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100000017

第17章 帮会体系(3)

王柏龄是出身地主家庭的扬州人士,北伐战争期间曾任蒋介石手下一名国民党军长,因为贩卖军火来到上海而与黄金荣结识。杨啸天即杨虎,任国民党司令部特务处处长,淞沪警备司令,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在北伐期间当过海军司令,在上海办过海员俱乐部,加入过洪门,手下有不少生死与共的兄弟。孙祥夫也同王柏龄一样,曾任北伐军军长,而且与王柏龄搭档做军火生意,托黄金荣在法租界内代卖军火。陈希曾是陈立夫的侄子,蒋介石的警卫队队长,还曾任南京市警察局局长。抗日战争前夕,黄金荣等人成立“反日会”抵制日货,而上海丝绸店的老板却因为售卖日本花布而被陈希曾逮捕,老板求黄金荣帮忙。黄金荣用法租界内的情报为条件与陈希曾交换,换得了老板的保释。陈群在“大八股党”的八个人中是最年轻的一个,但是却是文化知识程度最高的一个,头脑灵活,足智多谋。他在北伐战争期间曾任东路军前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当时他派部下便衣散布反共谣言,并借助青帮力量秘密调查共产党员分布,为蒋介石后来镇压工人运动作积极的准备。在抗战时期,背叛南京政府转而投靠了日伪军,成为江苏省省长,着实风光了几年。但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日,他自知罪孽深重,留下悔过书后畏罪自杀。除了这个“大八股党”外,还有一个由都是黄金荣、杜月笙的得力徒弟们组成的“小八股党”。根据资料记载,“小八股党”由高鑫宝、马祥生、金廷荪、叶焯山、顾嘉棠、杨仁千、范果百和范恒德八人组成。这些人手下也有不少部众,他们在上海滩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另外,上海码头还有一支由流氓地痞组成的队伍,号称是“三十六股党”。大头目是陈福生,即陈世昌,是青帮颇有声望的老头子张镜湖的徒弟,所以地位渐高。当年杜月笙在十六铺码头落魄之时,拜过陈福生为师,待他发迹之后,不但极力供养陈福生,还赠送他一座宽敞明亮的豪宅,以报答恩师的知遇之恩。

5.老太爷收徒开香堂

青帮开香堂收徒弟有各种门道,所开的香堂也有大小之分和作用的区别。大香堂是正式收徒的仪式,程序复杂,花费也很高,不是随意能举办的,一般是恰逢有一批弟子正式入帮时才举办。因为不是公开庆典,所以也总是低调运行,并不大张旗鼓,地点也是选择夜深人静的僻静之处。1935年,上海青帮的“大”字辈重量级人物张仁奎举办了一次大香堂,可以说是青帮举办香堂的典型代表。

张仁奎及其弟子在举办大香堂前的一个月就已经着手进行准备工作。在开香堂前一个星期左右,青帮的头面人物以及张老太爷各地的徒子徒孙都陆续赶来上海,准备庆贺老太爷新收徒弟,所有人绝不能空手而来,必定都准备丰厚的贺礼,按照惯例一律送钱,这些也可以充做举办大香堂的费用。

这次大香堂就在张仁奎的府邸举办,来参加的徒弟和门生多达百人。不仅仅是上海滩的黄金荣、杨虎等人在当晚八点准备来到范园张府参加香堂,外省的徒弟像韩复榘、黄琪翔之辈都尽量赶来,就算不能亲自前来参加,也都会委托同参的兄弟送上一份贺礼。除了徒弟、门生之外,还有张老太爷的故交来“赶香堂”捧场道贺;有些有地位、有权势的头领是被邀请而来,还有些虽然没有在被邀请之列,但为了巴结奉承,也主动来参加观礼。青帮巨头大开香堂,范园当晚必定云集上海滩各种势力的风云人物。香堂之上按照通例挂着罗祖画像和钱祖、翁祖还有潘祖的神位,另外在供桌上还要摆放供神用的四包干果,八样荤素菜色。

