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2800000009

第9章 古神祠前(2)

在戴望舒的诗歌中,象征主义的手法被广泛应用。这首白蝴蝶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这首诗中,翻飞的书页被诗人比喻成蝴蝶的翅膀,巧妙而传神。此时的白蝴蝶已成为一个生动的意象,其间积酿着诗人的寂寞和细微的愁思。这样的寂寞给人以无尽的遐思,或许在这层寂寞里还有另一份含义。庄周梦蝶而不分现实与梦境。也许诗人的寂寞也如此细腻而恍惚,充满了种种情思,百转千回。

致萤火

萤火,萤火,

你来照我。

照我,照这沾露的草,

照这泥土,照到你老。

我躺在这里,让一颗芽

穿过我的躯体,我的心,

长成树,开花;

让一片青色的藓苔,

那么轻,那么轻

把我全身遮盖,

像一双小手纤纤,

当往日我在昼眠,

把一条薄被

在我身上轻披。

我躺在这里

咀嚼着太阳的香味;

在什么别的天地,

云雀在青空中高飞。

萤火,萤火

给一缕细细的光线——

够担得起记忆,

够把沉哀来吞咽!

这是一首基调安详、沉稳的诗,沉稳得能将日月星辰托在手掌。然而,它的底色却是“沉哀”的,作者在呼唤萤火“你来照我”的时候,是希望萤火能够“给一缕细细的光线”,让自己能“把沉哀来吞咽”。当我们的心中填满哀愁,当“记忆”犹如乌云遮盖我们心灵的天空,这时候,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缕“萤火”,能让自己重新品味人世间的美好,重新燃起心灵的灯。

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这首诗想传递的内容在第一节便已昭然揭示。狱中的诗人并没有因为失去自由乃至可能会失去生命而陷入悲伤,相反,他以更为高昂的姿态面对现实人生。对国家的忠贞和对侵略者的愤怒共同化为对朋友的嘱托。他的希望和信心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进行着最后的一次喷薄,永恒而不朽。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首诗的意义,并非因为它是戴望舒诗歌美学的精髓所在,而是因为它的内容:国难之时一个传统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最为珍贵。在山河沦丧命运流离的岁月里,我们希望这样的声音给我们力量,用以揭露黑暗和期盼光明。这首诗用象征的手法,撷取传统意象:憔悴寂寞的荔枝花和恋人的柔发进行感情的表达。在沦陷区和解放区鲜明的对比中,表现出了对永恒中国的深切依恋。

心愿

几时可以开颜笑笑,

把肚子吃一个饱,

到树林子去散一会儿步,

然后回来安逸地睡一觉?

只有把敌人打倒。

几时可以再看见朋友们,

跟他们游山,玩水,谈心,

喝杯咖啡,抽一支烟,

念念诗,坐上大半天?

只有送敌人入殓。

几时可以一家团聚,

拍拍妻子,抱抱儿女,

烧个好菜,看本电影,

回来围炉谈笑到更深?

只有将敌人杀尽。

只有起来打击敌人,

自由和幸福才会临降,

否则这些全是白日梦

和没有现实的游想。

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八日

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岁月,亦是诗人个人生活的非常时期。在每段诗的前面几句,诗人用极简的几笔勾画出最为寻常平凡的幸福时光,但是末尾的一句只有“将敌人打倒”却使所有明媚的畅想成为可想而不可及的奢望。几时能够实现这些梦想?那时大概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回答,但是对于自由和幸福的永恒向往,则是时时刻刻激励每个国人的不变的信念。国仇家恨之际的理想在战火中显得尤为珍贵,而坚定的信念更是成就理想最坚固的脊梁。

过旧居(初稿)

静掩的窗子隔住尘封的幸福,

寂寞的温暖饱和着辽远的炊烟——

陌生的声音还是解冻的呼唤?……

挹泪的过客在往昔生活了一瞬间。

一九四四年三月二日

诗人以《过旧居》为题写过两首诗,这首诗是其初稿。较之于铺陈开来描述的另一首《过旧居》,这首初稿的凝练和蕴藉更具有诗歌的魅力。窗户静掩,被尘封的幸福在窗子的那一边;曾经平和、幸福而温暖的炊烟对比着此时的寂寞,此时诗人的心中出现了一个声响,那声响是在呼唤往日的幸福,还是意味着曾经的幸福又将归来?谁也不清楚。诗人在回忆中重温了往日生活的瞬间,泪水潸然。整首诗只有四句,极为凝练,然而其中饱含着对往昔的怀念、对幸福与和平的向往,让人回味无穷。

过旧居

这样迟迟的日影,

这样温暖的寂静,

这片午炊的香味,

对我是多么熟稔。

这带露台,这扇窗

后面有幸福在窥望,

还有几架书,两张床,

一瓶花……这已是天堂。

我没有忘记:这是家,

妻如玉,女儿如花,

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

想一想,会叫人发傻;

单听他们亲昵地叫,

就够人整天地骄傲,

出门时挺起胸,伸直腰,

工作时也抬头微笑。

现在……可不是我回家的午餐?

