹息。译者为翻译这部著作做了大量工作,字斟句酌,保证了译文的质量。
热门推荐
  • 你好小狼狗

    你好小狼狗

    谈婚论嫁的男友出轨,她想讨要说法,却被小三推倒磕坏了牙齿破相。唉,陆晚安真是个悲剧。就在补牙时,出现了一枚年轻帅气的牙医——乔煜。想不到这位帅牙医,醋王属性,当发觉自己对陆晚安动了心,他帮助她甩渣男、实现了成长和蜕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最强神魔

    诸天最强神魔

    偶得奇遇穿梭诸天……楚天歌:我来之前,此界无法。我来之后,道在我身,我是最强神魔。本书分:地仙,天仙,玄仙,金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圣,掌控者,不灭境。九大境界。不成仙终为尘土,故仙之前不记入内。分为炼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化神期、合体期、渡劫期、大乘期器品分:法器,法宝,仙器,灵宝,后天至宝,先天至宝,道器七类
  • 黑白吾尝

    黑白吾尝

    曾经在保险行业的销售过程中,为了业绩,为了money,林阿姨是怎样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努力贯彻落实好“黑”客攻坚任务的。现在,在一小小报刊亭里,林阿姨又是怎样遭受最最底层人士的鄙视和“白眼”的。黑白人生,吾尝试之。
  • 我是碧草十二楼

    我是碧草十二楼

    高山重重,深涧暗渡,幽谷径入。一日,来了一个年轻男子,并不向村里人介绍自己,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怪异、简单却说不出的舒服的衣着,清瘦却健壮、温文尔雅的举止,如一道阳光,照进了眼前这个不过几十户,数百人的小村落。随后村里老人家们发现,他并不是不想告诉大家,而是——他真的忘了自己叫什么,以前是干啥的,来自于哪里,怎么就走到了这里。他也不是不讲从前,而是特别愿意讲,只是他讲的,没有人能听得懂,那完全是陌生的、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世界的事情。村里的一位多少念过些“四书、五经”,堪称有些文化的长者从他嘴里常出现的一句话“十二楼前生碧草”中,给他挑拣出一个诗意的名字“碧草十二楼”,姓碧草,名十二楼。这个名字曾经让村里的孩子们“疯狂”了很久,一个有着五个字的名字的人,太有趣了。关键是“十二楼”喜欢这个名字,他欣然接受,莫名的喜欢,谁叫都答应。日子就这样溜光水滑地过去了。直到有一天,随着村里唯一一个出去见过世面,却又忽然回来的大学生——旺仔的回归,“十二楼”现象激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在旺仔“上窜下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十二楼也在一点点地记忆回归,只是,事情却变得越来越不尽人意,甚至惊心动魄······
  • 灵法游侠

    灵法游侠

    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普通少年因为他那奇特的天赋而不断地卷入各种斗争中,从座上宾到手中棋再到阶下囚。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 我掌中的世界树

    我掌中的世界树

    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时代,叶飞带着世界树穿越而来。你是修炼天才?武学鬼才?我掌握了这个世界的根基,拿什么和我比?
  • 潮女纪

    潮女纪

    这是一部现代都市情感类长篇小说,约20万字。小说主人公萧厢是一位普通的江南女子,看似中规中矩,内心却叛逆任性。她屡屡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却不断遭受被诽谤和被抛弃的命运……小说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思想情感的恍惚失落和悲痛绝望,又有身体欲望的不同冲突与持续膨胀,也有过去和现实的各种链接,更有传统与当下的激烈撞击;貌似杂乱无章,却类似对生活的复制粘贴,但又不是简单的“纪实与言情”,也不是在创作所谓的“新人类小说”,更没有过于理想化,实则是力求直面当下一代人极为真实的原生态,力求融入和切近爱与梦的理想元素,突出生命与灵魂的美的真谛。
  • 星途璀璨:豪门前妻逆袭记

    星途璀璨:豪门前妻逆袭记

    顾轻舟爱了陈景立十三年,却从未想过,她和陈景立之间的小三,是她的亲妹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