参加这次香堂的本命师正是张仁奎本人,兴武六帮“大”字辈;传道师是嘉海卫帮的樊锦臣;引见师是江淮四帮的高士奎。三位师父在香堂上位坐定之后,两位主持香堂的司仪就上前点燃五炷红色香,然后插在香炉内,五炷香叫做“五指抱头香”,代表了帮内兄弟要团结一致,共同对外。随后,司仪宣布请三位师父孝祖,然后张仁奎、樊锦臣和高士奎依次在三祖神位前行三跪九叩之礼,跪拜完成后坐到香案左边的位置上,然后百十位青帮弟子也都像三位师父一样,在神案前跪行大礼,然后全体起身立在堂前。这时候,司仪引领三位师父转移座位,重新坐回到大堂正中的位子上,并且宣布:“诸位先进弟子参拜大师,后辈弟子陪拜。”于是全体弟子又重新跪拜,再行大礼。起身之后,老资格的弟子们就可以立于大堂两旁观礼。接着司仪又说:“各位新进家的兄弟向大师行礼。”新进门的正式徒弟们再行大礼,之后跪在堂前,每人手中都拿香炉内的五指抱头香中的一炷,准备听候师父的训示。三位师父每人都要向弟子们轮流授言,并发给每位弟子一份印有十大帮规和三帮九代的名单,让弟子们牢记在心。

此时,张仁奎老太爷亲自开口道:“这是我们青帮家内的传世绝密之宝,你们要妥善保管并且牢记在心;不得向外人泄露这些,不管是父母还是妻儿,也都没有权利知道这些帮内秘宝。你们记住,只要三帮九代在心间,就算不带柴米油盐,身无分文,走遍天下,也有你一口饱饭可以吃,必定有你的安身之所,也绝不会被人欺负。这就是你们安身立命的铁饭碗,切记切记。”

三位师父训话完毕,就到了仪式的最后一个步骤了:几位新徒弟向三位师父叩首谢恩,再向参加香堂的其他青帮老大和师兄弟行见面礼,随后司仪开始焚烧纸扎的高头大马,仪式部分宣告完毕,接着各位老大会上前向三位师父道喜。而新进家的弟子们会由司仪带领着去拜见师母。走出香堂大门的时候,会看到供奉的陈园“陈四小姐”——青帮第一位开门弟子,虽然后来脱离了青帮,但是由于对帮会有重大贡献,所以在开香堂时也要供奉其神位,并且来宾在进出大门的时候都要向其鞠躬行礼。

仪式正式结束后,已经将近午夜12点了,这时候是非正式活动的时间,司仪告诉大家师母已经准备好元宵给大家做消夜,请大家入席吃顿团圆饭,当夜所有来宾和弟子都住在范园张府。第二天晌午时候,大家又会聚到一起吃师母准备的正式团圆酒席,此刻老弟子和新兄弟欢聚一堂亲若家人,欢庆温馨的气氛非常浓厚,席间还常常会有诸多名人前来捧场,恭喜张老太爷大香堂顺利。吃完酒席,徒弟们还与三位师父一起合影,并且相约集资,准备设宴向各位师父谢恩。

至此,张老太爷的正式收徒的大香堂就圆满结束了。

6.“尊师重道”解除叛乱风波

“张老太爷”张仁奎,作为上海青帮首领,并不十分显赫,但是威望和名声却极高,与三大亨相比,张仁奎在扶持和继承青帮的传统方面,更加严肃和“正宗”,因为毕竟只有他是青帮传统师徒制度出身的头目。

张仁奎为人谨慎、办事公道,讲求风度和气派,也因此在上海得到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共同赞誉。他在处理事情方面,不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能彰显其几十年来做人积累的功力,尤其是在处理事关国家兴亡、政府成败的韩复榘反蒋叛乱事件上。