……桌上一定摆上了盘和碗,

亲手调的羹,亲手煮的饭,

想起了就会嘴馋。

这条路我曾经走了多少回!

多少回?……过去都压缩成一堆,

叫人不能分辨,日子是那么相类,

同样幸福的日子,这些孪生姊妹!

我可糊涂啦,

是不是今天出门时我忘记说“再见”?

还是这事情发生在许多年前,

其中间隔着许多变迁?

可是这带露台,这扇窗,

那里却这样静,没有声响,

没有可爱的影子,娇小的叫嚷,

只是寂寞,寂寞,伴着阳光。

而我的脚步为什么又这样累?

是否我肩上压着苦难的年岁,

压着沉哀,透渗到骨髓,

使我眼睛朦胧,心头消失了光辉?

为什么辛酸的感觉这样新鲜?

好像伤没有收口,苦味在舌间。

是一个归途的游想把我欺骗,

还是灾难的日月真横亘其间?

我不明白,是否一切都没改动,

却是我自己做了白日梦,

而一切都在那里,原封不动:

欢笑没有冰凝,幸福没有尘封?

或是那些真实的岁月,年代,

走得太快一点,赶上了现在,

回过头来瞧瞧,匆忙又退回来,

再陪我走几步,给我瞬间的欢快?

有人开了窗,

有人开了门,

走到露台上——

一个陌生人。

生活,生活,漫漫无尽的苦路!

咽泪吞声,听自己疲倦的脚步:

遮断了魂梦的不仅是海和天,云和树,

无名的过客在往昔作了瞬间的踌躇。

这首诗的笔法,让人联想起《项脊轩志》中对于旧宅的眷恋之情,在对旧物的描述中渗透着对于往事和故人的深情。在戴望舒的回忆中,人与事历历在目,清晰如昨。然而即便往景再美,也只能驻足回观而已。现实婚恋的破裂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痛苦,此时此刻能给予安慰的,也许只有这老房子的印象,虽然物是人非,但多少仍然是一个老旧的梦,换来一时半刻的温暖。

赠内

空白的诗贴,

幸福的年岁;

因为我苦涩的诗节,

只为灾难树里程碑。

即使清丽的词华,

也会消失它的光鲜,

恰如你鬓边憔悴的花

映着明媚的朱颜。

不如寂寂地过一世,

受着你光彩的熏沐,

一旦为后人说起时,

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

一九四四年六月九日

虽然让人愁肠百结的感情从来都是无法把握的,然而,爱情的甜蜜却足以让人有足够的理由去永久地追寻。这是一首写给与自己厮守着的爱人的诗,然而此时的爱情,已经返璞归真。诗歌从来都是灾难和痛苦孕育而出的,因此“幸福”的年岁只会让诗贴变成“空白”。可是即便写出再美丽的诗句又能如何呢?它终究也会失去华彩,就像花儿终归要憔悴一样。与其如此,倒不如去“受着你光彩的熏浴”,虽然一生寂寂,然而此生毕竟幸福。平凡的幸福往往是最难的,也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诗人在历经沧桑之后,对这样一句老话有了更多的体悟——平平淡淡才是真。

示长女

记得那些幸福的日子!

女儿,记在你幼小的心灵:

你童年点缀着海鸟的彩翎,

贝壳的珠色,潮汐的清音,

山岚的苍翠,繁花的绣锦,

和爱你的父母的温存。

我们曾有一个安乐的家,

环绕着淙淙的泉水声,

冬天曝着太阳,夏天笼着清荫,

白天有朋友,晚上有恬静,

岁月在窗外流,不来打搅

屋里终年长驻的欢欣,

如果人家窥见我们在灯下谈笑,

就会觉得单为了这也值得过一生。

我们曾有一个临海的园子,

它给我们滋养的番茄和金笋,

你爸爸读倦了书去垦地,

你妈妈在太阳阴里缝纫,

你呢,你在草地上追彩蝶,

然后在温柔的怀里寻温柔的梦境。

人人说我们最快活,

也许因为我们生活过得蠢,

也许因为你妈妈温柔又美丽,

也许因为你爸爸诗句最清新。

可是,女儿,这幸福是短暂的,

一刹时都被云锁烟埋;