当时日本人正在伺机大举侵华,国内局势越来越动荡混乱,而蒋介石不思备战,仍然顽固对抗红军,调遣大批部队在西北后方与红军作战,造成东部广大地区和沿海的防御空洞。此时,韩复榘在山东开始积极酝酿反蒋,准备自立为王。韩复榘如果开战,将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加剧国内的战乱状况,给日本制造大规模入侵的可乘之机。蒋介石得到特务送来的情报后,心急如焚,他当然不愿意与韩复榘作战,形成四面出击、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所以他想到了韩复榘是青帮人士,他的本命师父正是上海的青帮大头目张仁奎。蒋介石遂拜托张仁奎的好友钱新之以及他的门生、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去请张仁奎北上南京商议如何解决韩复榘叛乱的问题。这二位来到张仁奎的府邸范园,将蒋介石的意思转告给他。张仁奎在上海滩素来以助人为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出名,只要有求于他,不论是私人小事还是公家恩仇,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一定鼎力相助,更何况这次的事件是事关国家人民的安定,也关系到自己的徒弟的前途命运。于是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决定去面见蒋介石商议山东问题的对策。蒋介石接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安排上海到南京的专列去接张仁奎上南京。张仁奎坐在干净整洁的专列,周围伺候着勤务人员和保护他安全的护卫军人,众人簇拥,众星拱月一般将其带入南京,使张仁奎心里很舒服。等到了南京,蒋介石亲自在中山陵的官邸门口迎接他的到来,并且按照青帮的规矩,毕恭毕敬地称其为“张老太爷”。然后两人在房间中密谈了长达三个小时,整体分析了全国上下的形势,日本狼子野心对中国虎视眈眈,探讨解决山东问题的方法,怎样调节各个势力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后,蒋介石请求张老太爷出面,亲自去山东济南规劝韩复榘,让其放弃反蒋的念头,免除战祸,对国家,对国民党,对韩复榘自己都是有益而无弊的。蒋介石还承诺,只要韩放弃叛乱不搞兵变,他可以调集军队和资金,对韩增兵拨款,以示中央政府的诚意。张仁奎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于是欣然答应,同意前去山东亲自劝说韩复榘。蒋介石激动非常,当即任命张仁奎为国民政府的高级顾问。张仁奎以七十几岁的高龄担起平乱劝降的重任,坐上开往山东的政府专列。

驻守山东的韩复榘以及其手下的将领,多是青帮成员,而且不少都是张仁奎的门徒,听说张老太爷亲临山东,全部齐集济南火车站迎接。车站上风鼓旌旗,士兵列队威风凛凛,张仁奎一下车,所有军官致敬行礼,然后跟在张仁奎的身后向准备好的汽车走去,张仁奎好不得意,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涯。但是与之前恰恰相反的是,他这次的到来不是为了挑起争斗,而是为了平息一场恶战。

张仁奎心里记挂着自己的使命,所以推辞掉了徒弟们为他接风洗尘的宴席,在驿馆稍事休息后,便派人传唤山东省保安司令韩复榘前来恳谈。

韩复榘虽然是个粗人,目不识丁,一介武夫,但是自幼侠义性格,又因加入青帮,所以极其尊师重道。他心里早已知道师父此次来山东的目的,但是迫于师徒关系的束缚,仍然耐着性子聆听师父陈述山东之行的意图,听他分析天下形势。但是实际上心里早已打定主意,不论师父说得怎样有理,他也要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心思行动。但是出于青帮规矩,他又不能当面反驳自己的师父,于是只是敷衍地告诉张仁奎,自己需要时间考虑后再作决定。韩复榘安排好师父张仁奎休息后,心中已经摇摆不定,立刻召集手下的几位师长共同商议。

这几位师长也同韩复榘一样,都是青帮出身,也是张仁奎的徒弟,对师父的尊重不在韩复榘之下。在听说师父此行的目的是受蒋介石之委托劝说他们放弃反蒋,又将师父所说的天下形势在心中细细掂量之后,均认为十分有道理,反而一起劝说韩复榘要谨慎行事。蒋介石的势力不止一省之地,坐拥百万大军,他的地位不是轻易能够撼动的。张仁奎听说这件事后,不失时机地又找到韩复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韩复榘,山东仅一个省份,军队不过十万多,不论从地盘、人力还是财力上讲,都很难与蒋介石对抗,不如放弃反蒋。并且以自己的名义为担保,向韩复榘保证,蒋介石绝对不会记恨在心,也绝对不会伺机报复。张仁奎不顾长途旅行的劳顿,夜以继日地劝说韩复榘,终于使韩复榘失去了对抗的信心,放弃了反蒋的念头。张仁奎大喜,立刻向南京政府电报通告,然后让蒋介石再次保证,不能对山东有所行动,不能记恨韩复榘,要保证其生命安全和荣华富贵。蒋介石表示,绝对会听从张老太爷的一切吩咐,履行自己的诺言。

张仁奎这次山东之行可谓功劳巨大,解决了蒋介石的心头忧患,蒋介石一直十分感激。我们暂且不去想张仁奎身为旧社会流氓头子的某些落后性和局限性,分析当时的历史现状,张仁奎以大局为重,为了维护国家安定稳固,为了打击日本入侵中国的野心,而亲自劝阻韩复榘的这种行为,可以在历史上为他记下光辉的一笔。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之后,蒋介石记挂着张仁奎对他的恩德,于是建议张仁奎随同政府西迁,以保平安。张仁奎推说年事已高,不愿再劳碌奔波,没有离开上海。在上海敌占区内,许多原青帮的成员都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了为日本人车前马后谄媚效劳的汉奸走狗,而且多次前来劝诱张仁奎投敌。张仁奎一直托病不出,拒绝接见任何来劝降的日伪汉奸,放出“辄寄语以亲君子、远奸佞、忠贞自葆、勉为正人,以待河清为训诫”的消息,将他们统统拒之门外。但是他并非是明哲保身,不顾国事,而是在私底下用实际行动为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暗中与重庆的谍报组织联络,揭发上海汉奸走狗的行为,通报日伪军的消息,保持了身为中华男儿的民族气节。

叱咤风云的上海滩青帮大亨张仁奎因忧郁成疾,于1944年12月24日在他的府邸范园病逝,次年春天,临时政府的军政商各界甚至学术界千余人在重庆为张仁奎举行了追悼会。

同类推荐
  • 梧桐树

    梧桐树

    树这东西,像人一样,高兴的时候,是会笑出来的。当然了,树也有不高兴的时候,甚至还有伤心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呢,树也会哭出来的。树笑的时候需要风的鼓动,而哭的时候则需要雨的帮助。风和雨是性情的,最知道树的欢乐与忧伤……这就是冯举旗了,自以为是个文化人,而且还怀揣着一个不死的文学梦想,得空儿写篇千把字的小散文,寄给我,让我想办法给他在报纸上变成铅字。我得承认,冯举旗的文字是不错的,写的小散文都很有味,像我起头用的几句话,就是抄录了他近些日子寄给我,我给他发在《陈仓晚报》副刊的文字。
  • 我的背后是祖国

    我的背后是祖国

    小说通过庄妍琳为主线,描述了台海三代人传奇曲折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新时期台海青年对祖国割舍不了的爱,祖国的强大是台海青年共同的心愿。小说将家族故事放置在两岸的时空轴上,代际叙事的宏阔,与掩映其中的某种单纯,都显得难能可贵。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红与黑

    红与黑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小城、市长、穷人的财产、父与子、谈判、苦闷、情有独钟、纷坛世事、乡村之夜、人穷志大、如此良宵、一次出门、镂花长袜、英国剪刀、鸡鸣、翌日、第一副市长、五驾亲临维里业、痛定国痛、匿名信、与一家之长的谈话、一八三〇年的行事方式、当官的烦恼、 首腐、神学院、世界或富人之所缺、初次经国、圣体瞻礼、初次提升、野心勃勃、等详细内容。
  • 肤如凝脂

    肤如凝脂

    当实习生梅小妹羞答答地坐到财务经理夏莎面前的时候,夏莎惊呆了。夏莎以为,在现实生活中,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好看的肤色。没有一点点瑕疵,像是抹了一层白白的细细的白粉,又像是长了一层白白的细细的绒毛,白粉和绒毛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焕发出一层奇妙的圣洁的光泽,就生出了夏莎想象了一辈子的,一句叫作“肤如凝脂”的成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几岁的时候,夏莎扒在红木椅的把手上,听太姥爷靠在椅背上读《诗经》。这几句先是拗口难懂,后来便没齿难忘。
  • 化而为鹏