你记得我们的小园临大海,

从那里你们一去就不再回来,

从此我对着那迢遥的天涯,

松树下常常徘徊到暮霭。

那些绚烂的日子,像彩蝶,

现在枉费你摸索追寻,

我仿佛看见你从这间房

到那间,用小手挥逐阴影,

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

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可是,记着那些幸福的日子,

女儿,记在你幼小的心灵:

你爸爸仍旧会来,像往日,

守护你的梦,守护你的醒。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七日

诗人的心总是敏感的,因而诗人的情绪总是变幻起伏难以稳定,说不定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忧愁。在写下了幸福的《赠内》之后不过十几天,诗人就又陷入了落寞的情绪。《赠内》是写给自己的妻子的,而这首诗,则是写给女儿的。也许是因为生活过得幸福,因而想到了遥隔异地的女儿。诗人遥想昔日那“安乐的家”,那时候女儿“在草地上追彩蝶”,妻子在树荫下缝纫,自己读书又“垦地”,“屋里终年长驻的欢欣”。可是,幸福总是那么短暂,离散突然之间就到来,于是,昔日的幸福就只能在记忆里寻找。于是诗人梦想着,想着有一天,能找回那曾经的幸福……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过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对于天气的盼望也是自己内心晴雨的写照。等天晴的时候,这些内心暖洋洋的惬意便自然而然转为蜿蜒的小路,新绿的花草,绽放的白菊和风雨后的蝴蝶。晴朗的内心会在晴朗的天气里舒展开来,也让人用崭新的姿态面对现实和未来。作者不仅仅在等待天晴后的行走,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晴好的现实的期盼。舒适和闲逸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一切才是重点。

偶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偶成》的情感基调是难得一见的明媚和希望,写出了对于美好的信心,对于未来的向往。他坚信所有的失去,都不过是转化成了被冰封的沉淀:“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这首诗虽短,却光芒四射。没有意象在时空挪移上的大开大合,单单是一句朴素却坚定的相信,就能让人晃落一身的哀愁,带着明天的希望,重新上路。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作为东北作家群杰出的一位女作家,萧红的一生波折而坎坷,最终在香港郁郁而终,葬于浅水湾。六个小时寂寞的山路,既写实性地记录作者探访萧红墓的过程,也暗喻了萧红生前不如意的孤独人生之旅。然而,从一束火红的山茶花上,我们又看到了热情和希望的色彩。诗人以山茶花这一意象,表达出自己对于未来的等待,纵使长夜漫漫,也坚守不怠。最后一句的卧听海涛闲话,既是生者的继续前行与逝者之间的相见与告别,亦是对于自己的一种安慰。

同类推荐
  •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阿里郎

    阿里郎

    四十年前,李廷赫和我是太原三中高中部的同学。他读高二,比我矮一年。因为文化革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熏学生们停课“造反”,我们混得很熟,成了好朋友。朋友情谊好到什么程度?李廷赫在许多场合讲,他一辈子吃过的最好的面,是张石山的刀切面;火炉子不旺,张石山“薪椽为炊”,能把筷子扔进炉膛。我对李廷赫的家世渐渐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开始,我知道了他是一个朝鲜族。同学之间开玩笑,叫他小朝鲜;有时候,也免不了说他是一根“高丽棒子”。直到现在,李廷赫酒后张狂,起而豪歌劲舞,我会调侃“这家伙的棒子气又来了”!
  • 上古传说

    上古传说

    上古历史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从上古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我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美丽的文学形象也取自于上古传说。
  • 故人西辞

    故人西辞

    我从小喜爱文学。《一捆教科书》中的指导员,遭敌机轰炸,为保护教科书而血染书页,令我声哑泪流。《"钉子"精神》中,雷锋钻挤时间学习的劲头,深深地扎入我幼小的心。而我家里很穷。寒风蛇一样钻进空荡的裤管,冰刀似地割腿划心。用草绳扎紧裤管口,寒气还是针一样刺进肉。多年后,我买条绒裤,暖得冒汗,才惊喜世间有保暖物,惊奇地发觉,小时的棉裤早被哥姐们穿得徒剩其名了。读高中时的菜钱,急得父亲屋里屋外反复撞。白发祖父捏五块钱来,祖孙三代共坐一条板凳。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5)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5)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中篇小说3部。从小人物的悲与喜,与命运的抗争,透视社会的变迁。《梦的继承者》讲述铁路子弟胡绍业在命运的安排下,被迫成为了家里的“铁三代”,从排斥工作到被动接受,再到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为之付出了艰辛奋斗的故事,浓缩了整个80后这一代铁路人的成长史。《生为女人》描写自幼被母亲抛弃的翁鹅子,疼爱她的父亲后来也对她不闻不问,心爱的男人五奎染上了赌博等恶习,在磕磕绊绊的命运下顽强生活,透过深挖人性在各种环境下的细微嬗变,作品真实地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钢琴曲》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在欺诈的骗局当中,主人公那云渐渐地丧失了甄别的能力,在贪婪之心作祟下,逐渐进入了圈套,就像一只被温水烹煮的青蛙一样可悲又可叹,然而,一旦没有了贪婪之心,心境变得纯粹起来的时候,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故事的结尾,主人公那云终于醒悟,从而让人感到欷歔,又觉得勇气的难能可贵。
  • 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