    化而为鹏

    老焦本是县中的语文教员,执教四十年,德高望重,退休后被县地方志办公室特聘为编辑,每天慢慢地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去上班。老焦的学问很大,他是全国“王阳明学会”的理事,每年都要出去参加一次学会的活动,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省古籍出版社出过三本书,他还是省诗词学会理事,他善作义山体的诗,善填花间派的词,诗词集已印过五本。如果他只做这些学问,看样子活八十岁以上绝对可以。他为人宽厚,方面大耳,一望之下,谁都会说他是个长寿型的人。当然,他体态也有点胖,但身体没有问题。可是他写起戏来!这似乎也难怪,不知为什么,老头子都爱写戏。
热门推荐
  • 摄政王的心尖宠妃

    摄政王的心尖宠妃

    这个世上再也找不到比皇帝和顾家长女最般配的人了。然而自打沈家长女不守妇道,进宫以来,后宫就乱了——新后痴傻疯癫,四妃接连暴毙,弄得人心惶惶,后宫动荡不安,再也没有大臣敢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来找死。不仅如此,深受新帝宠爱的沈皇贵妃,把后宫搞的乌烟瘴气,乱作一团之后——还和别的男人一起跑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废柴封神:神笔小兽妃

    废柴封神:神笔小兽妃

    穿成残废?没事,至少四肢健全,能拿画笔。被乘虚而入,成了别人的魔宠,她忍。她不争不抢,但不代表她没心!一场夹杂阴谋的爱恋,她怨。自家骨肉被偷被毒被虐待,她恨。若是实力能让不安分的因子统统泯灭,她不介意踏平整个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事妖志

    世事妖志

    江卿儿等人前往人间历练,可一路上却遇见什么魅惑帝王的猫妖啊,什么杀害少女的画师,杀人挖心的狐妖,什么离奇死亡的宗门弟子等等.....
  • 遗珠在沧海

    遗珠在沧海

    是珠灵时,育沛觉得魔王大人的大腿是极好抱的,但是对云眠的感情也难以割舍。是凡人时,萧珠却知道,自己认定的,自始至终,只有那一个人罢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配修仙:小师妹的逆袭

    女配修仙:小师妹的逆袭

    一朝跌进女主修仙文里,成为一枚炮灰小师妹,她可没想与气运冲天的女主相抗衡。一次意外莫名得到一个系统,其名为成仙系统,她嘿嘿两声暗自得意。女主炼她的空间,她炼她的系统,两人各不相干。但这女主是怎么回事?一次两次用眼刀子挖她,更是背地里对她使绊子。不要以为是女主她就弄不死她了?!……
  • 异境蜃楼

    异境蜃楼

    "海市蜃楼"一直被人类认为只是一种奇特的光折射现象,但是二十年前一场科考意外发生,后续调查遇到的诡异现象,将人类一步步推向真相,它超越人类认知的面纱正在一点点被揭开……
  • 冷面王爷暖颜妃

    冷面王爷暖颜妃

    御赐的婚礼,王妃的身份,无一不令人羡慕。然而谁知,此去却是万劫不复。新婚之夜跪背《女训》,他说:“今天起你就是本王的王妃,就要守这王府的规矩,先让你知道什么是王府的家法。”她问“臣妾做错了什么?要动用家法?”他说;“做错事,拉出去小厮打;本王打你是赏,要磕头谢恩。”从今以后,本王在你只能跪,可听清楚了?。。。。。。千年之后,穿越而来。如何面对这冷情冷面的王爷?可否能全身而退?还是丢了一颗心,再难找回?
  •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1V1宠文(女扮男装)穿进一本书里已经够惨的了,没想到还要过着女扮男装的生活去打仗,好吧,这都不是事。但是,你个男配不去追女主,天天跟在我一炮灰后面是想要干嘛?某男配:“九弟,这温泉尚好,与为兄一起沐浴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一起抵足而眠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为兄也想要抱”某女大吼:“你还说你不是断袖?”某男配微微一笑:“我当然不是,我只是喜欢你。”