    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

    500年前,苏黎世古宅初遇,他从血族人獠牙下救下五岁的她,并在她的脖颈上印下一朵蓝色罂粟。小小的她如脆弱的花朵般易碎,脖子上刺痛的烙痕让她疑惑。“有这个印记,他们不会再咬你。”他温和的声音犹如天籁。她无惧地伸着小手抚摸他唇角的獠牙,“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尖牙?”他嗅到她肌肤下的甜美,“我当然也是人,只是牙略长了点。”……500年后他坐拥整个血族,已是暗夜之王,也早已将那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抛诸脑后。她正值花样妙龄,眼神里溢满沧桑与仇恨,且气势汹汹找上门,要置他于死地!他冷观她的放肆与阴谋,为她灭狼族,吞灵族,废弃两位王后,波澜暗涌,他们早已难舍难分,他却从不开口说爱。“可知道你脖子上的罂粟意味着什么吗?”“一个害我家破人亡万劫不复的印记罢了!”“它只象征,你是我的甜点!”*************吸血鬼唯美爱情小说**************http://m.pgsk.com/a/133042/《吸血鬼:蔷薇男爵之吻》【全本】http://m.pgsk.com/a/182217/《吸血鬼:蝶面公爵的情人》【全本】http://m.pgsk.com/a/192804/《吸血鬼:魅王的约会》【全本】http://m.pgsk.com/a/238834/《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http://m.pgsk.com/a/210382/《穿越:花妖陛下来敲门》【全本】http://m.pgsk.com/a/260248/《代嫁:王的辣手皇妃》【全本】http://m.pgsk.com/a/293173/《误入魔掌:狼王欺人太甚》【全本】http://m.pgsk.com/a/426260/《孕妃来袭,请王接驾》【新坑】
  • 自控力(实操篇)

    自控力(实操篇)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Ph.D.),是斯坦福大学广获赞誉的心理学家。她结合心理学、神经学、经济学的新成果,在斯坦福大学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心理学课程,将《自控力科学》变成学生称之为“能够改变一生”的课程。基于该课程,她写作《自控力》,告诉人们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自控力为何如此重要。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造就一流员工的职场培训读本。优秀的人找方法,平庸的人找借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总比问题多。阅读本书,让你成为方法高手,做问题的终结者。
  • 魔法世界幻想录

    魔法世界幻想录

    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有魔女、骑士、剑豪、魔法师……各种各样的职业。但在六百年前,却是真神的时代——诸神时代。诸神时代已终结,人类的魔法时代已然来临。集齐墟境老人们的特长,兰奇寄托着老人们的希望,走出了墟境……“诸神重临时,乱世降人间。”某一天,一位预言家说道。
  • 魔兽之君临天灾

    魔兽之君临天灾

    有时候,走过的路一旦踏上就再也不能停下。在凛冽的冰封王座陨落的王者,因为某些原因重来一次,他震惊,也因此惊慌不安。那一幕的场景刻骨铭心。他并不想再次落得那般田地。这一年,巫妖王耐奥祖力量丧失,不死族动乱。他踏上了去往冰封王座的路程,再次坐上那孤独的王座。他依然会面对很多的敌人,联盟、部落、燃烧军团、上古之神,但他无所畏惧。赌上阿尔萨斯?米奈希尔名字的荣耀,我会君临整个天灾,甚至艾泽拉斯!
  • 最是长安小升初

    最是长安小升初

    随着一个学校加课通知的全文,几个大大而刺眼的“缺课后果自负”的警告,将一个升学考试前的紧张与残酷竞争氛围跃然纸上。故事围绕孩子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喜怒哀乐,再现了应试教育对一个孩子和整个家庭的影响。现实题材小说,贴近生活有高于生活。
  • 幻法灵

    幻法灵

    一个只属于魔法师的世界,没有黑白之分,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实力。
  • 明伦汇编官常典宫僚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宫僚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